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205)
2008 (213)
2009 (190)
2010 (86)
2019 (7)
认识Susan是来美第四天。那时正是圣诞期间,她在长岛开着两间礼品店。那时经济还好,美国人呢,平时给人的印象大大咧咧,但每年的繁文缛节其实一点不比中国这个礼仪之邦少,大小节日常见客人拿着list来一项项的勾着。Susan为人热忱和气,这两间店开了十来年,生意一直在mall里算最红火的。
这个mall平时每周只开四天,但从thanksgiving后就开始马拉松,一周七天,每天九点到九点,圣诞前一周就更疯狂,九点到十一点,一天十四个小时。
平时据说两三个人就可以应付下来,但圣诞期间就要七八个人才够。Susan全家上阵也才四个人,于是每到这时就开始托熟人乱找临时帮手。与我们同租一户的桃花博士Helen(此女每每一打电话便面若桃花,加上爱穿大花睡衣,所以得此名)那时在她店里打零工,跑来问我要不要去一试。
还没从晕机加时差反应中彻底清醒过来,一听这么快就可以与美金近距离接触,加上Helen说去“试工”,对此毫无经验的我觉得听起来很challenging, 立即毫不犹豫地跟着去了。路程是这样:早上我们先坐大约十分钟的公交车到Susan家,然后再由她开一个小时到长岛。晚上收工就免去bus这一道,直接送我们到楼下。所以早上最迟七点半就得离开,晚上十点到家。后期是十二点到家。
现在想起来多辛苦啊,可那天我却是新奇激动,唯恐试工不遂,一天站下来居然也没有倒下。第二天惶惶然问Helen:试工结果如何?
——老板娘没说要也没说不要,这样吧,今天你还是跟我去好了。
于是又去。后来Susan说是看我长着一付吃不起苦的样子,以为一天站下来肯定就此失踪(所以都没费神说不要?),没想到第二天居然又出现,于是一下子就觉得我贲可造了。
而我那时,几乎客人说的什么都听不懂,连对美元们都看不习惯:人民币多么地等级分明啊,无论从大小还是颜色,想弄混都不太容易。而美元们,不看数字几乎都一个模样,尺寸相同且一律都绿乎乎的。曾发生过一次一个小孩来买一个$1.5的东西,给我一张20刀加50分,我很理所当然地收下了。小孩子等了一会,看我没有找钱的意思,也不问我,直接去找他妈。他妈来了,问Richard(Susan的大儿子),打开收银机看时,我把那张20放在一刀那一格。
Susan的店很大,一家是小礼品包括玩具,另一家就是比较大的比如说仿古家具等,但有很多东西都重合。两个店相隔数十米,经常在对讲机里互通有无两边调货。那几天我前所未有地感觉到自己的愚蠢,看到客人就希望他们都把我当隐形人,有问题最好都去问别人。本来就时间漫长,这样一想更觉难熬。那天听Richard在对讲机里讲话,突然福至心灵地什么都听懂了:Dad, I don’t like this girl. She doesn’t know anything.
——Fire her then.
那天对我打击是空前的,那声从未听过的“fire”直令我眼前发黑。临收工时强笑着谢谢Susan,感谢她给过我机会。Susan显得非常的莫名其妙,再问那父子两人,哈哈大笑着说我完全听错。这事一直在我心里是个不解之谜,因为觉得自己听得很分明。但经了这件事后,跟Susan的一家却奇怪地亲近了起来。
你们的故事,慢慢的刚开始~~~~~~
I can't type Chinese now. I love to know more about you and Susan. She must be a lovely lady. I met a nice lady also call Susan ;-)
Happy Yuan Xiao Jie to 14 bl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