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崛起 美国已不可能单独管理亚洲秩序
(2007-03-01 12:13:23)
下一个
美国前副国务卿阿米蒂奇曾是过去几年美国对日政策的主要决策人之一,对日本的政治心态非常了解。卸任快两年的阿米蒂奇目前做一些研究、游说和咨询工作。2月17日,以他为首的超党派外交安保专家小组发表了一份名为《美日同盟:和亚洲一起走到2020年》的报告。
日本媒体连日来对报告中“加强接触中国”的细微变化做了不少解读,《每日新闻》2月26日还发表了题为《阿米蒂奇报告——日美如何描绘与中国的协调》的社论。 《每日新闻》说美国2000年时也发布过一份阿米蒂奇报告,成为新组建的布什政府的对日政策和对亚洲战略的蓝图。新版报告被看作是修订版,是在布什政府任期还剩2年,正为解决伊拉克乱局、伊朗核问题苦恼和美国总统选举拉开序幕时发布的。
同时,与2000年相比,现在的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和印度崛起,朝鲜进行核试爆,而在中国主导下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取得成效,因此,通篇对中国的调子发生了微妙转变,主张与中国合作才是东亚稳定的保证。
新版阿米蒂奇报告指出,2020年前,美日同盟仍是美亚洲战略的基轴,美欢迎日本修改宪法、对外派遣自卫队,以增强安保方面的力量。报告还指出,对于美日同盟来说,最重要的变化因素是中国与印度的崛起,报告建议日美同盟应加强同中国的接触,认为东亚的稳定将取决于日美中三国的关系。
《每日新闻》社论认为,新版阿米蒂奇报告发生的微妙变化是关于中国崛起的整体调子。报告列举出3种日本和美国“必须回避的局面”:由美国一极控制亚洲、“美中共同管理”的构想和“日美对中国”的两极对立。社论说,随着大国接连崛起,能源、民族主义等问题不断,仅靠美国的力量已不可能管理亚洲的秩序。而且美中之间还存在着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的差异,“美中共同管理”也不现实。
而走“日美对中国”的两极对立和竞争的道路只会逼迫亚洲各国做出不合适的选择,并不能对引导中国向前发展有任何帮助。社论认为,“日美照亮前面的道路,引导中国朝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不失为良策,为此,日美中分别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至关重要。
《每日新闻》社论还说,过去7年,亚洲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上次报告发表时,围绕台湾问题和钓鱼岛归属问题,日美和中国互存戒心,日美同盟关系的深化也被看作是“对中国的包围网”。可现在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所发挥的作用正逐渐受到认可。因此,日本也希望与中国建立“战略互惠关系”。新版阿米蒂奇报告描绘了这样的未来蓝图。
对日美来说,过分强调同盟关系,在本地区被孤立的话,并不上算,应与印度、澳大利亚、越南等国家磋商,构建开放的合作机制,再把中国吸纳进去,“当然,中国的未来依然不明确,军事预算和国防政策的透明性尚有欠缺,对这些方面仍不可懈怠”。
此外,甚至连《文艺春秋》、《产经新闻》等媒体近日也有相似的评论。《产经新闻》说,阿米蒂奇报告指出,东亚能否稳定要看“日美中三国关系的质量”,日美应协调一致,促使中国成为“利益攸关方”。日本分析人士认为,阿米蒂奇报告不仅将成为下届美国政府对日、对亚洲政策的基础,还必将影响日本政府的对外政策和日本国内的舆论走向。
《环球时报》驻美国记者参加了2月17日在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举行的阿米蒂奇报告的发布会。现场去了好几百人,除了阿米蒂奇等超党派外交安保专家小组成员外,还有很多美国学者、日本驻美机构人员和不少记者。阿米蒂奇一开场便说:今天小组主要成员之一约瑟夫·奈没来,我给他打电话,问他有什么要说的,他告诉我,你帮我给大家传递一个核心信息,就是我们要做的是一个‘持久的、超党派’性质的美日关系研究。
会上有小组成员表示,日美同盟不能排斥中国,而是要包容中国,缓解中国的疑虑,扩大与中国的合作,比如在能源和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合作。 记者注意到,不到30页的阿米蒂奇报告不仅拿出3页来谈中国,并且在谈到东南亚、俄罗斯、朝鲜、韩国时也多次提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