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娘媚语

记几笔发生过的事儿和心情,把昨天和今天送给明天。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毛泽东和他的女人们10

(2008-01-16 00:25:31) 下一个

作者:京夫子



第二十三节 不识庐山真面目

整个一九五九年上半年,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以毛泽东的这封 “ 党内通讯 ” 做尚方宝剑,在全党上下做着 “ 冷静头脑 ” 的工作,力图收缩、拯救一九五八年大跃进造成的经济恶果。他们虽然参与了大跃进的鼓吹和推动,但尚能承认恶果,勇于纠正。

四月,毛泽东在上海主持中央工作会议, 他延安时期的文字秘书,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请他观看了一场湘剧高腔《生死牌》。毛泽东观剧后,对此剧大加赞扬,多次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号召省委书记们学习海瑞,为民请命:共产党员都要具备一点 “ 海瑞精神 ” 。

五月,在二届人大四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将国家主席一职让位给了刘少奇。这是毛、刘合作的“ 蜜月 ” 时期。人代会结束后,刘少奇征得毛泽东的同意,通知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第一把手,准备好总结大跃进经验及其问题的各项材料,于六月底上江西省的避暑胜地庐山开 “ 神仙会 ” ,边休息边扯皮。毛泽东给大跃进运动定的调子是: “ 成绩伟大,问题不少,前途光明 ” 。刘少奇给这次党中央召开的 “ 神仙会 ” 定的调子却是: “ 成绩讲够,问题讲透 ” 。

按照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人心照不宣的设计,将要召开的 “ 神仙会 ” ,是一次纠左的会议,给毛氏大跃进全面降温。开会之前,在京的中央大员们,被分头派到到各省市自治区去,搞调查研究。

延安时期的中共总书记张闻天(中共 “ 七大 ” 后降为无实职的政治局委员、 “ 八大 ” 后便降为政治局候补委员、外交部副部长),回了江苏老家,看了大跃进、大炼钢铁的劳民伤财、得不偿失后,忧心匆匆。

国务院分管财经工作的李先念回了湖北老家,准备了全国财政经济因大跃进运动引起的严重问题的材料。

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则早于一九五八年秋冬之间,便回了一趟老家 —— 湖南湘潭,视察了人民公社公共食堂,发现社员们都面有菜色,却不敢怒也不敢言。土法炼钢,破坏了大片森林,却炼出了一些百无一用的炉疙瘩。青壮年男劳力都去炼钢煮铁,现成的红薯、谷子都烂在田地里,却无人去收获。彭德怀走一路,骂一路,败家子!败家子!他个大老粗忧心如焚,写下了一首诗: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幺过?我为人民鼓与呼!

在全国上下一片大跃进、三面红旗的颂歌声中,彭德怀一直没有机会讲话,他几次想找毛泽东主席谈谈,但毛泽东却是那样自信和好大喜功,怎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况且,自己长期分管的军队工作,毛泽东也把个长期养病的林彪提拔为党中央副主席,凌驾在自己的头上。毛泽东对自己,是越来越疏远了。

一九五九年六月中旬,中国南方已是骄阳似火。彭德怀元帅率军事代表团出访东欧五国之后回到北京,一听中央决心纠左,月底要上庐山开 “ 神仙会 ” ,便顾不上休息,立即下了湖南,拉着省委书记周小舟到浏阳、湘潭几个县份搞实地调查,准备上庐山放几炮。

就这样,中共的各路诸侯纷纷出动,搞调查、整材料,积极响应毛泽东本人在上海会议上提出的号召:学习海瑞精神,为民请命。

第二十四节 毛泽东回家乡

一九五九年六月上旬,毛泽东带上张毓凤,由公安部长罗瑞卿大将随行,乘坐专列南行。首站抵达长沙 —— 他青年时代求学并从事革命造反活动的省城。接着又在省委书记周小舟的陪同下,改乘汽车,回到了一别三十二年的湘潭县韶山冲。这可成了韶山冲乡亲们欢天喜地的大节日:毛主席回来了!毛主席回来了!四乡八里的男女老幼,都涌向韶山冲的 “ 毛泽东旧居 ” 土坪前。

妇女们自然是想看看毛泽东后来的 “ 婆姨 ” (太太)江青。她们没有看到江青。江青大约避讳着杨开慧,才不肯随毛泽东回老家祭扫祖坟。她们只看到一个面目十分姣好的年轻女子,形影相随地跟随着毛泽东进进出出。听讲是个小护士,照顾毛主席饮食起居的,大约是通了房的了?

