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威夷群岛位于北太平洋的正中间,距离最近的大陆将近4000公里,是地球上最孤独的海岛之一。与太平洋上绝大多数海岛一样,夏威夷群岛是由海底火山喷发而成,年龄从几十万年到几百万年不等,这就意味着生命是不可能在岛上独自进化出来的,必须靠进口。
要想亲眼看一看夏威夷群岛最初的样子,就必须去夏威夷岛(又叫大岛)上的火山国家公园走一趟,那里有一座全世界最活跃的火山,喷发出来的岩浆刚刚凝 结不久,颜色还是黑的,但已经有蕨类植物在缝隙中生长起来了。蕨类植物等级较低,靠孢子繁殖,可以通过太平洋信风或者依附在候鸟身上到达夏威夷群岛,但高 等植物的种子就没那么幸运了。火山公园里有一处原始森林,至今还保留着人类到来前的样子,但仔细看就会发现,除了长得异常高大的蕨类植物外,就只有一种开 满红花的桃金娘树(Ohia),生物多样性不高。
动物中,低等的昆虫对环境条件要求较低,比较容易到达海岛。爬行动物就难多了,没有证据表明在人类上岛前夏威夷群岛上有过爬行动物。鸟类虽然比较容 易上岛,但对环境的要求更高,不太容易在陌生的地方立足。哺乳动物最高等,同时也是最难迁徙的,人类上岛前整个夏威夷群岛只有两种哺乳动物:一种蝙蝠和一 种海豹。
据统计,在人类上岛前的漫长历史中,夏威夷群岛平均每3万年才能增添一个新物种,速度极为缓慢。与此同时,这些新物种一旦在岛上立足,就会因为缺乏 天敌而逐渐失去了很多原本用来防卫的特征,比如岛上有一种没有薄荷味道的薄荷,一种不会飞的鸟,以及一种没有刺的荨麻。如果这种状态能够保持到现在的话, 夏威夷群岛将会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佳试验场。
波利尼西亚人的横空出世,改变了这一切。
关于波利尼西亚人的历史,目前虽然在一些细节上尚存争议,但主流意见基本是一致的。这是一支来自中国台湾岛的族群,大约在3500年前乘船离开台湾 南下,到达了菲律宾和马来群岛,继而折返向东,于3300年前到达了斐济。斐济是太平洋诸岛中面积较大、条件较好的一个群岛,他们在这里似乎生活得不错, 稳定了很长一段时间,并发展出一种独特的文化,史称“拉皮塔文化”(Lapita Culture)。在其鼎盛期,拉皮塔人制造出了大量精美的陶器,具有独特而又鲜明的风格。但从公元1世纪开始,拉皮塔文化似乎走了下坡路,这一时期出土 的陶器质量越来越差,工艺越来越粗糙。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拉皮塔人再次踏上了迁徙之路,又用了大约1000年时间逐渐占领了太平洋上几乎所有的岛屿,包括 斐济群岛、瓦努阿图群岛、图瓦卢群岛、汤加群岛、社会群岛、马克萨斯群岛、萨摩亚群岛、库克群岛和皮特凯恩群岛等。这些群岛数量庞大,总数加起来超过了 1000个。早期的历史学家不知道它们之间存在的这种联系,为了方便起见,将它们统称为“多岛群岛”(Polynesia),这就是“波利尼西亚”这个名 字的由来。
波利尼西亚人具备高超的航海技术,最北到达了夏威夷群岛,最东占领了复活节岛,最南登上了新西兰岛。以这三个群岛为端点画一个三角形,其中包含的广 阔海域都成了波利尼西亚人的天下,史称“波利尼西亚三角”。除了新西兰之外,所有海岛的面积大都在几十到几百平方公里之间,最大的也只有1万平方公里左 右,是真正意义上的小岛,但这片海域的总面积超过了4000万平方公里,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衡量,波利尼西亚人创造了人类历史上面积最大的帝国。
