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的“双十讲话”,将两岸关系拖入比“冷和”更冷的“全面对抗”境地。
中评社╱题:“从‘冷和’走向‘全面对抗’:蔡英文两岸政策新趋向及应对” 作者:祝捷(武汉),武汉大学两岸及港澳法制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博导
•蔡英文连放三招,提出“全力对抗”、“正视存在”、“摆脱依赖”三项新两岸政策主张,将两岸关系拖入比“冷和”更冷的“全面对抗”境地。
•“统一无量、'台独'无胆”。进退维谷的蔡英文,“最优选择”只能是继续沿用她一贯的“蔡式模糊”,将两岸论述“空洞化”,试图让两岸当前的现状永远“维持”下去。
•“台独”分裂势力正是走的一条以“历史台独”、“文化台独”、“学理台独”形成“台独”氛围、累积“台独”基础,以“民意台独”获取执政权和营造“台独”氛围,最终在法理层面表达“台独”的路线图。
•在风云变幻的两岸关系中,如何应对,又如何跳脱出蔡英文布下的“全面对抗”陷阱,清楚地认识到究竟什么是“台独”,并采取有针对性地策略应对之,恐怕是一条必由之路。
2016年台湾地区再度“政党轮替”后,两岸关系结束“柳暗花明”的和平发展时期,转而趋冷,不仅在早前就已经为人们所遇见,而且也为蔡英文执政以来的事实所证明。但是,两岸关系会“冷”到何种程度,是止步于“冷和”,还是“冷”到“无极限”,却仍是一个有待观察的问题。近期蔡英文在公开场合轮番发表针对两岸关系,特别是两岸政治定位的讲话,引发两岸各界对于蔡英文两岸政策新走向的猜测与思考。
“比冷更冷”:走向“全面对抗”的蔡英文
执政满百日的蔡英文,在经历了民意的“死亡交叉”后,不仅没有反思上台以来的执政策略和执政效果,反而祭出了街头运动时期民进党通过制造新矛盾解决旧矛盾的老套路,全然不顾已经身处执政党的角色与身份,掀起来两岸关系的又一轮风波。通过9月29日给民进党全体党员的公开信、10月5日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再到10月10日“双十讲话”,蔡英文连放三招,提出“全力对抗”、“正视存在”、“摆脱依赖”三项新两岸政策主张,将两岸关系拖入比“冷和”更冷的“全面对抗”境地。
蔡英文在给民进党党员的公开信中,首提“力抗中国压力”,释出了“全力对抗”的政策话语。中国大陆对于台湾的种种政策,在蔡英文的解读之下,都成了对于台湾的“压力”:对台湾释放利好的惠台政策,是对于台湾民众的笼络,是“没安好心”、“深谋远虑”的“统战”;对于“台独”分裂势力的谴责,被曲解为对台湾全体民众的压制;而由于两岸出于种种原因产生的摩擦和误解,也被刻意解读为中国大陆对于台湾的全面打压。蔡英文的这种手法,对于两岸而言并不鲜见,它事实上是民进党长期以来制造“悲情天”的延续。过去的台湾闽南、客家、少数民族等族群被民进党刻意制造为被“外省人”打压的族群,臆造出台湾“本省人”的“悲情天”。今天的台湾民众也被民进党描绘为被中国大陆打压的群体,复制了过去的“悲情天”。特别是当台湾民众对于中国大陆的经济、社会、文化优势不再之后,以往台湾对于中国大陆的优越心理,在“悲情天”的催动下,成为一股排斥中国大陆的“自负心理”。在这“悲情天”中,民进党创造的“政治反抗文化”又被作为台湾民众的“光荣传统”被翻出,成为鼓吹与中国大陆渐行渐远的说辞。
完成了“全力对抗”论述的蔡英文,释出了她的真实意图,即要求中国大陆“正视”台湾的政治存在。对于“台湾的政治存在”,蔡英文使用了障眼法:其一,在《华尔街日报》上标榜“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其二,在“双十讲话”中要求中国大陆“正视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这一障眼法既言明了台湾的“国家性”,又将“中华民国”与“台湾”等同起来,用“中华民国”的外壳包容“台湾”,宣扬民进党多年主张的“中华民国就是台湾”和“'中华民国'是台湾在'宪法'上'国号'”等“独台”主张。
但是,蔡英文也能清晰地认识到,不仅“正视”台湾政治存在的要求注定不会得到中国大陆的积极回应,而且台湾事实上已经与中国大陆产生了密切而复杂的联系,不仅在历史、道义和文化上构成命运共同体,而且在经济、产业上也构成了利益共同体。于是乎,摆脱对于大陆的利益依赖,架空两岸交往的经济基础,成为蔡英文两岸政策的主轴。在近期的三份讲话中,蔡英文对于台湾的经济自主、南向政策以及年轻族群的福利关照有着着重的描述,延续自“5·20”上台以来的主张,不仅在政治上强调台湾的“悲情天”,而且也在经济上渲染台湾的“悲情天”,走了一条没有“戒急用忍”的“戒急用忍”道路。
三招过后,中国大陆国台办和外交部等部门密集发放驳斥观点,两岸在文字上的攻守态势已成。两岸在“520”经历了剧情的大反转,“柳暗花明”、“春风化雨”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经不在:从不承认“九二共识”发端,到岛内政治势力对中国大陆的一再攻讦,再到大陆赴台游旅客蒙难,继而是蔡英文在“双十”前后的文字攻势,两岸关系从“冷和”跌入被构造的“全面对抗”陷阱,“比冷更冷”的两岸关系已经初露端倪。