当天,毛泽东走访了冲对面的一户同姓乡邻,问了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自然是一片感恩戴德的颂扬;还去视察了韶山小学,跟一大群红领巾后代照了像。当然,韶山冲的乡亲们也注意到四处的路口、山头都有解放军把守着,保护毛主席的安全。而那些出身成分不好的人,三天前即扫地出门被清理到冲外去了。

当晚,毛泽东就住在他出生的祖屋里。那时韶山冲还没有电灯。湖南省委专门制造了一台发电设备运到那里,设备虽可靠,但随行人员的技术却不过硬。省委工作人员急得浑身冒汗,也没有能给 “ 伟大领袖 ” 的祖屋送上电。

是当时的湘潭地委书记华国锋,为着 “ 伟大领袖 ” 的安全,亲自在旧居前的土坪上站了一通宵的岗。

夜里毛泽东未能入睡。点了蚊香、喷了药水,家乡的蚊虫仍来亲近他。好在有张毓凤陪着,替他打蒲扇,驱蚊送凉。他思绪万千,感叹万千。三十二年前 —— 即一九二七年八月,他一个农民的儿子,离开韶山发动秋收起义,拉起队伍上了井冈山,搞 “ 瓦岗寨 ” 式的武装割据,被称为 “ 毛匪 ” ; 三十二年之后的今天,他作为中共的最高领袖、 “ 人民共和国 ” 的最高统治者,回到了生他养他的韶山冲……可是斗转星移、物是人非,父母早已去世,六位弟妹也全部为革命献身。祖屋成为 “ 毛泽东同志旧居(郭沫若题写),成为供人参观的革命纪念地……毛泽东秉烛而坐,苦苦吟哦,天亮时分,让张毓凤铺纸研墨,写下了一首七律:

回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第二天一早,通宵未眠的毛泽东步出祖屋,由罗瑞卿、周小舟等人陪同,去到后山的母坟前行了三鞠躬礼。墓地自然早已经人修整一新。他终生纪念的是母亲。父亲吧,他才不想理会呢……接着,周小舟向他一一介绍在场的省、地、县党政负责干部。当介绍到身材魁梧、相貌忠厚的湘潭地委书记华国锋时,周小舟特意说国锋同志昨晚也一夜没睡,一直在主席旧居前站岗到天亮毛泽东握了握华国锋的手,诙谐地说:好啊,好啊,你个州官不放火,我可是点了一晚百姓灯呢!不错,在我的老家做父母官,不容易啊这是毛泽东第一次认识华国锋。才具平平的华国锋,从此步步高升,直到文化大革命后期,被病魔缠身、性命垂危的毛泽东指定为他的接班人。


再说毛泽东回到长沙,住在省委蓉园宾馆一号院。其时,湖南省委正在召开省党代会。周小舟思
想活跃,是毛泽东十分器重的延安秀才之一。毛泽东到了长沙,自然是绝对保密的。周小舟作为省委书记,不免想请毛泽东接见一下党代会全体代表。毛泽东却不愿开这个先例。湖南省党代会接见了,以后别的省的党代会的代表接不接见?稍后,他答应跟地委书记们————“知府们见一次面。地点就在蓉园。


于是,湖南省十二个地、市委的
知府们,分头接到了省委办公厅的通知:到蓉园开会。但谁也
不知道要开甚幺会。到了蓉园会议室,才得知是要见到伟大领袖毛主席!由于天气热,毛主席穿着衬衫,由身后一位年轻女子不停地递给纸巾擦汗、抹口水。地委书记们都记得毛主席老子的样子:身体很胖,牙齿不大关风,爱流口水。但主席老人家讲起话来,却总是十分幽默。


由周小舟一一介绍每一位地、市委书记。每当介绍到哪里,那人便恭恭敬敬地站立着,回答
大领袖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问及郴州地委书记时的情形:


贵姓大名呀?

