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认识媒体

(2004-06-11 16:22:55) 下一个
认识媒体 施化 前不久看到一则新闻,英国《每日镜报》的一位主编,因为在本报上发表的一张英军在伊拉克虐囚的假照片下台。报社失去了一个熟练的主管,本人丢掉了一个很好的饭碗。报纸不得不这样做,当然是为了自身的声誉。也许并没有多少读者理解这条新闻的新闻价值。因为曾经是报人,自认为对新闻专业并不陌生,我读了还是很有感触。 媒体在西方世界的地位,一直以来都极高。许多评论把媒体的权力和政权相比,称之为“第四权”。另外三权就是人们熟知的三权分立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也有人把记者比喻为“无冕的皇帝”,美国家喻户晓的“水门事件”中,尼克松前总统就是被媒体拖下台,至今名誉扫地。既然有了权力,就必定有制约,这也是民主社会的游戏规则。那么由谁来制约媒体呢? 我读的虽然不是新闻专业,但是在20年前应聘考入《浙江日报》的时候,也受过一段新闻培训,对于媒体的最初认识就从那时开始。培训老师说,社会主义的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久而久之我对他们之间的关系就看得更清楚,“党”才是实质,而人民不过是点缀。在采编中,每当在报道人民的声音之前,必须要先看一看党的脸色。有一次我在一个县里,根据群众的呼声采写了一篇通讯,反映前任县领导瞎指挥的龙潭水利工程,劳命伤财,被迫下马,拖了这个县经济发展的后腿。报道并不针对任何个人,本意想让后人吸取教训。这篇报道被总编辑(甚至不是编辑部主任)劝停,理由是一个有权势的人打电话来反映,要求“照顾一下老同志的情绪”。事后,曾配合我采访的几位人员,都受到不公正待遇。今天来理解就是,“老同志”们制约了媒体。 记得前几年,移民到加拿大又改了行的我,顺便到一家知名的华人报社探访朋友,碰巧看见一个小小插曲,也领教到一种新的“制约”。有一个外国驻温哥华的领事馆,发来一纸传真,内容是一封“群众来信”,批评这家报纸前几天发表的一篇文章观点,信中言辞颇为严厉。当时我看着主编凝重的脸色,心想,今后这家报纸的自由更少了,不过我还是很体谅他们的苦衷。这种极为有“创意”的制约外国媒体的方法,不知道专门研究国际法的专家们有何见解。 在加拿大,媒体的地位还是不是“喉舌”,我不知道。不过从商业的角度看,媒体只是一个生意(Business),实行商业注册,归商业管理,读者就是顾客,媒体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应该不会超过商品和顾客的关系。虽然有中华文化背景的人大都羞于言“商”,极力撇清与商的关联以示自己的清白,我还是认为商家和顾客的关系,是所有社会关系中比较自然比较平等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实质是,不分高低贵贱,不分雅俗智愚,也不存在强加的谁代表谁,谁教育谁,相互间只有需求。你需要利润,我需要服务,如此而已,岂有他哉。媒体要想赚更多利润,就要满足读者需求。你的读者是哪一层次,就要考虑这一层次的需求。凡是了解自己顾客的商业,必定是成功的商业;凡是了解自己读者的媒体,必定是成功的媒体。从这个角度理解,最终制约媒体的,应该是读者。好象在民主社会中,制约政府的,应该是选民,两者的道理相同。 读者怎样才能制约媒体,让它们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我以为,提高服务质量的含意有:扩大视野,扩充信息量,尽量摆脱编者个人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爱好,剔除所有空洞无物的说教,多让本地读者和作者在版面上出现,放下架子和他们平等互动,关注一切读者关注的问题。制约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只选择你认为有质量的媒体;给媒体打电话、写信,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媒体的失实和失职,毫不犹豫地表态;对他们的成绩,也及时予以鼓励。等等。 真的很希望有几家华人媒体和加拿大主流社会价值一致,成为真正的加拿大主流媒体,而不是中国媒体的加拿大版。毕竟,华人移民的主流是想融入加拿大社会,而不是想划地为牢,老死在外国的一个“小中国”。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