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还原文革中真实的林彪之二

(2005-02-09 16:22:57) 下一个
武斗

  1967 年夏,全国到处爆发大规模武斗,许多地方出现了群众组织抢夺解放军枪支用于武斗的情况。毛泽东正在这时"巡视"了南方一些地区,对抢枪武斗等情况居然持乐观、欣赏态度。7月14日,毛泽东在同杨成武、汪东兴、郑维山谈话中说:"我看湖南、江西九江、南昌、庐山、赣州经过大武斗,形势大好,阵线也分明了。" 另据王力回忆:"主席在7月18日晚上说:‘为什么不能把工人学生武装起来?我看要把他们武装起来。'......主席还夸奖钢工总在水院修筑工事好,还说自己要亲自去看一看。" 另据"林办"秘书张云生回忆,当他把各地武斗情况向林彪汇报时,"林彪似也牢骚满腹。他自言自语:‘文化大革命,变成武化大革命喽! '"

   7月下旬,林彪听到关于各地发生抢枪事件的汇报后,口述了给毛泽东的信,大意是:武汉事件后,亟待处理的一些问题正在处理。对于陈再道等人的问题,已按主席指示的方针办。......当前的问题仍然是两派对立,武斗升级;特别是少数群众组织抢夺部队枪支的事,已在南方五省发生,情况比较严重,因此急需采取一些严厉措施,否则......两天后从上海带来了毛泽东的亲笔批示,说,对于群众抢枪的事,不必看得过于严重。所谓群众抢枪,有些地方实际上是部队向他们所支持的一派发枪。因此,对此事的处理似可不急,待时机成熟后再去从容解决。 8月4日,在上海的毛泽东以"润之"的署名单独写信给江青,认为全国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军分区以上的干部支持右派,因此要武装左派,决定发枪,"好像部队不可靠了,要搞第二武装"。

  如此涉及军队的重大决策,毛泽东不与林彪商量,却写信告诉江青。此信"提出‘应大量武装左派'和实行‘群众专政'两个问题,称‘如此左派声威大振,右派气焰就压下去了'。" 就在同一天,张春桥、王洪文指挥上海"工总司"向上海柴油机厂群众组织"联司"发起武力进攻,对"联司"一派实行了血腥镇压。而这一公开的大规模武斗就在毛泽东的眼皮下进行。没有毛泽东的首肯或默许,张春桥之流能这么胆大妄为吗?这可真是"左派声威大振......"啊!

  8月25日由毛泽东批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关于开展拥军爱**动的号召》中,就按照毛泽东这一思想公开提出:"关于武装革命群众,必须在条件成熟的地方,由当地人民解放军弄清情况,通过协商,报告中央批准,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毛泽东有关发枪武装造反派(即所谓"左派")的想法,造成了给武斗火上加油的严重后果。"全国被群众组织抢去的部队枪支和民兵枪支共有多少?后来总参有关部门上报了一个大概统计数字:500多万!这就是说,被抢去的枪支恰巧与当时全军兵力的总数相等!" 然而,毛泽东对这一期间(1967年7、8、9月)全国各地爆发大规模武斗的"全面内战"情况居然给予高度评价:"七、八、九三个月,形势发展很快,全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形势大好,不是小好。整个形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

打倒杨(成武)、余(立金)、傅(崇碧)

  在"杨、余、傅"问题上,"林办"秘书张云生明确写道:1968年3月24日(即中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军队干部大会宣布对杨、余、傅的处理那天,书中错排为"2月"和"23 日" )下午,"周恩来、陈伯达、康生、汪东兴4人来见林彪,据说,他们是奉毛泽东的指示,来向林彪通报中央碰头会的情况,就处理杨成武等人的问题征询林彪的意见。中央的决定已经作出,现在来征求林彪的意见只是一个程序。" 此外,林彪在大会上讲:"中央在主席那里最近接连开会,开了四次会,主席亲自主持的。会议决定撤销杨成武的代总长的职务。要把余立金逮捕起来法办。撤销北京的卫戍司令傅崇碧的职务。"

  此时毛泽东正在幕后,林彪、周恩来等讲完话后,毛泽东才走出来与全体与会者见面。据参加了那次大会、后曾在林办帮助工作的官伟勋回忆:事后林豆豆从外地回到北京,去问林彪:"杨成武有什么问题?为什么打倒他?"林彪竟回答:"是啊,杨成武有什么问题?"林豆豆说:"是你发表的讲话,下边都传达了,你怎么会不知道杨成武是什么问题?"林彪说:"是啊,我讲了些什么来?把叶群叫来,杨成武到底有什么问题,让她讲讲!"林豆豆出来就对秘书们讲:"你们看,这就是我们的副统帅,他自己讲的话,拿掉了杨余傅,他还说他不知道杨成武是什么问题。" 目前虽不清楚毛泽东为什么要在刚打倒了"王、关、戚"三个文人后接着又下决心打倒"杨、余、傅"三个军人,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即这笔账也不能算到林彪一人身上。