“统一无量、'台独'无胆”的蔡氏模糊
但是,这种被蔡英文虚拟的“全力对抗”,连蔡英文自己也觉得难以自圆其说。10月5日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蔡英文话锋一转,表明“台湾不会屈服于来自中国方面不断加大的压力”,不过保证她会避免对抗,并认为两岸应举行不预设任何条件的谈判,以消除误解。按照这一逻辑,由蔡英文自己言说的“对抗”,由她自己尽力避免,而“对抗”继续加大的“锅”则由将“九二共识”作为两岸交往之政治基础的中国大陆来背。
从“法不诛心”的角度,暂且不论蔡英文内心里的“统独”主张为何,在表现于外的行为模式上,蔡英文展露出了她作为政治人物的圆滑与心虚。一方面,蔡英文所念兹在兹的,是“作为主权独立国家的台湾”,对民进党、对海外媒体等非台湾地区公权力介入的场合,她的言论粗犷而放肆,“中国”与“台湾”被并列在一起,台湾一再被描述为“主权独立”的“国家”,而当台湾地区领导人事务部门(即台湾当局的“总统府”)将外媒采访之中文稿放之于公共网站,以及作为台湾地区领导人发表“双十讲话”时,又将所有的“中国”替换为“中国大陆”,将“台湾”替换为“中华民国”。一个“统一无量、'台独'无胆”的蔡英文形象跃然纸面。
从蔡英文“520”之后的系列言论以及台湾当局涉及两岸事务各机构负责人的言论来看,他们对于“九二共识”的情感绝不是简单的“不承认”或者“否认”片语足资概括。从蔡英文语焉不详的“尊重1992年两岸两会会谈的历史事实”,到海基会董事长田弘茂欲言又止的“那四个字”,蔡英文及其团队为规避“九二共识”可谓是费尽心机。在中国大陆轮番的宣示之下,蔡英文对于“九二共识”的核心意涵,“九二共识”的底线意义,“九二共识”对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大陆坚持“九二共识”的决心,想必是十分瞭解的。但是,蔡英文及其团队对“九二共识”的态度依然是拒绝的。
其中,大概无怪乎三者:其一,“九二共识”的核心意涵是“一个中国”原则,承认“九二共识”就是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但“台独”是民进党的“神主牌”,是民进党在意识形态上的最大标志性主张,承认“九二共识”就意味着去“台独化”,至少与民进党的主流意识形态不符,因而也与蔡英文和一众民进党高层的内心真实意愿未必相符;其二,岛内民意“绿化”现象严重,蓝绿对决的格局在2014年“太阳花学运”后,逐渐向“浅绿”与“深绿”博弈转变,在“民粹化”的民意之下,“台独”成为岛内的一种“政治正确”,主张“统一”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者被迫噤声,已然失去话语权,从继续维持“泛绿”基本盘,与时代力量等新兴政党争夺民意资源的角度而言,蔡英文没有承认“九二共识”的民意必要性;其三,在国际大棋局中,无论是美日等域外大国,还是李登辉、蔡英文这样的“台独”头面人物,都明白“台独”是一个不可能的“神话”,但在蔡英文看来,“台独”主张符合域外大国“以独制台、以台制陆”的需求,是民进党和蔡英文的最大利用价值所在,也是不断换取域外大国支持和资源的法宝,所以通过不承认“九二共识”的办法,将两岸关系维持在一个紧张状态,反而有利于火中取栗,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蔡英文没有足够的政治意愿和政治信念去改变民进党的意识形态,亦不具有足够的政治威望和政治能力,去纠正台湾“民粹化”的民意,更无足够的政治魄力和政治气度从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破除域外大国在两岸间搅局的图谋,她的选择就是不承认“九二共识”,在加深两岸对立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如果对于蔡英文的理解仅止于此,似乎对于她两岸人格的复杂性评估不足。蔡英文也没有足够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毅力去推进“台独”。大陆对于“九二共识”所保持的战略底线和战略定力当然是让她担心的主要原因,美日等域外大国希望“以独制共”而非“以独逼共”、“以独乱共”的战略心理也是制约蔡英文两岸政策重要外因,台湾地区现行规定对于“一中性”的确认,也是关键因素。蔡英文所有关于“台独”的观点都是政策宣言,并无规范上的依据。说到底,只是蔡英文作为政治人物的一种政治独白。凡涉及与中国大陆处理相关关系和具体问题时,都以“中华民国宪政体制”或“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等模糊处理之。对于接受采访时所用的“ChinavsTaiwan”句式,在译回为“总统府”新闻通稿时,仍以“中国大陆”对“台湾”更替之。
