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杨

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2022年瑞士纪行 (2)

(2022-08-26 11:14:22) 下一个

少女峰

少女峰是瑞士的一张名片。我们在这次旅行中,有四天时间在少女峰(Jungfrau)附近观光游览。因此,便把住宿的旅馆定在了小镇文根(Wengen)。

游完伯尔尼,乘火车前往文根。一路上换了几次火车,基本上都准时准点。最后从小镇劳特布龙嫩(Lauterbrunne)去文根,火车一路爬山,让人不得不佩服瑞士铁路工程师的大胆,竟把铁路修到如此高的山上。入住旅馆后,惊讶地发现号称“欧洲之巔”的神女峰近在眼前。

进山后的翌日,我们便乘火车前往少女峰附近的雪朗峰(Schilthorn)。

雪朗峰之所以遐迩闻名,应归功于詹姆斯·邦德。007系列影片之一《女王密令》惊心动魄的打斗戏就是在雪朗峰拍摄完成的。随着影片的上映,雪朗峰由此声名远播。我们来雪朗峰,当然也有追星的意思,想亲眼看看007的拍摄场地。

虽然天气预报有雨,早晨出发时却阳光明媚。山里的天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于是,我们一致决定趁天好先去看雪朗峰,回来时再看其他景点。

换乘两次火车和三次缆车,终于到达雪朗峰顶因007电影而出名的Piz Gloria。这是一座集餐馆、商店、电影院、观景台于一体的景观建筑,位置极佳,因此,被拍摄007电影的导演选中。这里神奇险峻的风景为这部电影增加了上座率,而电影的广为流行也使雪朗峰名声大噪。这里到处都有供人合影的詹姆斯·邦德真人比例背景板以及007电影的画面,甚至连厕所里的马桶按键都配上了电影里的音乐和枪声。在这里,007的身影无处不在。

在海拔2970米的山顶上欣赏周围艾格峰、僧侣峰和少女峰,真是妙不可言。云雾之中,群峰若隐若现,景象瞬息万变。看完介绍007的电影,我们走进楼上的旋转餐厅,享受窗外美景,看云起云落,云卷云舒。

由于天气的原因,位于浓雾紧锁的博格峰(Birg)中间站的天际线步道只开放了一小段。既然来了,怎么着也得试试不是?上去转了一圈,脚踩万丈深渊变成了腾云驾雾,感觉大不一样。有鉴于此,我们便乘缆车下到米伦(Mürren)小镇,沿着一条步道,进入阿尔卑斯山的密林之中徒步探险。穿林海,过草原,牛铃声声,松涛阵阵,煞是好玩。忽见一农舍,原来空无一人。窗上挂着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到底是农家乐,还是学雷锋呢?不得而知。但无论如何,当地农民的朴实还是令人敬佩的。

米伦小镇被阿尔卑斯山脉环抱,云雾缭绕。我们徒步归来的时候,小镇已披上绚丽的晚霞。镇上有一家中餐馆,在开门不多的商业街上格外显眼。刚刚走进餐馆,便下起雨来。山里的天气,真是瞬息万变!此时此刻,能在这里享用一顿中歺,感到幸福满满。

雨霁天晴。夕阳泼洒在少女峰上,金光闪烁,真美!

下榻文根的第二天,我们继续在少女峰附近游山玩水。

上午乘火车从文根到达小镇维尔德斯维尔(Wilderswil),在那里转乘有上百年历史的齿轨登山火车前往施尼格(Schynige)。火车充满怀旧风情,木质长椅及古董级的火车头散发着十九世纪的气息,令人感到一种时代的穿越。

站在海拔近二千米的施尼格,艾格峰、僧侣峰、少女峰三大名山一览无遗。这里也是徒步旅行的天堂。这一天,我们的主要活动就是在这一地区徒步观山看景。

上山伊始,三位当地的老人正在用拖地长号演奏乐曲,好像在为徒步者壮行。我们选择了三号步道,登上一个峰峦,站在上面可以俯瞰有“上帝的眼睛”之称的图恩湖与布里恩茨湖及夹在中间的因特拉肯镇(Interlaken)。在这里驻足观赏如画的风景,让我们流连忘返。

回望走过的步道,蜿蜒在陡峭的山脊,宛若羊肠,望之令人生畏。然而,在步道上,我们却遇到一位年已80的老人,精神矍铄,登山如履平地,令人佩服之至。

徒步旅行结束后,返回小镇劳特布鲁嫩(Lauterbrunnen),这里有七十多个瀑布,其中的特鲁梅尔巴赫瀑布(Trümmelbachfälle)是隐藏在山洞里的十个冰川瀑布,是欧洲唯一可以走近观赏的冰川瀑布。

在山洞中近距离观看瀑布是一种少有的体验。我们从最高级的瀑布一路走下来,每一处都让人惊心动魄。虽不见飞流从天而降,但瀑声实惊天动地,急流似万马奔腾,一泻千里,势如山崩,地动山摇。

