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海归创业的生存机率

(2008-03-29 15:34:41) 下一个
海归创业的生存机率

海归创业的生存机率浅谈如何提高海归创业的生存机率  
 在美国求学早期,因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在国际一流科技期刊上发表了40余篇科技论文,而引起美国相关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重点关注,因此被邀以工程顾问的身份参与了美国政府和企业组织的数项重大课题的研究,且在读书其间就获得了包括豪华汽车、现金和股票在内的许多重大物质奖励。

  在美国求学后期和工作早期,参与并主持了数项医疗器械的研究工作并为此获得了美国多项专利,多次列入美国和世界名人录并为美国数十家科技协会的会员;因为在微创伤治疗前列腺癌和肝癌医疗器械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被多家地方科技协会单独邀请作主题演讲嘉宾,曾被选为美国生物与医疗器械杂志的封面人物。

  1995年作为上海市政府特邀的全球有成就的25位海外学人代表之一首次回国访问上海,受到时任市府主要领导的接见,由此受到感召而萌生了回国服务的想法;1997年辞去美国上市公司ENDOCare INC.公司副总裁一职,开始筹划回国;1998年5月份在上海市张江高科(24.55,0.49,2.04%)技园区独立创建了专门研究开发和生产经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医疗器械的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2003年创建了专门研究开发和生产经营治疗各类癌症肿瘤的医疗器械的上海靶向医疗系统有限公司,同年还创建了用于协调管理上述两家公司运作的上海微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现任上述三家公司的董事长和首席科学家,同时兼任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理工大学教授、上海市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市张江工商联合会副会长、及上海市浦东新区留学生联谊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并获得了以下主要荣誉:上海市2004年十大青年科技英才、上海市优秀回国人才、上海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上海市科技创新领军人物、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八届十大杰出青年、2004年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上海市重大课题科技一等奖、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届科技功臣等。

  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时的早期,我还是以在国际科技期刊上发表文章为乐。与目前整日思考和不得不面对的许多现实问题的自己相比,那时候的我堪称单纯。是我随意扔给我导师John G. Baust 先生(时任国际低温生物学会主席和纽约州立大学生物系系主任)的一句话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有一段时间,Baust先生极为失意,因为工作上的过于激进被全生物系的员工投不信任票罢免了系主任职务。虽然受到如此之屈辱,但他表现出了令我至今仍十分敬佩的乐观和自信,因此我敬重他且乐于帮助他。有一天我在实验室工作时,谈话间他说到准备筹建一家研究用于严重创伤手术的低温血液替代品和治疗癌症医疗器材的公司。我告诉他,我的工程背景也许能帮得上他的忙。想不到这句不经意的话,尽管使他感到诧异,但真的引出了一段创业佳话。

  一个星期后,我就到了他有近5000亩地的农场,以半工半读的方式在牛棚里与他一起开始创业了。此后经过五年左右时间的发展,我们这家公司被评为美国上百万家中小企业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企业之第十三名,并且在生物医疗行业中排前三名。

  在这期间,我虽然只负责公司的产品开发,但经历的种种事情,也确实让我亲身体验了公司在创业阶段那种如履薄冰和泰山压顶的感觉,有些经历直到现在想起来都会令我刻骨铭心和不寒而栗。虽然因各种原因,后来我们在事业上不得不分手,但我到现在仍然非常感念Baust先生!是他把我从一个学者的自我陶醉中唤醒,使我在此后的岁月中开发和推广使用了数种已经救治了数万绝症患者生命的高科技医疗器械。

  令我深感幸运的是,我在美国的创业经历使我“免费”体验了创业的艰辛和刺激(不可避免的周而复始的大起大落和商战的残酷无情以及令人激情澎湃的循环式或阶段式的成功), 从而使我在回国创业时,有了充分的面对困境的思想准备和一个平淡坦然的对待成败和荣辱的心态。但即使如此,在国内创业的前几年也着实让我品尝了人间的许多酸甜苦辣,几年的个人经历比以前几十年的经历总和还要丰富曲折。与我稍熟悉一些的留学生评论说别人该经历的我大概都经历过了,不该经历的许多事情我也都经历过了。总的来讲,我和我创建的企业可以用“历经大小战役数百次,死里逃生不只一回”这句话来概括。

