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与北约或签订协议允许非军事物资转运过境 【布鲁塞尔消息】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罗斯常驻北约代表德米特里·罗戈津18日表示,俄罗斯和北约有可能在11月20日召开的里斯本高层会晤上签署协议,允许过境俄罗斯转运来自阿富汗的北约非军事物资。 罗戈津称,“如果俄罗斯政府决定可以通过陆路转运返程的北约非军事物资,那么峰会期间完全有可能签署这类协议”。 【时事点评】请大家注意这一段文字,原文是:罗戈津18日表示,俄罗斯和北约有可能在11月20日召开的里斯本高层会晤上签署协议,允许过境俄罗斯转运来自阿富汗的北约非军事物资。 ●同一个人、就同一件事、同时给出的“两种说法”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俄罗斯常驻北约代表的这番话说得“非常耐人寻味”,如果不能精确理解它的含义的话,那么,我们不妨认真体味他说的另一段文字,其原文是: 罗戈津称,“如果俄罗斯政府决定可以通过陆路转运返程的北约非军事物资,那么峰会期间完全有可能签署这类协议”。 显然,通过对比两段文字,或者对比同一个人、就同一件事、同时给出的“两种说法”,我们应该不难看出,这份据称俄罗斯与北约准备在“11月20日召开的里斯本高层会晤上签署”的“转运协议”,其主要内容或许是:北约可以通过俄罗斯转运“来自阿富汗”的、也就是“返程”的“非军事物资”。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前不久的一则相关消息 要弄清楚这个准备签署的协议、以及协议中所谓“来自阿富汗”、或者“返程”等词语的具体含义,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前不久的一则相关消息。 据媒体11月10日报道,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外交官透露,俄罗斯将扩充与北约现有过境协议内容,首次允许北约装甲车辆过境俄罗斯进入阿富汗。 这名外交官说,扩充后的协议将更偏重军事方面,但致命性武器装备和物资不在允许过境的范围之内。 这名官员介绍,俄罗斯允许过境的车辆将包括装甲运兵车,但坦克排除在外。另外,协议可能允许需要修理或离开阿富汗的车辆借道俄罗斯。 ●这份准备签署的协议实际上是一份对“既有协议”的“扩充” 显然,这份准备签署的协议实际上是一份对“既有协议”的“扩充”,而“既有协议”的主要内容是:俄罗斯为北约国家提供运往阿富汗的非军事物资过境中转。 请注意,在这份“既有协议”中,说的是“运往阿富汗”的“非军事物资”。 两相对比,我们也就不难看出俄罗斯常驻北约代表罗戈津所说的“.......允许过境俄罗斯转运来自阿富汗的北约非军事物资”、或者“......可以通过陆路转运返程的北约非军事物资......”的“真正意义”了,既:一旦俄罗斯与北约在此次峰会期间签署该协议,那么,也就意味着“北约的非军事物资”将正式获得过境俄罗斯、进出阿富汗的“双程车票”。 ●“北约”想得到的不仅仅是一张“双程车票” 然而,我们也注意到,在媒体报道了“俄罗斯将扩充与北约现有过境协议内容,首次允许北约装甲车辆过境俄罗斯进入阿富汗”的消息后,俄罗斯方面立刻予以了否认。 显然,目前只有一张俄罗斯通道“单程车票”的“北约”,想得到的不仅仅是一张“双程车票”、它“想要的”是一张“北约军事物资(请注意,是军事物资)”经俄罗斯通道、自由进出阿富汗的“双程车票”。