夏威夷群岛大约是在公元400~600年左右被来自马克萨斯群岛的一群波利尼西亚人占领的,此后虽然和塔希提岛有过交流,但毕竟距离太远,交流的程 度有限,可以说是属于这个庞大的波利尼西亚帝国的边疆,也就是比较落后的一支。他们在这里孤独地生活了近千年,直到被欧洲人发现为止。
1778年1月18日,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James Cook)意外发现了夏威夷岛。为了纪念他的一位资助者,库克船长将这个岛命名为桑德维奇岛(Sandwich Islands),改名夏威夷岛是后来的事情。
库克船长是地理大发现时期最优秀的航海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就是他首先发现并勘察的,这两个地方后来之所以说英语,和他有直接关系。他还发现并勘察 了很多太平洋海岛,与波利尼西亚人打过多次交道,自认为对这个民族十分了解。他和夏威夷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进行得很顺利,岛民们对他和他的船员十分友好,很 多当地妇女主动上船要求和船员性交,库克禁止不住,只好随它去了。不过这并不是说当地妇女滥情,只是因为波利尼西亚人没见过白人,以为他们是天神下凡,希 望通过性交从神灵那里得到力量。
第二年库克船长再次访问了夏威夷群岛,本来一切顺利,可当他启程返航时遇到风暴,不得不返回夏威夷岛修理被损坏的船只。在此期间双方发生了矛盾,几 个土著偷走了库克舰队的一艘小船。库克以前遇到过这种事情,他的解决办法就是把对方的酋长绑架成为人质,逼对方返还被偷的物品。这一次他决定如法炮制,把 夏威夷岛的一名酋长卡拉尼欧普(Kalaniopuu)绑架了。没想到这次遇到了刺儿头,酋长手下的一名武士看出了库克的意图,趁其不备用木棒击中了库克 的后脑,将他打倒在地,几名武士冲上来把库克刺死在了沙滩上,一代枭雄就这样死于非命。
库克的船队侥幸逃回了英国,却把一样东西留在了岛上,这就是梅毒。虽然梅毒只能通过性交传染,但夏威夷人还没有进化出对梅毒的免疫力,一旦染上就凶多吉少。岛民们不知道梅毒是怎么回事,引发了恐慌情绪,酋长卡拉尼欧普的侄子卡美哈美哈(Kamehameha) 决定乱中取胜,趁机把夏威夷诸岛归为己有。
之后他又远征毛伊岛和瓦胡岛,把这两个重要岛屿收归己有。征服这两个岛的过程相当血腥,瓦胡岛上的著名景点“大风口”就是明证。这是位于火奴鲁鲁北 边一个悬崖峭壁的缺口,当年日军轰炸珍珠港的飞机就是从这里飞过去的。根据史书记载,卡美哈美哈的军队把400多名瓦胡岛武士们赶到此处,然后逼他们从悬 崖上跳下去,摔死了。好在卡美哈美哈很快觉悟了,剩余的那几个岛没有动武,而是运用了外交手段和宗教的力量迫使对方臣服。
1810年,卡美哈美哈正式统一了夏威夷群岛,建立了夏威夷王国,并自封国王。这是夏威夷诸岛有史以来第一次臣服于同一个人,此事固然和卡美哈美哈 异乎寻常的勇武有关,但也是欧洲先进技术和原始部落发生碰撞后的必然结果。如果卡美哈美哈没有突然得到一批威力巨大的火枪和战船,夏威夷各个部落之间原有 的实力平衡是不会那么轻易地被打破的。
这一点和外来物种的入侵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卡美哈美哈于1819年病逝,接替王位的是他的大儿子卡美哈美哈二世。因为这个儿子当时只有20岁,因此卡美哈美哈一世最宠爱的妻子成了实际的管理 者,类似垂帘听政时期的慈禧太后。此后发生了一系列事件和其他古老帝国接触西方文明后的过程极为相似,几乎可以看作是新旧两种文明相互碰撞后的必然结果。
