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人生活现象实录 四、上海、海外
1 、过去
我们面前这一对来自中国上海的夫妇,丈夫名叫由哲,看上去健壮精干;妻子黎莎,温柔贤雅。当年他们在中国是老三届的学生( 1966-1968 年的初中或高中毕业生),经历了文化大革命荒芜的年代,但他们一直努力地生存并艰难地成就着自己的人生道路。如今他们已经在美国生活了二十二年。
由哲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第二批公派出国的留学生之一,也是第一批在中国参加托福考试的留学生。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出国的留学生没有在国内参加托福考试,到选拔第二批去美国留学生时,才在中国广州设立了托福考点。那年由哲的托福分数超出教育部定的合格线 5 分,正像他参加留学生选拔英语考试刚好过了分数线 5 分一样,由哲认为自己的运气不错。依照当年的情况能考成这样着实不易,更何况那年从复习到考试只有两个星期的时间,最后三天他妻子黎莎突然患重病,把他的外语考试复习计划完全打乱了。他白天在医院陪护妻子,晚上医院不准家属留下,他就回家继续磨剑复习。考试当天,认识他的朋友都说算了,别去出丑了。好在他的英语底子不错,虽然时间准备不充分,但以前做了很多题目,结果同去考试的其他同事都没考上,他这个抱着“死马当活马医”念头去试一试的人反而过了关。
由哲的祖辈在旧上海时代曾经开过一个成衣工厂,但在解放前倒闭了。也幸亏那时家里的工厂关了门,到了解放后,他家的成分才没有被划成资本家。他们家在南京路有私人的楼房,由哲是家中唯一能考上上海一所有名的重点学校读书的孩子。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这所重点学校有很多部队的高干子弟,在文攻武斗中充当着抄家整人的角色。而由哲却十分喜爱读书,他常常躲在教室和家里沉浸在获取知识的快乐里。
因为由哲身高一米八四,体质很好,为人很稳重,他在学校不仅加入了排球队参加训练和比赛,而且成了队长。到了后来知识青年下乡的时候,他的弟妹都分到了上海附近的崇明农场去了,他却被分到了上海航运局的下属公司做押运员。在公司里,由哲业余仍旧参加上海的排球比赛,后来又渐渐当上了上海市业余的排球裁判。因为写作功底也不错,他经常给局领导写发言稿,党委会议也要让他这个不是党员的年轻人参加。后来他逐渐以写排球运动报道而出名,以致后来他被上海的一家报纸聘为业余体育记者,一段时期上海许多有关排球运动的报道都出自他的手笔。
黎莎的父辈也是老上海人,她家在上海解放前拥有土地,于是盖了一条里弄巷子,长长的里弄两边的房子全部租给人住,租金成了家中的主要收入。在里弄的最底部,她家盖了自己住的大院子,衔接两边的房子,面积很大。解放后,这些房子逐渐被国家占有,只有里弄最里边她家住的大院子没有被收走。后来在文化大革命中,政府认为她家的房子仍旧太宽裕,又把其中的部分房子给没收了,于是黎莎家慢慢变成繁华大上海里普通劳动人民中的一员。黎莎曾经在织布厂当过织布女工,后来因为她字写的好,会画画儿,从学校到工厂做的美术墙报都很出色,于是被保送进了当时的美术专科学校。她和由哲是经人介绍认识的,双方家庭门当户对,两个人都是南方人中的大高个,非常相配。他们在黎莎父母家的房子里结婚,生了一个孩子。直到出国后,上海改建旧市容,黎莎家的房子按现有面积给了安家费,这条里弄就和成千上万的里弄一样消失在上海的重建中。今天,上海已面目全新,人们几乎全都住进了高楼,里弄也成了上海历史的象征。
历史像过眼烟云一般抹掉了人类一些生存的痕迹,只剩下人心中的沧海桑田,停留在纸张和影像里,停留在后辈人亲切而又模糊不堪的记忆中。如果能把他们两家父辈们的生活细细描摹下来,也应该是一幅绝好的历史画卷。旧上海新上海的故事太多太多,每一个故事都有说不完的主题。如果你看过王安忆早年所写的获奖小说《流逝》,她现在的作品《长恨歌》等等作品,就会在她那细琐而静美的语言风格中品味出上海的一点一滴;还有那位写上海故事的“鼻祖”张爱玲,更是细腻地纪录了一段旧上海的历史。