  对于创业的屡屡挫折,有人归结为“国情”所至,但我始终没有认为这些是我们国家所特有。一个创业者动不动就把自己的某些经历看作是“遭遇”,且将其归责于国家和社会是极不公平和极不具社会责任感的,也有失留学生创业者应有的“登高望远” 的风度和中国知识分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风范。实际上,创业者对成功的预期与现实情况之间总归有差距。创业过程中的许多至关重要的问题(如选题、技术、资金、管理、市场等),在国内会遇到,在国外也同样会遇到;创业失败,在国内会有,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同样会有,如果用数学语言来描绘的话,创业的成功只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抛家舍业,纷纷回国发展事业,目的还是为了追求成功并由此实现个人抱负。如果有一个好的心态再加上好的方式方法(天时、地利、人和、策略),会使创业者的运气好一些,从而使创业成功的机率大一些。我个人认为,只要坚持不懈,方法得当,在国内创新创业成功的机率应该大大高于国外创新创业成功的机率。

  当然,因为历史、文化、观念、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工业基础和国家经济状况等方面的差异,留学生回国创业不能简单地沿袭国外习以为常的一些做法。为了提高企业的生存机率,留学生创业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应该相互帮助,相互交流经验,而不应再向过去一样的作散兵游勇式的单独作战。综合回国创业八年的经验教训,我将自己一些浅显的认识和体会记录在案,不妨在词抛砖引玉,愿与海归创业者交流,也希望给以后的创业者有所借鉴。

  [天时与国情 ]我们这一代留学生赶上了国家改革开放的大势,而现在国家上下又在大力提倡自主创新和科教兴国。如今,很多知识分子走出纯学术“象牙塔”,经商办企业,从而使更多学者的科研成果快速、有效地产业化,这无疑有利于提升我们民族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提高国家的综合竞争能力。因而学者开创或经营科技型企业正日益成为我国知识分子作学问以外的重要选择之一。与早年其他众多的留学生前辈追求对国家的无偿奉献相比,现在的国家政策鼓励留学生自主创业。国家政策的鼓励和一路高歌猛进的大好经济形势,使留学生创业有了一个千载难逢、求之不得的天时。时势造英雄,对一个具备基本学业功底、工作经验、生活阅历和创业激情的留学生来讲,今不动手,更待何时?

  留学生的创新创业除了借力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外,更重要的是应该依托民间的力量和社会的支持。我国目前的民情虽然在理论上说是鼓励成功,宽容失败,但实际上往往是急功近利,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大有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架势。尤其是民营资本对创业投资风险的认识和承受能力非常有限。如果把国家政策比喻为“气候”,把民间和社会的支持比喻为“土壤”,则海归在国内创业的基本情况是“天气晴朗,土壤贫瘠”。因而海归创业的问题就像是在“天气晴空万里,时有小到中雨滋润”的良好气候下,如何在贫瘠的土地上播种和收获。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留学生从商,跨出背水一战的第一步甚难,而端正自我心态,克服文人相轻的观念及走出己不如人的心理误区则更难。天下最能束缚人发展,从而难以体现自己价值的,莫过于自己心灵上的牢笼。君不见一项体育世界记录打破了,接下来更多的人会马上打平或者打破这项世界记录;自从喜马拉雅山被第一个探险者征服后,不知道又有多少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将这座看似高不可攀的世界第一高峰踏在了脚下。生活中许多常人认为看上去不合常理,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一旦有人做了,其他人也会做得到,并且觉得不过如此。一个创业者与常人的最大不同之处,是其不受束缚的心灵。一个人在其自我提升的道路上,最大的障碍物莫过于他的心。一个人一旦超越了自己,外界的万事万物,千难万险就都变得可以超越了。

  我在国外遇到过许许多多的留学生,许多人都表达了回国创业的强烈欲望。但几年后遇到同样的人,除了头上多了几根白发,脸上多了几道皱纹外,别无其它的变化,还是像祥林嫂一样在重复着与回国创业有关的同样的话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才华横溢的同胞们回国创业的可能性愈来愈小。我对此也深有感触,觉得他们首先输在了患得患失和优柔寡断上。其次很多留学生的创业理想最终变为南柯一梦,不得不毕其一身在海外"苦熬",还受害于与亲朋好友无休止的商量和探讨上。其不知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寻常事可找寻常人商量,非常事应找非常人商量,没人做过的开天辟地创造性的东西就只能与自己商量了。古今中外有许多鼓励先行者的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坐而言不如起而行;一百个理论不及一个实践;合抱之木,始于毫末;九层之台,始于累土。其实,创业之事因循则无一事可为,奋然为之亦未必难。

