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楼兰: 切莫忽视孩儿心

(2004-03-20 09:06:18) 下一个
           切莫忽视孩儿心             ·楼 兰·   如何与孩子沟通,是家长时常疑惑的一个问题。新移民家长来到海外后,由于语言文化意识形态的巨大差异,要指导孩子更觉得困难,甚至有时都无法了解自己孩子的心思。很多有关孩子和家长的故事在日常生活中似乎司空见惯,细究起来却具有典型教育意义,或许会给家长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在有代表性的教育孩子和亲子交流例子中,往往不可简单地以“成功”或“失败”,“优秀”或“差劲”之类的单一标准去评论当事人,因为这些孩子和成人都是活生生的普通人,都具有多面性的经历,既非十全十美,也非一无是处。我们应通过他们的故事找出值得学习的经验,或者应该借鉴的教训。   林木是我朋友的儿子。他的父母是我在中国上大学时的同学,后来都留在母校工作,孩子也一直在该重点大学的附小附中读书,从小受到很好教育。   数年前,林木的父亲获得到美国一所顶尖大学任访问学者的机会,因而有机会协同妻、子同来。我在美国见到林木时,他已经长成一个英俊少年。他和许多刚来美国的孩子一样,不管原先在国内学习多么优秀,要想适应美国学校的学习,都要付出很大代价闯过语言和文化差异关。   林木先进了一家有中英双语计划的初中,几个月后,他升入了高中。高中没有特定的双语辅导,在环境逼迫下,聪明的孩子还是可以尽快赶上课程的。当然在此期间,林木的父亲为辅导儿子学习花了很多精力和时间,并不是所有刚来美国的中国家长都能做到这点的,因为有些家长或者自己也无法胜任英语或科学的挑战,或者没有这份时间。   靠了学校、家长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林木逐渐适应了美国的学校,除了学习成绩提高很快之外,还展现了艺术天份。他从小就具有音乐天赋,在中国时就学习弹吉他而且长进非常之快。乃至国内的启蒙老师都认为无法胜任继续指导他了,因为吉他是国外传入的西方乐器,虽然现代中国已很流行吉他弹唱或伴奏,但尚找不出真正出色的古典吉他演奏家。而林木学的就是弹奏经典吉他曲。父母此次带他来美国的目的之一,也是因为这里有更好的音乐教学环境,希望孩子能得到高手指点。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获得美国吉他老师指导后,林木的技艺果然突飞猛进,到美国仅仅一年时间,他就在新英格兰地区学生古典吉他比赛中获得了中学组第一名。在高中他是校乐队的主力,不仅会弹奏多种乐器,还会作曲,很受师生们欢迎。   来美国不到两年,林木练就了一口流利的英语,成为学校里的好学生,音乐造诣获得栽培和展示,在学校也交了朋友。父母为孩子的成绩感到自豪,觉得带孩子来美国真是明智之举,却没有预料到孩子心中还会有什么苦恼和不满。   正当林木闯过了过渡期的困难,开始适应和喜欢美国的生活和学习之时,父母却决定移民加拿大。对于许多华人留学生学者和新移民来说,迁移流转是不得已的谋生之举。但在家长们为了自己也是孩子的前途来安排一切时,却往往会忽视孩子的想法。   有一天,高中的护士打电话找到林木的父亲,请他赶快去学校。父亲以为孩子得了急病。到学校后,护士解释说,孩子生理上没毛病,只是精神上出了点问题。这更把父亲吓了一跳,要是孩子得了“精神病”,不是比身体上闹点毛病还要命吗?   原来那天林木本来应与一位老师有约,但他没有到场,老师找到他时,发现那个大男孩正在掉眼泪。问起缘由,孩子说因为家里很快就要搬到加拿大去,他心里舍不得离开这里,所以最近一直情绪不好,晚上睡不着觉,连与老师的会见都忘记了。   受过心理学教育的美国老师马上意识到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所以通知了学校的心理咨询辅导员和护士。辅导员与林木谈过后,发现问题还不很简单,便打电话请来一位专业心理医生。   当父亲来到学校时,儿子就正在和那位心理医生单独谈话。医生将自己的名片给了孩子,告诉他任何时候都可以打电话来聊天,而且无需通报给家长,还警告家长不要追问孩子与医生讲过什么。学校护士也带着命令语气对家长说,在搬家去加拿大之前,一定要带孩子去作身体全面检查和心理诊治。还建议对这样的少年,最好找位较年轻的男性心理医生。   当林木的父母与我讲起此事时,我感到很受震动。此事应该为许多华人家长敲响警钟。在我们看来,林木当时并没有什么严重问题,仍然是个很正常的孩子,也就忽视了他心理上的需要。