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二台大牌主持人北京归来谈奥运
图: 德国电视二台大牌节目主持人克尔内尔
为了报道北京奥运,德国一二电视台纷纷派出自己的节目制作组前往北京,现场转播此次盛事。在16天的时间里,这批德国媒体人为自己的观众报道奥运赛事,就当下部分最热点话题 –中国人权、西藏、环保和兴奋剂等进行人物采访,当然也包括介绍北京。德国电视二台的媒体明星约翰内斯-B-克尔内尔(Johannes B. Kerner)和卡特琳-米勒-霍恩施泰因(Katrin Müller-Hohenstein)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对“黄金搭档”。
从克尔内尔的身上多少能窥视德国媒体的某种发展态势。现年44岁的克尔内尔虽说是德国“妇孺皆知”的媒体名人,主持不同的专栏, 烹饪、足球大赛、名人访谈等等,还为多家企业和产品做广告,他是德国电视二台的自由工作人员,拥有自己的制作公司,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夫人曾为德国国家曲棍球队的队员),克尔内尔的忙碌程度可想而知。人们对他主持节目的评价也好坏参半。尽管他曾荣获最佳体育主播奖和最佳脱口秀节目主持人金相奖等,但也有不少人指责他访谈不够深入,准备不够充分,阵营拉得太广等等。除了此次北京奥运之外,克尔内尔只去过一次北京,为报道奥运做准备。那么这样一位德国媒体人在北京工作了18天后感想如何?接通电话,克尔内尔正在法兰克福机场等候班机。。。
亲身经历北京奥运 好坏参半
图: 奥运期间在北京主持节目的二台节目主持人克尔内尔先生和米勒-霍恩施泰因女士
德国之声:克尔内尔先生,您好!您被视为多才多艺的媒体人,一位敢想敢干之人。您这次在北京连续工作了18天,您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您在北京的亲身感受?
克尔内尔:说到中国和北京,我也是一位“勇往直前”之人,我怀着极大的期待飞往北京。从总体上来说,北京给我留下了很多积极的印象,比如奥运赛事本身、出色的组织工作,友好的北京市民,但奥运场馆内的一切则给我一种过于苍白,缺乏生命力的 印象。奥运是体育界的最大盛事,情感成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人的情绪是无法事先计划和准备的。北京奥组委的准备则事无巨细,追求完美无缺,其实体育赛事无法做到这一点。人们可以组织具体的赛事,事先建造体育场馆,但运动员间的微妙关系,运动员与观众的情绪等等都无法提前进行策划和准备。
德国之声:请问,您经历的北京与您在德国获得的北京图像大体上相符吗?
克尔内尔:可以说,既是又不是。凡是涉及奥运的事情与我的期待是完全相符的。北京是一座大城市,它的问题与其他国际大城市的问题有非常相近的地方。在奥运期间,北京的交通的确非常便捷,空气也较为清新,北京市民非常友好,一切都组织有序。但我们知道,奥运期间经历的北京与往常的北京是不一样的,更不要说代表中国了。
德国之声:至少北京市民的友好与热情不能说完全与奥运有关,吧,中国人向来善待客人,友好待客在中国是一种美德。
克尔内尔:说得不错,在大街上遇到的中国人都特别友好,遗憾的是我没有机会与他们进行深入的交谈和接触。但正如我刚才所说,置身北京就如同在其他大城市一样,像纽约,像东京,是一座友好、整洁的城市。
中西鸿沟亟待填平
图: : 德内政部长在奥运期间于北京接受克尔内尔和其搭档采访
德国之声:北京奥运不仅只有光鲜的一面,西藏、人权、环保和兴奋剂等话题的讨论始终就没有间断过。在北京制作节目时,您曾与各路名人包括德国内政部长朔依布勒以及许许多多的德国参赛运动员谈及上述问题,大家对这些问题的普遍反应和看法是什么呢?
克尔内尔:这么说吧,德国人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与中国人不同。我们在北京制作的节目主要是体育节目。运动员为了参加比赛付出长年努力,我们不能一上来就跟他们谈人权,谈环保,当然要以他们的个人感受和比赛成绩为主。总结2008年北京奥运其实非常简单,好坏都一目了然:好的一面是,中国人友好,组织工作精心,空气质量不错,交通便捷等等。不好的一面是中国的体制,那里没有充分的言论、信息和集会自由,存在移动民工的问题,另外,一旦所有的企业恢复正常运作,北京的空气质量一定还会受到影响,这些问题尽人皆知。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如何评价它们。如果只限于奥运赛事,那么无可指责,评价是积极的,但如果说北京奥运被人为当作政治工具,从而巩固共产党的地位,不能符合西方人的标准和价值观,那么对奥运的总体评价就不会是积极的。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我本人还没有得出完整的答案。
德国之声:那么您认为,您在德国媒体中看到的中国图像满足客观和全面的标准吗?
克尔内尔:嗯,不能说是中国图像,还是说说北京图像吧。我在北京接触过的人都对我说,北京不能代表整个中国,走出北京10公里,15公里或20公里就已完全不同于北京了。所以我无权谈中国,我没有去过西藏,新疆,长江以南地区,就连上海我也没有去过。我就到过北京。每个国家的首都都有自己的特色,与其他城市不太一样。就如同德国人讨论柏林能否代表德国的问题一样。
德国之声:您刚才谈到了各国对有些问题存在认知上的不同。尤其自西藏骚乱发生以来,不少中国人对西方媒体,尤其是德国媒体的可信度产生质疑。您的一位北京同事从北京发回的报道中有这样一段采访录音,一位中国普通市民说:“西方人总是批评我们的人权现状,如果西方人想将他们的观点强加给我们,我们绝不接受。” 这样的观点目前在中国具有代表性。您能理解部分中国人的这种情绪吗?
