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的国花与国鸟-悬而未决的文化命题!

(2009-07-23 02:53:04) 下一个
中国的国花与国鸟-悬而未决的文化命题!




每隔一两年,有关国花、国鸟的话题就会重新热闹一回。最近有消息称,丹顶鹤已经作为国鸟的唯一候选者,被报送国务院审查,按程序最后将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决定,以法律形式确定其国鸟身份。正当人们为此或喜或忧的时候,又有报纸披露说,丹顶鹤由于其拉丁文名字直译就是“日本鹤”,其国鸟资格受到了较大争议,也因之未能通过国务院审查这一关。

  丹顶鹤的确是一种很有文化内涵的鸟。从古代开始,这种体型高大的涉禽就被饲养在宫廷或达官贵人的宅邸中,以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历代骚人墨客也多以仙鹤为意象,表达飘逸、神秘、高贵和清雅等思想内涵。在当代中国,丹顶鹤也依然是公众青睐的一种仙鸟,在中国画里,它经常与松树并置,象征着长寿。看起来,以丹顶鹤作为国鸟,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妥。

  问题并不只是出在“日本鹤”这一名称上。确实,日本北海道是丹顶鹤的重要繁殖地之一,当地民众还将丹顶鹤作为“湿地之神”加以呵护。在日本,有关丹顶鹤的文艺作品也不胜枚举。但要说就是为了这个缘故,中国人无法将丹顶鹤视为国鸟,那未免显得我们太过狭隘。事实上,早在曝出丹顶鹤的“日本名称”之前,已经有不少人对丹顶鹤的国鸟资格持怀疑态度。最主要的理由是,丹顶鹤作为一种主要栖息在北方的鸟类,并不具备广泛的代表性,很难成为“国家级”的形象“代言人”。

  除此之外,国鸟推选的地域色彩太过浓厚,也成为公众对此事不太热心的原因。我国的丹顶鹤主要繁殖地为松嫩平原,推选丹顶鹤为国鸟的全国人大代表恰好来自齐齐哈尔。除了某种地域文化的自豪感之外,人们很难不怀疑,其中存在着利益与资源争夺的因素。在国花的推选中同样存在这类的问题,比如武汉市主推梅花为国花,洛阳则把牡丹看作国花的不二之选,个中原因不言自明。不难想象的是,如果在“国家级”自然形象的评选中掺杂了太多功利的因素,肯定会引起人们的反感,导致一种置身事外的漠然情绪,这与国花、国鸟评选所希望达到的文化共识与价值认同目标恰好是背道而驰的。

  国鸟、国花是一种来自西方的文化事物。中国人素来自认为地大物博,把一两件公众喜欢的物事推举到“国家级”的位置上去,也未尝不可。不过,问题似乎也正出现在这里。一些人之所以要推选国花、国鸟,是因为美国、日本都有国花、国鸟,如果我们没有就感觉“低人一等”。另一些人之所以热衷于此,则是因为身在某个协会或者是某个地区的代言人,有争夺社会资源的“义务”。至于国花、国鸟的文化功用到底是什么,我们究竟是否存在推选国花、国鸟的必要性,做严肃思考的人似乎并不多见。

  从神话学角度来看,把一种鸟推举为国鸟、把一种花推举为国花,目的还是要塑造一种现代图腾,以起到民族形象识别、价值认同和精神感召的作用。此外,从资源分配角度看,国鸟、国花的评选又能争取更多的财力以保护某种珍稀自然资源。如果从这两个方向去审视,国鸟、国花、国树、国山的评选都没有太大的必要。这主要缘于我们的自然丰富性、文化多样性和价值多元化,我们对自然万物有太多的热爱,丹顶鹤、朱鹮、红腹锦鸡乃至麻雀很难取舍,梅花、牡丹、菊花和茉莉也都各擅胜长。我们又有太多的珍稀自然资源需要去保护,那些被列为国花、国鸟候选者的事物反而已经活得很“舒服”了。

  更需要思考的是,我们其实并没有适当的“供奉”国花、国鸟的传统文化资源。想象一下吧,假如丹顶鹤真的被评为国鸟,我们到底该拿它怎么办呢?是像别的国家一样,把它的图案印在纸币上,还是在每个城市的动物园都饲养几只、以供儿童辨认?如果我们并没有关于国花、国鸟的内在精神渴望,即便把它们评了出来,那也只不过是意象的空壳而已。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