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扒车zt

(2007-02-02 17:59:48) 下一个
扒车

送交者: 湖洲 2006年9月30日


我们这一代人,大约或多或少都有过扒车的经验。

下过乡的,当年往返城乡之间,经常是几个哥儿们往路上一杵,见着过路的卡车拖拉机什么的,先截停了,往驾驶室里塞上一包烟卷,大家就上了。开车的大哥大叔,虽然不一定乐意,但冲着递上来的烟卷儿,也只得捎上一段。更有那眼明手快的,见着车速慢的,也不用人停车,爬上去再说。只要大方向对头,总能省下不少脚程,和辛辛苦苦挣阵来的血汗钱。

没插过队的,那时城里的学校兴学农,总得去农场,再加上郊游或是参观什么的,出城的机会不少。回家路上累了,不想走,就得各显神通了。只要老师没看见,扒车当然是很好的选择。那本是贫困年代,少年气盛时干的不知轻重的事。万万没想到出国以后,老经验在德国又派上了用场。

德国公共交通发达,旅行十分方便。早在十九世纪末,工业革命的浪潮就将铁路送到了每一个村庄。汽车和公路普及后,虽然巴士取代了通往小地方的火车,但巴士也是联邦铁路经营的。因此,一张火车票,依然可以让人从德国的任何一个地方启程,到达另一个地方。

德国的火车票,一般30天有效。只要不坐回头车,同一方向旅行可随意下车。买票时可以让车站依你想要的时间和路线,打出一张转车地点和时间表,顺便连座位也订了。如果是赶路,不想中途下车游玩,衔接时等车的时间大都不会超过30分钟。大站转车更是方便,常常是在同一站台,这样,就算随身行李多也不怕:站那儿等就行了。

除了火车汽车,在德国还有一种省钱的旅行方法,那就是找共乘。所谓共乘,和美国的卡普(Car pool)差不多,只不过是一次性的。车主乘客都可以登广告、贴告示,时间目的地一致,打个电话联系上了,就可以上路。那时没有互联网,学校和车站的告示牌,就成了贴此类招贴的好地方。

为了节约能源,德国政府也鼓励这种旅行方式,稍大一点的城市都有共乘信息中心。打个电话,交上十来马克,就可获得车主信息。到达目的地后,再向车主付少量的油钱就行。愿意带人的车主,往往不是图钱,而是长途旅行枯燥,找个伴聊天解闷,打发时间。因此这种旅行的费用很低,比坐火车要少一半以上。

德国火车服务好,票价也不算贵。当时,任何两地之间的特快往返票,要价180马克。后来建成了ICE(InterCityExpress),也不过是220马克,说来不算太贵。但是对穷人和学生而言,也算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共乘呢,虽便宜了许多,却不是你想去哪就有车的。尤其是小地方,更是难办。因此,如果不是急着赶路,又想省钱,最好的办法,就是翘大拇指站在路边搭便车了。

搭便车,德文叫per Anhalter fahren。读起来太咬口,小镇的中国人就将其称为“per车”,时间长了,大家都说这个麻烦。不就是我们当年的 “扒车”吗?音义兼顾,很是贴切。后来说的人多了,原来的德语说法,反倒没什么人提了。其实,德国人对这事还有一个说法,叫做trampen,但中国人用的不多。特难奔?听着就不容易,谁敢哪。

在美国,扒车早已是不可想象之举。80年以后,带人的被带的,都得想想是不是安全。但是在德国,直至上世纪末,这却还是年轻人,尤其是学生们流行的旅行方式。而愿意带人的车主,除了找伴解闷,大约当年都有过扒车的历史,自己有车了,回馈社会。幼吾幼及人之幼,这一点上,德国人真的是很身体力行的。

除了带人,车主有时还会向扒车者提供额外的帮助。或是请喝咖啡,或是提供车上的手机打电话,这我就都碰到过。当时的手机可不便宜,几块钱一分钟呢。因此这样做的一般是老板,或公司出差的主。更好的,“天色晚了,你没地方过夜?上我那挤一夜好了。”我有两个朋友碰到过这种好心人,可见不是个别现象了。

另一个朋友的父亲,有次一人进到城里迷了路,找不到回家该坐的地铁了。身边只有一张写有儿子电话的纸条。当时天已经黑了,又是下雪天,老先生站在路边,正找电话,有德国人以为是扒车的,将老先生带到自己家里,给朋友打了个电话,才接回家。

有人愿带,扒车者自然是受到鼓励。一到假期,在高速公路的服务区,常常可见一群群的学生在等车。举着牌子的,跷着大拇指的都有。场面蔚为壮观。细看看那些牌子,到什么地方的都有。除了德国的城市,西欧很多城市也是常见的目的地。反正欧洲人大多懂两三种语言,全欧洲跑跑,不会有语言问题。

更有甚者,还有举行扒车比赛的。定好目的地后,大家分几个小组,分头出发,看谁先到。这种扒法,往往是跨国的。我当时的印象,爬车在德国就是年轻人的户外活动之一,可见其普及程度了。

在德国扒车,也分文扒武扒。文扒者,跷着大拇指,或是举着写有目的地的纸牌,站在路边等人停车。这个靠的是开车人的觉悟,赌的是你的运气。武扒则是到服务区,从停车场上的车子牌照上找出往目的地去的车,等车主回来后,主动找车主问,能否带上一程。这实际上是拿开车人的良心作质,有点半强迫了。而大部分情况下,不管愿不愿意,只要车上有座,德国人一般不会拒绝这种搭车要求的。