小姓陈,耳东陈,陈洪新。

哪个洪?

三点水加一个共字,推陈出新的新。

洪水的洪啊,你对黎民百姓可不要像洪水猛兽啊!


在场的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只有规规矩矩站立着的陈洪新满面通红。毛泽东又问:
郴州有座苏仙岭,苏仙岭下有个三绝碑,你个知府大人知道不知道?

知道,知道……

请教何谓三绝碑

报告主席,是绝壁上的一块石刻,刻的是宋代秦少游的一首词,苏东坡提的跋,南宋米市(芾)的字,称为三绝。

不错。大部分答对了。只是秀才认字认半截。米芾就是南宋的大书法家米南宫嘛。草字头下一字,念不念“。再考考你,秦少游的那首词,会背吗?

陈洪新汗流浃背了。在当时的地委书记里,陈洪新算个有文化的人了,河北人,中学毕业,抗战时的县委书记。

毛泽东说:背不出,不要紧。做党的工作,也要学点文学。特别是读点古代诗词。请你坐下,坐下来我替你背诵一回吧。秦少游的这首词很有名,历代都选进了《宋词选》里。


踏沙行·郴州旅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留下萧湘去。


周小舟带头鼓掌,坐在毛泽东身后的张毓凤跟着鼓掌。地市委书记们热烈鼓掌。在场的人,都被
毛主席的大学问所折服,连北宋时期的一首诗词都倒背如流,怪不得只有他才配做伟大领袖唯有那倒霉的郴州陈知府,却一头一头地流着虚汗。


接下来,毛泽东从苏门四学士的秦观,跟着苏东坡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被宋哲宗皇帝流放到南蛮
之地的郴州说起,说以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三面红旗,也正是一种伟大的社会主义变革。在这场变革面前,是泼冷水呢?还是站在跃进运动的第一线,带领人民群众乘胜前进?当然,运动也出了一些偏差,出了浮夸风,讲大话,讲假话,要批评,要纠正。但三面红旗是成绩为主?还是问题为主?是九个指头还是一个指头?是当前衡量一切的共产党的试金石。是真假马列主义的分水岭。


毛泽东还谈到:中央不久就要在庐山开
神仙会,少奇同志已经定了个调子,成绩讲够,问题
讲透。这就是辩证法。全党干部,都要学点历史,学点哲学、文学,当然主要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点唯物辩证法……


张毓凤不停地给主席递上纸巾,让他不停地擦着口水。
主席刚换了一口假牙,一讲话就流口水。
主席额头上的汗水,张毓凤不得不从后面伸出手去,替他擦掉了。主席的讲话的确吸引人,深入浅出,旁征博引,逗得大家不时发出笑声。




第二十五节 庐山趣谈


忙里偷闲,趁着毛泽东还在长沙小住,白天听汇报,批材料,晚上由湖南省和民间歌舞团的美女们一一伴舞、休息,还没有上到庐山,我们先来说几则庐山趣闻。


庐山古称匡庐,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东侧,北临浩瀚长江,南濒烟波浩淼的鄱阳湖,一山雄峙,旷
野独立,终年云缠雾绕,四时清爽宜人。而横贯整个南中国的万里长江,就在它的脚下。长江之滨位于亚热带,中下游沿岸的几座繁华都市,如重庆、武汉、长沙、南昌、上海、杭州、南京,每到炎炎夏季,便热浪奔袭,酷暑蒸人,日间气温高达摄氏40度,成为长江流域七大火炉。因之,这匡庐便成了这些火炉的清凉世界,避暑仙山。