首先,在太后的指示下,卡美哈美哈二世主动放弃了卡普制度,这就等于放弃了夏威夷人的原始宗教信仰。几乎与此同时,大批西方传教士涌入夏威夷,传播 基督教的教义和思想。卡美哈美哈二世25岁时和妻子出访英国,这也是夏威夷国王第一次离开家乡。不幸的是两人在伦敦同时感染了麻疹,很快就去世了。继任的 卡美哈美哈三世当时只有10岁,王国的实际统治权掌握在亲戚们的手中。在这几位摄政王的建议下,卡美哈美哈三世积极推行现代化改革,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大力发展教育。不过,历史学家们普遍认为,卡美哈美哈三世所推行的最为关键的改革措施就是土地私有化,这就为欧美商人进入夏威夷内陆铺平了道路。
位于瓦胡岛北部的古兰尼(Kua-loa)牧场就是美国医生兼传教士杰瑞特·贾德(Gerrit Judd)于1850年从卡美哈美哈三世手里买下来的,据说花了1300美元,这在当时算是一笔巨款了。买下的这块山地总面积约为1200公顷,包括一排 被风化得很厉害的山峰,当地人称之为长背山。表面上看,这个牧场似乎价值不大,没想到贾德的后人将这块牧场出租给好莱坞拍电影,不但为主人赚到了很多钱, 还顺便为夏威夷做了一个绝佳的形象广告。
当然,贾德当年买地的时候只是为了养牛,没想那么多,但这件事开启了西方人来夏威夷买地的热潮。商人们买下土地后便有理由常驻夏威夷,合法地从事各种经营活动,成为第一批在夏威夷定居的外国人,并为夏威夷王国的最终解体埋下了伏笔。
说起来,西方人其实很早就来到了夏威夷,但早期来到此处的大都是海员,活动范围也仅限于港口。库克船长“发现”夏威夷后不久,美国商船就把这个群岛 变成了补给站,为往来于中美之间的商船补充食物和淡水。这些商船把美洲出产的动物毛皮运往中国,换取丝绸、茶叶和瓷器。不久,中国商人发现夏威夷有种檀香 树的木质极佳,香味持久,在中国很有市场,于是这种珍贵木材就成了夏威夷的第一种出口货物,并很快就因滥砍滥伐而濒临灭绝,至今尚未恢复。19世纪初期, 西方国家对鲸油的需求爆发性增长,来自美国的捕鲸船大量涌入夏威夷,水手们在毛伊岛建立了第一个以捕鲸为主业的小镇拉海纳(Lahaina)。可惜好景不 长,煤油的出现让鲸油的需求量大减,到了1860年捕鲸业便已名存实亡了。拉海纳后来成了美国嬉皮士的大本营,很多明星常年住在这里,包括著名的美国乡村 歌手威利·尼尔森(Willie Nelson)。
没有了捕鲸业和檀香贸易,夏威夷急需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1874年,夏威夷国王和美国签订了互免关税协定,为夏威夷向美国廉价出口蔗糖铺平了道路。此协定于两年后正式执行,吸引了大批商人前来夏威夷建立甘蔗种植园。但种地需要大量劳动力,而夏威夷此时已经没人可雇了。
原来,西方人不但为夏威夷带来了基督教,还把天花、流感、麻疹和猩红热等传染病带了进来。根据人类学家的估计,18世纪末期生活在夏威夷群岛的土著 大约有20万人,自从库克船长靠岸后人口总数便开始下降,1872年进行的第一次人口普查发现整个王国只剩下5.7万人了,夏威夷人面临着种族灭绝的危 险。
为了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庄园主们从中国、日本、菲律宾和葡萄牙等国家招来了大批劳工,第一波大规模移民潮就这样开始了。夏威夷还从墨西哥招来了 大批讲西班牙语的牛仔,负责教当地人管理牧场。原来,当年有人送了几头牲畜给卡美哈美哈一世作为礼物,后者爱不释手,下令全国禁止宰杀牲畜,导致夏威夷群 岛牛马泛滥。如今夏威夷大岛上还能见到大片的牧场,这里出产的牛肉不但能满足夏威夷人的需要,还能出口到其他国家。
