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转载--去耶路撒冷!Thanks to 红痴史迷

(2007-08-29 10:20:19) 下一个
转载--去耶路撒冷!Thanks to 红痴史迷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611&postID=31841


去耶路撒冷!(一) 初见2006-11-26 17:46:16
很多年了,一直有个愿望,去圣城耶路撒冷观光。

犹太、基督、伊斯兰三大宗教都以耶路撒冷为圣城。在我心中,它是和希腊雅典并重的心仪之地。若不是战乱,早就会去“朝圣”了,尽管我什么宗教也不相信。去年春天,去了盼望已久的雅典以后,我就把下一个旅游的目标锁定在耶路撒冷。我不停地对自己说,对太座说,去耶路撒冷!

当我把这次休假的目的地告诉同事时,他们总是睁大眼睛,很严肃地问“are you serious?” 他们不理解,象我这样纯脆中国血统又无任何宗教信仰的人,为什么要到那个战火动乱的是非之地冒险。只有远在加州,我二十年前的英文老师,极为欣赏这个计划。因为她的儿子在以色列居住,太座向她了解情况,并询问是否危险。她说,看你怎么说危险了。在以色列,死与车祸的人,远远多于死于恐怖袭击的人,哈!

另一个令我们难下决断的理由是俩个儿子。他们都在准备期中考试,无法和我们同行。这便成为十几年来,我和太座第一次单独旅游。对我家“四人帮”的逐步解体,总有一种难言的失落感。但失落归失落,耶路撒冷还是要去的。难道说,没有儿子的出力,我们还真的会迷失了不成?

去大学城见过儿子后,只好和他们再一次惜别,赶往多伦多机场。十一个小时长途飞行后,当飞机从碧蓝的地中海上空滑向特拉维夫本古安国际机场时,我轻轻地吐了口气,对自己说,总算来了,梦圆了。

出门前,查看资料,说是从机场乘巴士去耶路撒冷最经济。但一提巴士,就让人想起恐怖份子的人肉炸弹,有点心惊。(后来才知道这是多虑,以色列对公共安全极为重视,下面会提及。) 到问询处打探路径,服务的小姐非常热情地介绍了各种去耶路撒冷的方法。她建议搭乘小巴士,十人一车,坐满就发车,送到每个客人下榻的饭店,车资才十美元。然后,发给我们一本城市介绍,一张导游图。得知我们是中国人后,还十分抱歉地说,没有中文版的了。

从机场到耶路撒冷,由一号高速公路相连,车程四十分钟。从东到西,经过地中海沿岸的平原,进入山区,耶路撒冷就坐落在几个山头山坳中。一路观赏沿途的风光,最多见的是桔子树和橄榄树。尽管已是十一月,桔子尚挂满枝头;而处处可见的橄榄树,连接的不仅是古老的犹太文化,更和基督教历史有着深厚的渊源。阳光下的美景赏心悦目,但目光和心境不时地被大声的争吵拖回车内:大概是司机开车时不许用手机,他就用speaker phone 和别人说,和人吵,吵了一路。吵得是什么?希伯来语,一句也听不懂!

我们预订的饭店就在耶路撒冷的城中心,离遍布历史和宗教遗迹、真正的“耶路撒冷” old city,有十多分钟的走路距离。本来我预订的饭店在老城中,是一所有四百年历史的老建筑。太座可能是惧怕那超越三千年的神灵和鬼魂在夜半时的游荡,坚决要我把“家”安在城外,硬说是“敬鬼神而远之”。开始我不同意,觉得少了“思古”的幽情。但我们进了老城之后,才感到没在老城住是对的。简单一个字,天黑后,那老城里,有点“渗”。


老城的街道,摄于第二天.

不想在饭店耽误时光,急不可待的我们,问过当班去老城的路,就出了饭店的大门。沿着完全由石头铺出的行人道,走在著名的“Jaffa”大街上。星期天的下午,街上并不十分热闹;因为还要上学,几乎没见到几个孩子。最引起我们兴趣的,一个是大数量的犹太教士,一个是到处可见的以色列士兵。

街上的男人,至少有一半是身着黑衣、头戴黑礼帽的犹太教士。他们满脸胡须,留住特殊的发形,长长的鬓发打成小辫子,挂在耳旁。他们总在急促而行,表情严肃,不同任何人打招呼,像是在追寻什么使命。以前在书中得知这些教士肩负着承传犹太宗教和文化的重任,是犹太民族的精神所在。但目睹如此众多的人群,和如此近距离地观察他们,还是第一次。

除开教士,另一个人数众多的团体,就是士兵。有在街口和公车站站岗巡逻的两三人的小组,也有十来个人在一起,像是集体外出的执勤队。他们都身着军服,携带武器,偶尔盘查过往行人的证件和他们的包袋,让人感受到战争的存在。我去过很多外国城市,像耶路撒冷这么多士兵聚集的,也是第一次。我突然想到,街上看到的这两组男人,教士和士兵,不正是四千年犹太史,或耶路撒冷历史---- 宗教和战争的写照吗?

想着说着,随路角一转,一面古旧的城墙展现在眼前。

“耶路撒冷!”“老城!”

我和太座同时惊叫着。就是它啊,同时保存着世界三大宗教遗迹的圣城;连接三千多年今昔文明的见证;被人类自己的偏见和愚昧毁灭了三十六次之多而依然存在的瑰宝;我自年轻时就心仪神往的梦境,就这么一下子出现在我的面前了。很久没有体会这种激动的感情了。1974年,和一个铁哥们,去北戴河看大海。在北戴河火车站下车,走了二十里路,爬上一座小山后,大海突然出现在眼前。那是平生第一次看到大海,我们蹦、跳、说、笑、喊、叫,。。。,现在不会像二十岁时那么痴傻,至少没有又蹦又跳。