历史,的确应该记录下来,是不该被忘记的。这也是我们写这个海外华人系列的真正目的。
2 、路程
由哲作为 1975 年后被招收为艺体类工农兵学员,进入上海一所高等院校学习。当时其他学科的学员不仅要求学生本人是工农兵,其父母也必须是工农兵身份,要求学生必须是真正的“根正苗红”。但文艺和体育类要求就不会那么严格。由哲喜欢学习科技方面的知识,但因为父母的成分不算好,最后只能以自己的运动特长进入大学的门槛。毕业后他应该回到原单位,但学校却想让他留校做教师,同时一家报社也想招他正式做体育记者。最后他选择留在了学校,因为学校有外文书报可以阅读。当时中国刚恢复参加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有很多国际知识急需得知,像奥运上的五环标志是什么意思等大家都不明白。于是由哲读了外文书报进行了翻译,在报上发表文章介绍奥运会,使读者知道五环代表五大洲。
这期间邓小平结束了文革的历史,并给了当代中国人一种新的生存形式。于是我们开头所说的年轻人出国留学的故事就开始了,幸运的是,由哲虽然是工农兵大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但他凭自己的努力,在年近三十岁时踏上了出国留学的道路,为自己创造了一个进一步成长的机会。
走出国门之后的由哲视野得到更大的开阔。他先在美国中西部的一所大学学习运动心理学,两年之后他得到了学校助教( TA )的工作,不仅每个月有近一千美金的奖学金,而且只需和本州学生一样交比较低的学费。(美国的州立大学收本州学生的学费是非本州学生学费的三份之一或更少。)这样,由哲慢慢开始有能力支撑自己和家庭的经济负担。妻子黎莎也千辛万苦从中国上海签证出来了,她前后签了四次才通过。最后一次她为了避免被人认为有移民倾向,放弃了申请儿子的出国签证。新换的签证官员不仅批准她的签证,还劝她带孩子一起出来,并和她开玩笑说不要三个月后再来麻烦他们给她儿子签证,并主动把孩子的签证也批准了。由哲出国的时候黎莎已经怀孕 6 个月,等他出国三个月之后孩子才出生。在儿子两岁时,由哲探亲回国,终于在上海见到儿子的第一面。最后一家人在美国团圆时,儿子已经四岁了。
每年的夏季都是美国青少年各种夏令营活动的时间。由哲因为排球打的好,被美国一个专门经营学生夏令营的公司聘为排球总教练,手下管着十几个美国教练。每年夏天要组织十几个夏令营,每年有 300 多个美国中学生参加。这中间由哲出众的才华又得到认可,很多美国人都得知这位来自中国的排球总教练。于是当由哲在得到博士学位之后,马上就得到了美国中西部的另一所大学的聘请,在那里当了两年排球教练。
这时一个和由哲一起读博士的美国同学,在马赛诸塞州做“人类身心健康”研究,便写信邀请由哲到那里一同工作。由哲在校学习的就是这个专业,他的导师做的就是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身体和心理结合的研究。因为美国人非常重视运动对人体的作用,他们认为运动不仅使得人的身体健康,更让人心里感到愉悦和轻松。于是由哲欣然前去。
在马赛诸塞州,他结识了一位很热爱中国武术的美国女士,她当时正在研究用中国的太极拳防治一些疾病的问题。这位女士有位非常有钱的丈夫,是全美零售业第三大巨头。她丈夫在她 55 岁生日的时候送给她一个信封,里面是 500 万美金支票。本来她丈夫是想让她用这笔钱豪华周游世界,但这位女士却要把钱用作人类健康的工作研究。因为她非常喜欢中国,经常到中国旅游学习,精通中国的传统武术太极拳。也就是在美国教习太极拳时她认识了现在的丈夫。现在他们夫妇仍旧支持着中国的武术研究和癌症研究,经常对中国进行数万美金的捐助活动。
