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石斋画报》所配的文字为:“牙山离海口不远,向为华兵戍守之所,此次叶曙卿、聂功亭二军门之督兵援高(即高丽)也,驻守期间,颇得形势。乃倭人不知利害,突于六月二十五、六等日,有倭奴之名亚希玛者,闻中国六军将到,深恐四面受敌无处逃生,遂率倭兵四千余人前来攻击。时华兵仅二千余名,各奋神威,短兵相接,无不以一当十。鏖战良久,我军大获胜仗,斩获倭首二千余级,刃伤倭兵不计其数。倭兵官见势不佳,急调占据韩京之兵回阵助战,而兵锋既挫,依然败北而逃,倭兵死亡枕籍,满目疮痍,有自相践踏者,有长跪乞哀者,悲惨之形动人怜悯。华军声威大振,奏凯而回。是役也,我军以少胜多伤亡无几,而倭兵已死伤过半矣。若待厚集雄师大张挞伐,吾恐倭人皆不知死所矣!”
而真实的情况是,清军大败,主将叶志超在双方军力相差无几的情况下,作战失利,却假报战功,竟受到清廷奖赏。
日本人在当年的画报中,描绘了另一种牙山战役画面。 出版于1894年的《日清战争画报》,其第三卷有专页描绘牙山战役:
日清战争画报
而同时期的日本东阳堂发行的《风俗画报》增刊《日清战争图绘》中,干脆将化装成女人逃走的叶大人作为封底人物,并配诗一首:
功名非所慕
一意只奔逃
鹤唳风声际
知君汗马劳
《点石斋画报》中,类似的“小说式”新闻还不少,用这样的新闻引导民众,到了最后真相实在包不住的时候,当然就只有指责李鸿章卖国了,这样,大家便都没有责任了......
(Shel JeAnns作于2007年6月23日@南洲雪梨 北石斋)
[版权声明]:本博客(包括但不限于中国之“和讯”及北美之“文学城”)所有原创文章,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已获转载许可者,需在转载中附带“禁止再转载”之声明。版权事宜欢迎在此博客中留言征询或联络[email protected]。本博客于每周三、周日(澳大利亚时间)更新。
中日甲午战争之牙山战役
又称成欢之战,清光绪二十年六月(1894年7月)中日两国军队在朝鲜进行的第一次陆战。
是年五月初三(6月6日),直隶提督叶志超、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率淮军2400人进入朝鲜,驻扎忠清道牙山县。日本政府也向朝鲜大举增兵,抢占仁川、汉城等军事重镇,决心与中国开战。六月二十二日,清军援兵陆续赶赴牙山。二十三日,就在日本挑起丰岛海战的同一天,日军少将大岛义昌(1850-1926)指挥日本陆军混成旅团向驻守牙山的清军进犯。叶志超、聂士成因牙山无险可守,遂移师牙山东部的成欢和公州。成欢驿位于朝鲜忠清道平泽县东南,是汉城通往天安、全州的南北咽喉要地,丘陵环绕,安城川河水两岸沼泽密布,地势复杂,易守难攻。公州位于成欢之南,背山面江,亦是兵家攻守要地。聂士成部2000余人赴成欢后立即构筑工事,分左、右两翼展开。左翼部署在成欢西北约2公里的牛歇里高地,集中了主要炮火及兵力,以阻击日军由成欢趋牙山的道路。右翼在月峰山一带,兵力较为薄弱。叶志超率1000余人退守公州,作为后援。二十六日,日军抵达成欢前沿素沙场。大岛义昌了解清军军事部署后,于二十七日五更指挥日军乘黑夜重点进攻清军右翼。日军前卫部队涉过沼泽,越过安城川上的桥梁安城渡时,突然遭到于光?、周宪章等四名武备学堂学生率领的数十名清军的伏击,死伤多人。由于黑夜迷失道路,又不知清军虚实,惊慌后退。很快,日军发现清军兵少无援,再次猛攻。数十名清军以寡敌众,与敌人激战一个多小时,于光?等壮烈牺牲,余众被迫撤回。拂晓,日军攻占了牛歇里阵地前沿佳龙里,逼近清军主阵地。6时30分左右,双方步兵在阵地前展开激战,炮兵亦猛烈对射。大岛义昌亲自指挥日军炮火猛轰清军右翼两个堡垒,清军士兵奋起还击。阵地前炮弹飞驰,爆炸声震耳欲聋。聂士成身先士卒,在枪林弹雨中往来策应,鼓舞士兵,指挥战斗。由于清军右翼阵地火力薄弱,不久一号堡垒被攻占。聂士成急调左翼数百人支援,日军则倾全部火力拦截,援军受阻。6时50分许,右翼二号堡垒亦被攻陷。不久,左翼阵地又告失守。清军被压缩在成欢驿街道附近,四面受敌,聂士成不得已率众撤退,成欢遂被日军攻占。二十八日,聂在率部退奔公州的途中,路遇北撤的叶志超部。叶认为成欢失陷,公州亦不可守,遂决定牙山清军北奔平壤。为避免与日军相遇,叶、聂率军绕经汉城东部,于七月下旬与左宝贵、卫汝贵等驻守平壤的清军主力会合。牙山之战是中日陆军的首次交锋,清军投入3000多人,日军4000多人,双方伤亡相差不多,但清军辎重损失较多,且牙山失守,因此,牙山之战是清军的一次失败。但叶志超却战败夸胜,假报战功,竟受到清政府的奖赏。牙山战役后,中日双方于七月初一同时宣战,甲午战争全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