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为何中国疫苗问题近几年频发?日本曾长期援助中国疫苗,直至2008年!

(2018-07-28 01:17:22) 下一个

[转帖]日本向中国援助疫苗的真相

    
    
    

    ■ 文丨大唐雷音寺 袁榭

    本次对疫苗的讨论中出现了一个并不特别引人注目的点:自80年代以来,日本人到底有没有给中国援助过疫苗,到底为中国的公共免疫事业做出了多大贡献?

    1980年代,中国的社会生态、政治气氛恢复到了相对正常的局面,市场化改革也没有真正铺开。当时,由国家包办的公共卫生免疫系统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疫苗效能是这样的:1987年卫生部与中国医科大比较国产的乙肝疫苗和美国的两款同类产品,结果是初次及第二次接种后,中国疫苗成功产生抗体的几率为42.2%和64%,一款美国疫苗为49.5%和86.7%,另一款美国疫苗为53%和77.8%。

    疫苗保存是这样的:1986-1988年,苏州市卫生防疫站对本地脊髓灰质炎免疫情况的总结是,“某些地区仍有疑似、散发和暴发病例发生,可能与疫苗在运输、保存过程中冷链管理较差,致使疫苗合格率较低有关”。

    卫生部1987年发文表示,冷链装备仍未足够普及,“只能选择气温较低的冬季运输和使用疫苗,势必只能实行一年一次的突击接种”。

    疫苗安全是这样的:《中国初级卫生保健》1991年发文,承认“由于基层单位对疫苗保管不善或其他原因”,1980年代从湖南到黑龙江的广阔大地上,多有卫生部门家属子弟将爸妈单位的脊髓灰质炎糖丸当零食吃的致命事故。

    免疫监控是这样的:1987年河北省卫生厅发文,“用唯物辨证法的思想方法去指导工作……遇到由于免疫空白所造成的局部传染病流行,当然不是好事。但这时我们来狠抓一下预防接种,可以变坏事为好事,变落后为先进。”

    这就是日本施援前的当代中国公共免疫水准。

    实事求是地说,最先伸出援手的不全是日本人。1982年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卫生部合作,在云南、广西、四川、湖北、福建五省八千万人口地区进行疫苗冷链保存与运输系统建设试点,试点区的接种率、发病率都比装备冷链系统前、和非冷链地区改善许多。1985-1989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卫生部的合作扩大,疫苗冷链装备范围扩大到全国29个省。这些冷藏设备的用处着实不小,不然的话,乡镇层面普及的冷藏技术就是“尿素加硝酸铵”这种土办法了。

    但日本居功最伟,因为它不仅向中国提供了物资与技术,更重要的是,日本专家将“既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的精神贯彻到极致,几乎手把手地教会了中国同行如何建立有效的公共免疫实施与监控体系。

    响应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的呼吁,1991年开始,由日本外务省下辖的“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搭桥、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出人,在正遭遇疫情爆发的山东省主导了消灭脊髓灰质炎计划。

    按参与的日本医生们的项目总结,“当时山东省脊髓灰质炎的监测不大名符其实,真正的患者发生数不清楚倒是实际情况。后来,我们走访了流行区的两三个村庄,发现漏报不少。所以要是说脊髓灰质炎实际患者数要再加一倍,恐怕也不足为奇”。

    为了改善此情况,日本医生们实际从无到有构建了山东省脊髓灰质炎监测系统:首批能胜任的接种人员由日本医生培训,细到县一级的定期病例报告网络由日本医生监督,“急性弛缓性麻痹”等发病症状、病患粪样等疫情流行指标的采集系统由日本医生指导。山东当时有134县,日本医生们巡回监测疫苗接种率与病例的足迹踏遍了其中一半。省城济南的6家主要医院,“急性弛缓性麻痹”的准确诊断方法也由日本医生教授。

    以山东的成功经验为样本,1990年代前半叶,“日本国际协力机构”在安徽、河北、河南、江苏诸省提供了同样的脊髓灰质炎防治援助项目。而且根据反馈的数据,“日本国际协力机构”发现中国对脊髓灰质炎疫苗的需求量在2亿900万人份以上,而且要满足突击接种的频率,中国本国当时既有生产能力不能胜任。

    由日方提出,中国才开始进口物美价廉的日本疫苗。同时在世卫组织的协调下,日本连续三年无偿提供了2400万人份的脊髓灰质炎疫苗。

    据2001年3月2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为了帮助中国强化脊髓灰质炎免疫活动,日本政府10年来先后通过日本协力事业团进行派遣专家、接受进修生、提供器材等合作,向中国提供了22亿日元的援助。

    日本政府这种“既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的免疫援助项目,从东往西,铺满了半个中国。单就脊髓灰质炎而言,1991-1995年,是在山东、安徽、河北、河南、江苏;1995-2000年,是四川、重庆、云南、广西、江西;2000-2005年,是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

    而且后来病种不止脊髓灰质炎,包括了乙肝、脑炎、麻疹的“可免疫流行病防控项目”,2011-2014年在江西、四川、甘肃、宁夏、新疆五省铺开,项目结束时江西和四川的麻疹发病率是2006年的三十分之一,甘肃是2006年的五分之一。当然,物资无偿援助也没少过,2010年8月甘肃舟曲泥石流,日方马上提供疫苗保存用冰箱25台、运输用冷藏包200个,并且说明这是因为新学期将至,不能断掉孩子们的预防接种。

    相对其他国家,中国官方更愿意接受来自日本的援助,因为日本人更能艺术地处理某些东方特色的东西。比如“日本国际协力机构” 2014年的项目总结报告,没有多提为何甘肃以西省份的免疫成绩不如江西,同时也不吝于给中方贴金:“经双方协商同意,中方愿意按经济发展状况扩大成本负担比例,担负了80%以上的成本”。尽管支出项目概略上能看出日本方面担负了物资、设备、运输成本,而中方出的是场地和“运营成本”。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