来自不同文化的移民在夏威夷相互交流,各种思想和生活习俗相互碰撞,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日本工人利用当地随处可见的菠萝发明了照烧酱,很快风靡 全球;葡萄牙人则带来了一种类似吉他的民族乐器,被当地人改装成了尤克里里琴,成了夏威夷音乐的标志;华裔设计师艾力·郑(Ellery J Chun)借鉴了当地种植园工人常穿的一种日式短袖衬衫的样子,改用具有热带风情的新面料,制作出一种既凉快又可以在正式场合穿的花衬衫,这就是夏威夷 衫。
外来劳工不但带来了新的生产工艺和风俗文化,还带来了新的基因。不同民族之间的基因交流虽然让所谓“纯种”的夏威夷人越来越少,但却无形中保护了这 个民族的基因资源,使得夏威夷人不至于再担心种族被传染病灭绝了。事实上,夏威夷总人口自1872年到达最低谷后便迅速反弹,今天已经接近150万人了。
不过,与其他很多原始部落的首领一样,夏威夷的国王们眼看外来人口越来越多,王室地位越来越低,祖先留下的风俗习惯越来越没人坚守,便产生了逆反心 理,试图恢复旧时代的荣光。1855年登基的卡美哈美哈四世虽然是在传教士的教育下长大的,从小接受的完全是西式教育,但他却试图重拾传统,公开抵制外国 势力对夏威夷的渗透。他这么做的另一个原因是为了防范美国,美国很早就对夏威夷表现出浓厚兴趣,希望将这个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的群岛据为己有,增强自己在亚 洲的影响力。
此后上台的卡美哈美哈五世是一个性格坚强的国王,性格和卡美哈美哈一世一样倔强。他比上一任国王更加保守,甚至提出修改宪法,增加王室的权力。为了 抵抗美国,他还积极向其他国家寻求支持,和日本签订了友好条约,导致大批日本人移民到了夏威夷。如今夏威夷人口中有60%来自东亚,其中大部分是日本人的 后代。
虽然他很能干,但夏威夷早已不是当初那个样子了。卡美哈美哈五世的种种努力都失败了,最终于1872年郁闷地病逝。他是最后一位姓卡美哈美哈的夏威 夷国王,一辈子都没结婚,死时没有留下后代,于是只好通过选举的方式选出了下一任夏威夷国王,开启了夏威夷的民主时代。不过,此后选出来的三任国王都是卡 美哈美哈家族的成员,其中第三位国王试图复辟帝制,遭到了美国商人们的强烈反对。当时夏威夷的经济命脉全都掌握在商人们手中,他们的实际权力早就大过了国 王。1893年,一批美国商人发动了政变,废黜了早已名存实亡的夏威夷国王,建立了夏威夷共和国。5年后,也就是1898年,夏威夷共和国顺理成章地被美国吞并,成为美国的一部分。
20世纪前50年的夏威夷是以军港的身份名扬天下的,在那个飞机尚未普及的年代,夏威夷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亚洲和美国之间航运的中转站。但是随 着喷气式飞机的普及,以及远洋货船不间断航行能力的大幅提升,夏威夷的重要性逐年下降,大有被人遗忘之势。上世纪70年代日本的崛起挽救了夏威夷,突然富 裕起来的日本游客蜂拥来此度假,为了满足他们的要求,夏威夷兴建了一大批高档酒店,如今这些酒店依然是夏威夷旅游业的主力,但主要的客户已经变成了欧美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