我们从最近的一个城门入城,以后知道,这个城门叫新门。尽管名字挺好,我们以后却不愿从它再入城,因为它带领我们就走进了一个陈旧的时代。

现在的这个“老城”,是从600年以前陆续修建和重建的。全城的路面都是用石头铺成的,所有的建筑都是用石头垒起来的,是名符其实的“石头城”。路很窄,依山势建立无数的石阶。后来我们才知道,这个城大部分地区的道路,汽车不能行驶。人们在石阶上垫上斜坡,供手推车或摩托车行走。除了在犹太人居住的小区中,街心公园有树;其余大多的街道和庭院,根本就不种树。在两边是二、三层楼高的石墙的街上行走,就像置身在三面岩石的隧道中一样;而唯一开敞上空,又因为街道的狭窄和加建的遮雨棚,看到的只是一线而已。


商业街和一线天

记得一些电影中,古代和中世纪城镇的模型吗?耶路撒冷老城比它们更甚。因为难见天日,街道显得阴暗,单调,带来了一点恐惧。更令人 不安的是狭窄的街道,色彩单调的、格式相同的建筑和一个个相继出现的拐弯,让我们仿佛置身在迷宫中。三拐两拐后,我们完全迷失了方向。胆小的太座,越来越紧地捏住我胳膊。尽管才下午两三点钟,太阳已经照不到街道的大部分地区;除我们外,没见有其他的游客;我的心底也有点发毛。刚才进来前的欢快,迅速地化为担忧。


耶酥最后的路,Via Dolorosa

没有别的办法,只好硬着头皮走路。手里老城的地图不起作用,一是比例尺太大,只标几条主要街道;二是根本就找不到街名牌子钉在哪里。只好一边安慰太座,一边凭直觉瞎走。一会儿我们拐进了一条干净宽阔的街,也看到了几个游客。第二天我们才知道,这就是耶酥罹难前,身负十字架走过的最后道路,大名鼎鼎的 Via Dolorosa。街边是几个规模不大的教堂,几个希腊东正教的神职进进出出。至少,我们感到安全了许多。再往前走不远,看到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西墙入口”。


犹太人的千年之殇----西墙

查阅地图,才知道我们已从老城的西北角走到了东南角,斜穿了整个老城!就这样,我们歪打正着地找到了我们计划中的第一目标,犹太教的千年圣地----西墙。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611&postID=35352

去耶路撒冷!(二) 千年国殇在西墙2006-11-29 05:58:12

耶路撒冷老城内,最古老的历史遗迹,就是西墙。风雨中,它存在了近三千年。

在犹太教和以色列的历史中,三千年前的大卫王是最重要的一位君王。耶路撒冷周围,遍布着有关他的遗迹。他重要的历史贡献是统一以色列和建立起犹太主旨,也就是后人所言的犹太教。他的大以色列王国,以耶路撒冷为中心,幅原遍及现在的叙利亚和约旦,他成为后世敬拜的国父。他死了以后,他的儿子所罗门于公元前830年,在耶路撒冷东面的山顶上,修建了气势宏大的圣殿,称为圣殿山。圣殿山的最高点,名为“圣中之圣”,收藏着犹太人与上帝订立的“十戒”圣碑。二百五十年后,这个圣殿毁于战乱之中,圣碑也流失无寻。

五个世纪以后,在圣殿的石基上,新的当权者,又建了第二个圣殿。但好景不长,罗马人侵占了耶路撒冷,不仅毁灭了犹太人的第二圣殿,并把绝大部分的犹太人驱逐出了耶路撒冷和周围地区。耶路撒冷,这个曾经是最 辉煌的犹太文化和宗教的圣地,只留下了圣殿西侧那经战火后尚存的断壁残垣。

从那以后,近两千的岁月中,耶路撒冷更换了数不清的主人,却没有任何一个统治者允许犹太人重返家园。流亡于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就把西墙恭奉为犹太民族和犹太教的圣地,用以寄托对故国,对宗教的忠贞和怀念。很长的一段时期里,西墙也被称为“哭墙”(Wailing Wall),因为每一个能回到西墙祈祷的犹太人,都会面对大墙,哭诉亡国的悲痛,流亡的辛酸。直到1948年犹太人重建了以色列国;直到1967年以色列强占了耶路撒冷,犹太人才重新成为了西墙的主人。


西墙远眺

我们进入西墙时,首先映入眼中的,就是那面飘扬在大墙对面以大卫星为标志的以列国旗。

西墙前,聚集着上百名祈祷者和游客。有趣的是,男人和女人必须分开,不能在同一区域祈祷。进口处的大牌子上,写着对参观者的规定。如不许对祈祷者照相,不许喧哗等。对服装也有要求,女人不能穿裙子入内。正好看到一游客身着短裙,往女祈祷区走,服务人员急忙上前,用一块大围布在她腰上围了起来。对男人,头上除了可戴犹太小圆帽外,不许戴其它的帽冠。我要了一个纸做的小白帽,顶在头上,算是对主人的尊敬了。

人群中,为数众多的是身着黑礼服的犹太教士。他们每人手捧一本经书,口中念念有词,身体前后摇动。墙的顶端,还有专门为教士们建立的经室,里面储存大量的希伯来文经书,供他们随时查用。那些非教士的祈祷者,多是站立不动,低头闭眼,喃喃轻声。大墙的石缝里,塞满了折起来的小纸条,纸条上写的是每个人的祝愿和希冀。天亦有情,西墙边两千年的诉求,终于如愿以偿----西墙又回到犹太人的生活之中。现在,在墙边恸哭得人很少了,这大概是人们不再把西墙叫做哭墙的一个原因吧。

我们在第二天的早晨,又一次去了西墙。不仅为了得到更多的感性认识,也是为了参观那条著名的“西墙隧洞”。西墙隧洞是考古学家为研究西墙,沿墙开挖的地道,正好与到当年圣殿山引水的暗洞相连。在这个隧洞里,可以观赏到圣殿山时代进入圣殿的大桥下巨型石拱;也可以找寻出深埋于地下22米处的西墙石基。面对这些两千多年的遗迹,不能不敬佩古代犹太人的智慧和勤劳。


大卫王的墓穴

从西墙出了老城的南门,西行不远,就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共同圣地锡安山(Mount Zion),传说中的大卫王坟墓就在这里。一个公元四世纪修建小教堂,把墓地和耶酥最后的晚餐的遗址包容在一起。绣有大卫星的深紫色丝绒覆盖在硕大的墓石上,神龛上供奉着珍贵的祭品,象徵着自称是大卫王子孙的所有犹太人的崇拜。


