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325I的博客

身如不系之舟,一任流行坎止.心似即灰之木,何方刀割香涂。
正文

什么是幸福

(2009-02-02 10:26:31) 下一个
讲讲叔本华这个悲观主义哲学家的幸福观。
                 
  叔本华说:“这一切都只是外表的不同,脱下这些装束,骨子里大家都不过是一些
对命运充满了忧虑的可怜的演员而已。”可见,只要是人,只要他还活着,体验到痛苦
是必然的。“正如伏尔泰说,一旦到达我们的目的地,我们将远离这个世界。这个世界
正如我们发现的那样,是愚蠢而邪恶的。”按照这种说法,只有在等我们离开了这个世
界以后,我们才能避免痛苦的体验。
                 
  当然,有一种活着的人是比较不会有痛苦的体验的,那就是冷漠的人。但是,不痛
苦并不代表幸福,一个冷漠的人却时时地感到一种对生活的厌倦,这就是当代都市人的
特征。叔本华说:“就个人来说,对痛苦的感受性和对厌倦的感受性成反比”,也就是
说,一个人要么感到痛苦,要么感到厌倦。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生没有圆满的幸
福。正如叔本华又说:“痛苦和厌倦是幸福的两大劲敌。甚至可以说,我们有幸在相当
程度上摆脱了其中之一,但另一对头则无法摆脱,人生多少有些游移于这两者之间。”
                 
  然而,这也并不是说幸福是不可求的,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只是,我们必须明白,
由于人生的本质在于一种过程,所以,幸福也不是一种死气沉沉的东西,而是一个生机
勃勃的过程。这就好象吃饭,我可以告诉你吃饱肚子的方法,但如果你不吃那肚子也不
会饱,换句话说,即使你吃了,等下你还会再饿,下顿你还必须再吃。人体的新陈代谢
和人生,和幸福一样,都是一个过程。
                 
  幸福是一个过程,那么幸福是一个什么过程?为什么不是对财富和名利的占有过程

                 
  按照叔本华的观点,真正持久的幸福并不是一种占有的过程,因为任何占有都是有
限的,而人的欲望和需求却是无限的,有限的占有无法满足无限的欲求。把幸福理解为
对财富的占有,那么,“当我们无力增加能满足各种欲求的钱数,我们便会因不断地为
增加钱数的欲望而倍受折磨。”同时,幸福也不是对名利的占有过程,相反,我们大多
数人为名所累。叔本华说:“在我们的所有行为中,我们最先考虑的事情几乎是,别人
将会说些什么。生活中近半数的忧困烦恼,追其根源,都是由于我们在这方面操心过度
而引起的。”可见,名和利都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幸福。“这就愈加要依赖一个人内在
的东西,因为只有这种内在的东西才会长久地伴随他;只有这种内在的东西才是终身相
依的幸福的真正持久的来源。”
                 
  真正持久的幸福是一种内在的过程。一种什么样的内在过程呢?概括起来:幸福是
一个圆满的心灵的展现和表达过程。
                 
  叔本华说:“外在的幸福远不如内心的福祉。”“人最为高尚最丰富多彩的永恒的
快乐是心灵的快乐。”外在的东西很多都是我们无法把握的,“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作为一种“事件”,对于我们是一种客观的外在,很多我们无法改变。《无间道》
里说:“人无法改变事情,而事情却可以改变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叔本华认为:
“人生客观的部分掌握在命运之神手中,它会因情况变化而发生变化,而主观部分则掌
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在本质它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可见,真正的幸福要从内心去寻找。这跟佛家的观点倒有点相通。当然,这并不是
让人什么都不要干,整天坐在家里打坐。而是说,向内心的东西是根本的,其他的只是
一些基本的手段。毫无疑问,我们首先必须维持生命,如果生命没有了,生活的幸福也
就谈不上了。那种因为坚信“玩的就是心跳”而把自己的命都给玩没了的做法(比如吸
毒)无疑是错误的,叔本华也说:“整个幸福的本质的基础,乃是我们的体格,幸福最
为本质的要素是健康,再次,是维持我们独立自在,无忧无虑的自由生活的能力。”可
见,为了生活的幸福我们首先必须要有基本的生存。
                 
  那么,有了基本的生存之后,我们要怎样去向内心寻找幸福?我们说,要寻找一种
内心的“圆满”。
                 
  叔本华说:“‘自我’是人们所能获取美好事物的最伟大的源泉。愈是这样——既
人们从自身发现其快乐的源泉愈多,——他便愈幸福。所以,亚里士多德说到这样一条
伟大真理,‘知足者长乐’。”又说:“所有这些,最能直接使我们获得幸福的是愉快
而美好的心境,这种良好的性格因为自身而直接受惠。”可见,这种内心的圆满、自足
本身就能使我们体验到某种快乐和幸福。“一个理智的人,即使处在完全孤独的状况下
,也能以他的思想,他的幻想来获取极大的娱乐;即使没有任何变化,没有惬意的社交
,没有剧场,远足和消遣,他也能避免愚人的烦恼。”“所以,人生幸福的首要的最本
质的要素是我们的人格。除了这种在任何情况下都发生作用的因素外,别无其他原因。
”这里的人格就是指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的内心世界是怎么样的。最后,一个人有
了内心的力和美,还必须将它展现出来才能体会到一种真正的幸福。
                 
  叔本华说到:“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幸福就在于自由地发挥他的最高能力。”而
且,幸福的程度与我们心灵力与美的展现、表达程度成正比,“所有的人将会看到,发
挥的能力愈杰出,那么它所产生的快乐便愈多,因为快乐总是包含着使用自己的能力,
经常不断的快乐,才能构成幸福。”所以,“我们唯一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是尽可能地
使用我们所拥有的个人品质,并顺从这样的娱乐而且也把它们称之为游戏,力争它们所
容许的完美而不顾其余。”
                 
  因此,在叔本华的幸福观里,幸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首先是一个追求心
灵的圆满的过程。我们的心灵越趋向于圆满,我们的内心也就越有一种自足的快乐。孔
子说的“朝闻道,夕死可也”的状态可能就是这种体验吧。进一步,幸福是一个我们把
心灵的圆满展现和表达出来的过程。(这或许跟马斯洛的自我实现有点类似吧?)只要
我们确证了自己的心灵的力和美,我们就可以体验到快乐和幸福,而不必在乎“有形”
的拥有。(举个例子:如果地平线是零的话,填海的精卫和挖山的愚公一样值得传唱。
)所以,我们战胜痛苦的过程也就是我们获取幸福的过程,两者是统一的,痛苦的存在
和幸福的获取并不矛盾,关键是我们要不断地战胜痛苦,不断地获取幸福。
                 
  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这个被人们称为悲观主义哲学家的叔本华,其幸福观还
是很有见地的,能给我一些有益的启示。同时,我们也就明白了,快乐的方法和吃饭的
方法一样,并非无用。



zt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