她给由哲等研究人员看来自中国的录像,他们把患癌症的中国人分成两批,一部分人练太极拳锻炼肌体放松精神,另一批纯粹药物治疗,想得出人类用运动进行疾病抵抗的研究结果。她在美国也成立了一个“太极拳运动优于纯粹药物治疗”的研究会。普通美国人大都喜欢剧烈运动,对太极拳这种招式认真讲究,速度缓慢的运动不太感兴趣。但她却积极阐明太极拳在人的身心两个方面都具有很好的效果,这种古老的运动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放松心理压力。由哲参与了这个项目的研究。他们把各种病人分配到各种类型的运动中去,分别得出不同的研究数据,并写出不少的论文发表出来,这样一直又做了两年。项目结束,正在申请绿卡的由哲还需要三个月的工作期限证明,于是这位女士又给由哲延长几个月的资助,以支持他得到绿卡。她同时建立了一个以太极拳、按摩、针灸等健康中心,还出钱邀请中国著名的武术专家,健康专家来美国进行科学研究,有些人已经获得了几项国际专利,做出了非凡的成果。
后来当由哲又获得另一份工作准备离开马赛诸塞州的时候,这对美国夫妇又邀请由哲到他们家里住了两天。由哲看到他们夫妇非常富有,房子建在一个大湖边,家里客厅的墙上挂着几幅毕加索的真迹,家中摆设着古老的雕塑,州立博物馆的收藏也没有他们家的多,室外网球场就有两个,还有马场,外出散步一个多小时还没有走出他们家的土地。但是他们家只有一个小时工来帮助他们清洁和备餐,很多事情都是他们夫妇亲手去做。直到现在老人已经 80 多岁了,仍旧自己开车出门,没有专门的司机。他们还准备将来把家中所有的收藏捐献给州立博物馆。
由哲觉得有些美国富人的人文精神是非常可贵的,他们不把积累的财富完全当成自己的,他们回馈社会和人类的慈善举动要比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富人慷慨的多。
3 、专业
除了最初当了两年的排球教练,由哲的专业工作是做医学数据研究,其中统计研究占了很大的比例。在马赛诸塞州做完人类身心健康研究后,由哲到弗吉尼亚州的一所医学院作了四年的医学教学和临床研究后,然后跳槽去一个市场研究公司做主管,负责帮一个医疗集团对自己属下的各大医院作每季一次的病人满意度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各项开支进行综合研究分析。各大医院会参照研究分析报告进行年终奖金的分配。
三年后,由哲觉得公司不景气(此公司一年后倒闭),跳槽到一个大的医疗保险管理公司做生物统计学家,并任医学信息中心的主管( Director )。统计学需要很好的数学基础,但这项工作不需要艰深复杂的数学研究,而更注重把简单的数学原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所以虽然由哲没有统计学的学位,却因为几年的数据统计研究经验而获得了这份工作。又因为他说话风趣而与公司上下关系都相处甚好,很多部门都来找他做统计研究。更因为他的能力和学历背景,使得公司的老板很器重他。
有一次,公司的总经理( CEO )想推出一个新的糖尿病管理方案,决定每过几个月做一次市场数据分析以决定新方案的可行性。糖尿病的大部分患者是因为饮食不当,吃药不及时而造成反复,这是可以防止的,但需要护士对这些人进行管理,医院需要付出工资。由哲带领的小组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的结论是这个管理方案确能给保险公司或医院降低费用,目前这个管理方案仍被用于糖尿病管理。另有一次,公司 CEO 需要给美国卫生部长提供医疗保险管理的信息,由哲给他提供了疾病管理方面的资料,几张图表就能阐明许多问题,言简意骇。每个季度 CEO 还要向股民汇报公司经营状况,也要由哲提供疾病管理方面的数据。