大卫墓旁大屠杀Holocaust纪念馆

与这犹太历史最辉煌一页相对应的,是犹太历史上最苦难的时期。在教堂小院的对面,座落着一个纪念馆,纪念二次大战间死于希特勒大屠杀的600万犹太人(Holocaust Museum)。把纪念馆建在大卫王的墓旁,其用意,是很令人发醒的。
我在想,一个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不忘祖先,不忘耻辱。犹太民族在西墙边两千年的哭诉,就是在时刻告诫自己这两个不忘。最简单的道理,弱了就要挨打,就会亡国。


西墙上的金顶清真寺。

从西墙的广场上,抬头向东望去,就在西墙的正上方,可见在当年圣殿山的遗址上,建造的金顶清真寺,Dome of the Rock。 那是耶路撒冷被穆斯林统治时,回教徒为纪念他们的圣人穆哈默德升天而建的。对犹太人来说,这是一个难以吞咽的苦果,也是不可改变的历史和现实。而对全人类来说,它却是历史和文明的又一瑰宝。下一节,讲我们在清真寺的见闻。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612&postID=10743

去耶路撒冷! (三)我要是穆斯林就好了2006-12-09 13:04:35

西墙的上方,就在当年犹太圣地圣殿山的遗址上,座落着一个金碧辉煌的清真寺。它是伊斯兰教的圣地,叫 Dome of the Rock 或 Mosque of Omar,中文称为奥玛清真寺。

公元600多年,当回教徒来到耶路撒冷的时候,在圣殿山的废墟上,为了纪念他们的先知穆罕默德,建造了这个宏伟的寺庙,也使耶路撒冷成为了除穆罕默德诞生地的麦加和墓葬地的麦地那外,伊斯兰教的第三个圣地。


美丽的 Dome of the Rock

为什么要把清真寺建在这儿?依据<<可兰经>>和穆斯林的传说,这里有一个神奇的故事。
公元七世纪初,穆罕默德开始创建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和现在的中东地区布道。一次在由麦加走向耶路撒冷的传教活动中,真主安拉派遣了天使和天马与他同行。当他到达耶路撒冷后,就在圣殿山中央的一块巨石上,乘天马飞翔升天,直接去晋见真主,去聆听真主的启示。据说在这块石头上还留下穆罕默德升天时的脚印。

过去曾听到过穆罕默德升天的故事,一直以为和基督耶稣的故事一样,是死后升入天堂了。这次为出游做准备,读了一点辅导书。才知道,穆罕默德的故事和耶稣的不同,他是活着的时候,升天去见真主;然后,又回来继续传教布道的。这种匪夷所思的故事,在无神论者看来,是奇谈怪论;但对穆斯林来说,却是神圣不容质疑的经典。而且,为了这个经典,才建造了这所精美壮观的殿堂。更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殿堂的穹拱下,在富丽堂皇装饰的环抱中,供奉的竟是那块巨大的岩石!


穆罕默德升天的巨石。因进不到殿内,这张图来源于画册

清真寺占地很大,沿着老城的东墙,由北向南,在城内侧开了几个大门。参观的时间,不象西墙和其它的遗址,全天大多数时候开放,它每天只在几个特定的时间段对非穆斯林开放。我们按事前问好的时间,来到一个大门前。只见两个以色列士兵,坐在桌子后面,脸上毫无表情地问,“是穆斯林吗”,我回答不是。他摇摇头,说“你不可以从这进去”。问他哪个门可以进,他说出一个名字,没听懂。他用手指出一个方向,“往前走”。就这样,我们又经过过了两个大门,得到相同的指点,才明白非穆斯林只能从一个特定的门进清真寺大院,这个门就在西墙的旁边。白转了一圈,又回到了西墙。

进了大门后,迫不及待,走向主建筑。Dome of the Rock真是美极了。鎏金圆顶,在阳光下发出耀眼的光辉,金光灿烂。天兰色的琉璃围墙,在白色图案及经文的衬托下,亮丽端庄。忍不住欢喜的激动,连续照了几张像,并对太座说,回去一定要在走廊贴出来,让大家都来欣赏。太座揶喻道,就象是带了任务来玩的!我真是被它多彩多姿的色调和玲珑奇特的外形迷住了,不夸张地说,它应该是耶路撒冷老城中最漂亮的建筑


相映成趣

到了Dome of the Rock 的门口,看见前面的人脱下鞋子,想起了这是穆斯林的教规,咱也必须遵守,急忙脱了鞋,放在架子上。刚要迈步入殿,一个男人用胳膊拦住了我,

“是穆斯林吗?”
“不是。”
“你不能进去。”
“为什么?”
“只有穆斯林可以进去,其他人在外边”。
说完,转身走开了。

有点说不出来的沮丧。飞了半个地球,为的就是看三大宗教的圣地。已经到了门口,不让进,你说有多气人!一个真实的想法就是:“要是穆斯林就好了。”但总不能为了进去,现在就皈依成穆斯林吧?或者去说个谎,自称是回教徒,可在人家的圣地圣人前撒谎,这罪孽有多大,自己也得掂量掂量呀。我对太座说,“咱出去,给你买一套伊斯兰妇女的长袍,再把你的头和脸一包。没人问你是不是,准能进!”太座问,“进去干吗?”“看呐。再给我照几张相。”太座把脸一转,说了声,“你去试吧!”。


兰色琉璃墙上的图案和经文


Dome of the Rock 旁的讲经台

进不去了,就在外边看吧。这是一个宏大的建筑群,围绕著 Rock of Dome ,有经楼,讲经台,拱门,石台。引起我兴趣的是几个圆形的洗脚台。几十个石凳围成一个大圆圈,每个石凳前是水龙头,几个男人坐在石凳上慢慢地洗脚。我猜想他们一定是回教徒了。在进圣殿前,把脚先洗干净,是穆斯林的传统,是对真主先知的崇敬。宗教的约束力,有时候,我真的不能理解。就在胡思乱想宗教的狭隘和局限时,发生了一件几乎是亵渎伊斯兰教规的“严重”事件。