克尔内尔:有的体育官员就曾表示,如果考虑人权问题的话,那么有资格举办奥运会的国家圈子会变得很小,比如考虑到关塔纳摩美军基地,阿布格莱布监狱等等。我个人认为,这种说法有些问题。我的回答是,我认为,在中国发生的一切都非常有意思,但按照我们的标准不能令人百分之百地信服。有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让人对北京政府的可信度产生质疑。事情是这样的,奥运闭幕式上有一个场面是北京市长、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以及伦敦市长等挥舞奥运五环旗。三个人都没有挥好,是个挺有趣的场面,我当时在奥运场馆亲眼目睹了这一幕。第二天早上我在宾馆起床后,发现CCTV正在重播这一段,显而易见,有人已在上面作了手脚,重新进行了剪接,画面上,三个人都出色地挥舞着奥运五环旗。这与事实完全不符。尽管这只是一件小事,但是这种做法在我们这儿是绝对不会发生的。
奥运将对北京产生深远影响
图: : 2008年北京奥运德国之家
德国之声:在奥运期间,您负责为德国观众报道奥运,与北京普通人有过接触吗?
克尔内尔:谁是普通人呢,我觉得没有。我接触到的都是与奥运有关的人,是与外国媒体打交道的专门人员。但我曾与长期在北京生活的外国人进行了交谈,比如派驻那里的外国记者,他们对北京有更多的了解,知道奥运前的北京是怎样的,他们有资格对北京进行今昔对比。
德国之声:今昔对比的结果是什么呢?
克尔内尔:他们都很喜欢北京,都觉得在北京举办奥运是件好事。与他们一样,我也认为,奥运将对北京的发展产生长远的影响。
德国之声:您在北京主持节目时曾表示,朗朗曾带您逛过北京,北京究竟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呢?
克尔内尔:我只是在节目主持开始时顺便这么一说。其实这回跟朗朗逛北京的是我们的摄制组,不是我。当然了,我也和他在北京转悠过。他在北京名气真大,许多人都请他签名。
德国之声:在北京期间,您不会整天把自己关在演播室里吧,您没有在百忙之中去景点走一走吗?
克尔内尔:哪能不呢,我去了紫禁城,长城,还有各种各样的历史景点。我对北京的了解实在是太少了。
北京之行令我打开眼界
图: : 北京奥运闭幕式观众
德国之声:您看到的北京是一个怎样的城市呢?
克尔内尔:实在是太有意思了。当然,北京的一切令我感到陌生,所以印象深刻,这次北京之行让我长了见识。
德国之声:就接着您的话题,作为媒体人,应该怎样做才能使德国百姓更好地了解中国,才能使中国百姓更好地接受来自德国的批评,从而加强这种民间的互动呢?
克尔内尔:亲自去中国绝对必要,这样才能加强彼此间的相互了解。所以我认为北京政府采取的限制进京签证的措施不妥 。相互接触一段时间是加强彼此间交流的最佳方式。而北京政府限制入境签证的做法恰恰不利于促进不同国家人民间的相互了解与交流。另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一党执政格局在我们这儿也不被看好。我们是民主国家,我们习惯另外的模式。以我们的观点,我们有权对其他国家提出批评,尽管如此,我们认为,中国是一个很棒的国家,那里的人民真好,去中国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情。我认为,这一进程必须继续下去。
德国之声:您曾在北京主持的最后一次节目中表示,您想念德国的面包、奶酪、夫人和三个孩子。现在您已回到了德国,最让您留念的是北京的什么呢?
克尔内尔:说心里话。目前暂时还没想过这个问题。不过我想,我最留念的是我在北京的谈话。在许许多多的交谈中,我从各个方面了解到中国。奥运也令我怀念,因为奥运是世界体坛上的大事,对记者来说也是一件难忘的事情。
提出批评是德国记者的任务之一
图: : 德国前外长面对记者
德国之声:既然您谈到奥运与记者。我就想再追问一句,您与迈克尔-约翰逊(Michael Johson)的采访尤其令人印象深刻。记得约翰逊当时曾反问您说,兴奋剂的确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有谈及的必要。但为什么在接受德国记者采访时,兴奋剂始终是最重要议题,我们现在在中国,有那么多好谈的内容,为什么非要没完没了地谈论兴奋剂的问题呢。当时,观众席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您的面部表情则有些尴尬。不少中国人也认为,但凡报道中国,有些德国记者总是喜欢谈论负面议题, 这样的做法令许多中国人对德语媒体产生抵触情绪,反到没有效果。您赞同这样的看法吗?!
克尔内尔:这么说吧, 我们也有积极的报道。但是干记者这一行的有必要提及一些不招人喜欢的问题,比如提出批评意见等。如果约翰逊说,德国媒体总是关注兴奋剂问题,那么我不赞同他的观点,比如德国的权威报纸南德意志报和法兰克福汇报就纷纷撰文批评德国的公法电视台总是回避这个问题。如果说,德国和中国人在有些问题上的看法截然不同的话,那么我认为,德国电视二台的做法刚好取了中间的位置。
德国之声: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