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ailler plus » aux Beaux-arts de Paris : vigilance sur la censure et l’auto-censure
阅读图文:
http://www.faguoquan-blog.fr/txt/BlogShow.jsp?ID=12662924330471332观看作品视频(“巴黎美院又允许‘少劳多得’了”):
http://www.france-en-chine.fr/news/show.jsp?id=12661763843280698巴黎美院(Ecole des Beaux-arts)”(准确全称应为“法国国立高等美术学院” - ENSAB)这几天发生了一场几乎使这所有史以来竭力主张艺术和艺术家创作自由的艺术学府以及整个法国蒙辱的风波。事情虽经两天的跌宕起伏之后以“有惊无险”且几近“喜剧”的方式结束了,但却也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值得深思的警示讯号。
先来看看事情的大致经过:
2010年2月10日星期三上午10时30分,巴黎美院正对塞纳河与卢浮宫的外墙上挂出了两个巨型黑色条幅,正反两面分别写着“Travailler(工作)”﹑“Gagner(挣钱)”﹑“Plus(多)”和“Moins(少)”四个白色法文词,给从不同方向走来的行人造成不同的组合空间,形成一个特定的含义。例如,依照各种排列组合与联想,人们可以得到如下这些不同含义的语句:
1) Gagner Plus Travailler Moins (得多劳少);
2) Travailler Plus Gagner Moins (劳多得少);
3) Travailler Moins Gagner Moins (劳少得少);
4) Travailler Plus Gagner Plus (老多得多);
5) Plus Gagner Plus Travailler (多得多劳);
6) Moins Gagner Plus Travailler (少得多劳);
7) Moins Travailler Moins Gagner (少劳少得);
8) Plus Travailler Plus Gagner (多劳多得);
9) Plus Gagner Moins Travailler (多得少劳);
10) Plus Travailler Moins Gagner (多劳少得)。
大凡近几年在法国生活过的人,看到以上无论哪一个组合,都一定会禁不住(哪怕是惨淡或愤怒地)会心一笑:这不就是现任法国总统萨尔柯齐及其政府喋喋不休地鼓吹的竞选口号和执政主张的翻版么?
正是如此。这幅政治(甚至含有讽刺)意味浓重的装置作品出自生在福建厦门长在香港的中国艺术家高小兰(Ko Siu Lan)之手,是巴黎美院﹑伦敦王家艺术学院(Royal College of Art, Londres)和新加坡拉萨尔艺术学院(Lasalle College of Arts, Singapour)联合举行的一次名为“七天的周末(Le week-end de sept jours /The Seven Day Weekend)”的集体展的参展作品。
可是,高小兰的作品在外墙上刚挂出才几小时,却被美院院长室下令紧急拆除,连和艺术家本人通气商量的时间都不给。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巴黎美院院方作出这么仓促而笨拙的“禁展”决定的呢?校方提出的理由是,艺术家戏剧性地把国立学校用于教学的公共建筑物作为传达讯息的工具来展示作品,但却没有任何关于作品标题﹑作者以及展览相关的说明,而且作品又明显影射某一特定政治背景;于是,美院认为此举可能影响“公共服务的中立性”,因而才从外墙撤下,并建议高小兰和其他参展人一样,将作品移至学校内展览。这是校方的“官面”解释,但据法国“89街”资讯网站(rue89.fr)记者的分析,更为“私下”的原因是:学院正面临和政府各主管部商谈延签学校经费筹措协议的敏感时期,不想因为这一饱含政治讽刺含义的作品而得罪政府乃至总统本人;所以,才这么匆匆忙忙地抬出“公共服务的中立性”这一理由,撤下作品。
可是,美院的做法不仅引起艺术家本人的不满,而且在法国媒体披露后,引起极大的反弹。一时间,“一位中国艺术家作品遭巴黎美院查禁(censurée)”的消息立即传遍互联网和其它媒体,成为一个差不多具有爆炸性的“丑闻”;以致在短短一两天之内,在“谷歌”法文版输入“censure aux beaux-arts(美院审查)”查询,立即就能显示20多万条相关的新闻!高小兰本人也频频接受记者采访,叙述对发生事件的不满与惊讶,除要求美院履约恢复作品陈展外,还准备委托律师,向行政法庭提起诉讼。许多艺术家也对巴黎美院的做法表示谴责。法国在野党社会党更是抨击该事件是“政治审查”。巴黎市市长贝尔特朗•德拉诺埃(Bertrand Delanoë)对这种限制表达自由的审查深表忧虑,并主动向高小兰提议将作品移至巴黎市政府前两年新创办的大型文化艺术中心“104号(Le Cent Quatre)”展出。2月12日星期五晚该集体展举办的首展式也被这一作品被撤事件弄得黯然失色,许多巴黎美院教师和学生都显出愤愤不平,有人还随身佩戴着高小兰作品印制成的标牌......