这次出游,因为孩子们不在身边,我和太座很少有机会照张合影。看到两个男游客和我们一样,进不了Dome of the Rock,在外边游荡,就和他们聊了几句,并请他们给我们照个合影。

我和太座站在一起后,随意把胳膊绕过太座的腰间,太座也是如此,用手胯住了我的另一只胳膊。就在我们堆出一脸笑容的时候,忽听有人高喊“no!”“no!”“stop!”,从至少30 米开外疾奔而来。帮我们照相的,背对着来者,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还是按下了快门。但我立即感觉到这是冲着我们来的。

他停在我们的的面前,满脸恼怒和紧张的表情,用手指着我和太座相连的手和身体。“这是圣地,是 Mosque ,男人和女人是不许接触的!”,又对照相的人说,“不许照男女接触的像片”。我担心他一怒之下,把我的相机砸了,赶紧把相机要过来,不住地道歉,“对不起,对不起,不照了。而且他也没照上。”太座则一步迈到了两尺以外,问,“这样可以吗?”他又重复说了几次,转身走了。

我们大好的心情和长久的渴望,就被这不能入殿的失望和违规后的惶恐侵蚀了大半。从犹太人在西墙分男女祷告区,到穆斯林禁止男女在清真寺接触,我的朝圣之旅,真实地告诉了我,宗教对妇女的歧视是根深蒂固的。和领悟到几千年文明是通过宗教承传的道理一样,我也领悟了许多使人无法接受的糟粕,也是通过宗教继承下来的。在下一个目标,基督徒的圣地和圣灵前,我会得到什么样的启发呢?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612&postID=14807

去耶路撒冷!(四) 追寻耶稣基督的最后脚步2006-12-12 11:42:02

耶路撒冷三大宗教的遗址,我已经介绍了两个,犹太教和伊斯兰教。其实,在耶路撒冷老城内外,更多的,更为人所熟知的,是有关耶稣基督的圣迹。

在第一天,迷失在迷宫般石街石巷中时,我们曾经走过耶稣最后背负十字架所走过的路,也路过基督教圣地____圣墓大教堂。只是那个入口的门太小,太不起眼,我们甚至没有想过那不到三尺宽的门后,就是全世界基督徒梦想有生之年能去朝圣一次的圣墓大教堂 (Basilica of the Holy Sepulchre) !待第二天又到门前时,才知道自己也是个大“俗人”,竟与圣地失之交臂。也难怪,谁教我们的佛教寺庙大门,一个个都建造得气宇轩昂,和宫殿差不多呢。

在耶路撒冷,从耶稣被逮捕到钉上十字架,再到从墓中复活,根据圣经,列出十四个景点,称为十字架的十四个stations (Fourteen Stations of the Cross)。其中前十个,都在去圣墓教堂的路上,就是那条著名的 Via Dolorosa 街。而后面的四个,也就是基督教最惊心动魄的时刻,都在圣墓教堂中。了解基督教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耶稣是死于荒野,下葬在离十字架不远的石洞中,那这个连耶稣墓地都包括在内的大教堂,是从哪来的呢?


鸟瞰圣墓大教堂。大圆拱下,就是圣墓。

公元四世纪初,在罗马皇帝宣布基督教为国教之后,皇帝康斯坦丁敦信基督教的母亲,海伦娜,访问了耶路撒冷。她要求康斯坦丁在耶稣蒙难的地方,建造一个大教堂。公元335年,教堂完工。从那以后,教堂几经异教徒占领者的毁灭,直到1149年,才重建为今天见到的样式。外表统一了,但内部却因基督教内的不同派别,都声称对圣地有参拜的权力,而分为不同的区间。现在,包括罗马天主教,希腊东正教,亚美尼亚人等在内的五个教派,都是圣墓教堂的主人。非常有趣的是,在教堂里多待一段时间,就会见到不同教派的神职人员,身着不同的教服,以不同形式的宗教礼仪,敬拜共同的圣灵。这其实是一个学习了解基督教的好机会呢。

下面的两张图片,是十字架苦路的第十一、十二和十三站。第十一、十二站是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和死于十字架上。就在这副画的正前方,也就是我照相的的地方,耶稣基督在他母亲眼前,被活生生地钉在十字架。然后,十字架在旁边立起,直到耶稣殉难(第十二站)。我仿佛回到了2000年前,看到了这血淋淋的一幕,不由自主地有些颤栗。尽管基督教,象其它宗教一样,不能打动我;但耶稣这种为信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却一直为我所敬重。身临其境,方感震撼。


钉上十字架的地方,圣母眼看着儿子受难。

第十三站,是耶稣死后,放置他尸体的石板。耶稣死后几百年才建了这个教堂,以后教堂又被摧毁了几次,那石板依旧留存,使我怀疑是不是后人的附会。但每一个基督徒,走进教堂,都会径直走到正对大门的石板前下跪,或用嘴去亲吻,或用手抚摸。那种庄重和敬仰的表情,显示了信徒们的虔诚。所以,只要能使信徒的心灵有所归宿,石板的真假,其实是不重要的。


耶稣死后的停尸石板,眼见很多信徒在此掉泪。

教堂的中心,是在巨型穹拱下的圣墓。它气势雄伟,庄严阴森。它不是原始的墓穴,是按两墓室的原型仿造的。我们第二次去圣墓时,正值它开放。从很矮小的石门进去,前厅是天使室。圣经上讲星期天早晨,一个妇女进耶稣墓穴为他的尸体涂抹香精时,看到的天使,就坐在这里,所以起名为天使室(Chapel of the Angel)。里面的一间更小,是耶稣的墓穴,也是十字架苦路的最后一站。因为排队的人很多,进去的人,多是跪一下,转身就出来。我不会为他下跪,用手摸摸白色大理石装饰的墓穴和石棺,也算是对殉道者致以敬意了。