“统一无量、'台独'无胆”。进退维谷的蔡英文,“最优选择”只能是继续沿用她一贯的“蔡式模糊”,将两岸论述“空洞化”,试图让两岸当前的现状永远“维持”下去。
定义“台独”:大陆防止“全面对抗”
陷阱的必由之路
“维持现状”是不是“台独”?在“独台”者看来是!民进党在1999年的“宪政政策白皮书”中构造了一种所谓“B型台独”,即“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宪法上的国号是中华民国”。这种有别于建立“台湾国”或“台湾共和国”的“A型台独”,已经将“维持现状”划上了等号。与之相应地另一个极端,是部分岛内“泛蓝”人士以及部分大陆人士,在心理上将“维持现状”与“统一”契合在一起。特别是2008年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情势,让两岸间敌意降低、合作升温。“三通直航”,陆客赴台旅游、就学、投资,两岸公权力机构有限度地合作,台湾地区以合适名义参与国际活动,等等,这些和平发展的“大好局面”容易让人产生“即便统一也不过如此”的错觉。2014年“太阳花学运”打破了这种错觉,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春风中亦要保持足够的精神和警惕,不能在春风中被吹醉,也不能为短暂的和平发展局面所麻痹。“维持现状”不是统一,它的未来走向也不是统一!统一和“台独”是“非黑即白”式的选择题,没有模糊的中间状态。
那么,什么“台独”成为一个值得考究的问题。“台独”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既有标志性的“台独”,也有过程性的“台独”,既有作为结果的“台独”,也有作为背景的“台独”。在岛内,如果说“台独”就是台湾地区某个政治人物或某个政治组织的主张,那么台湾地区如此人物及组织已经遍地开花。如果说“台独”就是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的核心政治人物,公开表达“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或类似话语,那么蔡英文在接受《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时报》以及众多面向民进党党内的讲话中,已经多次使用这一表述。显然,作为一个标志性事件的“台独”,不能仅在这些过程性的片言只语中进行定义。至于在岛内被广泛提及的“文化台独”、“历史台独”、“学理台独”等,与其说是“台独”本身,不如说是为论证和支撑“台独”而寻找的说词和背景。
作为标志性的“台独”,只能从法理层面进行定义。法理层面的“台独”既因法理本身的拘束性,造成一种“台独”的“法理效应”,又可以借助规范本身的宣示性,形成“台独”已经成为一种“既定事实”的“外观效果”。结合岛内“台独”实践来看,“台独”分裂势力正是走的一条以“历史台独”、“文化台独”、“学理台独”形成“台独”氛围、累积“台独”基础,以“民意台独”获取执政权和营造“台独”氛围,最终在法理层面表达“台独”的路线图。目前,蔡英文已经走到了第二步,对她而言,如何走出这“法理台独”的第三步,是其两岸政策的未来关切所在。具体到“法理台独”的具体表现形式,在可想像的范围内无外乎以下四种:1)通过“制宪”,宣示“台湾国”、“台湾共和国”或“中华民国第二共和”的成立,在规范上——而非政治人物的口头上——明示台湾的“主权国家地位”;2)通过启动现行“宪法”的增修程式,对“固有疆域”及“国号”、公权力机构及职位名称等进行“台独”式修改;3)通过“公民投票”程式,通过明示或暗示“台独”的提案;4)以“国家”名义,与域外势力达成重要协议,或成功参加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终归要逐步解决,总不能将这些问题一代一代传下去。”两岸的现状不可能永远维持下去,蔡英文总有推进“台独”路线图闭环的动机与图谋,两岸民众也经不起政治问题的折腾与动荡。在风云变幻的两岸关系中,如何应对,又如何跳脱出蔡英文布下的“全面对抗”陷阱,清楚地认识到究竟什么是“台独”,并采取有针对性地策略应对之,恐怕是一条必由之路。
两岸的和平发展之路充满荆棘,两岸的统一之路同样充满曲折。岛内日益民粹化的社会生态,乱象重生的政治格局,以及危机密布的周边环境,乃至于中国大陆民众对于台湾日趋复杂的情感和心理,都提示着两岸关系未来的艰巨性。祛除枝叶,抓住问题的关键和核心,惟其如此,才能有效地以不变应万变应对之!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16年11月号,总第2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