●北约眼下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不过,东方评论员想强调的是,既便是这张“北约目前仍在求之而未得”的、供“军事物资”使用的“双程车票”,虽是北约想要的,但却并非其眼下最急切想得到的,从第三波排列与组合的需要来看,作为“欧美”借之参与这波“排列与组合”、并试图借之谋取尽可能佳的地势的、一个共用战略平台,眼下,北约“最想得到的、且想立刻得到的”是“一支可以有效拆解上合(中俄战略合作)”的“楔子”。 有必要补充的是,“上合”也是“中俄”借之参与这波“排列与组合”、并试图借之谋取尽可能佳的地势的、一个共用战略平台。 ●一旦北约将“既有协议”中的两个要点加以扩充,那么也就相当于产生如下的一连串效果 显然,南亚稳定是中国的重中之重,对中国而言,南亚方向是“攻之必救”的战略方向。而北约(美国)目前之所以不敢搞乱巴基斯坦、从而最有效、也是最直接地对中国施加最为强大的战略压力、并全面地冲击中国的全球战略,就在于北约(特别是美国)十几万驻阿军队太依赖巴基斯坦通道了。 这一点,在不久前巴基斯坦对北约(美国)临时关闭巴基斯坦通道、就立刻引起北约(美国)后勤补给(军事与非军事物资都有)的极大困难之事实中、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因此,一旦北约将使用俄罗斯通道的“既有协议”中的两个要点(既:“非军事物资”与“单程车票”)扩充为“军事物资”与“双程车票”,那么,也就相当于产生如下的一连串效果: 第一,北约对巴基斯坦通道的“过分依赖”将被“有效平衡”,从而在“战略通道的层面”上,也“首次”实质性取得“战略物资(军用与非军用)”进出阿富汗的“双程车票(一个是巴基斯坦通道、另一个是俄罗斯通道)”。 第二,在“第一”的基础上,对北约而言,它就可以“以种种方式”向方方面面强调:巴基斯坦通道当然“仍然会”非常重要,但在取得了“战略层面”的“双程车票”之后,它已绝对没有“北约只有单程车票”时那般重要了。 第三,对于“第二”,至少北约会用各种“尽可能逼真”的手段让“国内各方势力非常复杂”的巴基斯坦相信这一点。 第四,在“第三”的基础上,一旦巴基斯坦在国内、外的综合因素下(还要注意印度这个重要因素),最终做出有利于北约的摇摆,从而令北约最终实现“第三”,那么,北约就会用各种“尽可能逼真”的手段、尽可能地、尝试着让中国相信“第二”; 第五,在“第四”的基础上,北约就可以冲着中国、正式“拿”巴基斯坦的稳定问题当牌打、从而在各个战略层面(包括经济、特别是金融层面)上,对中国“予取予求”。 ●一旦如此........不排除中国会做出“不利于俄罗斯”的调整 第六,正是因为会导致出现“第五”,因此,一旦“北约军事物资”拿到了使用俄罗斯通道的“双程车票(进、出阿富汗)”,从而令“北约军事物资”在“战略层面”名义(在美国实质性启用俄罗斯通道之前、这也只是名义上的)上拿到了进出阿富汗的“双程车票(巴基斯坦与俄罗斯通道)”,那么,不论“北约之美国” 是否敢“实质性”启用俄罗斯通道,北约(欧美)都等同于成功地向上合(中俄)打进了一根“楔子”,并将极大地影响上合(中俄)的战略合作方式、且这种影响也必将扩散到格鲁吉亚、乌克兰问题、甚至科索沃问题,并影响“俄美欧”在东欧、科索沃问题上的博弈,不排除中国会做出“不利于俄罗斯”的调整。 第七,正是因为看到了“第六”的利害关系,对一心想将“既有协议”的两个要点扩充为“北约军事物资”与“双程车票”的北约,俄罗斯仍然没有松口。●只要“北约之美国”最终不敢“实质性”启用俄罗斯通道,这些都是“可转化”甚至是“可逆”的 第八,但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只要“北约之美国”最终不敢“实质性”启用俄罗斯通道,从而将“第二”坐实,并实施“第五”,那么,即便北约(欧美)最终成功地向上合(中俄之间)打进了一根“楔子”,即便这根“楔子”将极大地影响上合(中俄)的战略合作、且这种影响也必将“扩散”到格鲁吉亚、乌克兰问题,并牵动科索沃问题,所有这些也都是“可转化”甚至是“可逆”的。 ●这种“可转化”甚至“可逆”,在第一、二波排列与组合中已经得到充分证实 真实的情况是,这种“可转化”甚至“可逆”,在第一、二波排列与组合中,特别是在“格鲁吉亚战争(其实是俄美直接交手)”至“乌克兰政权更替(实际上是美国向俄罗斯交割东欧一利益)”的整个过程中,已经得到充分证实。 ●只要“俄罗斯全球战略”的诉求得不到美国的满足,那么,北约之美国又会重新面临一种好笑的局面 第九,而一旦“北约之美国”最终“实质性”启用俄罗斯通道,也就等同于美国将其中亚战略、甚至全球战略的“命脉”拱手交由俄罗斯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俄罗斯全球战略”的诉求得不到美国的满足,那么,北约之美国又会重新面临一种好笑的局面,即:在战略层面上,它反而会更加需要“巴基斯坦通道”对“俄罗斯通道”的进行“有效平衡”。 ●“国家信用很成问题”的华盛顿要想解开这个“连环劫”几无可能 第十,如果我们在“第九”的基础上去深究“上述九条”,就应该很容易想起之前点评中曾经总结的一个结论,即:对于北约(主要是美国)而言,这相当于围棋中的“连环劫”,除非“有非常决断”(比如、美国决心实质性启用俄罗斯通道、或者有能力通过印度挑起南亚军事冲突)的手段与决心“消劫”,否则,从“俄美”之间的“战略互信”早已荡然无存的事实来看,从巴基斯坦在关键时刻曾经数次被美国出卖的历史来看,“国家信用很成问题”的华盛顿要想解开这个“连环劫”几无可能。 ●早在美国联手欧盟弄出“科索沃独立”的时候,我们曾经多次强调一个观点 第十一,其实,早在美国联手欧盟弄出“科索沃独立”的时候,在我们的讨论中,就曾经多次强调这样一个观点,即: 首先,美国之所以愿意配合欧盟弄出“科索沃独立”、从而让“同是欧美重中之重”的科索沃问题进入“独立后续发展阶段”,在于“策应”急于南亚破局的美国南亚战略; 其“策应原理”在于以此消解欧盟对“美国信用”疑虑,即:美国一直想用“大中东计划”与“地中海计划”交割利益的方式,换取急需的“欧盟南亚配合”,也就是同意美国的要求,“实质性参与”并让“北约”以组织的名义与实力(包括政治与军事,经济特别是金融实力),且以“遂行”南亚破局为手段,“实质性”地向中国施加最大限度的战略压力。 ●真正能有效、且快速削弱美国硬实力的,不是别的,恰恰是拿掉“美元本位制” 而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欧盟担心主要在于两层: 其一,欧盟担心:即便美国用“大中东计划”向“地中海计划”交割了一定利益(比如、实标志着欧盟全面打开地中海计划之局面的、整体上有利于阿拉伯国家的中东和平进程),但由于欧盟的硬实力有限,因此,只要美国的硬实力没有得到有效削弱,那么,即便这种“有利于阿拉伯国家的中东和平进程”签定了协议、也是可能逆转的。 由于“美国经济”对“美国军事”的支撑基本取决于“美元本位制”的“赢利能力”,因此,真正能有效、且快速削弱美国硬实力的,不是别的,恰恰是拿掉“美元本位制”。●前苏联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现成的、极具可比性的案例 值得强调的是,在这个问题上,“经济能力的快速衰减”完全可以快速削弱一个“超级大国军事能力”、甚至迅速瓦解一个“超级大国全球行动能力”的例子,前苏联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现成的、极具可比性的案例:曾经不可一世的前苏联红军,其与美国比肩的强大军力,就是随着“美国经济毒药-休克疗法”的“介入治疗”,而一夜之间就灰飞烟灭的。 