耶路撒冷老城外,还有两处基督徒的圣地。一处在城南的锡安山顶,是耶稣最后晚餐的遗址和圣母玛利娅升天的教堂。不知是来自犹太先知的预言,还是来自古老的传说,耶稣最后晚餐的地方,正是祖先犹太大卫王坟墓的上方。这个按预言重建于15世纪的建筑,就成为世界各地基督徒崇拜的殿堂。我们去的时候,几支从美国来朝圣的基督徒团队,正好同时在。他们充满著敬意,有人在前面致词祷告,人群就不断地回复“阿们”“阿里路亚”。然后,一起唱起颂歌。我加入不进去,趁机照了几张他们的相片。


最后晚餐的所在,是教徒们永久的怀念。

从圣母升天教堂出来,还要去地处老城东边的橄榄山,也叫客西马尼 (Gethsemane),是另一处基督徒的圣地。读过圣经的人都知道,就在这儿,耶稣看望过他的母亲玛利娅后,被罗马士兵抓获。再押入耶路撒冷,走完了生命的最后历程。

在追寻耶稣最后的脚步的我们,也走过了很长的路,实在是很累了。这时,正好有一个出租车的司机向我们自荐,说他是阿拉伯人,又是基督徒,不但可以带我们去橄榄山,还可以带我们去巴勒斯坦人管辖下的伯利恒----耶稣基督的诞生地。经过一阵尖锐的讨价还价后,我们坐上了他的丰田车,向客西马尼驶去。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612&postID=17950

去耶路撒冷!(五) “敌占区”----圣地伯利恒2006-12-14 12:02:20

我们一家出外旅游时,很少坐出租车,多是搭乘公共交通。这次作为一个例外,首先是对人肉炸弹的恐惧;另一原因是在耶路撒冷和伯利恒之间,由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战争,公交车是极不方便的。我开始并不了解,是在和出租车司机讨价时,才认识到,要去伯利恒,最好还是请他帮忙。50美元,去趟橄榄山,再去伯利恒,感觉还算可以。但嘴上还是说他宰了我;他也不含糊,说今天是做了赔本生意,谁叫他是基督徒呢。

他的名字叫查理,很健谈,边开车,边导游,也讲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的关系。他说他是基督徒,是阿拉伯人,所以很中立。因为伯利恒地处巴勒斯坦人控制的西岸地带,尽管和耶路撒冷相隔不到20公里,犹太人是不去的。而以色列政府沿着以巴的边界修建了大墙,巴勒斯坦人也很难出来。他对建大墙很不满,说是西岸地区实际成了大监狱。我问,没有大墙他们就可以随便出来了?就不是监狱了?他看了我一眼,说,看来你也知道一点中东的事。

当汽车穿过一条很长的隧洞时,他说因为建大墙,以色列关闭了从耶路撒冷直接到伯利恒的公路,开辟了一条新路,绕到伯利恒的后面。这条隧洞就是新路的一部分,是以色列国土上最长的隧洞。他说出了洞,就能看到大墙了。出洞后,真的看到了离公路不远,沿山建起得水泥墙,墙里就是所谓的西岸,巴勒斯坦人的家园。仔细想想,为了自己民族的安全,就把另一弱小的民族,用大墙圈起来,是不是过分了些?又让我想起冷战时期建的柏林墙,那些曾经极力谴责柏林墙的舆论界,是不是也谴责过我眼前的这道墙?柏林墙作为冷战结束的象征被推倒了,什么时候,作为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和平的象征,也把这座墙拆除呢。

经过了两个检查哨后,就进入了伯利恒。有趣的是,去伯利恒的车是不须检查的;而开回耶路撒冷的方向上,以色列士兵认真盘问着每一辆车和车上的乘客。我们在回程时,也受到盘查。当时好紧张,因为我们把护照留在饭店,无法证实游客身份。好在我们的脸说明了我们是谁,士兵没多为难,放行了。查理说,每一个巴勒斯坦人,都需要申请许可后,才可以离开西岸进入以色列。第二天,在从死海回耶路撒冷的汽车上,证实了查理的话不虚:一对巴勒斯坦夫妇登上BUS后,司机不仅检查了他们的车票,也检查了他们的通行许可;而车上的其它乘客,都只是掏钱买票或出示车票而已!难怪查理说,在这里游玩很好,但生活在这里,并不幸福。


伯利恒的广场和街道

还是说说在伯利恒的见闻吧。

伯利恒是个不大的山城。城中的建筑格式与耶路撒冷相似,就是显得老旧些。街上闲散着很多明显是无可事事的男人,让我马上联想起在电视画面上向以色列军人扔石块的示威者,但愿他们别砸我。车在山道上拐了几次,就到了一条主街。在一个卖旅游纪念品商店前面,查理停了车,说将由这个商店的人开车送我们去耶稣诞生的教堂。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不可以直接送我们到目的地,而要先停在这儿,不会只是“强制”我们买些纪念品吧。上了另一辆车,新司机,就我和太座两个游客,又有点紧张了。太座害怕,我给自己壮胆,说,“怕什么,我们是朝拜圣地,有圣灵保护呢”,太座嘟囔道,“圣灵保护你?你又不是基督徒!”

到了教堂,新司机把我们交给了一个正在等待着我们的神职,说是他要为我们导游。这大概是换人来的目的,大家都可以分享些旅游资源。也好,听他讲讲,也可了解得多些。太座高兴了,说这次我们成了贵宾游。我下意识地摸了摸钱包,但愿还够。

这是在当年耶稣基督降生的马槽旧址上,建造的教堂,被称为圣生大教堂 (Basilica of the Nativity),还是那个罗马皇帝康斯坦丁下令建造的。以后的几百年又拆拆建建,现在的主结构,还是公元7世纪的样子。教堂的进口极古怪,高只比一米多一点,宽不过两尺,只容一个人低头弯腰进去。当初是为了保护教堂,人为地用石头堵成这个样子。后来,干脆不拆了,保持了三百多年,并给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 Gate of humility。 还没见到圣迹,就逼着你先矮了一头,要不怎么能叫谦卑呢。