而美国的教师和医护人员遇到此类情况却如临大敌,严肃认真地来处理,如果家长不照其指示为孩子治疗,人家能告你忽视或虐待罪。   美国的专业教育及医护人员并非小题大做,正是许多真实事例告诉他们对此类情况必需及早防治。但中国家长则往往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业成绩(智商),却容易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与感情需要(情商)。   林木的父母此时才回忆起,在孩子来美国之前,就因为不愿离开熟悉的中国学校和好朋友而闹过一阵情绪。但那时别人根本没在意,中国老师同学和亲友们还对即将要去美国的孩子羡慕得不得了,人人都向他祝贺,他心里却更加痛苦,但别人反而以为他是装蒜。林木的个性虽然开朗健谈,却是个比较敏感重感情友谊的孩子,将要离开朋友还得不到信任,对正处在青春发育心理成长期的少年来说是很残酷的双重打击。可惜的是,当时他的家长和中国的老师们都根本没意识到这会给孩子心灵上留下什么样的隐患。   我这时也记起,林木来美国不久,在双语中学曾写过一篇中文作文。在这篇以《假如我也将失去光明》为题的三千字长文中,他以著名的盲聋女性海伦·凯勒为榜样,阐述了应该如何对待人生中的坎坷。当时他的双语老师都不相信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能写出如此富有深刻哲理的文章。我那时还任职媒体,也觉得那文章写得很好并在报上转载过。   然而,那时我们这些老师、家长、长辈们,都只顾称赞孩子的文章好,却没有重视文中反映出的心理问题。之后回想起来,林木当时在作文中已经明白地表示了他来到美国这个陌生环境后的巨大失落感。他在文章中形容来美国前后的日子,就如同双目失明的海伦在黑暗中摸索一般,虽然他以海伦为榜样,终于闯过的人生艰难的时刻而“重见光明”,但这一段经历对一个还处在身体和心理成熟期的孩子来说,是多么的不容易。   我和他的父母深感惭愧的是,作为长辈和家长,我们居然没能及早发现孩子如此明显的内心苦恼!据说美国的心理专家就是通过写字撰文、描图绘画等来了解诊治对象的心态,而我们华人家长却缺乏这种专业水平。甚至在孩子长篇大论地论述了自己的暗淡情绪之后,我们都没能体谅他的心事,反而还津津乐道他的文章多么出色。我们大人常以为孩子们听到夸奖都会快乐,但实际并不然,尤其在林木这样的处境,他试图通过文字的表述来得到大人们的理解和关怀,而非吹捧和表扬。   由于孩子来美国之初的内心苦恼没有被及时发觉,而在他刚刚熟悉了环境并开始交了朋友之时,家长又决定移民搬家,这对林木的打击更大。而且使他更加不满的是,家长在决定移民加国这样的大事时,并没事先征求过他的意见,甚至在生米煮成熟饭之后,都没有好好向他解释前因后果,似乎孩子就应该绝对听从家长的决定。这是引起孩子思想情绪的根本原因。   像林木这样的高中生其实已经很懂事,完全可以与大人一起共商大事,然而,许多中国家长仍然把他们当孩子看。这其中也反映出中美教育观念的差异。美国人对待孩子,是从小把他们当大人对待,哪怕小孩子还不懂事,家长老师或长辈都要对他们耐心解释遇到的事情,而不能瞎编个故事或原因去唬骗他们。而中国家长对待子女,往往是到他们成年了,还把他们当孩子看,因此总觉得家长能作主的事就无需与他们商量。   中国的传统观念,如父道尊严、家长作风、服从长辈等,仍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海外华人。许多中华传统强调尊重和礼貌,但多半是单向性的。“尊老爱幼”的美德,即小辈应尊重长辈(带有畏惧、服从的味道),而长辈则应爱护小辈(体现着施舍、恩惠)。这公式能否逆转或双向划等于号?即无论老少都要彼此尊重和爱护。恐怕并非所有中国人都能作到这点。   例如在举家搬迁、给孩子转学、大人换工作、父母离婚再婚、家中有人重病或遇到大难等对孩子有直接影响的大事上,家长没有事先通报及征求孩子的意见,实际上就是没把他们当大人看待,是不尊重他们。哪怕孩子的意见不见得能起决定作用,事先征询了他们的看法或对他们作出解释也会使他们感到未被遗忘。   我曾问自己的孩子,是否听林木说起过对又要搬家到人地两生的加拿大有何不满,估计年龄相近的孩子们会交流得多些。我女儿说她确实听说过,林木不高兴去加拿大,因为他好不容易在美国刚交了朋友;但他更不高兴的是家长不告诉他,虽然他早就通过听大人们谈话知道了家长的移民计划,但家长好像从来没认真地正面通知他。   我又问女儿是否开导劝慰过林木,她说:“我告诉他不必介意,大人们做事从来如此,我的家长想干什么就从来不事先告诉我。”   孩子的话噎得我半天不知说什么。不注意征求孩子的意见,的确是我们华人家长的通病。