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那边的姑娘

我是一个简单的女生,一个喜欢大海的女生. 如果我们是知己,也许我们可以一起去海边走走,看看,听听海的声音.
个人资料
正文

华夏优秀民歌系列83: 湖南民歌-浏阳河

(2006-07-06 09:31:11) 下一个
★浏阳河★
蒋大为
............
浏阳河
弯过了几道弯
几十里水路到湘江
江边有个什么县哪
出了个什么人
领导人民得解放
啊依呀依子哟
浏阳河
弯过了九道弯
五十里水路到湘江
江边有个湘潭县哪
出了个毛主席
领导人民得解放
啊依呀依子哟
music
浏阳河
弯过了九道弯
五十里水路到湘江
江水滔滔流不断哪
比不过毛主席恩情长
啊依呀依子哟
毛主席
象太阳
他指引着人民
前进的方向
我们永远跟着毛主席哎
人民的江山万年长
啊依呀依子哟
浏阳河
湾又长
两岸的客车向四方
幸福歌儿唱不尽啊
歌唱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心中的红太阳
啊依呀依子哟
歌唱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心中的红太阳
红太阳


http://www.tjhexi.gov.cn/hxdan/yinyue/liuyang%20he.mp3



(来源:法律与生活 作者:赵晓秋)

“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水路到湘江,江边有个什么县哪,出了个什么人,领导人民得解放,啊依呀依子哟 ……”在超级女生的比赛现场,张靓颖的一曲《浏阳河》打动了众多观众。当人们陶醉在《浏阳河》优美的唱段时,却不知道一位老人为了《浏阳河》的署名权已经打了10年的官司。

当事人简介:徐叔华,湖南长沙市人,1931年生。离休前任湖南戏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 49年9月参加湖南省湘江文工团,任演员,曾成功演出过《哑巴劳军》、《白毛女》、《兄妹开荒》、《女社员》等名剧。后从事编剧工作,先后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戏剧作品,为人们所熟悉的有歌舞剧《双送粮》、土家族大型神话剧《春哥与锦鸡》、花鼓戏《花鼓戏》、《还牛》等。

2006年春节前夕,已经75岁高龄的徐叔华为了维权《浏阳河》仍在奔波——1月24日,徐叔华将山西春秋出版社、北京正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图书大厦有限责任公司等告上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徐叔华已不知道这是他打的第几场官司了。熟悉徐叔华的人认为“老头很倔”,用朋友的话形容“为了一首歌10年打20多场官司,可以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了”。

洗澡洗出《浏阳河》

2006年2月17日意味着北京又一个早春的到来。提及56年前的事情,75岁的徐叔华有一种时过境迁的淡然,甚至不知道该从何说起。经过片刻的沉默,透过电话线,徐叔华打开记忆的闸门,为记者讲述了《浏阳河》背后的故事。

1950年9月,年仅19岁的徐叔华随湖南省湘江文工团土改工作队来到长沙市东郊浏阳河畔的黎托乡体验生活。

很快就秋收了,分到地的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交公粮也变得十分爽快,送粮路上,颇有些你追我赶的味道。徐叔华受到启发,打算编一个小戏“送粮路上”。当时,由于晚上老是开会,徐叔华经常要很晚才能回到住处。一天,他回来得又很晚,天黑路不平,他脚下一滑,差点一头栽进路边的水沟。但正是这个趔趄触发了他的灵感:爷孙二人推着小车送公粮,路上与一位青年农民你追我赶,一不小心,车轮陷入一条水沟。因为粮食装得多,爷孙俩力气小抬不动,就请那个青年农民帮忙。而那青年农民有意逗乐,就对小孩儿说:你答得出我的问题,我就帮你抬。于是便引出如下的唱段:“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水路到湘江。江边有个什么县,出了个什么人世界把名扬……”

15分钟的《双送粮》是徐叔华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由于该剧继承了我国“以歌舞演故事的结构方法”,比较充分地发挥了湖南花鼓戏载歌载舞的特点,生活气息浓厚,再加上歌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感情真挚,很快就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

1951年5月,《双送粮》被选调到北京参加会演,并于22日晚上搬上了中南海的舞台,为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演出,获得极大的成功。

从此《双送粮》就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向全国播放,由中国唱片公司灌制成唱片向全国发行,在全国出现了一股上演《双送粮》的热潮。而其中的核心唱段《浏阳河》更是深入人心,逐渐脱离了《双送粮》,成为传唱全国的名歌。

