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校和学生的互相挑选
(2010-06-10 15:03:57)
下一个
今天的讨论让我想起有关私校的各种往事。总的来说,私校跟学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挑选的关系。
私校的存在,早于公校,主要还是因为有需求。说是精神需求也好,经济需求也好,都是跟社会互动,建立一种供需关系。
比方说在湾区很有规模的challenger school,之所以有几年发展很快,就是客户需求很大。那时候就听说公司里的各层管理,无论职位,到了孩子要进学校的时候,都得去学校门口搭帐篷、熬夜,排队给孩子报名。
那所学校以重视学术而闻名,深与广大硅工共鸣。他们比较显著的标记,在我当时记忆很深的是,3岁的孩子必须会自己上厕所,否则不得录取。周围有些同事曾经为此很紧张。
后来我女儿3岁半到4岁半去他们那里上了一年学。那时候他们已经不那么热络了,不需要排队申请。因为就在住所附近,就近入学,选择了他们。能够感觉到,他们为了自己的教育宗旨和声誉,的确很重视孩子们的学习。老师认真教,也经常给家长发一些相关消息。我还在教室里碰到其他小朋友出去玩儿,老师给个别小朋友补课的情况。这跟他们的教育思路和家长的期望是相符合的。
我相信是有孩子跟不上这种节奏和形式的。也有家长的思路跟这种方式不相符。虽然是互相选择,有时候也有走眼的时候。小矛盾还是存在,转学有时候也是必需的。
还有一所学校,我说对孩子的全面发展要求很高,不是杜撰的。他们是我孩子幼儿园的后继学校。在那所幼儿园上得称心的孩子、家长,就会被鼓励着去上他们的对口小学。对口小学对孩子的学术能力,身体协调发展各个方面都要求很高。那所学校很小,但是对每个孩子都很受关注,每个孩子按照自己的成长速度升班。
我特别喜欢他们的一点,是考试形式。一个孩子学完了一个专题,考试就是他站到讲台前,给老师讲他所学到的东西。讲好了,才能通过。只是觉得这种形式对老师要求更高,合格的老师更难找,特别是在比较高的年级。
我感觉他们给自己的定位是要培养现代社会的能人。他们还有一个突出点,教育孩子从小承担责任,上学迟到永远都是孩子的错,老师明确说,家长是助手,你们需要父母帮忙,但是确保自己不迟到,还是要靠自己。能认可、配合这种学校教育的家长也比较有限。
互相选择的结果很快就能看出来。我比较遗憾没能送孩子去这所学校。
回头说中文学校。中文学校其实也是一种私立学校,有自己的想法和服务对象。周末一次课的中文学校,是学文字的学校,他对学生的选择是,你必须自己想办法学语言,我们只教文字。
事实上,他们比只教文字还挑剔,他们只教能力强,能够每周消化繁重学习内容、能够配合他们的教育方法的孩子。做不到这一点的孩子,就不适合这种学校。他们没有打算教育不同类型的孩子,这一点跟中国传统教育很一致。我们这些中国家长,天真地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会中文,孩子有父母提携,就能上这样的学校。也是不对的想法。
看看形形色色的学校,再观察了解一下孩子,感觉追求藤校是最简单的思路,其余的条条道路都蜿蜒迤逦。反正上学这事儿,比买包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