  [超前意识与后天努力] 尽管决定海归创业成败的因素有很多,但有一种失败是其“出身”或者说“天命”就注定了的。假设一个创业者需要作100件事情才能成就一番事业,那么如果做错了选题这一件事情,即使其余99件事情都做对了,结局也只能是失败;反之如果99件事情都做错了,而选对了项目,则还有扳回局面的可能性。

  如何在我们国家还不大宽容失败的社情民意下,在“天气晴朗,土壤贫瘠"的基本国情下创业,并保证有所收获,首先做到的就是不要乱播种。要学会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小豆不行种大豆,大豆不行种土豆。如果光知道如何种小豆,不知如何种大豆和土豆;那就今年不行明年种,明年不行后年种;后年还不行那就此处不种它处种。如果到处乱种,其最终结果是颗粒无收,不仅害了自己也害了别人(家人、股东、员工等)。我这里讲的种子指的是选题,更进一步地讲,就是“产品、技术和市场"。我自己个人的策略(实际上也是我们公司的策略)是选则其市场和技术均在国外得到验证的产品。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技术和市场中至少有一项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开发一种新的产品,开辟一个新的市场也是一种创新。

  很多知识分子都有技术至上的固执,以“把玩”产品设计为乐,从而白白失掉了许多市场“先机”;大多数职业经理人经常会说,公司的运作应以市场为导向,市场是检验科技创新成果的最终标准;但创业者没有这样的奢侈条件可以作参考,创业者经常是见常人之未见,有一定远见和超前意识的人,是预见和创造市场需求的人。一个人做出了不一般的事情,那他一定是很早知道(听、看)了一般人不知道的事情,很早就明白了一般人不明白的道理。从看似平凡、微乎其微的事物中,发现或悟出隐含的不平凡的大道理,才为真本事(孙子兵法讲: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

  在选题时还要注意只有自己的追求和事业与社会的需要相吻合的时候,你自己有限的努力才会与无限的社会资源形成合力,而只有这样才会使无限的社会资源为你所用。有非常功,必待非常之人,此乃天地之道。在选题时,还要在追求眼前利益和长远目标之间作出选择。作科技含量高的项目需要长时期高投入,因而在选项时留学生立意要高。古人曰:先立乎其大者远,伏久者必飞高。

  [心态与自我定位] 虽然留学生在我国这个社会上基本上是春风得意,但就海归创业者来讲其实是一个弱势群体。尽管在学问、观念、技术和管理等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在与社会交往,为人处世方面却处于明显的弱势。尽管在学问、观念、技术和管理等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在与社会交往、处世方面却处于明显的弱势;基本情况是脑袋大,钱袋小,知识多,经验少,多出身于科研,没有将公司做大的经验。

  虽然根在中国,但经过西方国家多年的学习教育和工作经历后,留学生刚刚回国时所受到的本土文化的冲击并不亚于刚刚到达西方时受到的文化冲击。“海龟”上岸后,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不要老是指望社会应该给你什么。要尽快入乡随俗,克服心高气盛、自视甚高的不良心态和手长腿短的毛病,应尽快融入这个社会,利用政府的帮助与周边环境尽快磨合,取得当地各界的信任;并且与国内土生土长的优秀群体结合在一起,相互尊重,优势互补,共图创新创业之大业。既然我们的目的是创新创业,也就没必要愤世嫉俗,怨声载道,试图改变这个社会的一些什么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当地文化习俗的再认识,你很可能发现你原来的想法不一定对,原来的不利因素可能变为有利因素。留学生回国创业的最主要目的是将自己的所学所知奉献与社会,将个人的事业和社会的需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个人的发展不应以牺牲大众利益为代价,否则就难以取得社会的支持,最终会被社会而唾弃。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作为留学生创业者不仅要目标远大、达观乐天,还要学会吃亏、吃苦和受罪,将神经炼成比牛皮筋,做到在别人无法承受的重压下,仍能屹立不倒,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愈苦精神愈坚韧,愈苦意志愈坚强。

