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宣布它已经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这还有待确认。仅仅是地震波信号尚不充分证明这是一次核试验。但这若被综合手段确证为核试验,而且朝鲜又能在地表深度试验又不出现任何核泄漏,也确实表明了它的核试技术在提高。
国际社会毫无疑问又将施加新的制裁。但朝鲜获得核武器的决心已定,无论外界如何反应,它还是会按既定发展走下去。从现有核武器国家——无论是被《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许可或不允——走过的核道路来看,三次核试验尚不足以实现核弹头设计的小型化。换言之,无法保障导弹在匹配了这样的弹头仍有足够射程。那么,尽管有了核武器,还不能确保具有战略核威慑。
因此,朝鲜进一步核试将仍可预期。朝鲜继续进行核爆以及导弹与卫星发射、国际社会制裁、再试验、再制裁,这样的危机还将循环反复,螺旋上升,持续多年,至少在奥巴马总统第二任期内是这样。那之后又将如何?
不妨回顾历史。二战结束以来,发展核武器而又半途而废的国家和地区至少有瑞典、南非、阿根廷、巴西、韩国和中国台湾等,此外,还有前苏加盟共和国哈萨克斯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它们放弃核武器或核武计划的原因有四类:有为自身政体所不容的(瑞典);也有鉴于体制变化的(南非、阿根廷、巴西);还有由于美国对其盟国或盟友干预的(韩国和中国台湾)。苏联解体后被俄罗斯继承,俄罗斯以各种手段取得原苏联部署在哈乌白三国上的核武,则属第四类。
不是说放弃核武器只能有上述四类模式,但至少朝鲜的情形与上述任何一类都不沾边。
第一,朝鲜体制恰恰不是不容其发展核武器。第二,朝鲜确实偶尔发生政权更迭,但没有体制变化。第三,美国不是没有干涉朝鲜发展核武,但由于它不对朝鲜承担军事保护责任,因此其制裁对朝安全政策不起作用,若有也基本为负面,即增进朝鲜对美敌视,因此促使朝鲜更加发展核武。第四,原苏解体后核武的整合模式,完全不适于朝鲜。
中国与朝鲜存有互助合作条约,亦即1961年签订的军事同盟,这是目前仍对我国有效的唯一军事同盟协议(因此中国不属于不结盟国家,尽管我国长期支持不结盟运动)。该条约第二条规定,“一旦缔约一方受到任何一个国家的或者几个国家联合的武装进攻,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应立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对该条款也许可做如下的法律解释:如果中国遭受侵略,朝鲜必须立即给予我国以最大的军事与其他援助;而一旦朝鲜遭受侵略,则中国必须立即给予最大的军事与其他援助。由于在条约签订后我国取得了核武器,所以核武器保护应在“最大的军事与其他援助”的选项之内。当然,只有当缔约方未有对外挑衅而遭侵略时,才受条约保护。
在现实中,还可分两种情况。其一,如果我国对履约一贯坚定不移,或许因此获得成功干预朝鲜发展核武的杠杆;其二,即使中国这么做了,朝鲜仍将一意孤行,或许它根本就不会相信当代中国还有兴趣履行那个条约。问题是,对该条约以及它对双方的安全责任与意义,中方已不太提及,甚至不再“赞成”。或许我国不愿在公开层面涉及敏感,或许是真的不那么在意这个“冷战产物”,或许原委是朝鲜种种不顾中国利益的行为促使我国思维更新。我国政府有关部门的发言人在朝鲜首次核试后曾公开表示:不赞成“中国是朝鲜的同盟”的说法。此表态可能事出有因,但这可被朝鲜确认中方对条约已无兴趣的证据,朝鲜拒绝弃核就将更为坚定。
事到如今,即使中方旧事重提,朝方也肯定不愿走回头路了,因为朝鲜自己的核威慑将使它独立地维护其国家利益与路线。在上述条约继续有效期间,中方如根据自身利益在未来仍能恪守责任,那再好不过,但朝鲜至少凭借其独立的核威慑,将确保国家的制度与防务安全。
再来看看其他“非我族类”的核武器国家,如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在它们先后发展了核武器后,美国就真能坚持反对的顽固立场了?
中国在1964年试爆核武器,美国当时考虑对我核基地进行外科手术式打击,但事隔不到8年,白宫就开始与我国媾好,两国甚至发展了针对苏联的准同盟安全关系。印度在1974年首次核试后,美国确实对它进行了制裁,发起了“核供应国集团”,阻止印度从海外获得民用核能合作。但这未能挡住印度。1998年,印巴相继进行核武器试验,美国再度制裁。但这些制裁随着2011年的“911”事件相继撤消。美国随后提升了巴基斯坦在其反恐战略中的重要性,予其“非北约”盟国地位。对于印度,美国特意为其修改本国的防扩散出口法律,更于2008年成功推动核供应国解除对印度的核出口限制,其目的包含利用印度牵制中国。
美国全面调整对印度核武的政策,花了10年时间终于到位。
结论:国际社会将深化对朝制裁,我国也将衡量自身利益,对朝鲜加深制裁,但朝鲜推动核武器发展仍将无可阻挡。一段时间后,国际社会将无奈接受朝鲜核地位的事实。这个过程,从朝鲜试验核武器起,以过去的经验估计,大约为10年,即在奥巴马总统这一任期的后期以及他的继任者执政期间,美国对朝政策将做重要调整,而美国的盟国届时也将无奈跟随。那时,随着又一新的核武国家作为东亚国际政治独立变量的出现,这一地区的区域力量平衡乃至国际关系也将呈现重要转变。我国既需予朝制裁,也需未雨绸缪。美国过去对印巴核制裁政策的急速转变,就是不久以前的例子。
来源:观察者网作者:沈丁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