例如美国医疗保险制度要求每个冬天来临之际, 50 岁以上的人要打流感预防针,打了以后到底有没有效果,公司通过政府拨款专门帮助社会上的穷人保险,政府要求达到多少穷人能打到这种预防针,达不到就罚公司的款项。每年由哲就收集这方面的数据,例如每年一个医院要找一千个人打预防针,五百个人打了,五百个人没打,公司花很多钱发信,打电话,派护士亲自上门去查证打了针的情况怎样,没打针的又怎样。如果打了针的还是感冒,那就要研究怎么处理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用分析证据来指导新的处理方案。再例如有一种保护早产婴儿的药, 1200 美元一枝,用了 5 到 6 针之后,据说就不生某种疾病。如果生了那种疾病每个早产儿需要用 1 万美元医治,但每十个早产儿中只有一个可能会生那种疾病,等于拿出近十万元来防止一万元,那么给所有患儿打这种预防针就不合算。由哲领导这个部门有近六年的时间,在公司已经非常有威信和信用,如果大家在某个问题上无法统一,那么大家就会要由哲用调查数据来分析一下哪种意见比较合理。在专业上,由哲靠自己的努力,成了疾病管理方面的专家。
在谈到自己找工作的经验时由哲深有感想,他认为在美国找工作的态度要大方、自然、随意,不要像中国过去人所要求的谦虚、老实、含蓄。美国人看到后者会觉得不知道此人心里在想什么,至少是不外向的。现在美国公司面试中层管理人员时,往往先由公司主管招人的头目面试,之后和其他有关的中层管理人员面试,最后连身边的工作人员都要见面,所有见过面的人都会给你作鉴定。由哲在一家大公司面试的时候,老板面试过程过后,他和几个工作人员交谈,到最后大家笑声阵阵,引的隔壁的大老板走出来问他们在笑什么。
美国人喜欢风趣幽默的人,他们认为这样的人脑子活络,反映很快,相对来说创造力强,也比较好相处。谈话是一项艺术,特别是接上别人的话,需要广泛的知识和见解才能接的圆满,合理,恰到好处。另外个人仪表也会占一些比例,比如由哲个子一米八四,高于普通美国人,能在视觉上占优势。面试时第一印象很重要,据说可占总体印象的百分之七十,之后才是专业特长和工作能力。人走进门来,挺拔向上,自信风趣,马上会给人一个好印象。特别重要的是第一句话一定要打破初次见面的僵局,面试者一定要主动出击,谈天气,当地的风土习俗等都是比较好的话题。还有一个,就是讲体育赛事,在美国如果讲体育方面的东西,就很容易和周围的人熟悉起来。
由哲认为中国人和美国人对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有所不同。许多中国人认为搞体育的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不大瞧得起这个行业。但在美国,体育有着极高的地位,成功的体育界人士几乎是全民崇拜的对象。例如美国学校参加校队的孩子容易获得同学们的青睐,美国家长们聚在一起总是以自己的孩子参加篮球或棒球等校队为荣,他们不像中国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是 A ,孩子发展就是好的。事实上,在美国孩子以体育特长进入好大学的比比皆是。每次由哲说起自己当大学的排球教练的经历时,美国人立刻会对他刮目相看,话题很快就转到运动比赛上,交流起来就非常容易。例如某个高尔夫球队某年某月得到什么,某篮球队如何战胜其他队,因为体育在美国人日常生活中占很大的比例,所以进行这个话题一般是不会跑题。由哲认为这种谈话是情商和智商的综合表现,面试的时候非常需要及时把握这种机会。
4 、希望
由哲在 2006 年离开了医疗保险管理公司。那一年在中国北京开了两个健康保健管理的会议,请了美国五个有关医学、健康保健,及医疗保险方面的专家开讲座,由哲是其中之一。之后中国方面对由哲介绍的美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具体实施措施非常感兴趣,因为中国目前医疗费非常贵,有些方面也非常不合理。由哲对中国官员讲:我是搞疾病管理的,我可以在不增加钱的情况下,提高中国医疗疾病的质量,并同时减少医疗费用。在北京,由哲和卫生部的领导们进行商谈,大家都很受启发。但是具体实施起来,难度太大。中国医疗保险由国家控制,不是像美国属于私人,要想在医疗方面进行改革,一定要通过中央决策。
