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刘帅的精明和愚笨之一
刘伯承元帅哪,真的不是那么好写,因为刘帅和彭帅在58年的纠纷实在可以算成好人斗好人,是误会,也许有个人的历史恩怨,也有老毛的背后指使,但不论怎么说吧,老彭还是欠了老刘一点什么的。有人说老彭的自述没有怎么提及这段历史,就说老彭这个人如何如何,实际上是误解了老彭,因为那个老彭自述实际是老彭的检讨材料。还有就是刘帅大家都知道在建国后就急流勇退了,说刘帅这个人很精明的淡泊名利的,看透了。怎么说呢,我说刘帅有他精明的地方也有不精明的地方。
就拿刘帅要办军事院校教书一事来说,老毛应该会想的到老蒋是怎么掌权的吧。自古以来,如果你第子三千,遍地桃李的时候,老师那是登高一呼,可就是大麻烦的。老毛肯定不会让老刘成为另一个黄浦军校的校长的。刘帅那,肯定没有想到这一层。
你要说不精明呢。看看林彪在后来得势的时候从来都没有动过刘帅。都说林彪整徐帅,那是徐先整的邱会作他们,林保邱,就起来矛盾了。而在1955年授衔时也就刘帅和林(彪)不在现场,当时二位都在青岛疗养。现在看来对于朱元障过河拆桥那一招二位都有清醒认识。刘还问林彪,说你怎么不去呢,林说,我有病,去不了了,我那个排名第三实在是太招人忌了。林反问刘,你怎么也不去啊。刘说,我啊,也有病,去了很累的。刘帅说的好啊,去了很累,不服的人一大堆啊。有人就说刘一直是逃兵,你没有听说过吧。有人讲历史上刘有三次逃兵,庐州起义,八一起义,大别山。而且每一次都是丢下部队逃跑。当然啦,每一次都有借口,找中央或形势所逼,就象来邓要去上海找中央就行。你别说,老邓找就行,林彪找就是逃兵。在苏区呢是李德的帮凶,抗日时期别的根据地越打越大,129师越打越小,连阎老锡也打不过,抗战后太原都被阎老锡占去了。
于是就有人说,解放战争精力不放在研究怎样提高部队战斗力,对付当前对手,却去翻译几本当前根本用不上的闲书。这样人也配评元帅?还在我之前。呵呵,你看,刘能不累嘛,要解释,解释的清楚嘛。
还有一件事,说明了刘的精明。 长征途中曾流传着“刘伯承挽救红军”的传言,刘伯承深为忧虑,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啊!解放初期,有一次,刘伯承跟好几个身边的工作人员侃龙门阵,聊家常式地说:长征途中的战斗,我最得意的一笔是四渡赤水。谁知事隔不久,刘伯承却听到毛在另一个场合也说过类似的话,不过,指挥者不是刘伯承,而是他毛自己。刘伯承听了之后,马上回去把原来听他侃龙门阵的人找来,说,上次我说的那些话,不要再提起!后来广泛传播的就是四渡赤水是老毛的得意之作神来之笔,刘也从来没有提起过这见事的真相。好在,现在大家都清楚了是怎么一回事。
毛对刘的态度是是使用而不信任。 晚年的老毛在对张玉凤评价邓小平时,曾用蔑视的口吻说过“他只听两个半人的话,从不听我的话。”。两个半人即是刘少奇、周恩来和刘伯承,刘伯承是残疾人,故毛称之为“半个人”, 由此可见毛对刘的敌视态度。在1958年,老毛要一个一个削山头的时候,上来就对准了刘。而毛和彭在对刘伯承的态度上完全一致,于是老彭就成了批刘的急先锋。 刘伯承对毛的意向很清楚,战争刚一结束的五零年便辞去本兼各职,埋头办学,以求急流勇退。然而这种古代名士的作法在共产党内是行不通的,可引用清末的一位老贵族讽刺慈禧的绝句形容一下五五年时的刘伯承,“老身避脚实难捱,竭力经营避脚台,避脚台高三百尺,高三百尺脚仍来。” 所以到了58年,刘没有躲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