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如何避免偏见
选自《迈向一亿美元的旅程第四年 2021贝版投资总结》
随着投资的深入和人生阅历的增长,就不得不去思考财富和投资的一些本质问题。
有些信息需要去拜访古老的哲学家们,所以今年有幸读了培根的《新工具》这本书,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投资的时候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我们不同的人在观察同样的经济活动时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如何得到正确的认知? 如何摒弃那些错误的认知? 因为正确的认知可以给我们带来丰厚的回报,错误的认知会让我们的投资遭受巨大的损失。可以从培根的《新工具》的这本书里找到一些答案。培根说我们错误的认知来自于4种假象。
第一种假象叫做种族假象。我们总是用自洽逻辑的方式去理解这个世界,可是问题在于世界本身并不是按照简单逻辑运行的。
种族假象就表现为部分群体对某些事情有偏见,比如生活在德州的人就会认为德州更好,生活在加州的人就会认为加州更好。如果人们都是客观理性的,那么当你随机从德州人群中抽取出一部分人和加州人群中抽取出一部分人,他们作出的结论应该是相等的。可惜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明显不是这样。如果你发现自己是一个固执的认为德州更好或者加州更好的人,那么你可能就是一个容易产生种族偏见的人。
在投资领域中,种族假象给我们带来非常大的伤害,比如当你持有某种股票的时候,你就主观的认为这个股票更好。当你从事某一个行业的时候,关注到这个行业的一些细节问题,你就会主观的认为这个行业没有什么希望,比如做自动驾驶的人就会认为自动驾驶是做不出来的,生产传统汽车的人在10年前就认为电动汽车只是一个玩笑。一个生活在美国的人会更加相信不受控制的自由主义经济会给世界带来繁荣。而另外一个在极权世界里长大的孩子会相信政府的适当干预对经济是有利的。
第二种假象叫做洞穴假象。就是我们个体存在对世界的认知偏差。
在投资领域最常见的洞穴假象就是个人情感带来的,对外部世界认知的偏差,比如乐观的人偏好认为市场会进入牛市,而悲观的人往往会觉得熊市一直要来。观察最近的预测,2008年因次贷危机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徐蕾教授,他从2008年后,似乎永远在说房地产要进入熊市。
投资人如有要避免洞穴假象,就要仔细的审慎自己,看看自己的个人经历或者性格,是不是给自己做出的决定带来偏差。
如果你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恐惧、贪婪。你就会不断掉到洞穴假象中去。虽然现代社会要求我们每个人必须投资,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投资的。你要了解自己对自己的情绪的把控力,如果不适合,干脆交给别人去处理投资。
第三种假象是市场假象。培根在这里指的是不同语义上交流带来的困难。这点我们在理解权威的时候,经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就是我们从字面意义理解别人说的话的内容,可是当事人说话的内容本并不是我们想理解的那样。
比如天天看好中国A股,鼓吹要大量买进A股的美国投资人吉姆.罗杰斯。过了很多年,大家才发现他原来从来就没有买过A股。很多时候,大咖和领袖说的话,需要从字面的背后去理解。不能从自己主观臆断地想象他们的思路和你一样。
第四种假象是剧场假象。这种假象对投资人其实是最伤害的。
我们人的认知本能喜欢用一套寻找底层逻辑的方法去解释复杂的世界,比如股票涨了,我们会试图寻找到底什么原因导致股票上涨,再比如发生了通货膨胀,我们会试图解释通货膨胀造成的原因是什么,出现输入性通胀,上游通胀等捕风捉影的概念。然后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些权威跳出来,义正言辞的告诉你,他们发明了哪些理论,可以解释新的现象,预测未来。比如最近的就是new monetary theory,再比如我们投资比特币的人就想创建新的金融系统,认为传统的金融系统是邪恶和evil的,需要推翻重建。但是忘了,也许在去中心化作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金融系统,可能比传统系统更加邪恶。
这样的事情在人类历史上一遍又一遍的发生,马克思主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今天头脑清醒的人看马克思主义会觉得这是一个漏洞百出的荒谬学说。事实上我们试图认知的世界可能就是混乱的,复杂的,没有系统的理论能够解释的,可能就是一个加一个黑天鹅事件联系在一起的随机现象。我再举一个例子,就是我今年花了很多的精力去研究比特币逃顶问题,其实也是中了剧场偏见的圈套。逃顶只是随机现象,没有理论可以解释,然而这不符合我们的思维习惯,我们需要编造出一套完整的逻辑体系,才善罢甘休。事实上当我们好不容易建造起一套完整的逻辑体系之后,在实践面前会碰到头破血流,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无数的大咖名流发明的言之凿凿的理论,在现实面前都很快被打脸。比如当年的long term capital事件。
世界是复杂的,我们的认知是肤浅的。你又会倾向用自己假象的剧情,去收集对你有利的证据,而忽略那些对你不利的。如果你是过度自信的,用肤浅的认知指导投资,就会亏的血本无归。比如,曾经有多少人用古典经济学中,价格围绕成本上下波动的原理,用房子的建造成本,去预测房价的。
人是不可能不被假象蒙蔽的。聪明的人是知道世界充满了虚假的幻想。你只要看看大家对未来预测的准确性,你就大约知道,90%的时候,信息和理论可能都是极其不全面或者错误的。小心谨慎地对自己的每个结论提出质疑,并不轻易下结论,更不会赌上身家性命去验证某个理论和权威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