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路边的水稻田----写在上山下乡30周年 (二. 响应号召)

(2006-11-21 20:58:36) 下一个
二.  响应号召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相信45岁以上的人都能背下这段语录。在北京叫插队,插队知青,知青点。在辽宁地区就叫下乡,下乡青年,青年点。那时候不称农民为农民,当面叫贫下中农,背后就称人家老农。
    辽宁省的知青插队地点在省内居多,积极响应号召的中学毕业生插队走的远一点:内蒙古昭乌达盟(现在为辽宁省赤峰市),也有回乡插队的。而且,大多与当地农民混杂在一起生活劳动。从1968年到1978年,上山下乡前后跨越了11个年头。据说以前几年也有中学毕业下乡的,但那时可完全是抱着积极支援农村的态度自愿去的,真正大规模下乡是68年开始的。虽然这12年都叫上山下乡,但是实际操作情况前后还是有很大区别的。68年的时候,66,67,68三届中学毕业生(称为老三届)作为第一批青年,大多高高兴兴的响应号召下乡去了,以后每年一批。时间一长,插队知青的许多问题反馈了回来,热情之火就被小道消息和实际问题给彻底扑灭,上山下乡也由最初的革命运动变成中学毕业后的例行公事了。而城里的机关工厂毕竟还是要代谢发展,有一些农村贫下中农认为表现好的知青被抽调回城市当工人。当时规定,插队两年以上的知青有被抽调回城的资格。
    鞍山在当时就已是具有百万人口规模的城市了,由于这是当时全国最大规模的钢铁公司所在地,所以每年的招工机会还是比较多的,这无疑给插队的鞍山知青带来了极大的企盼,也是其他象沈阳大连营口等城市知青不能比拟的。经历过大跃进时期,那年代城里人家也是家家子女颇多,没有几家不与插队知青有关联,有的人家甚至兄妹多人插队。下乡插队,努力干活,搞好和贫下中农的关系,奋斗目标就是早日抽调回城。这在当时是千家万户有或者将要有插队知青家庭的共同话题,许许多多的故事也是围绕着这一条线展开。
    自1974年起,插队的组织管理形式发生了变化,由学校街道组织转为机关单位组织。鞍山的情况是这样:各机关单位纷纷成立知青办公室简称知青办,由单位联系插队的农村地点,该单位每年的应届毕业子女就到关系公社大队插队。每年派若干职工到相关公社大队蹲点,被派遣者叫做派带队干部,由其管理该单位的插队知青子女,处理好与当地公社大队的关系。在当时必须上山下乡的大前提下,这种单位与公社大队挂钩的联带关系实际上对知识青年的管理起了很大积极作用。哪个知青出问题,单位便要找你爹妈协助解决。虽然孩子大了不由娘,但还是减少许多问题。当时单位的招工可以在本单位职工子女的知青中抽调。这种插队管理抽调一条龙的形式便于管理运作,可以部分解决本单位职工子女的就业问题,也使得带队干部实际上具有了决定知青前途命运的一定权力。除了劳动和贫下中农评价之外,与带队干部搞好关系也成了每个知青和家长的重要课题。也导致后来出现了很多全家多人在一个单位工作的情况。那真是一荣俱荣一辱俱辱,到后来单位一倒闭就全家失业。虽然各单位成立知青办的目的是一样的,但运作情况五花八门。应该说后期的上山下乡比前期还是规范了许多。先去的知青打下了一定基础,后去的知青就没有那么艰苦了。反之,先去知青留下的一些问题也留给了后去的知青。
     当然,并不是所有应届毕业生都一定会插队的。符合以下几种情况的应届毕业生可以留城:有病残者。独生子女。家里其他孩子已经插队,剩下最后的孩子。那年头也兴走后门,但也只能在上述条件上打主意,最多的是找关系弄个病残证明逃避插队,否则多大官儿的子女也要插队。还有就是参军,能参军在当时可是最令人羡慕了,3年复员后国家肯定包工作,那是极少数有背景的人才可能有的机会。
     柱子是家中老大,兄弟姊妹甚多,平时在邻里街坊眼里淘气的冒烟,想装病也没人相信。想参军?柱子爹妈没那本事。看来逃避插队是不可能的。就这样华山只有一条路,明知山有虎只能虎山行。这时候的柱子只好死心塌地的准备在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