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情

陕西关中人,暂居密执根, 漂泊十余载, 最忆是乡音。
正文

质本洁来还洁去-追念“黛玉”

(2007-05-18 08:33:25) 下一个
春花烂漫时节,闻“黛玉”红颜薄命,香消玉陨。 时年42岁,当是花开正艳,叫人焉得不伤悲!

“红楼梦”这四大名著之一至今还未来得及完整一读,对红楼中的人物及故事多是从电视剧里知悉的。 80年代初,看电视剧是最大的精神享受了, 不光免了读书的辛劳,还伴有美妙的音乐,既省事又享受。演员漂亮养眼,人物活灵活现,着实感人。演黛玉的演员,美丽如花,后来才知道叫陈晓旭,她把黛玉给演活了。那忧郁的眼神,凄楚的内心,瘦弱的身骨,都让人心生怜惜。剧中最能体现黛玉悲凉心境的情节就是葬花了。在贾府中,虽有宝玉的照顾,贾母的疼爱,但按照当时的礼教观念,毕竟是外孙, 还是寄人篱下的滋味,父母双亡,无人做主,孤苦一人,又兼其性格的悲观, 自怜之心常在, 不觉满目凄凉,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见落花而感身世,于是就有了“葬花吟”。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她把花比喻成自己,把贾府乃至整个封建社会比喻为污淖,她不甘沉灭,又无力摆脱,怜花就是怜自己,她看到鲜花的凋零就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将来。表现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和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

之所以演黛玉如此传神, 陈晓旭说自己其实就是黛玉, 是在演自己。 是因为演黛玉太逼真了, 以至于后来陈晓旭难以出演其他的角色了,作为演员,这是很难堪的事了。 再后来就是出国,未果,下海办公司, 成就非凡。不久前,媒体纷纷扬扬,报道陈晓旭剃度出家,舍弃亿元身价,让人吃惊不小。一度我不理解这些演艺圈里出家人,到底出了什麽问题? 细细想想, 那些天天充斥媒体的谣言,规则,绯闻,不也像黛玉葬花时的处境一样吗?不甘沉灭,又无力摆脱。但陈晓旭和黛玉不同的是,她入了佛门,大彻大悟了, 不再为尘世所烦扰了, 彻底摆脱了。红楼梦里的那些歌词我想对她绝对有影响。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人人都说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世人都讲神仙好,唯有金银忘不了,积到多时眼闭了。因此,一旦时机到了,就即刻遁入了空门, 从此,无欲无求,无烦无恼。 而今,得了超度,质本洁来还洁去。

生如夏花之绚烂, 去如秋叶之静美。

桃花一时红 随雨洒纷纷 红颜多薄命 伤煞惜花人

“黛玉”,我的同龄人,走好。


葬花吟

花谢花飞飞满天
红销香断有谁怜
愁绪满怀无着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

花开易见落难寻
阶前愁煞葬花人
独把花锄偷洒泪
洒上空枝见血痕

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
一堆净土掩风流

侬今葬花人笑痴
他年葬侬知是谁
一朝春尽红颜老
花落人亡两不知

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聪明累

机关算尽太聪明,
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
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
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忽喇喇似大厦倾,
昏惨惨似灯将荆呀!
一场欢喜忽悲辛,
叹人世,终难定.
终难定.


分骨肉

一帆风雨路三千,
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
恐哭损残年.
告爹娘,
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
离合岂无缘?
从今分两地,
各自保平安.
奴去也,
莫牵连.
奴去也,
莫牵连.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关中游子 回复 悄悄话 桃花一场红
随风洒纷纷
红颜多薄命
感伤爱花人
风中秋叶 回复 悄悄话 临屏五绝,同悼晓旭!

同悼葬花人,销香意无新。
多少伤春语,都作诗绝吟。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