  [把自己和企业置于任何情况下都不输的状态] 孙子兵法曰: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胜可知而不可为。海归创业的早期首先考虑的是生存之道(先求不输,后求赢;切忌浮夸、浮燥和盲目贪大、贪快),而生存之道则是如何将企业的需求降到最低和积极筹备资源备战备荒作打持久战的准备。

  创业者容易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或者说一个你想达到的高度(高点);但往往忽略了给自己设定一个起点或者说基点;既设高点又设基点,可使人顺利时不固步自封,失意时不至于万念俱灰;设立的窍门是高点不可太低,基点不可太高;指标可以是不是你最想要的东西,可以是学位,可以是文章,甚至可以是金钱和其它任何可量化的东西。把自己置于在任何状况下都不输的状态(也就是不败之地,可胜在敌,但不可胜在己,取决于自己的脚站在哪里,一是不断强化与充实自己,这个不一定所有人都做得到,但一个所有人都能做得到的事就是不要使自己站得太高)。

  其实创业过程就是一个从这基点向你的高点攀登的过程。说不定,等你做到一半或者几近顶点的时候,某一种外力,一脚又把你揣回来,有些人就此萎靡不振,到此为止,而有些人就觉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在哪里倒下去哪里爬起来,在这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来来往往,乐此不疲。有些人喜欢在最低点的踏实,有些喜欢曾经到过最高点的快乐。成功与否其实是一个非常主观的东西,人生不轻言失败,不以成败论英雄,但即使失败了又如何,成功有成功的乐趣,失败有失败的悲壮之美;虽败犹荣;你自己想通了,就会笑傲江湖,神经就会像牛皮筋一样的强硬;能力不在于爬得多高、是否能从零做起,而比这更重要的是到最底点以后还能否弹起。

  [不要轻视资本的意志]在与资本打交道的过程中要充分理解资本的利益和意志。大家普遍埋怨资本市场为什么冷落留学生企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资金瓶颈成为许多留学生企业最头痛的事。其实也不难理解中国民营资本的苦衷(国外3/10成功率,已经有基础)。国内尚没有一个健全的投融资体制。国内的风险投资公司自身也基本上处于创新创业阶段,多有播种,少有收获。它们对自己的要求也基本上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因而对你的课题是看了又看,光说不做。感兴趣的多,真正拿得出真金白银给你的则少而又少。民营企业介入创业投资,它首先考虑的就是风险。中国的风险投资机构,不光是能力能量有限,而且大多数目光短浅,投资条件苛刻,愿意投入种子期的寥寥无几,绝大多数投向成长期和准成熟期的企业。缺少退出机制也是国内民营资本在投入留学生企业时裹步不前的原因之一。另外,留学生还要注意到并不是所有的钱都可以拿的,切切注意和提防许多不法投资商的不良动机和行为。在吸引投资的过程中,留学生要有足够的防范意识,保护好自己辛辛苦苦创建起来的企业。

  [专著于一点的力量]要知道、相信持久(坚持不懈)用力(人力、知识、资本及社会关系等资源)于一点(专著,避免天女散花式地分配资源,事情不做则已,一旦决定要做,就要以十二分的认真和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情)的巨大力量;为了达到自己眼中看到的目标,惟有心先至而力方能所及,而力能及身体方能进之。一个好的拳击手,其着眼点往往是在靶点之外。一个气功大师能一掌劈开成叠的砖头,其着力点也在砖头之外。绝对的信心加上高强度和专注的行动,会使你无往而不胜。

  由于不同的人对寻常工作的心态、眼界、想象力和付出的不同,导致了他们命运的天壤之别。正所谓无心不如用力,用力不如用心,用力用心者事竞成,善用力善用心善用脑者可大成。那些事业上稍有成就的人,无不是惜时如命,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激情并大量地超时超负荷付出的人,即本文所说过的用心用力的人。虽然"玩命”地工作并不能保证你一定能成功,但它却是你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工作勤奋是一个已经成功的或潜在成功者的重要表征,因为你知道这些人绝大多数是对成功有强烈渴望,而且有超人意志力的人。否则,一个连自己的热情都点不着的人,怎么会指望他去点燃别人呢?