中国的医疗保险制度现在是这样的:保险金由政府直接划到医院,医院单向和社保联系,再单向面对病人。但在美国是病人、医院、保险公司三者互相制约,病人把钱交给保险公司,比如一百元一个月,其它就不用管了,医院找保险公司要病人所花的医疗费用,保险公司进行审核调查,保证医疗费用是合理的,发现不合理不真实的地方就会对医院进行查证。而中国是病人和医院直接打交道,医院把病人花的钱汇总,直接从国家的社保中去要,而社保对医院几乎没有任何监督,社保也不接触病人,了解具体情况。这样就造成很多问题:病人看病,医生往往要求病人查体,过多使用药物,检查仪器和手术,以增加赢利,这样就有了很大的漏洞。中国一个著名大学下面的医院一年下来利润可达到好几个亿,账单乱报,多报。一个感冒的小病,院方要求病人做放射波扫描( CT )。在美国病人做 CT 需要向保险公司打报告才行。例如在中国如果病人在门诊验血, X 光,假如发现患了肝炎,一个小时后转到住院部,到那里会要求重新验血, X 光。医院为挣钱多次重复工作,病人更是痛苦麻烦,资源人力都是浪费。再例如一个糖尿病患者,医生给他开了 500 元药剂,可能其中 200 元是糖尿病药,另外 300 元是补药。这种情况在美国就不会发生,因为美国保险公司会追查,绝不可能报销这种账单。比如生一个小孩正常情况下也许会花掉 4000 美元,如果出现 5000 元帐单,电脑会直接拒付,并要求医院进一步提供详细的说明。
由哲认为如果现在中国真的有决心进行医疗保险改革的话,完全有可能减少 50% 左右的费用,杜绝医院不正当的收费和灰色收入,从真正的意义上进行中国社会医疗改革。由哲很想回国做这项事业,他觉得这也是一种报效祖国的方式。但中国现在医疗保险制度最大的得利者是医院,改变这种医疗保险制度阻力很大。他一直没有得到实践的机会,他只是保持着自己的希望。
5 、黎莎
都说上海女性精明伶俐会说话,我们看到的黎莎却完全不同。她一直静静地坐在丈夫身边倾听丈夫的“丰功伟业”,丈夫会时时向她求问一下某件事发生的具体时间,她也总是轻声地回答着,纠正着。而到了最后她总结说,丈夫儿子是家庭的中心,她永远只是围着他们转的行星。她这样说的时候,由哲只是笑,大概不反对她这样的解释。
黎莎在上海从小学起就一直是学生大队长,后来保送上了上海工艺美院。之后留教两年,又到工厂做图案设计师。八六年探亲出国,一直没有正式的工作可做。曾给一家美国律师管小孩(做 babysitter ),律师的妻子出门做头发或喝下午茶的时候就接来黎莎给她帮忙带孩子;也曾在一家美国人开的沙发布艺做缝纫,或画屏风;也在餐馆打过工。由哲拿到绿卡在弗吉尼亚定居下来后,她在一家香港人开的专门给想从中国出来做生意的人办签证的中国贸易公司找到一份秘书工作,一做就是四年多。后来公司倒闭,黎莎到市政府拿了三个月的失业金。市政府有专门的数据库登记失业人员的情况,然后一个星期发两封相关工作的信件,让失业人员不断主动申请工作,并有相关的训练班等帮助失业人员。
一天,市政府通知黎莎到一个帮美国海军做后勤工作的公司去面试,因为黎莎有办公室的工作经验,所以就做了办公室助理。黎莎的英文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但她的语言天赋很好,许多年来是听着丈夫和孩子在家里一直说英文,自己模仿着记忆下来的,黎莎英文发音准确,和美国人作简单对话没问题。但一开始看到公司的那些英文信件 --- 所有的合同项目都汇集到黎莎那里,由她做汇总。因她英文阅读能力有限,看到那些英文头都大了。由哲给她打气说:不要紧,不会的都拿回家来,我帮你做。黎莎终于一点点弄明白了所有的工作程序,由哲帮助她解释专业词句,她自己也要翻阅合同名称缩写等问题。这样一年做下来,黎莎成了专业能手。