最早来到庐山避暑的古代名人,是晋代的
那位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在山间结庐而居,悠闲避世,写出了传世名篇《桃花源记》。

唐代大诗人李白云游庐山,写了一首七绝:《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
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最著名的庐山诗,却是宋代的大文豪苏轼的《题西林
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好个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道出了庐山云瀑雾雨、山崖陷浮、变换万千的景致,更道出了世事迷局的人生哲理,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清末民初,始有富商巨贾在山上建造避暑
山庄。北伐革命成功,中华民国政府定都南京之后,中央政府各部委以及英、法、德、美等西方诸国的驻南京的外交使团,更是在山上构筑了一座座西式别墅,尖顶阔窗,色瓦彩墙,点缀在万绿丛中。山上云来雾往,天高气爽,尘幕尽去,真乃仙山琼阁,返回到人间了。

那时,公路只通
到庐山脚下。上山避暑者,无论官也商也,皆要坐滑杆由当地民夫抬将上去。过去说:天下名山僧占多,此后便是天下名山官占多了。


五十年代初叶,在中共江西省委的治下,成立了
庐山管理局。山上所有别墅、建筑,统统收归
国有。每年盛夏,接待的自然是一批批新的达官贵胄了。为此,修筑了南北两条环山公路,南路专供上山,北路专供下山。因为是新社会,工农乃是国家的主人,官员乃是人民的公仆。让肩抬公仆上山避暑之类的事,是断乎做不得的。国家便耗巨资修筑公路,以汽车代替人的肩抬步行,免受滑杆颠簸之苦,能说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交通运输事业的巨大进步?


话说中共中央要在庐山上召开重要的会议,整座庐山便被辟为军事禁区而被封山封路,会议期间,
住在山上的斗米小民们,被限制自由不得下山。而住在山下的斗米小民,就更是不得上山去一享清凉了。其间最为辛苦的,要数庐山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了。最难张罗的,是各种五花八门、违背时令的食品。中共大员们来到山上,各住一栋小别墅。各有各的生活习性、饮食嗜好:老子出生入死,流血流汗,打来了江山!国也家也,都是老子爷们的。享受各种优厚的待遇,是党中央、国务院颁有明文规定的!于是这些老子爷们,有的喜欢小碗小碟,精料细作;有的喜欢整鸡整鱼,大吃大嚼;有的暑天七月要吃黄芽白;有的新春三月要喝冬瓜汤;有的要吃稻田里的泥鳅黄鳝;有的要吃鄱阳湖的乌龟王八;有的要吃山林里的锦鸡野味;有的要吃溪涧里的泥娃蛇肉……千奇百怪,不一而足。


有一回,少林寺和尚出身的中共高级将领、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上山避暑。庐山宾馆的一级厨
师出于一片至诚,使出浑身解数,制作出了一席小碗小碟的精美菜点,恭请许司令员享用。大师傅还站在餐室门口,净了双手,等候首长握手道谢。可是,身胚粗胖的许司令员一到餐室,见了餐桌上的小碗小碟,便勃然大怒,一挥手,将满席精心制作的菜肴扫到了地下去,口中骂道:你们是要喂猫呀?叫俺来吃你们的猫食?骂罢,一甩手回了自己的房间。倒是许司令员身边一位秘书模样的人,忙向吓坏了的宾馆负责人解释:许司令员军武出身,习惯用大餐,菜不用多,整鸡整鸭就可以了……


坊间所传,在中共的领导人中,以朱德、陈云、周恩来三位生活最为俭朴,待人最为平易。可是,
曾经在庐山管理局服务过二十余年的张先生却说:我们最尊敬德高望重的朱德总司令。他老人家几次来庐山,都是在六、七月份。他老人家生活的确是俭朴,吃的也最节俭,规定中餐和晚餐,各要一个新鲜的蒸红薯。可是江西地方,包括整个中国南方,地里的红薯还刚长藤,而上一年埋在地窖里的红薯又都长了芽,烂掉了。有时为了几只新鲜红薯,不得不请党中央派专机去东北运来……红薯到手,已成了金薯了。


