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新闻报道称,M5又发生撞车事故,一人致命,隧道瘫痪数小时。由于正值上班高峰时间,驶入隧道的车辆无法退出,饱吸废气;地面上车辆为避免驶入隧道,绕行地面道路,更造成地面道路拥堵。
M5,怎么说你好呢。我一向对它没好感,即使有时也会使用它,
M5东段隧道快速路(以下称M5)工程1998年动工,经过三年的建设,于2001年12月10日正式通车。此造价7亿9千4百万澳币的巨大工程,南接贝佛利山的M5高速路,北到悉尼机场。由澳州政府投资并拥有,且由公众免费使用。
M5全长约 11公里,包括两段隧道:第一段从英皇乔治路到机场,全长约 4公里,是当时澳洲最长的隧道;第二段全长 550米,由库克河河底穿过。
当我第一次兴高采烈开上M5时,大概是通车剪彩之后一两天,那时还没有现在这么多车辆。但是,驶入的一刹那,令我猛然想起史塔隆主演的一部电影,忘了电影名,情节是:隧道发生撞车事故,油罐车爆炸造成塌方,一群人被埋在隧道内生死攸关,史塔隆演绎英雄本色,带领一行人等逃出险境。
我对先生说,我们以后再不要走这条路,太恐怖了。那时正值911,恐怖分子不时威胁,扬言下一个目标是悉尼。天哪,如果炸弹引爆,不要说几个,一个大家就全完戏了。我相信我们是没有那么幸运,能遇上史塔隆那样的英雄,来救我们全家大小的性命的。
后来有个别次,依仗侥幸心理,又走M5,发现它还有其它问题。一个是污染,在北京污染最严重的地段也没有这么重的尾气味,把车窗关得再严也能闻得到。另一个是交通事故隐患,它的确快捷便利,省去地面行驶的二十多个红灯,因此吸引太多车辆使用此路。但车道狭窄,只有两条线,还有弯道。车速均很快,车辆之间距离经常在危险距离之内。有时时速已达80公里,前后却只相距三两米。车辆一旦失控,很容易与其它车道的车辆相撞,亦或撞到墙壁上,定会造成多辆车追尾,后果不堪设想。
RTA 去年提交报告说污染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是上个月我走过一次M5(侥幸心理又发作,经不住“快捷”的诱惑),发现也无太大改变,还是原样,隧道里乌烟瘴气。而且,前后左(或右)的车辆还是互相紧紧尾随,开得飞快。
朋友,如果你真的不是那么着急赶时间,最好不要走M5(着急就更不要走了)。一来,慢点总是安全些。给自己多留出些赶路的时间,省时不应省在行车上,一切安全第一。二来,逃离中国大烟缸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活长一点吗?刚离虎穴又入狼窝就有点不值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