“当时我在浏阳河进入湘江的最后一道弯前,整整干了一天活,到了晚上,就和当地的农民们一起跳到浏阳河里,把整天的疲劳劲儿全消除掉,灵感也就上来了,在当晚回住处的路上,《浏阳河》诞生了。”《浏阳河》的创作有太多的细节让徐叔华回味。

人或许不能随意地活着,谁也不曾料到,1957年,一直一帆风顺的徐叔华亲历了人生中无奈的转折点——“反右 ”运动中,无心的几句错话使他成了“中右”。从此,由于当时政治的原因,已经家喻户晓的《浏阳河》不再署徐叔华的名字。

1959年,朝鲜和阿尔巴尼亚共和国的艺术代表团到中国参加国庆十周年演出,在毛主席的家乡韶山,他们提出要唱一曲当地老百姓最喜爱的歌曲。《浏阳河》顺理成章地被选上,也正是从这一次演出开始,《浏阳河》词曲作者易主,被冠以“湖南民歌”的称号。

这么一改,《浏阳河》是“湖南民歌”的概念便在人们心中扎下根来,唱《浏阳河》的人都以为它是民歌。从此,《浏阳河》越唱越红,词作者徐叔华的名字却在歌声中渐渐被遗忘。

用法律为《浏阳河》正名

可能连徐叔华自己都没有想到,1997年6月第一次为《浏阳河》打官司的经历开启了他10年、甚或将要持续一生的维权之幕。

1992年,离休的徐叔华来到北京,和在中国歌舞剧院工作的大儿子徐瑛一起居住。当时徐瑛逛商店的时候,买回一盘由上海唱片公司出版的畅销影碟《红太阳》,回家一看,《浏阳河》署名是“湖南民歌”,没有署徐叔华的名字。徐瑛建议父亲就这个问题向有关部门“反映一下”。

在儿子的建议下,徐叔华迈出了人生中不同寻常的一步,他决定拿回属于自己的著作权。

徐叔华清晰地记得,那是一个星期一的早上,他拿着1952年11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双送粮》单行本和一盒磁带找到了国家版权局反映自己的情况。很快,徐叔华的问题得到了重视。1992年,湖南省文化厅正式发文认定:《浏阳河》的署名应为徐叔华作词,唐璧光原曲,朱立奇、齐芝田等集体编配。“丢失35年的‘孩子’终于回到了自己的手中了 ”,为此,徐叔华兴奋了很长一段时间。

1994年5月,国家版权局为纪念著作权法实施3周年,与中央电视台举办了一场晚会。徐叔华和《浏阳河》的曲作者唐碧光接到了该晚会的入场券。

“那个场面我太激动了,当时,有位演员唱了《浏阳河》,唱完后,主持人肖晓琳走到台上,她说,今天,这首歌的词曲作者也在现场,并把我们两个人请了上去,这是我第一次作为《浏阳河》的词作者出现。”没有想到的是,徐叔华的“激动”没有持续过多的时间,他便深深感受到了现实对他的嘲弄。

以为重拾《浏阳河》署名权的徐叔华在随后的几年里,发现市场上有95种歌曲集、700多种音像制品都选用了《浏阳河》,然而为词曲作者署名的只有1%,余下的99%有将《浏阳河》署名为“湖南民歌”的,有署名为“佚名”的,更有一些署上了别人的名字。

这种情况让徐叔华始料不及,“我开始给侵权的出版单位去信,向他们说明情况。”徐叔华说有的出版单位态度非常诚恳,向他道歉,并保证以后不会再出现这样的问题。然而,更多的出版单位采取了不理睬的态度。

1996年的隆冬季节,65岁的徐叔华骑着自行车按约好的时间来到一家出版社,就《浏阳河》的署名问题进行交涉。那天下着大雪,他骑自行车到达时已是中午。对方说好派人到传达室来接他,可他等了半个多小时也没见有人来接。再打电话,对方又说吃饭去了。回到家里,由于天冷加上心里窝火,徐叔华病倒了。儿子徐瑛一怒之下就支持徐叔华去法院起诉侵权单位,这是徐叔华第一次拿起了法律武器。

