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没有什么文化生活,娱乐更是单调得很,在小学五年级家里添置第一台黑白电视机之前,飞鸟的文娱生活和奶奶家附近的文化宫舞台紧紧相连。
文化宫修的很不错,宽敞明亮,舞台恢宏,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里,也确实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快乐。
我的奶奶出生在大户人家,未嫁时也过着大小姐般的富裕生活,后来嫁给爷爷,到处漂泊,更由于爷爷的时运不济生活逐渐清苦,但骨子里面还是免不了那封建才子佳人的梦想,所以闲遐时就把这个梦想经常灌输给她身边的孙女飞鸟。文化宫那时逢周末经常有市京剧团,评剧团来演出,奶奶自然欢喜得很,一定会带我去看,在奶奶的影响下,小小年纪的我,居然对这些旧时剧<穆桂英挂帅><三请樊梨花><铡美案>等津津乐道,看了一遍又一遍,舞台上那些手持芳帕,莲步轻移,字斟句酌,咦咦呀呀的封建大小姐作派,是奶奶所喜爱的,而少不更事的飞鸟只对那些演员舞台上闪闪发亮的光鲜行头啊,凤冠霞帔啊,穆桂英征战时的羚角头饰啊,感到无限新奇,经常相约好友小晶,在演员化妆休息的时候,趴在小化妆室窗外偷看,因为我们个子矮小,经常看不到,有时更要一个扶一个踩着外墙的边缘凸起,小心翼翼的攀爬上去才看得到,还要万分小心,被演员发现了可不得了!现在回想起来,那种恶做剧般的儿时乐趣,是多么温馨。
后来剧团来得少了,电影开始多起来。除了好看的演才子佳人爱情的彩色电影<追鱼>(越剧,王文娟扮演牡丹),<红楼梦>(越剧,王文娟扮黛玉),<宝莲灯>,<花为媒>(评剧,新凤霞,赵丽蓉主演),也自然少不了那个时代伴随我成长的革命影片,<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琼花><董存瑞><上甘岭><英雄儿女><红岩><永不消失的电波><孤胆英雄>等等,给飞鸟幼小的心灵留下无法沫灭的深刻记忆,而小潘冬子果敢坚定的面容,潘妈妈牺牲时回荡的那首<映山红>和<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相信也一定深驻在一代同龄人心中吧。还有<永不消失的电波>中的王心刚,王晓棠,尤其孙道临的精彩表演,也依然深刻难忘。
儿时的舞台,是生活的缩影,更时时刻刻跟随着时代的脉搏,在那风起云涌的政治风云变幻中,我也有幸看了一些现在想起来实在啼笑皆非的影片,如江青领导拍摄的<铁证>,记得影片一开头就是一群学生在考大学,突然一个女生突然昏厥过去(预示考试教育制度害人),然后一个农民打扮的青年跳将出来,举起拳头,显示他的满手老茧就是入大学最好的证明!尚年轻的葛优爸爸存壮先生,在讲台上对着一个模型大谈马尾巴的功能,极尽讽刺“资本主义教育”害人无聊之能。。。。可叹荒谬的时代,荒谬的舞台。
没有电视的日子里,我们曾和世界如此远离,闭塞生存在有限贫瘠的文化土壤中,也只好在有限的营养中大口呼吸,大口咀嚼,也算囫囵吞枣般建立了最初的价值观,人生观,而奶奶那一辈老人所推崇的老派婚姻观爱情观,却也曾深植我心,到长大以后走过感情的千山万水,才逐渐褪去,惊觉很多美好韶华已然如水流过,而那儿时的光灿舞台,却仿如旧梦,依然依稀入梦来。。。
(待续)
sorry, i must confused two old movies into one,haha...
很奇怪,高中时飞鸟有四川籍的语文特教,方言很重,其他同学都听不懂他讲话,只有飞鸟给翻译,呵呵,天生对语言敏感吧。(又自卖自瓜一把,嘻嘻!)
还记得电影里面往棉袄里面弄盐那段吗,战争时期真艰苦啊。喜欢那个时候的潘冬子祝新运,长大以后就不好看了,遗憾。
一盘没有下晚的棋,我也记得,里面好像还有日本知名艺人三国连太郎吧,可惜现在已经去世了,他的儿子浩市倒是异常活跃在日本现在的舞台和荧屏上。
配音演员喜欢上影的,都不错。
那几个越剧看了很多遍。王文娟是还我阿姨的偶像呢,常常学唱。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谢谢飞鸟,太感动了,这是我会唱的第一首歌!这片子我看了很多遍,那时候好片子少啊。
孙道临我很喜欢,记得“一盘没有下完的其”吗?还有很多配音演员我也喜欢,尤其是童自荣刘广宁,乔榛丁建华。
佳人:谢谢你温暖的鼓励,希望我能如你所说早日如愿以偿吧。
听:我奶奶就喜欢这些老派的东西,很多陪她看慢慢也看出些门道来,现在想起来,觉得仿如隔世,那种幽怨的古人的爱恋。。。。。
嘻嘻,飞鸟不必羡慕心怡,你也会幸福的:)
我和飞鸟是一个年代的。你说的我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