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07 (300)
2008 (101)
2009 (219)
2010 (162)
2011 (158)
2012 (74)
2016 (305)
2017 (259)
2018 (148)
2019 (46)
2020 (50)
童子雞:“還沒有性生活的雞”
四喜丸子:“四個高興的肉團”(北京晨報圖)
點擊查看其它圖片
“爬樹的螞蟻”“翻滾的毛驢”“沒有性生活的雞”
走進北京大街小巷的餐館,你很有可能會看到這樣的菜單翻譯:“螞蟻上樹”翻譯成“一堆在爬樹的螞蟻”,“驢打滾兒”翻譯成“翻滾的毛驢”,“麻
婆豆腐”翻譯成“滿臉雀斑的女人製作的豆腐”……這樣的翻譯往往讓前來就餐的外國人摸不著頭腦,甚至引起誤會。澳大利亞小伙子麥迪文告訴記者,有一次他在
一家東北餐館看到 “老虎做的菜(tiger dish)”時,嚇了一跳,“老虎不是受保護的動物嗎?他們怎麼敢吃老虎肉呢?”
中國菜究竟該怎麼翻譯?隨著市民講外語活動辦公室近日就一批中國菜名統一翻譯在網絡上征集意見,中國菜的翻譯一時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記者調查:菜名英譯“四大最”
●最無厘頭的翻譯
最無厘頭的菜名翻譯當屬“童子雞”了。網友“餐廚經理”說,看到有的餐館將“童子雞”翻譯成“還沒有性生活的雞(Chicken
Without Sexual Life
)”。“這太搞笑了,童子雞成‘還沒有性生活的雞’,這還不夠准確,應該是‘還沒有性生活的公雞’,要是母雞的話應該是‘處女雞’了。”有網友如此評價。
●最讓人惡心的翻譯
來自四川的美食攝影師小毛告訴記者,“口水雞”雖然名字不雅,但是每次一想到它那種酸辣麻甜的感覺,就忍不住流口水。可有一次她去一家川菜館吃
飯,卻發現菜單上居然把“口水雞”譯成“流口水的雞(Slobbering Chicken)”!“當時就覺得很惡心,不知道老外看了還有沒有興趣吃。”
●最沒事找事的翻譯
在學英語專業的大四學生趙麗麗看來,很多餐館將“回鍋肉”翻譯成“烹了兩次的豬肉(Twice─cooked
Pork)”是“最沒事找事的翻譯”。她說,倒不如直接翻譯成“先煮再燉的豬肉(Boiled then Stewed
Pork)”來得清楚直白,或者幹脆翻譯成“川式燉豬肉”。
●最白開水的翻譯
廣東名菜“佛跳牆”在很多星級菜館都被翻譯成“鮑魚、魚翅和魚肚”,這種白開水式的翻譯讓很多愛好美食的人士覺得痛惜。“有些菜名本身就是根據
材料起的,為求簡單明了,翻譯成英文時直接取材料名,比如青椒雞蛋等,這是無可厚非的。可是像‘佛跳牆’這類具有深厚民間歷史典故的菜名,直接按材料翻譯
出來就索然無味了,未免可惜。”酷愛研究中國美食文化的自由撰稿人唐小姐如此表示。
部分餐館菜名英譯
觀點爭鳴
翻譯傾向分兩派
唯“物”論:說清材料與做法即可
“菜單英文名畢竟只是方便外國人點菜的,因此它無需承擔傳播中國美食文化的責任。”供職于京城多家翻譯公司的王女士認為,對於菜單翻譯來說,做到清楚明了地說明菜的材料和做法就是成功的,如果稍加修飾以提高點餐者的胃口,就足夠完美。
“中華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很多菜名都蘊含著豐富的歷史典故、優美傳說或淒苦故事,要想通過一個簡短的翻譯體現出來,實在費力不討好。”她舉例
說,比如“夫妻肺片”,據傳是因為一對夫妻賣的涼拌肺片非常好吃,人們便將其口傳為“夫妻肺片”;而“佛跳牆”也是源自食客的一句“佛聞棄禪跳牆來”的贊
詞。“如此種種,根本不是一兩句能在一個菜的譯名里說清楚的,而如果每個菜名後贅上這麼一個故事,不但老外看起來費盡,店老板也不願意浪費菜單紙張阿。”
王女士說。
唯“美”論:簡明之外還得講美感
北京世聯網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高級餐飲類翻譯師周金英卻堅持認為,“菜單翻譯不能只滿足簡單明了,而應該同時釋放美感。”“中國菜名里諸如‘百
花’、‘芙蓉’等菜名,有的形象地傳遞了菜的漂亮造型,有的讓人通過聯想產生食欲,在翻譯准確的前提下,實在不應該把菜名蘊含的美感弄丟了。”
網友支招漢語拼音配照片
對於一些有典故的菜名眾說不一的翻譯標準,有網友幹脆提出了用漢語拼音配圖片的做法,比如“狗不理包子”直接翻譯成“Goubuli
Baozi”,“東坡肉”譯成“Dongpo Pork”,“四喜丸子”譯成“Sixi
Wanzi”等,然後在旁邊配插圖,讓點菜者大概有個直覺的認識。
“這個建議不錯,不至於讓外國人點菜太費勁,也有助於這些中國菜作為專有名詞,就像‘功夫(Kong Fu)’一樣,流傳海內外。”有支持者如此評價。
譯法借鑒
國外中餐館菜單特直白
在美國紐約生活的嚴潔告訴記者,當地很多人都喜歡光顧唐人街中餐館,“他們點菜並不費勁,因為菜單翻譯得都特直白。”比如,魚香肉絲就是“肉絲
在大蒜醬汁里”(shredded pork in garlic sauce),咕老肉就是“酸甜雞酸甜豬肉”(sweet and sour
chicken/pork)。以此類推,只要是“╳╳ in garlic sauce”,當地人就知道,“噢,是魚香╳╳”。
嚴潔說,雖然也有些中國菜翻譯不是很直白,但由於這些菜的說法“從早期中餐館開始至今已經在美國流傳很久,可以說是‘深入人心’了。比如‘宮保
雞丁’,翻譯成‘kong pao chicken’,雖然你問美國人什麼是kong pao他們說不清,但跟他們說kong pao
chicken,他們大概就知道是什麼味道了,因為這是中餐館里的大俗菜,每個中餐館都有。”
來源:北京晨報 記者: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