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原创】关于历史上十次路线斗争的问题---我对汪东兴说不之三

(2004-10-25 18:45:47) 下一个
【原创】关于历史上十次路线斗争的问题---我对汪东兴说不之三关于十次路线斗争的问题在汪东兴的回忆中,十次路线斗争是贯穿始终的。而汪并没有对历史上的这所谓的前九次路线斗争做一个说明。如果不明就里的话,很容易就会对这九次路线斗争产生误解,从而将这九次路线斗争都认为是“正确的一方战胜了错误的一方” 或者“都是分裂党的错误的路线” 在汪文中这样写到,他(毛泽东)说:庐山这一次的斗争,同前九次不同。前九次都作了结论……” 什么样的结论?是对的还是错的?如果说没有过“历史决议的形成” 和“拨乱反正和平反冤假错案” 的话,汪东兴不加以解释和说明,在毛泽东的时代,你可以说毛泽东讲的什么就是什么,你可以顺着毛泽东的话去了解。但在汪口述这段历史的时候,已经是90年代了,怎么还是这么胡涂?大有混淆视听之嫌。又如:毛主席开门见山,讲党的历史和路线斗争问题。他说:中国共产党的十次路线错误,是要分裂党,但没有分裂成。并且毛泽东对于前五次的路线斗争是无能为力,而除了还没有做结论的第十次外,后来的几次无一例外的都是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胜利。历史真的是这么样的嘛?我们先来看这十次路线斗争:一、“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路线”;二、“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路线”;三、“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四、“罗章龙右倾分裂主义路线”;五、“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路线”;六、“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路线”;七、“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八、“彭德怀右倾机会主义反党集团”;九、“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十、“林彪反革命集团”。第一,对陈独秀的评价是什么样子的?胡耀帮说:“过去很长时期对陈予以全盘否定是不公正的。陈在本世纪的最初二十几年中为中国革命建立了很大的功劳,後来犯了错误,但也不能将大革命的失败完全归咎於陈。当时敌强我弱的阶级力最对比形势十分悬殊,我们党又处在幼年时期,缺乏革命经验,即使是中央领导人,在理论上政治上也根不成熟,加上共产国际脱离实际的指导,在这种条件下,陈独秀是很难不犯错误的”。 胡耀邦同志主张写陈独秀这种对革命有过很大贡献的历史人物,要像鲁迅写章太炎那样,有一种深远的历史眼光,采取厚道公正的写法,这样才能正确评价前贤,深刻吸取历史教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精神,使後人受到教益。(据张黎群、张定、李公天、严如平主编〈怀念耀邦〉第四集,香港亚太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1月第一版,第252-255页 ) 。随着拨乱反正工作深入开展,特别是1989年苏联解体后,原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历史档案公开了,大革命时期陈独秀问题的史实真相大白了,强加给陈独秀的一些罪名也一个个被否定(主要有:著名的大叛徒,不可救药,只能打倒的反动派,陈独秀问题为敌我矛盾)。中央和省、市有关部门投资1300万元,对陈独秀墓进行全面修缮,开辟陈独秀生平事迹陈列馆,供后人瞻仰。我想汪东兴对于后人瞻仰陈独秀的事情可能不知,但中央对于其平反不会不知吧。第二,瞿秋白的评价:1985年6月18日 瞿秋白就义五十周年,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纪念大会,对瞿秋白作出了全面、公正的评价:“瞿秋白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的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第三,对李立三的评价:中共中央于1980年为李立三平反昭雪:在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历史上,李立三曾是工人运动、武装暴动中的一员闯将。他于1930年主持中央工作时犯过急躁盲动的错误,为此长期被当做反面教员。纵观其一生,功绩大于过失,尤其是他那无畏不倦的精神和勇于解剖错误的态度,堪称后人的典范另外,1980年邓小平指出:“陈独秀,还有瞿秋白、李立三同志这三人,不是搞阴谋诡计的……“重要问题要加以论证”(《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57页)。综上所述,将以上三人笼统的放到人民的对立面,是有很强的误导性。第四、罗章龙的问题:实是另立中央,分裂党(不是路线错误,邓小平语),正是反对王明路线的产物。罗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方法确不太对头。罗从1991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可见国家对于他还是谅解了。第五,王明的问题:国内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对王明的新评价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王明的错误的定性有了新的提法。过去在涉及王明错误时,把他在土地革命后期的错误称为“左”倾冒险主义,把他在抗战初期的错误称为“右倾投降主义”,《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分别表述为“左”倾教条主义和右倾错误。