我们也晓得,在党中央领导人中,陈云副主席是真正的工人阶级出身。参加革命前,是上海的印
刷工人。他来庐山,从不要求给做特殊菜馔。基本上是大师傅做甚幺,他就吃甚幺。但他只有一个习惯,大师傅每上一道菜,他必定要十分严肃地递上一双筷子,让大师傅自己吃第一口!起初大师傅以为是陈云副主席讲客气,尊重工人师傅的劳动,后来才明白……这算哪门子事嘛?庐山上的大师傅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党员同志,经过五服三代的审查,政治上绝对忠诚可靠的啊。有时大师傅委屈、羞辱得想哭,却不敢哭。不知他在北京的府上,是不是也这样对待自己的大师傅?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待人最和气。他每回上庐山,都要从上海锦江饭店带来做法国菜的名厨。庐山
宾馆的特级厨师,也只能给这位做法国菜的名厨打下手。吃过饭,总理必定要亲自端一杯酒下到厨房里,给在场的厨师们一一敬酒,握手致谢。但论起菜点来,总理却是最讲究的了,要求也最严格。他有个规矩,每道菜须在上席前三分钟才可下锅,精料细作,随上随吃,井然有序。

其间
还有个笑话:有一次晚餐,上汤之后,第一道菜便是爆炒鳝鱼片,只需一条活黄鳝。自然又是由上海锦江饭店的法国菜名厨主理,而由庐山宾馆的特特级厨师权充帮手,剥葱剥蒜管火炉。且上海名厨看不起江西名厨。可是上海名厨捋起衣袖,伸到水缸里摸了整整一分钟,也没能捉住一条浑身滑溜溜的活黄鳝!急出了一身大汗。天啦,这黄鳝还要开腔,还要切片,还要上汁,还要过油,还要下作料,最后才明火爆炒……江西名厨却乐得在一边看风景。哈哈,你也有今天!这爆炒鳝片是今晚的第一道菜,看你怎幺收场!上海名厨见案板上的闹钟已经过了一分半钟,不能再拖延下去了,只好低声下气地服输让贤:

陈师傅,今天……请你主厨,请您主厨……

嗬嗬,你肯打下手?

没关系,都是革命工作,为首长服务,快请快请。


江西名厨见上海名厨甘拜下风,便欣然领命。但见他一伸手,就从水缸里挥出了一条又粗又长的
活黄鳝,顺势在水缸沿上一挥,将其撞晕了,而后放在案板上,一手操住黄鳝头,一手操刀在黄鳝身上一拉,一刮,去掉了内脏,又是一阵轻快的刀响,便切成了薄片……鳝片刚下锅,总理夫人邓颖超同志已经站在餐室门口,招手催促上菜了。江西名厨春风得意,将一碟鲜美香嫩的爆炒鳝片端了上去。总理一尝,连声夸奖……


当晚的各道主菜,一道饭后健胃汤,皆由江西名厨主理,上海名厨只得老老实实地剥葱剥蒜、洗
菜切菜、并同时管理三只熊熊燃烧的火炉。江西名厨最感扬眉吐气了。难得的是敬爱的周总理对每一道菜都大加赞赏,只对最后的健胃汤提了点小意见,稍嫌甜了点,还可酸一点。


饭后,总理夫妇一人端了只玻璃酒杯,来到厨房里向两位大师傅敬酒致谢。特意问了江西名厨姓
甚幺?哪里人士?在甚幺地方学的厨艺?家里有些甚幺人?都住在庐山吗?个人生活上有没有困难?等等。江西名厨一一回答,感动的热泪盈眶。


总理还说:当总理,当厨师,只是分工不同,都是为人民服务,都是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出力。
中国菜,法国菜,是世界最有名的两大菜系。二位的高超厨艺,体现的就是这两大菜系的精粹。今后,你们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我,更要学习你们全心全意为人民、为革命工作服务的优秀品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