打倒刘少奇

  众所周知,"打倒刘少奇"的决策是毛泽东独自一人作出的。当他1966 年8月5日在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写出《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时,林彪还躲在大连"养病"没有到会,对此一无所知。据杨成武回忆:"党中央于 1967年春成立了对干部的专案审查小组,组长是周恩来,副组长是陈伯达,成员有江青、康生、谢富治、汪东兴等人。"下辖的"王光美组,实际上是负责审查王光美和刘少奇二人的所谓‘问题',......中央专案审查小组指定康生、江青等人分管该案。"

  1967年1月13日夜,毛泽东突然派秘书徐业夫把刘少奇接到人民大会堂去谈话。但毛泽东却并没有明确表示什么,刘少奇向他提出辞职,愿意承担这次"路线错误"的责任,以尽快结束"文化大革命",使国家少受损失,毛泽东却不置可否,而莫测高深地建议刘少奇读法国海格尔的《机械唯物论》、狄德罗的《机械人》和中国古代的《淮南子》等书。王光美当时对刘少奇的秘书说: "毛主席见到他第一句话就问平平的腿好了没有,可见毛主席对我们这里的事还是很了解的。" 这句"可见毛主席对我们这里的事还是很了解的"真是意味深长。因为此前在中南海刘少奇住地已经连续发生了造反派以"平平受伤"为名把王光美骗出中南海去接受批斗、中南海造反派高呼着"打倒刘少奇"的口号进入刘少奇住地贴批刘大字报等事情。

  此后不久,3月16日,毛泽东就批准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薄一波、刘澜涛、安子文、杨献珍等出狱问题的批示》,其中特别写明:"薄一波等人自首叛变出狱,是刘少奇策划和决定,张闻天同意,背着毛主席干的"。出狱后,"由于刘少奇等的包庇重用,把他们安插在党、政、军的重要岗位上"。 接着,3月31日出版的《红旗》杂志和4月1日《人民日报》等各大报同时发表戚本禹的《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一文,进一步掀起了对刘少奇展开"革命大批判"的浪潮,这篇文章向刘少奇提出咄咄逼人的八个"为什么"(即八条罪状),并自问自答地公开宣布"答案只有一个:你根本不是什么‘老革命'!你是假革命、反革命,你就是睡在我们身边的赫鲁晓夫!"而此文就是由毛泽东亲自于3月下旬修改定稿并称为"写得很好" 的。

  刘少奇读到这篇在毛泽东看来"写得很好"的文章时,气愤地说:"戚本禹的文章是栽赃!"并把刊登文章的《红旗》杂志摔到地板上 。紧接着,由中央文革小组起草,在5月8日由《红旗》杂志和《人民日报》等同时发表的《〈修养〉的要害是背叛无产阶级专政》(公开批判刘少奇的重要著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也是经毛泽东多次审阅修改并亲笔加写了一些文字后批准发表的 。但毛泽东并不以此为满足。8月28日,毛泽东在上海审阅修改姚文元及其写作班子写的《评陶铸的两本书》一文时,在批示中要求: "还宜在二三个月内写几篇批刘文章,你是否有时间担负起来。明后日拟和你一谈。" 真是一心"痛打落水狗"。

  9月下旬毛泽东回到北京后,亲自召集会议,把给刘少奇历史问题定案一事正式提了出来,要求把它作为召开"九大"的各项准备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来抓,并且一直抓得很紧。因周恩来对抓这一专案不卖劲,一直无法取得重大突破,毛泽东决定由江青接管此案,并由康生在中央常委分管此事,从旁协助,尽快把刘的历史问题定下案来...... 而林彪呢?除去在几次公开会议上按照中央的安排和毛泽东的意图作过"批刘"的讲话外,看不到有什么作为。对于将刘少奇定为所谓"叛徒"、"内*"、"工贼"的中央专案组审查报告,林彪的批示是"完全同意"和"向出色地指导专案工作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江青同志致敬!" 林彪在这里又一次向历史表明,此审查报告是江青一手包办的,与我无关。

  林彪私下里还对林豆豆说过:"刘少奇、邓小平是好同志,拿掉刘没有道理。" 在1967年8月(正值首都红卫兵"揪刘火线"在中南海西门外"安营扎寨"掀起 "打倒刘少奇"高潮中),一天秘书张云生给林彪讲一份中央文革关于清华大学造反派学生领袖蒯大富的材料时,"林彪随口说了这么几句令我当时颇为惊奇的话: ‘刘少奇是党中央的副主席。蒯大富反刘少奇,实际是反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