二是把王明的教条主义错误与临时中央的错误作了区分。虽然指出了王明教条主义对全党的统治和影响,但在阐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时明确指出了临时中央的责任,而没有沿用传统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者”的称谓,把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与王明直接联系起来。三是指出了王明的功绩。如他在共产国际期间,主持起草的中国工农红军准备在立即停止进攻苏维埃区域、保证民众的民主权利、武装民众保卫中国及争取中国的独立统一与领土完整的条件下,与任何武装部队定立共同对日作战协定的宣言;要求中共满洲省委广泛组织抗日游击战争和“与民族资产阶级的某一部分实行统一战线”的“一二六指示信”;主持起草的著名的《八一宣言》;他在中共代表团会议上的《为争取建立反帝统一战线和中国共产党的当前任务》的报告等,并对它们的作用给予了肯定。 应当注意到一是王明的错误有深刻的国际原因;二是王明的错误是在探索中国革命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是在“如何进行中国革命”问题上的错误。最重要的是, 王明没有背离过党的立场,并且在抗战时期遵照党的指示,在与国民党谈判中拒绝蒋介石“融化”共产党的要求、批判国民党“一个主义、一个党、一个领袖”的反共叫嚣,为维护党的利益与国民党顽固派的其他一些斗争,以及在抗日等一些重大问题上坚持共产党的立场的言行,可以断定:虽然王明在这一时期有许多的右倾错误,但绝不是政治信念发生变化,他没有背弃共产党而转向国民党,不是要投降国民党,因此不能把他的错误说成是“投降主义”。第六,“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路线” 。 有很大的争论,但不可否认的是,张的三次过草地,造成了红军极大的损失。有人说,正是张的南下掩护了毛的北上,这有一定的影响,但起决定作用的确是,在红军过草地爬雪山之前,李作鹏等人破译了蒋的密码(功劳很大啊) 才是红军长征最后能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当然也要归功于战士和广大将领在毛的战略战术指导下所做的一切)第七,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对於高饶事件的真相也是呼之欲出,仅是因为当时钦定次案人员之一的是邓公而到现在还不能曝光,这实在还是个遗憾。但你可以说他是反党联盟,但好像高饶都没有提出过什么不同的路线。邓小平是这样讲的,“揭露高饶的问题没有错。至于是不是叫路线斗争,还可以研究。这个事情,我知道得很清楚。毛泽东同志在1953年底提出中央分一线、二线之后,高岗活动得非常积极。他首先得到林彪的支持,才敢于放手这么搞。那时东北是他自己,中南是林彪,华东是饶漱石。对西南,他用拉拢的办法,正式和我谈判,说刘少奇同志不成熟,要争取我和他一起拱倒刘少奇同志。我明确表示态度,说刘少奇同志在党内的地位是历史形成的,从总的方面讲,刘少奇同志是好的,改变这样一种历史形成的地位不适当。高岗也找陈云同志谈判,他说:搞几个副主席,你一个,我一个。这样一来,陈云同志和我才觉得问题严重,立即向毛泽东同志反映,引起他的注意。高岗想把少奇同志推倒,采取搞交易、搞阴谋诡计的办法,是很不正常的。所以反对高岗的斗争还要肯定。高饶问题的处理比较宽。当时没有伤害什么人,还有意识地保护了一批干部。总之,高饶问题不揭露、不处理是不行的。现在看,处理得也是正确的。但是,高岗究竟拿出了一条什么路线?我看,确实没有什么路线。所以,究竟叫不叫路线斗争,也难说。”但客观的讲,高岗实在是有点冤,冤在哪儿呢?高岗实是毛泽东利用的一个棋子,出力不讨好而且背了一个大罪名,我很希望在未来不久的将来,会有一个重新的评价。(就象聂容臻不走,粟裕评不了反一样,邓小平的余威散尽之时,则是重新评价高岗之日,还有一个条件就是有能量的人去说话或真的人性的良知促使人们能客观的去反思) 。八、“彭德怀右倾机会主义反党集团” 和九、“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 两次,根本推翻。不多论述。由此可见,如果不加以客观的叙述就笼统的讲这十次路线斗争,不阐明就里和给予适当的背景简介,就是混淆事实,颠倒是非,对读者不负责任,绝对有诱导人们错误认识之倾向,危害极大。通过以上的评价,我们可以看到,他们虽然在历史上犯过很多错误,但还是“功大于过” 。 参考对评价王明,是不是很有启发?王明虽然犯有大错,但也不是一无是处。必须全面客观地考察,才能比较全面地反映民主革命时期的王明,才能对他作出比较准确的评价。对于林彪呢?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去看待?反对因为林彪的后来的罪行就淹没了他作为一个开国元勋的功劳,这和文革时期的把毛朱会师改成毛林会师一样可笑;也反对说林彪什么罪都没有,对於林彪在吹捧毛泽东上所犯的错误,是不可饶恕的,但毛泽东的神的地位也不是林彪一个人的功劳(有人不信,以后看我毛泽东的个人崇拜是怎么来的,在这里点一下,林是编了语录没有错,但是仅限于军队内宣传,当时的总政治部是宣传语录的先锋(罗荣桓所在的这个总政治部和林彪的配合是相当默契的,当然并不是罗林并称的缘由,而是毛泽东的缘由。最后全国都有,是因为文革的需要),最后林彪所犯的错误也是属於那种“整个中央集体都犯过的错误”(呵呵,我改了邓小平的话了) 。林彪除了这个外,还有就是自己的“独特性” ,如果都是因为毛泽东的缘故,那你大可一病到底。所以,林不是“无一罪处” 也不是“罪不可赦”,而是到底犯了哪些错,希望国内的高层如实公布,而不是“莫须有” 的罪名,几个大黑锅扣上就了事,要知道现在人们已不是毛泽东时代的“单一思维” 了。最后,引用邓小平在“历史决议” 形成之前的谈话:有些事情,还有待子孙后代去评判。是不是到了可以客观评价毛泽东和林彪了呢?我认为,在这儿是可以的,不存在为某人讳的问题。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