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3)
2007 (170)
2008 (398)
2009 (296)
2010 (464)
2011 (198)
2015 (450)
2016 (265)
2017 (205)
2018 (190)
2019 (130)
2020 (129)
作者萧少滔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勇武群众的战术”作出分析和指点。
本土派组织“勇武前线”转载了此文。(Facebook专页截图)
中评社香港2月15日电(记者 庄恭诚)旺角暴乱发生至今,香港社会各界有不少声音谴责暴徒的行径。不过,网上除了有本土派组织持续煽动仇恨情绪之余,近日更加流传一篇题为“旺角巷战分析”的文章,对当日“勇武群众的战术”,大作了一番有板有眼的“战后检讨”。可见未来香港示威活动中的暴力行动还有可能陆续有来,且朝着更加组织化的方向发展。
文章首先从2014年“占中”事件当中的龙和道冲突讲起,分析旺角暴乱当日的盾牌阵。该文作者指出,在选材上,“勇武群众”将过去胡乱用木板当作盾牌的套路,改为由玻璃纤维制成盾牌;而在布阵上,则学会了所谓的“罗马盾牌阵”,即后排替前排“护顶”的布局。
因此得出,这方面的部署很明显有做过功课,不过却欠缺操练,很容易自己冲散队形,导致缺乏攻击力。
在盾牌的选材上,该文作者进一步指出,玻璃纤维较警队盾牌使用的PC合成胶重、不够轻巧,且PC合成胶有弹性不怕长时间敲打。该文作者还透露,真正的防暴盾在淘宝就有卖,而且价钱是越来越便宜,目前每块只需一百元,似乎作者对相关物品的行情相当熟悉。
拆解警方战术:可“逐个击破”
除了在装备上指点迷津,该文作者对于警队战术亦进行了分析,指警队第一轮摆出的“堡垒型”阵式仅为防守,缺乏机动性。其后需要展开拘捕行动时,警队则需依赖“冲锋”。
这一点与中评社记者当日在现场观察十分吻合,即警队真正开始控制局面,是通过不配备盾牌的特别战术小队,直冲向人群完成的,过程中既可拘捕暴徒,亦可驱散暴徒。由此可见,该文作者所述内容绝非空谈,而是具有“实战意义”。
该文作者认为,相比起示威者,警察的优势只在于训练有素,这体现在当警察以集体队形向前推进施压时,示威者往往会被压散,没有抵抗能力。
不过,当之后警察以五至十人一组,分头出击展开拘捕行动,而示威者四处奔逃时,该文作者反而认为,这正是警察可被“逐个击破”的时机。因为在追逐过程中,双方人员都会出现掉队的情况,示威者大可反过来“生擒”警察。
据中评社记者在旺角暴乱现场的观察,当日曾经出现警员被暴徒围殴的场面,的确与上述情况相吻合。
该文作者在文中更以旺角暴乱现场的一张图片为例(一名脱队的警员和一名示威者争夺警棍,旁边有不少其它示威者围观),指“假如这个时候,围观的人一涌而上,那么除非这位警员是叶问,否则没可能不被人打到飞起。”
该文作者由此总结:“有队形不是示威者的强项,机动性才是!”
本土派组织转载
中评社翻查资料发现,该文作者名为萧少滔,是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本科生校友会会长,在中大任职过讲师,还曾以首席顾问的身份指导中大辩论学会,而其本职据闻是一名金融界人士。
值得一提的是,萧少滔还凭藉其评点时事的文章,被经常撰文批评梁振英政府的练乙铮,奉为“新媒体新健笔”。
此外,该文在被网友转载到Facebook之后,一天时间内至少得到了225个讃好和206个分享。其中,涉嫌去年12月9日在香港立法会大楼外纵火导致爆炸事件的本土派组织“勇武前线”,亦通过Facebook专页转载了本文,还表明要“备份、记下”。
有看过本文的网民表示,这是一篇“精妙的具体战术”,详细分析“旺角之役”,实用,无花招,因此请“全宇宙熟读兼立即广传”。
还有网民说:“今次示威者反胜‘黑警’,似乎有默契不怕拘捕,抢其棍,好样的,其他人不再旁观或逃跑了,而是力打‘黑警’!”
亦有网民在Facebook的评论中互相“交流经验、心得”,似乎决意将来仍要进行类似甚至更激烈的行动。
更有网民看过本文后大呼“恍然大悟”,并且“期待”很快有机会“投入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