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男孩

认明究竟空,达到无所求,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澈,净无瑕秽
个人资料
snowboy128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再读鲁迅的《论睁了眼看》

(2024-03-23 17:45:12) 下一个

再读鲁迅的《论睁了眼看》:专制社会中的瞒骗、掩盖、歌颂和粉饰

 

玲玲说历史2023-11-10

鲁迅的《论睁了眼看》创作于1925年7月22日,初刊于是同年8月30日出版的《语丝》周刊第38期,后收录于鲁迅的杂文集《坟》中。

这是鲁迅的一篇杂文,鲁迅作此文的原因是看了“虚生先生”的《我们应该有正眼看各方面的勇气》一文。文章一开始鲁迅就表明自己的态度,对虚生所提的“正眼”看法持肯定意见 同时,他也直截了当地指出:“不幸这一种勇气,是我们国人最缺的”,揭露了国民人性深处的鄙陋。

“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著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 一天一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

对于社会与人生的缺陷,国人不但向来没有正视的勇气,而且善于想出种种奇妙的逃路和办法来竭力加以回避和掩盖,“瞒和骗”就是对于各种奇妙逃路和办法的总体概括。

遇到问题,只需要闭眼逃避就行了,然后在一片自以为祥和的黑暗中自得其乐。“这闭着的眼睛便看见一切圆满”。其实,就算我们闭眼,但问题依然存在,而且因为我们的闭眼更加猖狂,我们却还以为一切都好。

不仅闭眼,我们还喜欢掩盖、粉饰、歌颂,如同“大团圆”文学。鲁迅认为,在我们的传统文学中,不难发现无论开始多么的不幸,但结局总是,清正廉明的清官为老百姓伸张正义,正义终于战胜了邪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才子佳人、皆大欢喜的圆满。

因此,鲁迅发出感慨:“凡有缺陷,一经作者粉饰,后半便大抵改观”。“大团圆”思想将一切社会人生的不足之处通通加以掩盖,使人们“对于现存事物的永世长存”不要表示任何怀疑,使人觉得世上本来“无问题,无缺陷,无不平”,于是也就“无解决,无改革,无反抗”。

让我们疑惑的是,这种热衷于歌颂、粉饰、欺瞒和掩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在于专制。

在一个专制的社会中,权力高度垄断,垄断于君主就是君主专制,鲁迅时代的垄断于军阀就是军阀专制。

无论是古代的君主,还是军阀,他们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统揽大权,擅断国政,且权力不受任何限制、制约、约束和监督,整个国家没有任何社会或中间力量能制衡君主的权力。他们凭其个人意志随心所欲地做出各种决策,也可根据其个人的喜怒哀乐任意处置一切臣民的人身与财产,而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而且权力呈现出了明显的封闭性和排他性,不许任何力量染指权力,通过自上任下的层层任命方式来确定权力链条的构建和权力的行使。这样确保权力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且任命的都是自己信任的人。

这种权力的排他性和封闭性不仅使得官吏们获得了巨大的权力,而且他们只需要对上级负责,根本不需要对政绩和人民负责,人民也就失去了社会监督的权利。人民无权对官吏任命和权力的行使进行监督,所以官僚主义横行,“谄上骄下”“压下捧上”。既然权力来源于上级,所以只需要伺候好上级即可,那必然是阿谀奉承、溜须拍马。

对上面自然是报喜不报忧,能少报就少报,能不报就不报,能谎报就谎报,能瞒则瞒,能盖则盖,把掩盖矛盾当本事,把护短遮丑当能力。官吏们运用自己不受限制、制约、约束和监督的权力,能摆平就摆平,坚决就地处理,把有说成无,把大说成小,意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问题、矛盾坚决不上报、不曝光。甚至对不断出现的社会矛盾置若罔闻,对那些敢于揭露社会矛盾、提出问题的人打击报复,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那就没有问题了。

既然没有问题,也就没有缺陷,也就没有不平、不公,那就圆满。既然圆满了,就不需要解决。无问题,无缺陷,无不平,无解决,无改革,无反抗。这不就天下太平,太平盛世了吗?

在自上而下的粉饰、瞒和骗中,一个天下大治、社会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就跃然眼前,而这一切的成就自然要归功于君主和军阀们的英明。这样的成就难道上级不高兴,自然高兴。这样的成就难道不需要歌颂吗?当然需要歌颂。

于是在一片歌功颂德的氛围中,人们都闭上了眼睛,不去正视,不去揭示真相,不去指责那些极端不合理的文化和社会现象,只需要歌颂社会和文化的无比优越与伟大。而这正式鲁迅所要揭露和批判的。鲁迅的希望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不以任何名目粉饰现实,麻痹心灵,以正视问题、承认问题、解决问题找回初心、回归初心、不忘本。

本文参考文献:

鲁迅.《论睁了眼看》

钱理群.《鲁迅的命题:睁了眼看》

敖忠.《鲁迅现实主义文学观的总纲:》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