我的孩子幼年来美,早就成长得很美国化。我们家长原先觉得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的性格挺好,她从来不缠着我们家长,遇事没征求她的意见也没见她闹情绪,很让我们省心。但谁知这是培养了另外一种性格偏差,使她对许多事情都“不介意”了。她像不少在美国长大的孩子一样,有句口头禅:“WHO CARES!”对什么事都无所谓。因为我们大人没把他们放在眼里,孩子们干嘛要介意我们?当家长的应该明白,是我们大人的不正确方式误导了孩子的行为性格。   林木的故事告诉我们,家长应该时常听听孩子的意见与看法,随时了解他们的心事。林木的父母和许多华人家长一样,为培养孩子花费了极多心血,也付出了很高代价。他们放弃了国内大学的教授和系领导地位,很大程度是为了让孩子能到国外接受良好的音乐培训和高等教育,林木在这些方面也确实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然而,因为家长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又没在重大事件上听取他的意见,使孩子对家长并不见得领情。   这种例子恐怕在华人家庭中不算少见,我听过一些孩子抱怨说:家长一厢情愿让他们学这练那,试图让他们才学兼备、比赛获奖、上名牌学校等等,但都只不过想以孩子的成绩为家长的面子增光。而有多少孩子自己真的“介意”这些荣誉?对孩子们来说,更需要的是关怀、理解、友谊和快乐。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本来就经历着生理心理重要转变期的挑战,荷尔蒙的变化会使他们情绪失控、多愁善感、或忧虑或暴躁或逆反。这就是TEENAGER们向来难对付的原因。如果家长们不理解孩子此时的情感需要,反而对变得讨人嫌了的孩子多加斥责或听之任之,会对孩子的正常发育产生负面影响,后果可能波及孩子一生。   在青春期迁居异国或远离家长的孩子,更经受着身体和环境双重巨大变化的折磨,他们承担的精神压力比不太懂事的幼儿和已经成熟的大人都要沉重得多。如果家长们打算带孩子来海外,并有可能选择时间的话,最好避开这段青春期年龄段。当然许多情况下,孩子不得不在这阶段出国,那么家长就要花更多的精力去关注他们。家长们在对孩子的学业才艺提希望加压力的时候,也应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体恤他们心理成长的需要,才有利于孩子“情商”的发展。如果因忽视孩子的情感需要,而使本来很好的孩子心理成长发生偏差,难道家长们不会遗憾终生吗?   林木当年那段经历,可以说是因祸得福,对他日后的全面成长不无好处。   一方面因为林木是个本质很好的孩子,聪明好学,通情达理,性格也健康开朗,所以暂时的感情失落并没有给他造成永久创伤,反而因在关键时刻获得及时指导使他的心理素质得以加强,在青春期为他上了重要一课。他很快适应了加拿大的高中生活,后来就读于加拿大一所名牌大学,不仅学习优秀,处世能力也不错,在公司实习时很有人缘,甚至帮因经济不景气而失业的老爸联系了工作机会。   另一方面也因为林木的父母属于开明又善于学习新事物的家长,在发现问题后能够及时纠正自己的教育方式,注重了与孩子的交流沟通。在初到加拿大需要安顿、定居、求职、谋生的艰难时刻,家长都没有再忽视孩子的心思与意见,而是全家分享甘苦。到了孩子该上大学时,更充分尊重他自己对学校及专业的兴趣与选择。   看到孩子健康成长,林木的家长在欣慰之余,至今仍然感谢美国学校具有专业素质的老师和心理教育专家,他们的及时发觉不仅帮助孩子防患于未然,也教育了家长,使当父母的心理素质也有所加强。许多中国人爱面子,有的家长们生怕孩子接受心理辅导会被别人笑话。但当时林木本人与心理医生谈话后反而挺高兴,得意洋洋地拿着心理医生的名片,像是交了个新朋友,将来有机会就可打电话聊天。当父母的不能不佩服专业人士的本事,也扭转了自己对心理辅导的误解,理解了人生的快乐比面子重要得多,大人们也上了一堂心理教育课。乃至他们全家到加拿大后,无论遇到顺境逆境升职失业,都能坦然处之,其中也少不了来自已经成熟了的儿子的鼓励意见和实用帮助。   天下所有为人父母者,都应该懂得,作家长的责任,除了满足孩子物质需求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项:为他们提供精神支柱与帮助。这就需要经常与子女谈天交流,了解孩子的看法与意见,切莫忽视孩子们的心思、情绪、和行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