  [保持留学生本色,充分发挥自身的长处] 与其它民营企业相比,海归创业者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全球化国际视野和与国外同行的沟通能力。由于国内工业制造基础的落后,使得国内土生土长的企业无法与国外公司同步发展某些高科技产品。而海归企业家则可以非常娴熟地利用各种海外关系从而以欧美国家的学术水平和工业基础作为企业产品研发的后盾。海归企业应自觉地把企业主动地融入到全球高科技的主流中去;把企业的某些高科技技术或概念或产品设计或生产工艺或配套器材或产品服务或市场,纳入到全球网络系统中去,并作为其中的一个自然节点,从而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进而实现你的即我的,我的即你的。留学生回国创业个人的知识创新很重要。留学生回国后要注意保留与国外的联系,注意本行业内的动向,不断更新自己的学业知识以保持自己在本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跨越的力量] 除了脚踏实地地走路,手脚并用地攀登以外,要学会跳跃,在一定程度上讲,稳步行进的过程是一个积蓄力量的过程,而积蓄力量的过程是为了更好地更高地跳跃,跳跃对企业的发展能起到放大镜的作用,惟有跳跃才能使你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一跳胜十步。这种跳跃依靠的是公司的知识产权体系、管理团队的素质、品牌、销售体系和其它无形资产。具体表现形式可以是与政府机关、企业、风险投资及其它中介机构等的各种战略合作关系。

  [该放手时则放手] 创业者成功的历程包括创业阶段(特点是规模小,个人控制力强,决策随意性,管理以人治为主)至过渡阶段(特点是管理混乱,人心浮动,所有权变更,原创者矛盾,制度的执行力度脆弱,市场开拓无序)再至具有可持续发展力的正规化企业运作阶段(特点是逐渐稳定和谐的管理团队,管理制度逐步完备并能自觉执行,以市场和品牌战略为导向,主打产品多样化,企业效益稳步增长)。应按说最难的阶段为创业阶段,最危险的阶段为过渡阶段,决定公司命运的阶段为正规化运作阶段。企业从创业期(快速成长期)转入到成熟期(正规化运作)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一个最危险的阶段。如果处理得好则会使公司走上一条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稍有不慎则会使创业者前功尽弃,过去的所有努力付诸东流。

  与国外的创业型企业相比,国内的民营特别是留学生企业多是白手起家、靠自己或少数几个合作伙伴单打独斗、开疆拓土的开拓者。在初创阶段,留学生企业家靠自己过人的胆识、对市场敏锐的洞察力及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使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顺利地完成资本原始积累(通过产品销售或各种方式融资)。企业创业成功靠的是创业者的“激情、热情和感情”。但就是这个难以割舍的“情”字往往会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海不辞细流,故能成其大。一个企业从不为人知到声名远扬,这个过程,是靠一个整体、一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企业内部具有领导者素质的人越多,企业成功的机会则越大。

  一个好的企业家之所以伟大还在于他的再生和自我复制能力,即吸引、发现和培养其他企业家的能力。好的企业家不会为了守住自己现有的权力而将自己的部门甚至整个公司握于自己的手掌之中;否则一切都会化作零;而掌心放开了,放弃一切,则会拥有天下。一个企业内不可取代的永远是那些不断自我否定、主动将自己的职责和岗位不断传承给他人的领导者。这些人是公司赖以发展的精英,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个好的领导者除了有思想、有修养、有能力外还要有境界,虚怀若谷,可进可退。许多成功的企业家的用人之道是:慧眼发现你所能发现的最好的员工,利用企业所能提供的最好的条件使其以最快的速度成长起来,然后最大限度地放权并授之以你所能托付的一切。一个领导欲使自己所领导的部门或整个企业作加法似的增长,则领导一群信服于己的追随者足已;但要作几何或指数似的增长,则必须领导一群领导者,而这群领导者又各自领导另外一群领导者或追随者……。

  作为一个创业者,应该有自我否定的信心和勇气。一个创业者能否胜任正规化运作阶段的管理,应该是因人而异。但在公司的任何发展阶段,公司原始创业者的个人意志力和运筹帷幄的能力永远是为公司健康运行而保驾护航的主要力量。如何克服自己“无所不知”和“无所不能”的偏执心态,打开公司的大门,广纳视野广阔、专业精深的人才,同时又避免引狼入室,需要一定的胆识和高超的艺术。能够避免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家族式管理情节,不仅要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引入国内,而且还要割舍对公司拥有权的贪念,从而引进先进的高科技公司管理模式,唯海归创业者有此胸怀、远见和大智慧做国人和民营企业之表率。他们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将创业报国的理想付诸于实践,正所谓先知、先觉、先行、先试。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