空无一人的圣生教堂。可见1500年前的壁画和地面。

教堂大厅显得极为破旧,大石柱子风化得斑斑驳驳。地面上开着一个大洞,洞里是四世纪时的原始地面。墙上有几大块发了黑的墙皮,据说是当年的马赛克装饰壁画。在大堂的尽头,主祭台的侧面,沿着几节向下的石阶,穿过一个矮小的大理石拱门,就会进入教堂的核心,当年马槽的遗址,主耶稣基督降生之地。现在人们称为Chapel of the Nativity。


下去就是耶稣诞生的地方。

可能是过了旅游的高峰季节,也可能是出于对伯利恒安全的担忧,在伯利恒的游客极少。整个大教堂内,就我们和两位来自澳大利亚的游客。空旷暗淡的教堂,本来就有点阴森森的感觉;现在要下到地下室去看圣迹,还真得有点勇气呢。那个澳大利亚的女游客,说自己腿脚不舒服,就留在了上面。她可是刚刚走了几十个台阶,从路面上到教堂的呀!再下这不到十个台阶,就不行?现在想想我们的老圣人说的“敬鬼神而远之”,可能还真有些道理。道理归道理,来就为了看,是硬道理。不管太座害不害怕,拽着她就走了下去。

地下室的中央,是一大壁龛。壁龛的地面上,有一个银质的十四角星。星的中央,就是耶稣基督诞生的精确地点。十四这个数,对耶稣意义很多。首先,象征着耶稣的血亲关系。圣经福音书记载,从亚伯拉罕到大卫王是十四代,从大卫王到迁都巴比伦,是十四代;再从巴比伦时代到耶稣又是十四代。再有一个说法,是耶稣诞生时,以耶路撒冷为中心,有十四个邦国。最后,联想到耶稣背负十字架走过一生最后的十四个 Stations,还真得承认十四是个不寻常的数字。总之,这十四角,时间上代表了从古至今(圣诞);空间上代表了普天之下;个人经历上代表了他最光辉的时刻。导游对我强调十四角星意味着耶稣是从王到王,万王之王(基督就是王的意思)。我理解他的意思,就像我们老的成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十四角银星的中心,就是耶稣的诞生地

壁龛的对面,是一个简陋的石洞,里面是婴儿耶稣用过小摇篮的祭坛和在耶稣出世时赶来敬拜的三位先知的祭坛。我站在这阴暗冷清、由几块大石头砌起的石洞前,不敢相信这几件毫无生命力的物件,竟有无比的魔力。谁能想到,这个破旧的石洞,两千年来,给世界上千百万的基督徒,带来了生命,信仰和希望。也同样是这个石洞和石洞产生的理念,又使数不清的异教徒死于了偏见,疯狂和战争。怎么样去正确地理解这个宗教呢?洞里悬挂的每一幅画像上,圣子,圣母头上都有金色的光圈,我问自己的问题是,这个光圈真的存在吗?


婴儿耶稣曾住在这个破旧的石洞里。

从教堂出来,在明媚的阳光下,深深出了口气。教堂位置很高,可以放眼近处远处的风景。和神职导游闲聊着天气,赞叹着周围美好的风光;同时,向他手中塞入了颇为丰厚的小费。我出手很少有这么大方,这次为什么?为布道一生的耶稣所感动,不会。为导游的辛苦所酬谢,多了点。那为什么呢?在耶稣的小摇篮旁,我突然想到了我的母亲。她是虔诚的基督徒,她可能不会有机会来这里朝圣;而我的眼光短浅,领会不到基督的深邃,在此地感受到的,只是苦难的母亲和儿子。我想,要是能为母亲和她信仰,表点心意,她一定会很高兴的。

在橄榄山客西马尼的时候,查理告诉我们,建造在这里的教堂,“The church of all nations”是基督最后一次为信徒,为人类祷告上帝的地方;也是叛徒犹大出卖他后带兵捕捉他的地方。在教堂的外面,有一片橄榄园,其中的几棵,寿命已经超过千年,也有附会说是耶稣在世时的树。这些古树,目睹了历史的变迁,文化的承传。想想看,基督教从当年耶稣和他十二个门徒四处奔命,惨遭屠戮,到今日拥有近十亿信徒的世界第一大教,2000年的人类历史,是和基督教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从橄榄山上,放眼西望,可见犹太人始建的气势宏大的耶路撒冷老城,可见老城上穆斯林美丽的金顶,可见老城中耶稣圣墓庄严的穹庐。三个宗教在这块圣地上你死我活了千百年,“上疆场,彼此弯弓月”。谁对谁错,难有公论。若问我的看法,极为简单:作为宗教,我看到的是狭隘和偏执;作为文化,我看到了博大和宽容。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612&postID=21105


去耶路撒冷 (六) 死海边的故事2006-12-16 14:06:32
1947年,对犹太教的经典和历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

一个在死海旁边放羊的小孩,在荒山的岩洞里,发现了一个陶罐,罐里还有三卷羊皮。穷苦的孩子,把羊皮拿到街市,恳求鞋匠为他做双鞋。如果这个鞋匠和这个孩子一样,没读过书,不识字,那犹太民族就失去了祖先精心为后代留下的无价之宝。从人类文明史的角度看,这损失可能更大于犹太人流离失所两千年的苦难。

这就是比圣经旧约全书年代更久远的犹太古经发现的离奇故事。老天爷要保留犹太人历史的见证,就让这个鞋匠认识了几个字,有过一点知识;他虽然并不认识羊皮上的古老希伯来文字(现在能认识这种文字的人也是按个数的),但“educated guess",或商人的精明,使他认定这绝对是比一双羊皮鞋要价值多得多的东西。专家们最终认定,这就是犹太经典中曾经提及,而一直未曾发现过的犹太古经,抄写的时代,距今至少两千年。以后,又陆陆续续地发现了许多同时期的其它古经。因在都死海附近发现,统称为“死海经卷”(Dead Sea Scrolls)。“死海经卷”对早期的犹太历史,文化,宗教都有直接的描述,而最大的意义在于,它证实了基于公元十世纪版本的现行圣经旧约全书,是真实地创作于两千年以前的历史文物。

