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森林音乐会”,是在柏林郊外的一个森林剧场举行的露天音乐会。每年夏季,柏林爱乐乐团都会在这里举行演出季的最后一场音乐会,并且都如同“柏林除夕音乐会”一样,有着一个明确的主题。比如:1992年的“法兰西之夜”、1993年的“舞曲与狂想曲之夜”、1994年的“美国之夜”、1998年的“意大利之夜”、2000年 “舞韵与节奏之夜” 2001年的“西班牙之夜”、 2002 的“世界返场曲之夜”、2003年的“蓝色狂想曲之夜”,2004《俄罗斯音乐之夜》,2005《浪漫法兰西音乐之夜》和2006年的:《阿拉伯音乐之夜》等。
“柏林森林音乐会”由柏林爱乐乐团从1984年开始创办,至今已经有20年多的历史,其间许多世界著名指挥大师都曾在此登台献艺。柏林森林音乐会演出场地的全称是“瓦尔德尼森林剧场”,这座森林剧场是大自然的造化,也是大自然送给音乐爱好者的一件礼物。露天剧场的所在地原来是一片森林,但由于自然生态的推移变化,逐渐形成了一块约30米深的盆地。1935年,有人发现了这块地方,经过大胆的创意和艺术性的修整,就成了一个可以容纳几万人的露天剧场。最初,它只是供大型宗教仪式和演出之用。1982年,这一露天舞台被装上了一个巨大的双塔型白色顶棚,设有88排环型坐席,可同时容纳22000名观众就坐。与其周围的自然森林景观有机地融合,成为一个可以举行大型户外音乐会的理想场地。此后,这里随着柏林爱乐一年一度的“森林音乐会”名扬世界。在这里举办音乐会,听众不用像到音乐厅那样西装革履、正襟危坐,而是非常的随意。人们带着毛毯、野餐盒来到这里,或躺或坐在剧场中,在夕阳西下时,一边听着世界上最著名乐团的精彩演奏,一边点燃自己带来的小蜡烛,与家人在烛光下共同品尝红酒的香醇,情调格外地别致。不仅如此,瓦尔德尼森林中的鸟鸣虫叫和湿润清新的空气则更是让听众感到轻松和快乐。由于该剧场与一些私人别墅相毗邻,所以,除了偶尔放映一些电影外,每年在这里所举行的音乐会最多不会超过18场。因此每场演出的门票非常紧俏,常常是在每年的新年伊始就已销售一空。
“柏林森林音乐会”虽然是在露天剧场演出,但是听音效果却极其出众。别看这么大的场地需要用音箱来加以辅佐扩声,由于先进的音响扩声技术的保障,通过音箱所发出的声音不仅能够很好地还原舞台的真实声音效果,而且还音后的声压感与层次感也非常出色。即便坐在远离舞台的最后一排,也不会因距离而产生声压不足的感觉。而相反,即便坐在距离音箱很近也不会感到震耳欲聋。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会出现22000人的音乐会,不论你坐在什么位置上观看,票价都是统一价位的原因。这些感受却只有到了瓦尔德尼森林剧场,才能真正亲身体会到这其中的无尽奥妙!
尽管每年一届的柏林森林音乐会观众人数众多,但现场的气氛却丝毫也不亚于在室内音乐厅聆听音乐。音乐会演奏时,这里只能听到悠扬的音乐在瓦尔德尼森林上空回荡,只有当每首乐曲结束时,观众们热情而慷慨的掌声才让人意识到这里竟然还有着那么庞大的爱乐队伍。热情的观众在情感激荡的音乐作用下,或愉快地鼓掌、晃动,或掀起阵阵人浪,使剧场出现更加热烈、欢快的场面。当夜幕降临,在观众席中点燃起的一束束小烟花,就好象夜空中的繁星,晶莹闪烁,这靓丽的景致,构成森林音乐会的特殊魅力。
与传统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一样,每届柏林森林音乐会的最后一首返场曲也是要演奏一首固定的音乐作品作为结束。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演奏的是具有浓厚奥地利维也纳风格的老约翰·施特劳斯《拉德斯基进行曲》,而柏林森林音乐会演奏的是让全体柏林人最引以为自豪的《柏林的空气》。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柏林城有个特殊的地理环境——整座城市环抱在广袤的自然森林之中,空气中的含氧量很高,正是柏林这得天独厚的森林大氧吧的清新空气,使得柏林人的生活感到无比惬意和舒适。于是,作曲家保尔·林克以“柏林的空气”为名创作出这首乐曲。这部曲调轻松、节奏热烈、情绪欢快的作品,表现了柏林人乐观向上的天性,也体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和大自然的真情赞美,深受人们的喜爱。从此,这首《柏林的空气》就如同柏林市歌一样在一些重大的场合和节日喜庆的音乐会中演奏。每当柏林森林音乐会在最后演奏到这首乐曲时,全场观众的情绪也被带到热烈的顶点。全场观众起立,随着激荡的音符和跳跃的节奏,或吹口哨、或击掌节拍、或欢呼雀跃、或摇摆舞蹈,指挥和乐队也总是以不同的形式表演一些令人忍俊不禁的噱头,惹得全场哗然大笑。此时音乐会的现场不论是柏林爱乐乐团还是22000名观众,全都融入进音乐所给人带来的无限欢乐之中。而这种景象是在任何音乐厅中所根本不可能想象的,它给人们留下的是难以忘怀的印象和无尽的美好回忆。
柏林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