1997年6月,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经开庭审理,判侵权出版社向徐叔华赔礼道歉,赔偿徐叔华精神损失费30 00多元,经济损失1000多元。

从此,依法维权成了徐叔华退休后生活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说句实话,我们打官司是得不偿失!”徐叔华的妻子邓序鸾女士无奈地说。徐叔华虽然是每战必胜,可有些侵权赔得很少,“有一次我们只获赔了500元,官司赢了但赔了钱,不过能讨个说法,赔点钱也舒坦。”

不言放弃,要做乐坛“老王海”

讲述自己十年的艰辛维权经历,徐叔华的语调好像很轻松,电话机的一端总是传来一阵阵开朗的笑声,但熟悉徐叔华的人知道这笑声背后的艰辛是难以想像的。

为了给《浏阳河》正名,向侵权方“讨个说法”,多年来,徐叔华几乎将自己的退休工资全部用来购买收录有《浏阳河》歌曲的书籍和音像制品。无论到哪个地方,“去新华书店和音像店转转”成了徐叔华的习惯。

目前,徐叔华打了20场官司,被告有出版社,音像出版公司,地域范围从内地到香港。“老伴觉得花了这么多的钱,打了这么多官司,官司好像是越打越多。我只好安慰老伴说毕竟打一个少一个呀。”

徐叔华告诉记者,在20多场官司中,许多与他交锋过的侵权公司都说他的脾气倔,但这位老人在经历波折之后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维护一个人的尊严和权利没有错误。“有人说我打官司打上了瘾,向侵权者讨个说法,这没什么不好!我要当音乐界打假的‘老王海’!”

“永不放弃”,这四个字在记者与徐叔华的谈话中,反复多次出现。“我已经75岁了,活到我这把年纪,经历了许多事情,金钱、地位等对我来讲,早已不再重要,我最珍惜的是自己的名誉,一辈子清白做人的名誉,那是多少钱也买不到的。同时我还珍惜我的权利,这一点对曾经被强行剥夺过权利的我尤其重要。我并不觉得自己老了,如果说我还想做点什么的话,那就是用法律维护我的权利,用我自身的努力捍卫法律的尊严,让那99%的侵权在我的努力中逐渐减少,直到变成零。生命不息,努力不止,永不放弃。”

在长沙芙蓉广场上,一位少女陶醉在小提琴曲中,少女一头飘逸的秀发宛如浏阳河蜿蜒不断的流水,头发上隐约可见的音符正是《浏阳河》的曲子,而这座雕像上刻的正是《浏阳河》的八段唱词……遗憾的是,从《浏阳河》雕塑竖立起到现在,雕塑上的《浏阳河》词作者一直以“湖南民歌”署名。

2005年12月26日,《浏阳河》词作者徐叔华与该雕塑的主创者之一聂仕华终于达成协议,将《浏阳河》词作者改成“徐叔华”。不知道这样的结果能否让10年艰辛维权的老人感到稍许的安慰。

链接:徐叔华部分维权案件

1.1997年11月28日,徐叔华诉北京电影学院出版社一案宣判,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判决书中说,该出版社所发行的音像制品《中华至尊》VCD中擅自收录《浏阳河》,但未署名词作者徐叔华,该出版社赔偿徐叔华精神损失费、经济损失费共9880元,并在一家全国发行的非专业性报纸上向徐叔华公开赔礼道歉。

2.2004年2月7日,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徐叔华诉河北百灵音像出版社出版《民歌舞情》唱片擅自收录《浏阳河》,而且未署词作者徐叔华而侵犯其著作权一案进行宣判,判决被告赔偿徐叔华精神损失和经济损失各2000元。

3.2003年初,徐叔华称北京大百科光盘有限责任公司制作、河北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民歌风情》CD光碟擅自收录《浏阳河》,而且未署名词作者徐叔华,于是他将出版公司、制作公司和经销商告上法庭。2005年7月,长沙中院就此案做出一审判决:河北音像出版社赔偿徐叔华经济损失及制止侵权支出的合理费用共计5000元,北京大百科光盘有限责任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4.2005年9月,徐叔华以侵犯著作权为由,将广东音像出版社诉至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徐叔华诉称,广东音像出版社未经他许可,在他发行的CD唱片《乌苏里船歌》和盒式音带中编选了歌曲《浏阳河》,而且署名为“湖南民歌” ,侵犯了他享有的作品使用权、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和获得报酬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