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明究竟空,达到无所求,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澈,净无瑕秽
将我的博客复制一份至《海外博客》
由于数据量较大,请您耐心等待复制完成
复制
正文
中元节:人到中年,最怕中元,最盼中元
(2024-08-17 16:12:03)
下一个
作者:洞见·沐川
8月18日,农历七月十五,又是一年中元节。
小时候,七月半是令人害怕的 “鬼节”,看长辈燃烧香烛、纸钱,供奉瓜果、酒肉祭拜祖先,只觉神秘和恐惧。
而今,人到中年,亲历了死别生离,才慢慢读懂中元,才明白那些令人害怕的鬼,都是别人朝思暮想的人。
余光中说:中秋是人间的希望,寄在碧落。而中元,中元属于黄泉,另一度空间。
中元节,生者与逝者“久别重逢”,诉说对彼此深深的挂念。
死亡从来不是真正的告别,遗忘才是。
01
记得,那时每到七月半前后,村里的气氛就会变得与往常不同。老人们说:“晚上不宜外出,早些回家,半夜鬼门要开。”
父母也早早准备好各色贡品,亲手叠的元宝,五彩纸剪的衣帽,瓜果米肉等。
中元节当晚,一家老小齐聚,画一个圆,点上香烛,以一簇火焰,将衣物、纸钱寄送给先人,也把问候传递。
“今年收成不错,孩子们都在这,多护佑一家老小,平安健康。”
祭祖一结束,就赶紧躲进被窝,用被子紧紧裹住自己,生怕窗外的风把鬼魂吹进来,耳边偶尔传来的狗吠声或是风吹树叶的沙沙声,都能让心脏猛地一跳。
有的地方,会沿着河边放莲花灯,照亡魂往升西天,夜色下,粼粼水面恍如星光闪烁,煞是好看。
汪曾祺的老家高邮,是更为热闹的赛城隍,舞龙,舞狮,踩高跷,凡城隍所经的耍闹之处,瓜香果味,飘满一街,“那真是万人空巷,倾城出观”。
但对孩子来说,鬼节的阴森更让人记忆深刻,仿佛那些舞龙舞狮里,都透着诡异的味道。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时间留不住的人,爱和记忆可以。
02
希望他只是走出了时间,住在另一个国度,七月半鬼门开了,就会一步一步自黄泉路回到人间,尝尝新的稻米,吃一顿团圆饭。
想和从前一样,同他说说这一年的琐事,问问他“在那边还好吗?衣服暖不暖?吃得是否习惯?”
我不再害怕中元,甚至开始期待所有的祭祀节日,因为它慈悲地给予生者一份念想。
电影《寻梦环游记》里,主人公米格误入亡灵世界后,发现: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记得你。
生命会结束,但爱不会被磨灭,逝去的人永远住在心间。
贾平凹在母亲逝世三年后,一提笔便是:“三年里,我一直有个奇怪的想法,就是觉得我妈没有死。”
他总觉得母亲还在这个家里,甚至有时能听到母亲在叫他,真切到他习惯地朝右边扭过头去。
母亲住过的房间,一切摆设还原模原样,一打喷嚏,他“便想到我妈了,认定是我妈还在牵挂我哩。”
小时候不懂,恐惧鬼魂,长大后方明白:死亡,远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最终的告别。
只要记得,只要还爱着,逝去的亲人就一直在。
03
有人说:亲人的离去不是一场暴雨,而是此生漫长的潮湿。
就像苏轼,妻子死去十年,“不思量,自难忘”,夜里会梦到她窗下梳妆的倩影,会担心自己鬓发如霜,她认不出。
而归有光这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更是把物在人亡的心境,写得如此具象,如此感伤。
原来,失去亲人最痛苦的不是失去的那一刻,而是日后想起他的每一刻。
去年,外公和外婆先后离开,赶到家时,看到外婆拄的拐杖靠在门后,外公养的鸡满地跑,熟悉的锅碗瓢盆都在,只是小屋里再也没有他们了。
怕每一场远行,怕每一个深夜响起的电话,怕一别再无归期,从此相见只能在梦里。
备好御寒的衣物,纸钱,送上最新鲜热乎的吃食,再用一盏盏莲灯,照亮亲人回家的路。
这一刻,那些走出时间的人,好像又重新回到时间中来。
《西藏生死书》中说:“接近死亡,可以带来真正的觉醒和生命观的改变。”
对死亡最好的敬畏,是珍惜当下,认真活好每一天。
中年以后,历经世事浮沉,尝遍生死悲欢,才读懂了它的温情与慈悲。
中元节,是一种仪式,一场生命的告别,一次心灵的慰藉。
史铁生说:“我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上添一丝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蜡烛……”
天上圆月如霜,人间思念绵长,一个记得,一个就永远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