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杨

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闲话过年

(2005-01-23 09:44:06) 下一个

闲话过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这首《元日》画龙点睛地描绘出中国人过春节时的喜庆气氛。

 

又快到春节了,神州大地一进腊月便充盈着洋洋喜气。给国内家人打电话,顺着电话线您就能感受到过年的气氛。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也是中国新年,即阴历年。中国人欢度春节的历史源远流长,流传下来的过年习俗亦丰富多彩。

 

相传尧舜时期,中国就有了春节。殷商甲骨卜辞中,已有关于春节的记载。中国以农业立国,早期产生的节日大都与农业有关。甲骨文中的“年”字,是果实丰收的象形,不难理解,“年”与农作物丰收有密切关系。庄稼收成好,庆祝庆祝,人之常情。

 

中国老百姓也有另一种为什麽要过年的说法。据说年是一种能给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怪兽。“年”一来,民生凋蔽,百草不长;“年”一过,万象更新,五谷丰登。怎样才能让年过去呢?有人发明了用鞭炮轰的方法,因而就有了过年放鞭炮的习俗。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定于正月初一,即岁首,也比较方便广大农民群众。这时候在中国文明发祥地的黄河流域正好是丰收之后的农闲季节,有吃有喝,又有时间,把年定在此时是有道理的。自汉武帝改“颛顼历”做《太初历》之前,由于历法不一致,哪天过年不是很一致;但是,在这之后,中国民间大都以夏历为准,正月初一即为新年。因此,这个固定下来的节日至少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中国人是太喜欢过年了,大多数人都会想方设法地尽情享受过年时的喜悦,变着法儿地找乐儿。宋朝刚刚发明出火药来,有人就将火药往竹筒子里塞,做成“爆竹”,在欢度新年之际,家家户户都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创造出一种特殊的喜庆气氛。不像欧洲人,学会了做火药,就造枪造炮,拿去打家劫舍。要不然,中国的鞭炮怎麽能至今享誉世界呢?美国国庆节燃放的鞭炮几乎百分之百产自中国。

 

中国人好热闹这一国民性在过年的时候表现得最为充分。

 

打从进入腊月,贴春联,办年货,人们就开始过年了。喝腊八粥,吃糖瓜,祭灶王爷,这都是过年这部大戏的前奏。高潮当然是大年三十和初一。

除夕夜,包饺子,放鞭炮,给小孩儿发压岁钱,大年初一,满世界拜年,闲下来逛庙会,一项一项的节目,大家都知道,无庸赘述。这股热闹劲儿忒持久,过了初一还有十五,不来一个正月十五“闹元宵” 算没完。在这一个多月喜庆气氛中,您要是往常有点抑郁症什麽的,保险不用吃药就会好。要不说中国人都喜欢过年呢。

 

我特别怀念在中国过年。我喜欢那种文化氛围。两千多年来中国人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过年风俗,一点一滴地融入中国文化传统,这一长期的文化积累也造就了中国过年民俗的丰富多彩。

 

要说西方的圣诞节也相当于中国的春节,够热闹的吧?圣诞节前后, 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火树银花。也不知为什麽,总觉得同在中国过年没法比。如果说,圣诞节是Coffee and Donuts, 春节就好像是豆浆油条。不管怎麽着,它对胃口。

 

中国人重视过年,有时候重视到不顾一切的程度。头年儿,您要有什麽要紧事儿,赶紧办。要不,您再有天大的事儿,也得等到过了年再说。大家都忙着过年呢,您这点儿事儿啊,先撂撂。

 

打仗的事大吧,照样得给过年让路。六七十年代,解放军炮击金门,这是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可每到过年,人民日报总是例行发布通告:停止炮击三天,让蒋匪官兵好好过年。

 

文革时,好多单位都有牛棚,平常挺像回事儿的,那可是阶级斗争的前沿阵地。可一到春节,大部分牛鬼蛇神都放假回家过年。

 

过去,有些人家里穷,揭不开锅了。赶上过年,街坊四邻,就是砸锅卖铁,也会帮你先把年过去。虽说什麽时候都有贫贱富贵,但是,过年的时候都能各得其乐。

 

过年过的就是人,我妈常这麽说。每逢过年,家人团聚,亲朋好友,街坊四邻,个顶个变得都忒喜兴。看着多叫人高兴啊!谁说不是呢?

 

过年的时候,大街上骑自行车的把拎着水果罐头去串门的人给撞了,玻璃罐子也碎了,水果流一地。就看双方相视一笑,自嘲一句“岁岁平安”, 走人。这要搁平常,没准儿能打起来。这就是过年。过年时人的心情好,情绪也好。有的人平常闹了点别扭,见面谁也不理谁,过年时碰到一块儿,一句过年好,好了,相逢一笑泯恩仇了。要不然叶剑英,江泽民向台湾发放示好信号都选在过年的时候呢。

 

对广大人民群众来说,过年是享受生活的大好时机。无论您平时如何奔命,过年这些天您就尽情地吃喝玩乐享受生活吧。要不然人们干吗总是把好日子比喻成过年呢。记得七十年代我刚工作,领到第一个月的工资后,给我姥姥买了几斤点心。我姥姥就说,“别老花钱买这麽贵的东西,大米白面的吃着,这不天天过年吗?”

