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忏悔与青春的对话
楼兰
在大学读书的女儿放春假回家,全家三口有机会共进晚餐。饭桌上,老爸和老妈边吃边谈论近些天从网上看来的“老三届”和“知青”话题,说到这批人该不该为文革而忏悔,身为其中成员的两口子自然有很多感慨。
对话吸引了边吃饭边看电视的女儿的注意力:“你们说什么哪?”
妈:“你听说过中国的‘老三届’吗?你爸就是其中之一。”随后解释了老三届的定义。
爸:“还有‘知青’,是指那些上山下乡的中学毕业生,当时找不到确切的职业头衔给他们,就用了‘知识青年’这么个称呼。”
妈:“你爸你妈都曾是知青。不过知青包括的面儿可比老三届广阔多了,从文革前到文革后十好几届学生呢。我就不是老三届,可下乡当过知青。你看过《八九点钟的太阳》,里面说到这些。”
女儿:“那又咋样?”
爸:“有人说,老三届和知青这些人应该为中国文革的罪责而忏悔。”
女儿:“‘忏悔’是什么意思啊?”
妈:“应该是Confession。有人觉得,或许中国人不完全理解这个词的含义。比如教徒们向神父忏悔,也并不一定非有罪行错误才为之,人人都需要良心忏悔。因此这词也带些正面净化心灵的意思吧?”
女儿:“可在法庭上,Confession就是认罪的意思。这个词有两重含义,人们多半理解还是带负面的招供认罪的意思。”
爸:“所以有人说让老三届这代人为文革忏悔,才引起争论。我是老三届中的一个,最清楚当年这批人并不是都狂热,有意无意干过坏事的更是少数。这批人够倒霉了,先受蒙蔽当炮灰,后来又得当替罪羊。”
妈:“拉上全体知青就更不合情理,知青本来就是文革受害者,多数后来下乡当知青的文革初还很小,凭啥要为人家背罪呢?”
女儿:“文革都过去那么多年了,干嘛还要翻这些事啊?再说,罪责和忏悔都是很私人的行为,怎么能不分好人坏人让一批人一代人统统忏悔呢?”
妈:“青春期的teenager们不是在任何年代和国家都容易逆反盲动被利用么?遇到社会异常加上有人故意驱使,就助长了其中一部分人的疯狂。文革初期的环境,那些中学生们的反常行为好像成了那一代人的标签,对全社会的影响也显得特别厉害,有些人就把他们当作一个整体而耿耿于怀。其实当年美国的婴儿潮不是也疯狂了一阵么,美国人民也没说让他们集体忏悔。”
女儿:“我们的教育心理学史课正学这些呢。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世界都很疯狂,美国也一样。婴儿潮一代那时正是teenagers,前所未有的逆反,几乎所有人都与家长坚决对抗。那个时候的青年人,还都觉得个人非常了不起,好像自己一个人就能改变世界似的。”
爸:“哈,跟我们当年一样,一副叱咤风云的气派,那话咋说来着?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
女儿:“所以当年美国年轻人也搞出那么多示威抗议,好像要用革命拯救世界似的。后来发现根本达不到目的,很多人就消极潦倒,吸毒酗酒性解放,乱七八糟的花样特别多,弄得整个社会都乱哄哄的。”
爸:“比起美国婴儿潮们没人逼迫就主动折腾,我们中国的那一代同龄人其实更被动。起先是被蒙蔽利用煽动起来闹革命的,后来被迫上山下乡,前途渺茫,多数人想不消极潦倒都不行。”
妈:“那个时期全世界都很混乱,中国的文革当然更残酷。后来的人们都不希望乱世重现,不过各国反思历史的方式不同。”
女儿:“就是,总结历史教训可以从政治、社会、学术等不同的方面。我们学的也是历史,叫西方心理学发展史。从心理专业研究领域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化过程。反省六七十年代的教训,并没追究当时那些青少年的不良行为,而是重在教育后人,促进了美国的青春期教育心理学发展。这样不是更能起正面作用么?”