这几天,一直在少女峰周围转,随处可见少女峰,但与少女峰总是保持着一段距离。告别文根的前一天,我们终于乘火车登上少女峰的观景台,近距离观赏少女峰。

少女峰齿轨铁路(Jungfraubahn)已有上百年历史,当时在如此高的山上修建铁路,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这段铁路有的路段在冰河底下隧道岩壁里通过,工程十分艰巨。接近少女峰时,火车在隧道里两次停车,让乘客下车拍照,冰海景观,令人惊叹。

火车的终点站就是少女峰站(Jungfraujoch),为欧洲最高的火车站,海拔3454米。下车处有一块“Top of Europe”(欧洲之巅)的立牌,吸引许多游人在此拍照。

从车站大厅直接坐电梯进入海拔3571米的斯芬克斯观景台大厅。这座建在山顶上的建筑原来是用于天文研究的,直到1996年才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世界闻名的旅游景点。其热闹程度,和美国的迪斯尼世界有一拼。

在这里,不但可以近距离观赏少女峰的冰容雪貌,而且还能在地下冰宫里观赏水晶般的冰雕作品。走出地下冰宫,宏伟壮观的阿雷奇冰川(Great Aletsch)近在眼前。有人也可走出建筑物,在冰雪上散步,体验阿尔卑斯山给人们带来的心灵震撼。

少女峰对面的小镇格林德瓦 (Grindelwald),是瑞士最受欢迎的滑雪圣地之一。

滑雪胜地的夏天,风景依然美好。从少女峰回来,我们直奔格林德瓦山顶上的悬崖步道。坐在缆车上,你能切身体会到为什么人们常把瑞士比作“上帝的后花园”。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脚下的山峰童话般的绿,绿得让人心醉。星星点点的农舍,三五成群的奶牛,盘山小道上的游人,以及飘在天空的滑翔伞,田园诗般的画面与少女峰斯芬克斯观景台的热闹场景大相径庭。踏上令人胆战心惊的悬崖步道,既弥补了前天在雪朗峰因天气原因未能走成悬崖步道的遗憾,也使我有机会再次体验到融入大自然的那种天人合一的感觉。

告别坐落在半山腰上的文根后,我们乘火车下山,来到著名旅游小镇因特拉肯(Interlaken)。这个位于图恩湖 (Lake Thun) 和布里恩茨湖 (Lake Brienz)之间的小镇,又名湖间镇。这里是前往少女峰的交通要冲,因此,近年来逐渐发展成为世界闻名的旅游城镇。街上歺馆旅馆林立,各国游客众多,与文根相比,热闹非凡。

来因特拉肯的主要目标是乘船游湖。位于两湖之间的这个小镇,有一条运河穿城而过,将布里恩茨湖和图恩湖联在一起,但神奇的是,两个湖的颜色,依然泾渭分明,一个绿色,一个蓝色。

坐在游船上,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古堡教堂,农舍田园,像浓淡相宜的水墨,绘出一幅人间世外桃源的画卷。人在画中游,杯中有美酒,夫复何求!

沉浸在游湖的享受中,不知不觉船已停靠在施皮茨(Spiez)小镇。因为返回因特拉肯要乘火车,我们便从轮渡码头懒懒散散地走到了火车站。确定了车站的位置后,前往湖边的施皮茨古堡,顺便逛逛这个被驴友们成为瑞士最美小镇之一的街景。

从火车站到古堡的距离没多远,一路走走停停,不一会儿,就来到了湖边,古堡近在眼前。

拾级而上,来到古堡的庭院才发现已经过了开门时间。据介绍,这座中世纪的古堡始建于1200年,曾是伯尔尼执政官的夏宫。同阿曼的贾布林城堡相似,这座城堡主要用于居住,军事上的护城御敌之功效便付阙如。虽然未能入内参观,逡巡在古堡庭院,遥望湖光山色,仍然引人浮想联翩。

国际城市日内瓦

日内瓦是个容易让人熟悉的城市,这个名字经常出现在国际新闻之中。日内瓦集中了200多家国际组织,包括世界卫生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国际红十字协会、联合国欧洲总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及联合国的多家机构。日内瓦也是世界上最热闹的外交活动中心。早年间,中国人民最津津乐道的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就在这里的万国宫举行,还闹出一段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拒绝与中国总理周恩来握手的传闻。只不过,我们来日内瓦这天,万国宫不对外开放,未能进去参观,是为遗憾。

万国宫门前的广场,一把巨型断腿木椅格外引人注目。那是瑞士艺术家丹尼尔?伯塞特的雕塑作品,是为1997年国际残联呼吁人们关注战争中地雷对平民造成的伤害而建立的纪念雕塑。在这个国际城市的中心地带,“和平”这一主题无疑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日内瓦老城,独具魅力,不但聚集着许多古老建筑,还深藏着不少历史故事,在幽静的古街小巷里回荡。

进入老城后,我们最先拜访了繁花似锦的日内瓦大学校园。欧美的大学多与教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所大学规模仅次于苏黎世大学也不例外,其前身是1559年加尔文建立的日内瓦学院。这所神学院曾在宗教改革期间获得广泛声誉。进入现代,学院逐渐增加其他学科,到1873年建立医学系后,正式更名为日内瓦大学。