 

六七十年代,尽管国内物资匮乏,政府还是想办法让广大人民群众过好年。北京平常见不着花生瓜子,一到春节,每人凭购货本可买到花生瓜子各半斤,那个月每人还多发半斤油票。您到谁家串门,都能见到满地的花生皮瓜子皮,整个一节日景观。

 

过年的时候连监狱都改善生活。七十年代初,我正在蹲监狱,平常吃的是减肥食品,但每逢过年,都能吃到一顿饺子。当时监狱里流传着一个顺口溜:“长吃菠菜,老吃韭菜,一年到头吃饺子”。意思是说,菠菜长长了才吃,韭菜长老了才吃,一年到头了,吃顿饺子。不管怎麽说,过年这顿饺子是少不了的。

 

毛主席他老人家死后,人们的物质生活更上一层楼。过年时花生瓜子不再是每人半斤了,管够。过年抢购肥膘肉也渐渐成为历史。只要你有钱,不怕胆固醇高,过年你想吃什麽有什麽。

 

从八十年代初开始,中央电视台还给全国人民献上一台春节联欢会节目,家家户户晚上包饺子时,有多了一项在家看大戏的项目。春节联欢会已经持续了二十多年,看来又成了中国人过年的一个新传统。

 

近年来,经济发展了,人们的腰包鼓了,过年的法定假期也延长了。有钱又有闲,过年的花样就更多了。只可惜,国内再怎麽热闹,身在美国的华人也无法身临其境地享受过年的乐趣。

在美国过年味如鸡肋。为什麽这样说呢?

 

首先,中国春节美国不放假。近年来,美国总统到春节时也会假模假式地给在美华人发个贺信,口头上祝贺一下,只是几句冠冕堂皇的话而已,他从来不会说,在美华人,放假三天,好好过年。不放假,过什麽年?那就只好过个革命化的春节,坚持上班,继续给资本家卖命。

 

记得刚来美国时,念书忙,忙得晕头转向,因而,就没人提过年这档子事儿。有时候忽然想起来了,快过年了吧?找到中国日历一看,上星期就是春节。那天正考试呢。

 

其次,在美国过年没人气儿。就说您是国内来探亲的有闲功夫,想热闹热闹,可别人没空儿。您只能在家喝闷酒。

 

就广大新移民同胞来说,阖家团聚就省了吧。有孝心的掐着钟点给咱爸咱妈打个电话,拜完年还能跟家里的兄弟姐妹七大姑八大姨的聊聊。虽说您这儿过年冷冷清清,感染一下大洋彼岸的热闹气氛无论如何也会改善一下您过年时的心情。

 

再次,整个社会环境缺少过年的气氛。和中国到处张灯结彩欢度春节的热烈气氛相反,美国此时显得格外冷清。甭说没灯没彩,即使有,也没地方贴春联挂灯笼。那我在自家大门上贴副春联,总该可以了吧?谬矣!贴上没两天,街道居委会就会敲你们家门来,他们以为你在贴商业广告呢。人家又不懂中文,你怎麽才能让他们明白你是“总把新桃换旧符”呢?所以说,在美国过年,您就别讲究气氛了,要讲的话,打张飞机票,回国。

 

华人是比较能够固守自己文化传统的民族。从美国各大城市的唐人街,到遍布全美的中文学校, 无不明白地显示出华人对自己文化的坚持。过年是一个民族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自己的年都不过,还怎麽坚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呢?正因为此,华人对过年就非常重视,想尽一切办法来过年,弘扬中国文化。

 

在大城市的唐人街,每到过年,都会有舞狮舞龙一类的活动,好像只有舞狮舞龙才是中国文化。有点儿像美国中餐馆里的芙蓉蛋和杂碎,让不识货的老美当成中国菜的代表。

 

各地华人组织在过年前后举办春节联欢会,似成惯例。无论什麽规模,好像不组织活动就不算是过年。您看大块儿大块儿的广告往中文报纸上招呼的,全是春节联欢晚会的通知。好像谁整一场春节联欢会谁就弘扬了中国文化。如果说国内来个演出团,慰问海外侨胞,您踏踏实实看场节目,也是一乐儿。可是,好些地方的华人搞联欢会只能靠自己表演,结果往往是演的人比看的人还多。为了演自己并不在行的节目,通常需要提前一两个月就要排练,直等到正式演出结束以后才敢松口气儿。有些小地方的群众组织经费短缺,演员还得自掏腰包买票。  

 

华人在美国过年本来就没假,忙里偷闲庆祝一下,于情于理,都是应当的。若非把过年当成弘扬民族文化的光荣任务,给自己的小肩膀上平添负担,很容易产生过年疲劳症。在后革命时代的今天,国内人过年争相搞腐败,华人却在美国过起一个个革命化春节。这种革命觉悟是什麽时候培养起来的呢? 

 

这就是在美国过年。作为华人,年不过,好像怎麽都说不过去,就这点儿念想儿了。过吧,它真是味如鸡肋。
















 
__________________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