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中国公民可直接在德国找工作,前提 = 年薪6万3 + 中国大学毕业 (图)

(2009-03-02 00:19:01) 下一个

中国公民可以直接在德国找工作,前提 = 年薪6万3 + 中国大学毕业



zt



德国/欧洲 | 2008.07.18
外国人才在德就业居留更容易

图: 承认外国学历的过程也将简化


德国政府松动法规,向外国大学毕业人才敞开怀抱,但是对一般的外国劳工依然保持“高门槛”。一个中国大学毕业人士从明年开始就可以直接在德国找工作,但必须满足2个前提条件。

本周三,德国政府通过了一项新的政策变更,力图吸引来自国外的精英人才。这项名为工作移民行动项目(Aktionsprogramm zur Arbeitsmigration)是为了在德国的就业市场上找到平衡,一方面经济界抱怨德国缺乏专业人才,要求松动政策,以便更多引进国外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德国还有3百万失业大军。德国政府在这一事实面前作出了一个调整,即对外国精英人才敞开怀抱,但是对一般的外国劳工依然保持高门槛。

首先,政策特别优惠来自新的9个欧盟成员国的大学毕业人士,2009年1月1日起,德国就业市场向他们全面开放,无需审核这个工作岗位是否优先考虑接纳具备同等条件的德国籍公民。

降低门槛引英才

对于来自非欧盟国家的精英人才,德国努力抛橄榄枝,但是现行的政策依然很难打动外国精英的芳心,据德国时代周报报道,每年被德国招来的高级人才人数平均只有450人。而这些人必须达到年薪86400欧元,才能踏入德国国门就荣获一张绿卡――永久居留。

现在,德国政府似乎意识到这一门槛太高,在这次政策变更中将调低到63000欧元。德国内政部和劳工部发布的政策变更简短说明中强调这一额度以经济界支付给具备工作经验的高级人才的实际工资为参考,放宽限度,以期吸引更多的外国精英到德国就业。

在国际竞争中,这一政策变更是否真能吸引外国精英人才呢?多年来主攻外国人法的律师斯塔克先生(Thomas Strack)对此并不乐观,他说: 施罗德执政时代大力推行的招揽IT人才行动在现实中效果并不理想。外国精英在选择去处的时候当然希望收入更丰厚,另外德语也是一个难题,具体的工作条件也取决于雇主给出的待遇和工作环境。综合考虑很多人更愿意去美国。

荒唐的就业市场,流动的经济难民

耐人寻味的是,就在德国致力吸引外国高端人才的同时,大批的德国精英却在外流。周四晚间,著名节目主持人伊尔娜主持的谈话节目名为荒唐的就业市场,节目中提供的数据称,2001年有11万德国人移民国外,2007年达到了16万5000。劳工部新闻发言人布郎女士介绍,德国东部缺少医生,需要从国外引进这方面的人才。

而德国的一些医生却外流到收入丰厚的瑞士、北欧国家。

据明镜周刊报道,当晚的谈话节目中,一位坐在观众席上的护士一针见血地提出:波兰人在德国就好比德国人在瑞士。 这位护士如今在瑞士工作,收入是在德国的两倍。

时代周报在报道这一话题时,开篇描写到长久以来,那些为了追求更高收入和更好的生活水平而来到德国的外国人被视为经济难民。 虽然德国已经意识到自己是移民国家,但是和周围的邻国相比,在移民政策上被批评为半心半意。

向外国大学毕业生开放就业市场

在德国人也自愿出走去他国做经济难民的今天,德国政界力图改变局面,这次政策变更的一个重要信息是吸引年青的外国大学毕业生。新规中说明,2009年元旦开始,德国就业市场向非欧盟国家大学毕业生开放(大学和高等专科学校),以便这个人群移民德国,便于德国中小型企业吸引外国大学毕业生。

据劳工部布郎女士介绍,以往德国对此的限制较多。德国只欢迎非欧盟国家的IT人才,年薪收入达到86000欧元者,以及有特殊技能的人才。现在,这些限制打破,但是依然保留两个先决条件。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位来自中国的大学毕业工程师小王在中国应聘德国一家公司的职位,这个职位没有合适的德国或者欧盟人士可以胜任,公司提供给小王的报酬和同等职位的德国同事一样,那么2009年元旦小王就可以来德国工作了。而且小王的夫人找工作时就不必满足第一个条件了。

永久居留问题

那么,对那些在德国已经求学圆满,拿到学位,并且在这里工作的中国高级民工又有什么政策上的松动呢?布郎女士说,自2007年10月劳工部放宽了一项规定,如果一个中国人在德国学满拿到学位后找工作,无需审核这个工作岗位是否优先考虑接纳具备同等条件的德国籍公民(Vorrangpruefung)。但是,这个人群最关心的永久居留方面依然没有什么改动。也就是说执行现行政策,必须拥有居留许可满5年,并且有一份保障生活的工作收入,交纳了60个月的退休保险等等。

但是对那些持有容忍居留的外国高级民工来说,政策变更是一个好消息。如果他们满足特定的条件,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得到有保障的居留许可。具体的条件参见德国内政部和劳工部发布的政策变更说明。

除了政策上的细微变更外,德国政府还决定对就业市场目前以及中长期的市场供求随时追踪调查,以灵活应变。







艾柯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