我在德国开始扒车,其实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所致。那是刚到德国三个月,朋友邀我去他所在的凯萨斯劳滕玩几天。当时我的德语还十分不灵,去时是小镇上的老同学,为我打了一通电话,在哥庭根的共乘中心找的车。还说朋友住的城市不小,也有共乘中心,回来时让朋友代找好了。

去时一切顺利,连巴士带共乘,只花了33马克,心中很是得意。回程打算周一早上动身,周日没人上班,朋友说周六上街买菜时一块办了就行。没想到那天到共乘中心一看,人家门面装修,换了地方。看看表怎么也不可能在关门前找到新地方了,只得放弃了找共乘的念想。

回朋友家后,朋友说帮我买一张车票,让我坐火车走。我一想实在不甘心。哪有来时只要33,回头就要98的事?朋友的钱也是钱不是?于是说我去试试扒车好了。这一下把朋友给吓着了。两口子你一言我一语的,“知道你能折腾,也没这么折腾的吧?400多公里路,你那德语刚能磕巴几句,就想这个了” ?最后坳不过我,两人又给斯图加特的另外一位同学打电话,说你一定要扒车,先试试近的。这里到斯图加特200公里,你能到得了,从那再找共乘好了。我一想这主意行,就答应了。

周日午饭后,两人陪着我到了高速公路的入口附近,等了三小时,终于有一辆车停下来。我一看乐坏了。天啊,我在德国截的第一辆车,居然是奔驰300E!问清了只有我一人走,那司机大哥笑了:“你们仨往这一站,不是我这大车,谁会停啊?带你到曼海姆,你从那换车吧”。啊,原来是这样!怪不得没人停车呢!

当时天色已晚,我不敢冒野外过夜的险,谢谢了那位德国大哥,又回朋友家了。有了这辆大奔的鼓励,我可是铁了心要直接扒车回小镇了。人奔驰都愿停车带我,害怕什么哪?

第二天一早,告别了朋友,一个人又奔高速入口去了,这次可是熟门熟路。等了不到10分钟,就拦到了第一台车,开始了我的德国扒车行。记得那是一台红色R5,车虽然不好,但于我却是值得纪念的。毕竟是我在德国扒上的第一台车啊!开车的也是个学生,路上又教了我一些扒车的技巧。那天400多公里路,换了5次车,其中高速公路上只坐了两台。早9晚5,十分顺利地完成了旅行。

第一次扒车能有这样的成绩,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从那以后,凡是500公里以下的长途旅行,有可能的话我都是靠大拇指解决。也许是我这人一看就是劫道的主吧,只要往路边一站,服务区出口也好,高速公路的交流道也好,停车的还特多。常常是比我先到服务区的德国学生,眼红的看着我先被带走。一来二去,很快我就成了职业扒(车)手。

后来LD来了,受我的影响,也和我一起玩上了这个。不过她非好车不坐,一般武扒为多 – 可以挑什么是她老人家愿意上的车。最过分时,周六早上起来,无事可干,两人临时起意,扒车到100多公里以外的海德堡看朋友。晚上逛完酒吧,第二天再扒车回家。整一个为爬车而爬车了。

扒车除了省钱,能试坐不同的车,也是目的之一。我坐过的车,从运木头下山的大卡车,到奔驰宝马一类都有。记得有次在哥廷根栏上一辆宝马,一直到了斯图加特。400 来公里,那哥们两个半小时跑完,中间还请我喝了一杯咖啡。那是我第一次坐在时速超过200公里的汽车上。慢车道上的大卡车,远看像停在路边不动似的,那感觉真有点奇妙。

扒车的乐趣,还在于可以碰上不同的人。带过我的人,有学生,有护士。有商人,有推销员,也有工匠。他们往往会热心的向我这个外国人介绍公路两旁的风情。从什么地方的芦笋最有名,到格林童话的起源地,一路行来,绝不会枯燥就是。而和他们的谈话,在我学习德语,认识德国社会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有时也会碰上一些十分有趣的人。那次我碰上个走私犯,从德国往荷兰走私假冒手表。说是香港进的货,并说他可以带我去荷兰。我当时没时间,谢绝了。更有意思的,是碰上一位海德堡的音乐家。听说我来自中国,给我聊了一路他爷爷当年在上海开医院的事。原来他是蒋介石私人医生的孙子,说来和中国人有缘。但他爷爷对老蒋可是不感冒的很,因为那个家族太贪了。这是题外话。

我喜欢扒车,主要是喜欢那充满未知的旅程。在德国生活太过严谨,什么都安排得好好的。一眼看去,从工作到退休,清清楚楚。人生有如在工厂装配线上一样,按部就班,当然也就没有什么太具挑战性的东西。而扒车,就成了打破这种有序,寻找刺激的一种游戏。

出门时,你清楚地知道你的目的地在哪,但你不知道会碰上什么人,也不知什么时候可以结束旅行。当你拎着包,站在高速公路的入口,等了大半小时还没有人停车时,你也许会有刹那的怀疑,是不是值得这么做?可是当有车在身边停下,驾车人打开车门,一声“去哪儿”?那种亲切,足以蔚平心中的焦虑。之前的一切等待,也就都有了价值。那时的兴奋,和看足球时你饭的队进了球一样。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

当扒车于我不再是挑战了以后,我慢慢停止了这种方式的旅行。多年以后回想起来,仍不时会感受到当年的那种在一个近乎古板的国家获得一分逍遥时的快感。一直在想,什么时候开车的都愿意停车将素不相识的路人带上一段路,那个社会离合谐社会也就不远了。

什么时候在德国开车,我一定要带上几个扒车的人。不为别的,就为了让这世界上还有一个不用人怕人的地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