我们从伯利恒回来之后,就去了以色列国家博物馆,参观在那里展出的“死海经卷”。展品是复印件,放置在大圆橱窗里。还有发现时间和地点的介绍,及专家对古经的辨译过程。看过展览后,又放映了古装的电影,讲的是古经的故事。对古经的事,我以前多少知道一点,所以,最吸引我的,是死海附近的自然风光----兰天下的沙漠,寸草不生的荒山和由高大棕榈树围起来的绿洲。对了,还有那一望无边的碧兰死海。

“明天应该去死海啊!”我好像又发现了新的目标,尽管我们商定的是休息和逛街。去参加旅游团是来不及了;坐查理的出租车去,非叫他狠宰不可(下车时,他给我留下了他的电话)。临时抱佛脚,查询旅游手册,才知道,在耶路撒冷和死海最有名的度假村间,每天有几班长途汽车,朝发夕归,经济实惠。得,就是它。

“不怕人肉炸弹啦?”太座不无担心地问。
“豁出去了,林副主席的话,‘活着干,死了算’。不去,后悔一辈子。”其实,通过这几天的观察,我发现以色列其实是非常安全的国家。军人,警察随处可见,经常检查过往行人;进任何公共场所,如车站,shopping mall,旅游热点等,都要经过安全检查;再加上对巴勒斯坦人几乎是歧视性的防备,对安全的忧虑是其实是多虑的。当每次我说林副主席这句话时,太座的结论是:“王八吃秤砣”,又要铁心玩命了。

旅游手册上讲,耶路撒冷的新汽车总站,是世界上最大的。进去看了一下,也没觉的有多大。但人很多,商店也多。想象不到的是,长途车就和旅游车一样,干净舒适。车厢后半部,集聚着十几个年轻的以色列士兵。身带武器,优哉游哉地嘻笑打闹,既看不出军人的严肃,也觉查不到战争的紧张。以色列军人的流动,如去营房,哨所,集结等,都是由民间交通公司解决。所以在汽车火车上,总可以看到很多的士兵。有这些大兵娃在车上,多少有给了安全感。汽车很快就出了城,进入了荒山沙漠地带。


死海和附近的荒山。古经就发现在这样的岩石中。

肉眼看到的景色,总与电影演的有些差距。所以,人们总是在说,“观景不如听景”。公路延绵在沙丘和荒地里,周围没有特别壮观的风光。当死海出现在汽车前方时,沙丘变成了高大的荒山----名符其实的荒山,光秃秃的寸草不生。随着方向的改变,车的一边是像墙一样的黄色岩石;另一边是兰宝石一般海面,比在荒丘时赏心悦目多了。汽车在一些由高大棕榈树围成的绿洲前停过几次,这是车上士兵的哨所和营房,他们下车了。眼前的这条公路,是以色列东部交通的命脉,沿途能看到很多的哨所,象是时时提醒着人们战争的存在。

我们要去的地方,离耶路撒冷大约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叫 En Gedi,是死海边的度假村。和其它度假村相同,有交通到海边(千万别想从任何一处走到海边,一定会陷入泥沼中的),有泥浴的设施,有温泉浴池,有商店饭馆。想奢侈一下,还有马杀鸡。特别吸引游客的,是它独一无二的地理特点:全世界陆地的最低点,低于海平面416米!


竖立在公路旁的招牌,世界的最低点。


死海,荒山,绿洲和最低点-416米

换好了泳装,急不可待坐上小电车,向海边进发。沙滩上,搭建了救护台,一个救生员在值班。下水前,他向大家讲述了死海游泳的安全规定:任何时候,只许脸朝上,保持仰泳的姿势,防止海水进入眼睛,鼻子和嘴。他还没讲完,我就被海边另一奇特的景观吸引过去,没再听他继续唠叨。结果,几分钟后,我为自己的无知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吸引我的是海边的岩石。因为海水的盐含量,到了饱和的界限,海水打到岩石上后,盐结晶就解析出来。时间长了,岩石上形成厚厚的盐结晶,看起来就像白色的珊瑚礁,煞是精巧。海水真清澈,因为盐度太高,水中没有任何生物,名符其实的“死”。也看不到任何人为的排放物,没有污染,水清见底。接触到海水时,感觉温度正好,于是高高兴兴地沿着小栈桥,大步走到海中。


美丽的“盐”石,多象珊瑚啊。

我记住了救生员的话,没有正面扑向水中,却是用力地倒在海里,海水没过了我朝上的身体。霎时间,我感受到剧烈的双眼烧痛,鼻腔刺激和喉咙中苦咸。急速站立,双手捂眼,口中高叫。救生员急忙走到我身边,拉着我走回沙滩,用清水龙头对我脸上冲洗。

“我说过,要轻轻地倒在水里,不要让水沾到脸上,你没听到吗?”
“听到了,只是不知道海水这么厉害。”

清洗后,感觉舒服了许多。救生员指着水中的一个木筏说,“那上面有清水管和龙头,脸上沾了海水,到那去洗,就不用再回来了。”“啊,还这么方便呐”!“是的,先生,我刚才讲过了。”还能说什么?道声对不起赶紧下水吧。

这回轻轻地倒向水中,微微抬起头,伸开双手,身体就浮在海面上了,真是有趣的感觉。我试着扭转身体,上下踢腿,就是不下沉。和太座说,应该让所有学不会游泳的人,都到这来享受一下浮起来的感受。太座说,现在是别把你自己的脑袋掉到水里更重要。嗨,一点解放全人类的宽阔胸怀都没有!哪像我,知道想沉都沉不下去,就豪迈地高喊:“自信人生蹈死海,会当水浮三千里”。死海有三千里吗?


