施化
信仰是什么,信仰是怎么来的,信仰有什么意义,信仰有什么利弊,为什么要有信仰,没有信仰是不是更好一些?……在一个以无神论为“国教”的国家,在一个唯一最高信仰——马克思主义——已经幻灭的国家,这些常识性问题,每天都在拷问着不同思考者的心灵。把信仰问题摆到自由的桌面上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给予分析,以各种不同的思路加以探讨,正当其时。
信仰就是人由衷地相信一样东西。而且这样东西存在于思维意识领域,无法用物理方法测定,比如什么颜色,什么温度,大小高低等。一个人如果自称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他的信仰就是唯物主义。即使唯物主义这个概念本身什么物都不是,只是一个唯心的信条,他也不在乎其中的荒谬,仍旧一口咬定唯物主义不放,任何道理都说他不服。
有一句歌词说“爱你没商量”,其中的关系就有点像信仰:“信你没商量”。相信一个信仰,完全是一种顿悟,在一瞬间形成,极少有证明、排除、假设的逻辑思维过程,或翻遍所有的参考书,问遍所有的专家……有人会问,这不是很盲目吗?太危险,万一信错怎么办?问题再回到“爱”那里去。的确有人爱错,上了当。但是从此世人就不敢再爱了吗?照爱不误。
原因是人有一种天生的审美感和求真欲,或者说灵性或良知。只要社会舆论不欺骗不误导,人总是可以自然地找到他的所爱和所信。而且八九不离十,找到的目标总是可爱或可信的。虽然信仰形成过程在一瞬间,但基础却是坚实敦厚,大都经过人类历史长久的积淀,经过反复的大浪淘沙,都不是凭空而来的虚幻。当康德在说“引起我恒长的惊叹和敬虔者,一为头上的星空,二为心中之道德法则”这句话的时候,表面上像是说着一个先验的理念,实际却经过了他个人内心多少次的狂风暴雨,有多少先人的思考作为积累。康德的这个信仰一问世就遭到来自不同方向的批判,而他的后人凭着寻美和求真的直感,最终还是继承了他的思想哲学遗产。
信仰既是是心灵的需要(见拙作《我到底信仰什么?》),又是社会维持整体健康发展的根基。西方的古代哲学一直以为,人类解决自身和外部世界的矛盾,依靠的是理性和科学。理性帮助人判断,科学帮助人决策。有了正确的判断和决策,社会发展才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然而这种观念被康德推翻了。康德的发现,是一次哥白尼式的上下颠倒。康德认为,所谓的科学,全部不过是人的感观观察的结果。世界上没有一种独立于人以外存在的理性和科学。因此,过分地依赖科学,就等于过分依赖人的直观,迟早一定会犯错误。
爱因斯坦对自然秩序的宏伟结构感到惊奇和敬仰,继而意识到自己知识有限而产生谦卑和畏惧感——“敬畏自然”。“敬畏自然”也就成了一种信仰。有了这个信仰,就知道人们依赖有限知识做出来的决策有可能犯错。为了不至犯错招致可能的自然报复,就得尽量采取降低犯错机率的保守策略。有没有这个信仰不一样。“敬畏自然”的人不会作出比如建设三峡大坝这样的决策。无所畏惧的人,会在各种不同的科学结论前面迷失。至于这一决策所犯下的错误,后一代人将更有体验。信仰是前人对纠正错误的经验总结。放弃信仰或信仰虚无的人,只会掉在不断犯错不断总结再不断犯错的怪圈里,不能自拔。
信仰是思维的高度抽象。信仰的语言表达是简练明晰的,不会给人模棱两可的判断,也不容人们去作无休止的争论。对于信仰的选择,也只有两个,是与非。比如,真善美是一种信仰。在这个信仰面前,没有中间的灰色地带。要么就是承认,要么就是否认。因为这个信仰经过世世代代先哲们的高度锤炼概括,不再有含混不清需要重复讨论的空间。在一个信仰受到正常对待的社会里,人们比较容易达成共识,民主的基础也相对雄厚。
难道信仰就不会错吗?有人说。信仰上帝就是一个错误,没有人可以证明上帝的存在。是的,信仰不是神圣不可怀疑的。可以被追问,被质疑,被考证,被修改,是一种生命力强大的信仰的主要特征。我把信仰分为真信仰和伪信仰。一种信仰,如果不是用权力甚至暴力加以灌输,而是自由地、自然地不加限制任其生长,经过一个长的历史时期,被保留下来的,就是真信仰。被淘汰的,就是伪信仰。真信仰会被权力或暴力压抑,暂时地消匿。一当自由来临,会春风吹又生。法西斯或共产主义这类伪信仰的传播方式,一定是强制式的,一时的,短暂的,因为它经不起人类良知的大浪淘沙。对上帝的信仰,经过人类几千年的实践,被证明对社会有益无害,所以,是一个真信仰。
给一点包容,给一点自由,给一点时间,众多对人们的心灵和生存有益的真信仰会繁茂生长,并开花结果。
200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