但做到第三年的时候,出现了问题。 911 事件后凡与美国军界有关系的公司职员必须是公民身份,黎莎为了回国方便,一直没有转公民身份,虽然已经递上申请,但文件批下来不知要猴年马月,此刻便有了后顾之忧。当她告诉她的头儿这个情况后,头儿想了想说:总会有办法的,我的邻居是州议员,你把情况写出来,我请他办理。于是黎莎把所有的文件准备好给了头儿,只用了两个星期,公民身份下来了。由哲笑说:你看,美国社会依旧是熟人好说话,除非特别不对路,走走后门也能行。不过黎莎说在美国走后门不需要给当官的送礼,她认为州议员愿意帮忙是她的事,确实是政府政策给她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不便。
黎莎说自己有一张“微笑的脸”,她对同事对朋友总是笑脸相迎。另外她做事勤勉,言语少,不多事,这使得周围的人都很喜欢她。
黎莎总说自己是个幸运的人,年过三十到美国来,没有感觉很不适应,反而喜爱这里的蓝天白云;没有受过正规的美国教育,甚至没有正式学过英语,但仍旧能在美国公司做了白领的工作;现在老公、儿子都有自己的事业爱好,自己对生活也应付自如,自食其力。他们一家从上海的历史里走出来,在海外开创着众多移民者中历史的一页。
2006 年,他们的儿子在美国读完大学,在美国西部一个大城市里有一份好的工作。夫妻俩个爱惜孩子,想找机会搬到西部去住。黎莎希望将来退休后能在离儿子不远的地方安居生活,不过由哲仍想去中国寻找新的创业机会。
事实就是这样。我们老辈人都说:人挪活,树挪死。有时候人需要流动,特别当世界变成一个村落的时候,人的流动带来了世界的变化,使得人类生活多姿多彩,风景万千。我们有理由说,每个人的努力生活都是其中彩色的一笔,如雨后彩虹的组成,跨越蓝天的纵横,映射着水晶般的地球。
海外的生活是平静淡泊的。住在海边的城市,和中国上海老家的气候相似。由哲继续他喜欢的高尔夫球、网球、排球等各种运动;黎莎工作、家庭之余喜爱园艺。他们租住在一个高尔夫球场旁边的房子里,每天面对着绿色的草坪,悠远的林木,耀眼的阳光,仿佛不做他想。
生活的本质原本与内心的感受相同。如果心里有快乐,那世界就是甜美的,反之亦然。
如果仔细去想,生活并没有亏待一个人,每个人的环境都是可以改变的。从上海到海外,他们就是这样走过来了。人生的所得不是十全十美,路也不是笔直的,但正因为有了曲线,却产生了弧度的美。
是的,这是一种记录方式,虽然平淡,但真实。
感谢各位的评论,我们将会把这种纪录“进行到底”。
有点难懂
谢谢刚才回帖的两位,并谢版主。 -wumiao- ♀ (0 bytes) (2 reads) 10/28/08
• 请刚才回帖的两位再给回一遍吧。 -人在北美版主- (0 bytes) (2 reads) 10/28/08
• 听斑竹同学的, -ThisMayHelp- ♂ (36 bytes) (15 reads) 10/28/08
• 回铸铁底下去。 -人在北美版主- (0 bytes) (3 reads) 10/28/08
• 看不懂呀,??? -ThisMayHelp- ♂ (0 bytes) (1 reads) 10/28/08
• 赶快调查究竟谁是斑竹!!! -用户名被占用了- ♂ (0 bytes) (2 reads) 10/28/08
• 公派留学的难道不应该回国么?我怎么记得要回国的呢,毕竟 -woth- ♀ (74 bytes) (7 reads) 10/28/08
• 办法是人想出来的.不能钻牛角尖 -speeding- ♂ (0 bytes) (2 reads) 10/28/08
• 什么意思?不懂啊。我只是单单觉得国家公派的不回国做些 -woth- ♀ (44 bytes) (6 reads) 10/28/08
• 开始是公派,后来学校给了他奖学金,自动就转了。 -wumiao- ♀ (146 bytes) (1 reads) 10/28/08
• 同学们最近都当斑竹了? -ThisMayHel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