优哉游哉地漂浮在水里,近处就是冲洗用的木筏。

玩够了漂浮,上岸。在为游客准备的泥盒子里,把黏度极高的黑泥,抹遍全身,这就是死海边有名的“泥浴”。黑泥里含有大量的矿物质,金属元素。都是些什么,我说不清楚,大概和周围的温泉差不多。据说是抹在身上再保持几十分钟,对皮肤,对身体大有益处。我对保养健身和对宗教差不多,都是敬而远之。太座很积极,游客也人人都抹,我就跟着起哄,给自己弄个满身泥,满脸黑。赶紧请手还干净的游客照张像,好贴到网上,给想见史迷长得啥德性的网友们一个全身正装照。但愿别见光死。


他就是史迷。

半个小时后,把身上的泥冲洗干净,坐车又回到度假村。下一个节目是洗温泉。
对温泉中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和能治什么病,我是不甚了了;但泡热水澡,肯定是我的强项。水质平滑清净,温度舒适宜人,感觉就像进入温柔乡,旋风式的五天旅游,到现在全身心休息下来,昏昏欲睡,得隆望蜀地幻想再有个美人做马杀鸡。。。。。为了见证这死海温泉的水质,特地照下了它的元素含量表,请网上的专家们帮助分析鉴定一下。若真好,下次还去。


温泉水温,水质的介绍。

再下来,吃饭,逛花园。当夜幕将老城变回寂静,神秘,惶恐时,我们又回到了耶路撒冷。明早就要离开了,心中突然产生了惜别的恋眷。不知是哪来的冲动,拉着太座,再次来到老城的大墙下。沿墙走到最著名的城门大马士革门前,照了一张夜景,算是向耶路撒冷道别。天上飘起了淅沥的小雨,山头的夜风带来了微微的寒气,面对这圆了的梦境,心中默念着象是对老朋友祝福:耶路撒冷啊,处于风雨中,愿你再屹立三千年。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612&postID=26700

去耶路撒冷!(七)地中海的夕阳2006-12-20 17:48:25

离开耶路撒冷后,我们去了这次旅行的最后一站,以色列最大的城市,特拉维夫。

特拉维夫位于以色列的西部,濒临地中海。在1967年以色列强占耶路撒冷之前,曾是以色列的首都。尽管以色列把它的政治中心迁到耶路撒冷,特拉维夫依旧是以色列现代文化的中心和经济金融中心,也是对外的主要窗口。

漫步在特拉维夫街头,感受不到耶路撒冷那种沉重的历史气息。和耶路撒冷不同,这里看不到满街的犹太教士;看不到荷枪实弹的士兵;就连女人服装的颜色,都不象耶路撒冷那样,以黑色为流行颜色;而是多彩多姿。为买一件具有传统色彩的纪念品,我们找寻了许多商店,一无所获。最后,一位身着亮丽的年轻姑娘,不无戏谑地对我们说,“应该去耶路撒冷找找看”。

和许多现代化的大都市一样,特拉维夫的市中心和海滨大道上,耸立着众多的高层建筑。繁忙的市内交通也与各国的大城市别无二致,任何一个角落都会感受到闹市的熙熙攘攘。如果特拉维夫的魅力仅是如此,大概也不会吸引我们太久。而真正吸引我们驻步,使我们流连忘返长达数小时之久的是它美丽的海滨,地中海的海滩。


特拉维夫的海滩和大饭店

在城市的西侧,从北到南,沿着海岸,是长达数公里的沙滩。不象许多名胜度假海滩,沙土是从其它地方运来后,人工铺垫的。这里的沙子是在地中海海流和潮汐作用下,来自于北非的大沙漠。经过海水的细化和清洗后,淡黄色沙子,细密的就象是土壤。赤脚走在沙滩上,脚下松软轻柔的感觉,使我们不忍停步。于是,沿着海滩,一路走了下去。

一个个海滨浴场,一个个精巧的小花园,一个个昂贵的海鲜饭店,沿海滩展开。因为旅游的旺季已过,只有很少的游客,在海边徜徉。淡蓝色的海水,翻卷着层层的白浪,于穷尽处与蓝天相连。不远的海面上,几个冲浪的勇士,身轻似燕,自如地穿梭在白浪蓝天中。脚下,透过清澈的海水,淡黄色沙层里,红白相间的小贝壳,到处可见。潮水退下后,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从14层楼上看地中海和海滩

每次到海边,我都会十分兴奋。也从大海的波涛中,领会着历史的回声。

我崇拜大海。从1974 年在北戴河第一次看到海后,就和大海结下了不解之缘。大学,就读在北方最美丽的海滨城市,学的是海上专业。毕业后,于回北京,坐办公室的机会不顾,当了能云游四海的船郎。两年的时间里,走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穿南海,红海,日本海,地中海;过欧亚美非四大洲。洋插队后,也从未离开过大海:最欣赏温哥华宁静的海湾,最喜爱金门公园外汹涌的海滔。

喜爱大海,对海的遐想就多。人类的文明,虽不曾产生于海洋,却依靠着海洋,传播到世界的每块土地。世界上的大陆分为了好几块,但海洋只有一个,一个整体。一个民族,当她面向大海,敞开心扉时,她就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当她不顾自己拥有大海宝藏而下令封海时,就把自己引入了绝路。人类社会凭籍着海洋,交流溶解着不同的文明,传播着不同的信仰。人类自身,就是在这种传播交流中,得以成长壮大。再联想到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环地中海文明,从两河的谷地,到雅典的城邦;从埃及的人面狮身,到耶路撒冷的古城,闭关自守的古老文化,又有哪一个不是经由海洋的传播而昭明世界的呢。

站在这浩瀚地中海的沿岸,望着缓缓西垂的斜阳,思忖着几天的所见所闻。几天前来的时候,未曾想过地中海与周边文明发生的契机;但此时此地,我仿佛突然通晓了,离开了地中海,这些人类最古老的文明,是无法远播到全世界的。身后那代表着古老文明和宗教的耶路撒冷,正如眼前的夕阳,依旧放射耀眼的光辉,化入在广垠的大海之中。而海洋,通过它的风,它的浪,它的船舶,它的征人,把历史和现实化解融合,把宗教和希望撒向人间,把文明的光辉带到海角天涯。我想,这大概就是大海存在的意义吧。

眼前的斜晖,即将消逝在暗红色的海滔里。我急忙拿出了相机,照下了此行的最后一张相片。突然萌发出了灵感,用“地中海的夕阳”来描绘在耶路撒冷看到的一切,不是很贴切的吗?


地中海的夕阳
由史迷张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