妈:“你瞧美国,当年吸毒逃兵的能当总统,轧死过人的能当第一夫人。作为个人,他们有没有忏悔青少年时的错误?美国人民并没这样追究,那是他们个人的事。作为整体的一代,他们有没有反省当年的荒唐?美国人民也没有这样质询。可如今谁能否认婴儿潮这一代的巨大贡献?他们青春期的教训也被后人接受了,今后不会再走那样的弯路。这就是历史的进步,也是美国这个国家得以进步的原因。”
爸:“可惜,中国的社会研究不是这样,中国人的思维也和美国人不同。新一代的想法和老一辈也不一样。”
老妈的好奇心被勾起来了,问女儿:“那你们现在的年轻人都既往不咎么?难道没有改造世界的理想了么?都追求什么?是怎么想的呢?”
女儿:“如今谁还信个人有多伟大呀!改造世界是要做的,但谁要以为凭自己的本事就能干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让别人看着傻不傻啊!现代社会,个人的功用,只能通过社会机制和体系来发挥,每个人能做好自己该做的具体事就行了,就是为人类做贡献了。”
呵,如今的美国孩子,这么实际而理智啊,看来就是再来场文革也蒙骗煽动不了他们。
提到教育理论话题,老妈与女儿更有了共同语言,赶紧虚心请教人家美国大学的课关于青春期造反是咋讲的。
女儿:“美国的青春期教育理论也比较新。青春期这个词在1850年代提出来,但直到婴儿潮世代才明确定义人的成长期是有这么个阶段的。那以前的老辈们甚至都没表现出青春期这样的心理过渡时期。过去的男女孩子都很早就承担持家责任,得赶快长大,没工夫琢磨逆反。而且生理成熟比较晚,女孩子一旦月经来潮就算成年,就可以结婚养育后代。青少年们一有了孩子就升任长辈了,更不会再孩子气地瞎折腾。”
妈:“这么说,青春期逆反是闲得慌闲出来的?所以需要承担养家责任的贫困家庭和农村孩子的青春期逆反不明显,却懂事早熟,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啊!”
爸:“怪不得文革时老三届里那么多人折腾呢,那时学校停课没书读,毕业了又不给分配工作,闲在家里社会上无所事事,可正逢青春精力旺盛,能不找事儿折腾造反么。看来是得给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加重点,让他们没空儿瞎琢磨乱折腾。”
妈:“光是学业压力还不够吧?被家长娇惯衣食无忧光会读书的孩子,兴许思想更空虚才想反抗呢。一定要让孩子从家庭到社会都担负责任,培养义务感,才能尽快成熟起来。”
女儿:“是的。以前美国人家平均来说也不富裕,还有过经济大萧条,贫苦使孩子们懂事早,过了童年就是成年。二次大战之后美国经济攀升,家庭条件普遍好转,婴儿潮们少儿时期不用像前辈那么早就考虑养家糊口,加上社会局势影响,头脑里想的东西多了,青春期逆反就特别显露出来。”
妈:“所以我就说吗,要想分析文革,评说哪一代人的功过,必须要先对中国现存的几个世代有个明确的划分,才能通过与前人后代比较,分析出某一代人的心理思想行为有何不同。光割裂出老三届知青一代,说他们这样那样,不能服人。该为文革承担责任的,难道不是当年的成年人而是少年么?瞧人家美国的世代研究作得好,对每代人的成长过程和各代间相互影响都有科学分析结论,所以能找出某代人集体行为异常的根据,这才有说服力。”
女儿:“‘既往不咎’是不记仇的意思么?对过去的大事情,是都要研究,这就是‘历史’。可研究分析的目的不应是跟个人算老帐,而是可以总结出学术理论或社会公论。从心理学角度讲,不同代人之间也是互相影响的,总结老一代的教训,可以作为新一代将来的参照。”
说到各代人之间的影响和成长心理,老妈来了兴趣,向女儿打听美国对婴儿潮之后各世代的青春期理论是咋说法。
女儿说:“我们的课刚讲到六七十年代社会状况对婴儿潮青春期的影响,美国青春期教育理论也是那之后得到发展的。至于后面世代的情况,我们还没学到呢!”
“那好,等你学完了再给我们讲讲。”爸妈都投来期待的目光。
从中国的文革忏悔,扯到美国的世代青春期,似乎从呼风转到了论马牛,可谁能说其间的联系不是问题的核心呢?
晚餐吃完了,对话也暂时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