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東京最難買的門票不是迪斯尼樂園而是宮崎駿博物館ghibli museum的參觀券。我在臨去東京前特地去了尖沙咀的日航天地訂票。不想一個月之內已無票位。只有cross the fingers到東京后再試運\气。到達東京第一天晚上,我就讓賓館前台幫我用日文寫了;我要買宮崎駿博物館門票的便條,直奔lawson便利店。一翻比划后,很幸運\,便利店女孩終于幫我定到我离開日本之前一天的唯一的上午票。
我本不算是特別的宮迷。但此行我迷上了那個博物館,也迷上了宮崎駿。感慨于日本的藝朮創作的勃勃生机。并開始思考為什么中國沒有宮崎駿?!
大清早,赶去吉祥寺JR站,坐上博物館的shuttle mini bus時,發現周圍的人來自世界各地,很多金發歐洲客不斷地拍照,連bus也不放過。他們的興奮表情讓你感覺是去朝圣.到館外又是大排長龍之隊。看這獨特的建筑也已很吸引人了。我稱它為彌浸童話色彩的法式城堡,事實上這個城堡結构到細節都很法國,當然它是童話版的,充滿想象力的城堡。
進入館內,每個人被提示不能拍照,并有一份多國語言的提示小冊。中文標題是:讓我們做個迷路的小孩。提倡大家自己去選擇參觀路線,按自己的愛好自由行走或攀爬。有人說很小的地方,1到2個小時可以看完。我說l到2天也不一定看得完呢!館內每處都有故事,每個細節都精心設置。即使廁所也是很特別。比如水龍頭把手。2樓的是法式十字銅把手,底樓是芭蕾午女把手。据說男廁設計更創意更童話世界。与商業化的迪斯尼不同,ghibli里到處透露著細熾和生机。正如宮崎駿的作品一般,一切都是活的,都在動,都有生命力...
參觀ghibli時,我聯想起2天前去的剛開始的六本木的新國立美朮館monet展。那天也是人潮擁擠,但是清一色日本人,年輕人少些。日本是法國之外最多收藏monet畫作的國家之一,還有是美國。那不但是因為monet本人很喜歡收藏日本的一些畫作,也因為那時的日本商人為了讓日本的年輕人了解西方藝朮,大量購買西方畫作,藝朮品,介紹到日本。松本幸次郎就是其中最出名的一位。在東京都西洋美朮館中的大量monet收藏始于他的遠見.monet展中97幅真品中,大多是日本各地畫館各企業和個人的收藏。雖然比不了巴黎的优秀館藏。但重點是日本人的對西方的大量模防与學習,才造就了新一代日本人的審美,及激發了他們的蓬勃創作力。1941出生的宮崎峻的畫作中也可以看見印象派的影子。其實古希腊人認為\'藝朮即是模防\',直到18世紀中后期,浪漫主義興起,\'藝朮在于表現\'才變為現代人們普遍的藝朮觀念.
從莫奈到宮崎駿的這180年間,日本的藝朮發展從狂熱模防西方走到了被西方世界年輕人崇拜的今天,也經過這一必然的過程。很多中國人認為日本藝朮發展是因為錢的原因。我不同意。 如果錢能產生藝術,錢越多藝術就越好,那麼現代應該產生前無古人的偉大藝術和藝術家;事實卻剛好相反。人類最偉大的經典藝術作品和藝術家幾乎都不是在現代產生的,儘管現代的確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富裕的時代。
藝術不能吃不能穿,可人類就產生了它們,而且文明程度越高,它們的地位也就越高。這是為什麼?原因無它,就是人類從一開始就不是只為了吃飯而活著。人在解決了溫飽之後,就會追問宇宙和人生的意義,藝術、宗教和哲學是人類追索這類問題的途徑。藝術是真理的負荷者,是藝朮家們思考世界和探索人生基本問題的途徑。宮崎駿的藝朮主題,和平,反戰和飛翔.而這也正是他的作品可以廣泛為世界所喜歡的原因。人們為他所表現的世界中的感人力量所震撼。而中國的作品呢,連個故事都還編不好,更談不上精神感染力了。\'抗日\'的勁頭用在創作上不更好?
藝術是人特有的產物,而人是有思想的動物,沒有思想,根本就不可能有藝術,更不用說好藝術。而現在中國人恰恰最不愛聽思想,開口閉口感覺,卻不懂感覺與感覺是不一樣的,有獨特的感覺和平庸的感覺,有精緻的感覺和粗鄙的感覺,有深刻的感覺和膚淺\的感覺,也有人性的感覺和獸性的感覺,有智慧的感覺和愚蠢的感覺。決定感覺好壞的,是人的內在生命本身。一種感覺及其表現之所以打動人,是因為通過它藝術家創造的作品揭示了生活世界根本的一些方面,而這些方面在平庸的日常生活中往往不被注意或被遮蔽了。感覺的價值在於其獨特性和不可重復性。而國內現在所講的感覺,就說美感吧,非常平庸,千篇一律。他們有一些固定的“英俊”和“美麗”的模式,這些模式甚至可以用最沒感覺的數字來表達,因此,國內連演員都美得沒有個性,如出一轍,讓人記不住。美的確是一種感覺,它不是一種固定的模式和形象的安排。它是一種打動心靈的感覺,一種微妙的、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精緻”況味。這就是為什么中國出不了宮崎駿的根本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