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以前,我在内蒙古自治区驻北京办事处的门口,看到两个穿蒙古袍的老年蒙古族夫妇,他们从商店里买了一包酱牛肉和一瓶“二锅头”白酒。老先生拿起酒瓶,像喝矿泉水那样,扬起脖子就咕咚咕咚的喝了几大口,刚要停下来,又觉得还没有喝够,接着又喝了几大口才停下来,这几大口喝下去大约 1/4 瓶的烈性白酒,他的酒量真的是很厉害,看的我眼都直了。
人和人之间的酒量差别太大了,有的人沾酒即醉,有的人喝一斤白酒面不改色,照样谈笑风生。差别来源于肝脏解毒能力的强弱。酒里面的酒精 (乙醇)主要在肝脏里面灭活:在肝脏里面经过一系列的氧化脱氢反应,先变为乙醛,进而变为乙酸被身体利用。肝脏中的乙醇脱氢酶是这一系列化学反应中的限速酶,其活性高低决定了体内酒精代谢 ( 灭活 ) 的速度。体内乙醇脱氢酶活性越高,酒精代谢速度越快,喝酒时候就越不容易醉。乙醇脱氢酶的活性在不同人体内活性差别很大,这就造成了不同人酒量的差异。一般来说,亚洲人体内的乙醇脱氢酶活性比西方人低,酒量小,比较容易醉。
既然一个人的酒量是由体内的乙醇脱氢酶活性高低决定的,而一个人的乙醇脱氢酶活性高低是爹娘给的,也就是说在生下来那天就决定了,那么,经常喝酒为什么可以使不会喝酒的人变为会喝酒的,酒量还会不断增加呢。以前人们推测,乙醇脱氢酶在体内的表达量和活性是可以改变的,常常喝酒可以诱导酶的生成,增加酶的活性,而加快乙醇代谢。但是用分子生物学和酶动力学研究的结果表明,不管喝多少酒,此酶在体内的含量和活性都没有改变,嗜酒如命和滴酒不沾的人相比,喝酒后体内乙醇浓度也没有差别。差别发生在大脑里,来源于人的学习和记忆功能:在多次喝酒后,大脑学会了如何在酒精的作用下,维持身体各部分正常运行和各系统的正常功能,在最大程度上维持感知、判断、思维和运动能力不变。从外表来看,就会得出经常喝酒的人不容易醉的印象。
因为酒精的沸点低,易挥发,血里酒精浓度高的时候,一部分酒精就会在血液和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的时候,从肺毛细血管里进入肺泡,从呼出气体中离开人体。这种交换,也帮助身体排出酒精,也是 “ 酒气冲天 ” 的原因和警察用呼吸式探测器测量体内酒精含量的原理。
嘿,别吐在外面!(Halloween期间在我家附近拍摄到的南瓜幽默小品)
在医学院学习基础课的时候,课程多、压力大,单调乏味。但是医学知识的积累,为后来的临床课打下了基础。在医院实习期间,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处理各种各样的病例,有些事情极其生动,令人终生难忘。
一个岁末的晚上,我在急诊室值班,像在任何医院里看到的情况,急诊室里永远是乱乱糟糟,挤满了焦虑不安的病人和家属;永远是那些没有经验的小大夫在手忙脚乱地处理着那些永远处理不完的病人。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只见一个脸色惨白的年轻女孩,被两个差不多同样年龄的男孩儿连拖带拽地架了进来。原来,因为感情挫折,女孩儿刚刚将半瓶白酒灌进了肚子。不会喝酒的她,已经醉得不省人事了。看到两个男孩儿紧张、焦虑和恐惧的表情,我一边处理病人,一边用开玩笑的口吻说:别害怕,以后遇到这种情况,马上给她喝上一碗醋,也许会有帮助。两个小伙子一听这话,瞪起眼睛就冲我嚷了起来:你他妈的是不是医生?别拿老太太的那一套糊弄我们!其实,我说话的口气虽然不很认真,但给他们提的建议却是认真负责的。醋里面有高浓度的乙酸,乙酸与胃里面没有吸收的乙醇相遇,就会发生酯化反应,而生成对身体无害的乙酸乙酯。翻开中学的化学教科书,都可以找到这类化学反应。即使不作医生,也应该懂这个道理。(待续)
刚刚在《品茶小轩》里看到一篇文章,有人介绍喝酒不醉的秘方:大喝之前,先吃酸奶,最好是稠的那种。这简直和我的 酸加醇=酯 的理论不谋而合:
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teatime&MsgID=132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