然而,到了星期六,事件出现了喜剧性的转机:原先一直保持沉默的文化部长弗莱岱里克•密特朗(Frédéric Mitterrand)终于出面干预,要求巴黎美院立即将作品原样悬挂展出。据说,密特朗甚至还在2月13日星期六下午亲自打电话给高小兰,说他于星期五才获知此事,而他对发生这一“蠢事(histoire idiote)”深表遗憾。
至此,巴黎美院的“少劳多得”事件终于落幕告终。高小兰的那两个原来可能不见得能那么吸引人的巨型黑底白字条幅终于又出现在寒风凛冽的巴黎塞纳河边,而这一下可好,由于这几天媒体沸沸扬扬的报道,使得现在无论开车还是徒步经过巴黎美院临江外墙的人都会很好奇(甚至有点“失而复得”的满足感)地瞟一眼条幅上的四个字,并且都会“若有所得”地发现一个秘密:原来,高小兰的确是“歪曲”了萨总统的“语录”:因为,自西而东,一眼扫去,“Travailler plus (pour) gagner plus(多劳多得)”的总统“口号”竟变成了:“Travailler moins”“Gagner plus(少劳多得)”!
幸好,人们都知道这是在巴黎美院,这是艺术,是对一种不需要与现实等同或挂钩的理想的自由表达。所以,它可以,它能够,它应该有权利那么威风凛凛地飘扬在和卢浮宫隔岸相对的巴黎美院的外墙上!
然而,在庆幸这一事件的圆满结局的同时,人们也不得不对此有所思考。因为,毕竟,这一事件是发生了。而且是在双重“可哀”或“可笑”的背景下发生:一是它发生在历来以教导学生艺术自由为己任的法国最古老的巴黎美术学院!二是这次“流产”查禁的对象居然是位来自中国的艺术家!无怪乎,2月12日星期五晚的首展式上,有人曾痛心疾首地高呼:“这儿的艺术已经死去!”也有人则哀叹:“居然得让一位中国女艺术家来给我们上民主和自由的课,这太不可思议了!”(当然,人们可能不知道:高小兰虽出生在尚无西式民主自由可言的中国大陆,但可是在同属于中国的香港的自由空气下长大的!)
其实,深究起来,正如法国文化部长密特朗所说的,巴黎美院院长真的是做了一件“蠢事”!
而这蠢事之蠢不仅在于所谓巴黎美院作为公立学校须受“公共服务中立性”制约的借口的荒唐–难道巴黎美院什么时候倡导推行过一种“中性艺术”?–而且还体现在一个更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也即 “过分殷勤地(excès de zèle)”作“自我审查(auto-censure)”之中。而这种“自我审查”导致的危害,比起当政者明目张胆的审查制度,如若不说有过之而无不及,至少也是同样可怕和可恶–尽管这种“献殷勤式”的“自我审查”有时仅仅只是出于对制度或当政者的惧怕而已......
于是,从巴黎美院“少劳多得”风波中,人们便可以得到一个警示:即便是在民主体制之下,公民还是应对自己的各种自由和权利保持高度的警醒,不能任凭各种在任何人身上和任何场合都有可能发生的“自我审查”任意蔓延,尤其是在作为自由的前哨和终极阵地的思想表达﹑新闻传媒﹑艺术与文化创造领域。公民对自由的本能的(viscéral)关注﹑追求与警醒是使自由不变质的一个重要保障。
可幸的是,法国毕竟是一个经历过了大革命并已经把各种自由和权利制度化了的国家,即便现在或将来有人一时企图或明或暗地没收某种公共或私人自由空间,都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这次“巴黎美院风波”中,文化部长密特朗亲自出来收拾“残局”,“拨乱反正”便是一个明证。
2010年2月16日,巴黎
阅读图文:
http://www.faguoquan-blog.fr/txt/BlogShow.jsp?ID=12662924330471332观看作品视频(“巴黎美院又允许‘少劳多得’了”):
http://www.france-en-chine.fr/news/show.jsp?id=12661763843280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