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又到了雷锋日,可孩子们不知他是谁

(2007-03-05 02:28:45) 下一个

    
禁烟日,植树节...来了又去,年复一年...还不也同样成了一种形式.

今天,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4周年纪念日,也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44年前,毛泽东写下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但今年的“雷锋日”之前,有媒体报道,昆明大量小学生不知道雷锋是谁。这一新闻在社会和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为此,在又一个“雷锋日”到来之际,本报特别采访了一批专家和市民,看他们怎样看待雷锋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弘扬无私奉献精神更重要

    “部分孩子不知道雷锋其人,不知道“雷锋日”,并不能证明雷锋或者雷锋精神被人们淡忘。”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特级教师谢家放说。“如果一定要说‘淡忘’现象,淡忘的仅仅是人名,是词语。换个角度来思考的话,能否记得住雷锋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把雷锋精神所体现的无私、关爱、理解和奉献继承下去,并且发扬光大。”

    谢家放认为,不少人对学雷锋的认识存在误区。学雷锋应该从娃娃抓起,孩子们学习的应该是雷锋精神的精髓,而不是将雷锋精神简单化,家长和老师应当引导孩子们从身边做起,从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从家里做起。谢家放认为,没有必要总是纠缠人们是否记得一个人、一个词,更要关注这个人的精神是否存在,是否在与时俱进地被弘扬。

    雷锋精神应被赋予新内涵

    “雷锋精神不仅仅是历史的,更是具体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精神需要与时俱进,赋予它新的现代性的内涵。”云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庄晓东这样理解。

    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庄晓东是在雷锋精神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他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诚信度一直在下降,随着物质的丰富,精神文明也发生了滑坡,这就需要各方面的智慧来重塑新的精神文明。其中,助人为乐、艰苦朴素的雷锋精神应该与现在提倡的诚信社会、爱国主义联系起来,在不同的职业中得到体现。

    学习雷锋应杜绝形式主义

    昆明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唐红明谈到雷锋精神时表示,今天学雷锋,发扬雷锋精神,既要学习雷锋精神的优良传统,又要紧扣时代脉搏,既要在内容上突破以往人们将雷锋精神简单等同于扶老携幼的局限,又要在形式上寻求新的突破,把雷锋精神同时代精神统一起来,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雷锋精神,使雷锋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同时坚决杜绝形式主义。

    ■市民声音

    李先华:其实很多市民帮助他人是发自内心的,他们通过帮助他人愉悦自己,也给他人带来快乐。他们不一定意识到所作所为是在学雷锋,但一直在身体力行。

    黄薇:学雷锋在于入心、入脑、入行,要体现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这才是学习雷锋精神的最高境界。

    孟一生:往常学雷锋,今天来了明天去了,出去做一天的爱心活动,回头来还是老样子。其实,雷锋精神就是一句话:艰苦奋斗和勇于钻研,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努力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我觉得把雷锋精神用于本职工作同样是学习雷锋,这也是与时俱进的要求。

    安斌:新时期的学习雷锋就应该有新的表现形式。比如说雷锋精神新时代的代表——青年志愿者服务,这就可以让我们把个人和社会的利益相统一起来,达到学习雷锋的目的,而学生努力学习、勤于钻研,也是雷锋精神的表现。

    杨阳:学雷锋需要一个统一的主题,这样的主题要有新鲜性才能激发青年人学习,不要片面和学雷锋挂钩,不要动辄打着学雷锋的旗号,那么也许年轻人更容易认可这样的方式。

    马思蕾:雷锋的助人为乐精神应该在整个社会传承下去,不能因为时代的变化而淡忘。时下很流行一个词叫“人文关怀”,大家都希望这个社会能充满关爱、充满人情味,其实雷锋精神的核心正是强调这种关爱和无私付出。

昆明
(春城晚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