穿过日内瓦大学校园,便是宗教改革纪念墙。该纪念墙高7米,长100多米,是1909年为纪念宗教改革运动的先躯人物加尔文诞辰四百周年而修建的。纪念墙揭示了宗教改革运动在西方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深远影响及日内瓦在这次运动中的重要地位。

在宗教改革期间,日内瓦曾是加尔文教派活动的中心。在挑战罗马教会的斗争中,马丁.路德在维登堡城堡大教堂的大门上张贴出了《九十五条论纲》,率先向教会发起进攻,接着苏黎世的茨温利也将战火引进瑞士,而影响最大的则是日内瓦的加尔文。正是由于他的个人威望,大批欧洲新教难民聚集到日内瓦,使这里成为归正宗的国际中心,号称“新教的罗马”。加尔文对新教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无论如何都是不能低估的。

宗教改革纪念墙规模宏大,记载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再现了十六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场面。墙中间是四个高大的人物雕像,从左到右分别是法海尔(Farel)、加尔文(Calvin)、拜兹(Beza)和诺克斯(Knox)。他们都是宗教改革时期加尔文教派的主要人物。纪念碑上刻着“Post Tenebras Lux”(黑暗过后是光明),反映了中世纪那段历史的真实状况。

宗教改革纪念碑后的小山丘上,就是日内瓦的老城区,也是中世纪筑有城墙的古城遗址。走在浓荫覆盖的石子路上,穿过宁静狭窄的街巷,仿佛回到了中世纪。

小山丘的制高点上,矗立着建于1160年到1232年间的圣皮埃尔大教堂(Cathédrale St-Pierre),是老城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宗教改革运动的历史见证。这座大教堂集多种建筑风格为一体:希腊罗马风格的门脸,哥特式的拱门,罗马万神殿式的穹顶,…… 没有违和感,但历史感极强。

想当初,教廷在欧洲各地贩卖赎罪券,除了中饱私囊,大量钱财都用在了建造教堂上。而宗教改革运动的导火线,就是马丁.路德对贩卖赎罪券的猛烈攻击。

欧洲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洗礼,逐渐告别了中世纪的黑暗,最终迎来了现代文明的曙光。在这历史转折时期,日内瓦从未缺席。距圣皮埃尔大教堂咫尺之遥,便是开辟了一个新时代的思想家卢梭的故居,一栋不起眼的五层楼房里的一个单元。

不知什么原因卢梭故居没有开门。坐在门前的椅子上,我忽然想起他那句富有哲理的话,“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未能像参观爱因斯坦故居一样进去参观卢梭故居,不能不说是个小小的遗憾,但想起卢梭这段话,也就释然了。

从圣皮埃尔大教堂的高坡上下来,没走多远,便是日内瓦湖畔。

日内瓦湖(法方称莱芒湖)是阿尔卑斯湖群中最大的一个,也是世界第一大高山堰塞湖,由法国和瑞士共同拥有。与布里恩茨湖和图恩湖比起来,日内瓦湖显得更加恢弘辽阔,烟波浩渺。

来到湖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著名的大喷泉(Jet d'Eau)。这座喷泉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喷泉之一,于1891年建成,当时所喷射的高度为90米。1958年改建后,其喷射高度达到140米,从城里的许多地方都能看到。因而,它成了日内瓦的地标。如果您一时迷了路,看到这个喷泉就知道自己该往哪个方向走了。

日內瓦湖畔的商业街上有许多名牌店,橱窗都布置得光鲜亮丽,引人注目。我们对逛商店兴趣不大,便沿湖来到英国花园。园内大树参天,花木修剪得透着精心,艺术雕塑随处可见,徜徉于此,心旷神怡。花园中最为有名的当然要数路边的大花钟。

这座大花钟不但是英国花园的名胜,也是日内瓦的重要地标。瑞士不但被称作“钟表王国”,而且有着“上帝的后花园“的美誉。这座大花钟就完美地将这两个特色结合在了一起。花钟的机械结构设置在地下,地面上由五颜六色的鲜花组成钟面的图案,园丁会根据季节更换鲜花,使钟面的图案时常翻新。

大花钟旁边有座摩天轮,多少有点儿像泰晤士河边的“伦敦眼”。路过时,见游人不多,便老夫聊发少年狂,坐上摩天轮转了几圈,大开眼界。

随着摩天轮的升高,湛蓝的湖水,洁白的天鹅,成群结队的水鸟,熙熙攘攘的游人,在脚下时隐时现。日内瓦这个国际化都市,生活的气息清爽宜人。

夕阳西下时,我们告别了这座国际化都市,乘火车前往日内瓦湖北岸的小城蒙特勒。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北欧风轻雨绵 回复 悄悄话 游得细致,图片也拍得很美,今夏游瑞士算是选对时候了,天气好,阳光足,景色就特别漂亮。
世界在我心中 回复 悄悄话 照片很美,随你游瑞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