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1949
1949年解放军入住上海。那时我的爷爷奶奶带着一大家子人住在徐家汇的老屋。据爸爸说不满十岁的他早上起床,打开大门,看到满街坐满了解放军,黑压压一片,却秩序井然。这之前他是个家里人口众多,每日上大街上光脚到处疯跑的顽童,从未看见过这么多人。 部队在待命的间隙,有个战士用刀给他用木头销了个玩具飞机(或者是汽车),打开了一个顽童的看世界的窗子,使他知道除了蛐蛐知了,还有别的。
50年代
部队授衔。人民海军建立,姥爷去青岛北海舰队任职。 姥姥也不甘落后,为伤病员献皮献血,玩命工作屡建战功。我妈姐弟四人开始保育院的住校生涯,每周回家一次。
爷爷奶奶翻身感很强。他们所在的工厂收归国有,变成响当当的工人,当家做主人。奶奶参加识字班,脱掉了文盲的帽子,在单位成为劳动能手,三八红旗手,还入了党。爸爸和他众多的兄弟姐妹们依然快乐的游戏在学校街头,常常被爷爷管教着,痛打着完成作业。二叔不畏 强暴,坚持浑水摸鱼不做作业的行为流传至今。
60年代
1960年海军航空兵招飞,小时候虽没什么吃的,也从未补过营养的爸爸居然身体各项指标过关,当兵去了辽宁锦西的航校。家里高兴,不是家里出了个飞行员,乃是少了口人吃饭。后经教官训练,首放单飞,去河北某隐藏在山沟里的航空兵某部飞轰五。 那时将所有的军用飞机场都建在山沟就是为了不被美帝发现。60年代末,二姑姑去了农村插队落户,小叔叔的兵工厂内迁到贵州,三姑姑去了上海郊县的集体农场。家里人口真的越来越少了。
妈妈在部队大院长大,一心想念大学。既然停课闹了革命,高中毕业没地方去,只好去当兵。开始就在青岛当电话兵,后因一心想学医当护士,就到处找正好需要护士的部队。也辗转到了河北山沟某部师部医院,因为该师师长是姥爷的老战友。 舅舅也当了兵。他所在的部队要给他提干,来问姥爷,姥爷虎着脸说他提什么干,再在基层好好锻炼锻炼。于是舅舅一直锻炼着。 大姨小姨年龄还小,在家闹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