因此,为了防止“欧美”着眼于“南亚破局”而进行的一系列战略利益交换“最终被美国随心逆转”,美国必须在“事关美元与欧元地位”的“关键问题”上,向欧盟出具一份“投名状”。 ●所谓的“关键问题”与“投名状” 显然,这个“关键问题”就是承载着欧元与美元之争的科索沃问题,而这份所谓的“投名状”也就是所谓的“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并正式进入“随形势发展、美国‘最后可能’说了不算”的“科索沃独立后续发展阶段”。 ●欧盟(欧元)的未来原本就是想全面取代美国(美元)的地位 其二,尽管政治整合还没有彻底完成,但欧盟的经济实力已经超过美国(欧盟GDP与幅员均超过美国),尽管欧元一面世(99年)就经历了“科索沃战争”的沉重打击,但欧元并没有就此死去。 而拜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与阿富汗战争、企图通过控制“欧亚大陆中心”,分割、并控制欧亚大陆,从而进一步“终结”欧元的计划最终失败所赐,欧元不仅活了下来,而且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的储备货币,并伴随着美国绝对实力与相对实力的持续下降,一直在向世界第一储备货币的方向“行走”。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欧元的这种“行走方向”,既为欧盟的“政治、经济、军事层面”的全面整合提供了支撑,也为“日后完成军事整合的欧盟”积聚世界(包括美国的)财富、人才、技术、超常规发展军事力量提供了可能。 显然,欧盟(欧元)的未来原本就是想全面取代美国(美元)的地位。 ●就目前而言,这个世界上,真正能在“经济层面与军事层面”同时遏制美国的、只有中国一家 但由于自身硬实力的不足(欧盟军事整合还刚刚启动),目前,在“硬实力层面”上能遏制美国的只有“中俄”两家,但俄罗斯的经济实力又不够。 由于“美国经济”对“美国军事”的支撑基本取决于“美元本位制”的“赢利能力”,因此,欧盟决策层也明白的道理是:就目前而言,这个世界上,真正能在“经济层面与军事层面”同时起到遏制美国作用的、只有中国一家。 ●中国历史上的“合纵连横” 而对“这种唯一”的“现实无奈”与来自“欧盟(欧元)未来”的“现实威胁”,恰恰双双构成了美国拼命想将中国拉入“中美国(G2)共管地球模式”之“最现实的实用主义”。 非常清楚,“中美国(G2)共管地球”对中国不过是个战略骗局,其战略损害主要在于长期,现实损害在于离间“中欧俄”结织于伊核问题的战略协调,在于破坏“中欧俄”之间的“合纵”,长远损害在于“因‘中欧俄’之间的‘唇亡齿寒’”所带来的“秦灭六国”之忧。 众所周知,在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合纵”的目的在于联合许多弱国抵抗一个强国,以防止强国的兼并;而“连横”的目的则在于事奉一个强国以为靠山从而进攻另外一些弱国,以达到兼并和扩展土地的目的。 不难看出,交织于伊核问题的“中欧俄”战略协调与“合纵”是何等类似,而美国向中国拼命兜售的“G2模式”、其“长相”与“连横”是何等的相像!●中国坚决拒绝“G2”模式也是有着“强烈的历史根据”的 从历史上看,“六国”的“合纵”之术一度是如此有效,直到被秦之“连横”之术所拆解(破解了对秦构成巨大威胁的齐楚联盟,并促使当时的“第二强国”--齐国反手与“第一强国”-秦国结盟、并进攻其它弱国),秦才得以一一灭掉包括齐国的“六国”的。 因此,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中国,早在战国时代就上演了“合纵连横”的中国,之所以坚决拒绝“G2”模式,不仅有着强烈的现实根据(稳固的美元本位制才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最大障碍)、也是有着“强烈的历史根据”的。 ●“G2”对欧盟(欧元)是个“不折不扣”的“必杀之招”、而且可以“一击毙命” 而撇除“G2”离间“中俄欧”的企图心,它对欧盟(欧元)还另有它用,即:由于欧美金融危机之后,美元本位制受到重大冲击,位居第二的欧元对美元地位直接构成了“即时威胁”,再加上俄罗斯急于摆脱“石油美元结算体制”对俄罗斯经济的桎梏,与“中欧俄”之间很容易在“打倒美元本位制”的问题上找到“共同语言”的还要进一步的是,“俄欧”之间在“立刻打倒美元本位制”的问题上,“也”是很容易找到共同语言的。 ●“中欧俄”与“俄欧”之间的“些许差别” 值得强调的是,这就是“中欧俄”与“俄欧”之间的“些许差别”,但更加值得强调的是,对美元本位制而言,正是因为中国在“格鲁吉亚回合”中、通过实际行动(没有与俄罗斯一道--其实还有欧盟核心国家--共同抛售美元资产)、向方方面面“强调”了这个“些许差别”,我们也就看到了这样一种国际格局、或者 “排列与组合”,即: 在“美元本位制”仍然可以暂维持运转的同时(这是美国想从中国得到的),“北约(欧美)”却无法在南亚方向对中国联手施加最大限度的战略压力(这却是中国想从欧盟得到的)、且美国为了引诱欧盟“出借”北约这顶“军帽”,不得不在中东和平问题、特别是“科索沃问题”做出妥协(这却是欧盟想得到的)。不仅如此,在北约这顶“军帽”历经数年也“欲求而不得”的无奈下,在“格鲁吉亚战争”惨败的美国,其“南亚战略”又不得不去租借一条“俄罗斯通道”以平衡“巴基斯坦通道”的不可或缺性,从而好为进一步“威、逼、利、诱”欧盟、印度等提供南亚配合提供“支点”,从而好对中国施加最大的战略压力、 ●美国为此向俄罗斯“提前支付”一笔非常高昂的“战略订金” 显然,美国为此向俄罗斯“提前支付”一笔非常高昂的“战略订金(请大家注意我们的用词,是订金)”,即,被迫向俄罗斯交割了一个“已经从法律上承诺不加入北约的乌克兰政权”。 非常清楚,防止乌克兰加入北约、拿回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绝对影响力,这正是俄罗斯在格鲁吉亚战争中不惜武力肢解格鲁吉亚的“主要作战意图”。 ●“美国南亚战略”的主要目的都在于迫使中国做出美国“眼下真正需要的战略妥协” 如果我们从这个层面去观察问题,那么,就会明白:由于中国是目前唯一能在“经济与军事层面”同时有效制约美国的力量,因此,“美国南亚战略”之所以急于想“南亚破局”,不论是“明修栈道式(政治与军事手段为主)”还是“暗渡陈仓式(经济特别是金融攻击为主)”的南亚破局,其主要目的都在于牵动、并主导种种“排列与组合”、以对中国施加最大限度的战略压力,以“威、逼、利、诱”、总之是迫使中国做出美国“眼下真正需要的战略妥协”,以实现最具效率的“连横”之策。●所谓的“重新巩固”与“重组” 比如,接受“G2模式”,也就是接受美国的“连横”之计,以全面破解 “非美势力”的“合纵”之策,且按“先易后难”的顺序,以“G2”的强大威力,首先解决欧元、并瓦解欧盟这个对美元(美国)所构成的“即时威胁”,其次,再以“重新巩固”与“重组”的“北约”、再是分头瓦解俄罗斯与中国。 在这里,所谓的“重新巩固”,在于美国可将那时不再有欧盟组织可依赖的欧洲国家完全重置于美国的绝对领导之下; 而所谓“重组”,则在于重新绝对控制了北约之后,美国就可以放心地将此前一直“私用的”美日、美韩、美澳、美新(新西兰)等军事同盟,作为重要资产一一注入“北约”,从而用这个重组之后的“新北约组织”,继续遂行包围、瓦解俄罗斯与中国的战略计划。 ●美国全球战略的主要目的于:先以“连横”之术破解“合纵”之局,继而完成“秦灭六国” 如果我们从这个层面去观察问题,也就不难明白:在格鲁吉亚战争中,中国为什么要以“上合”的名义充分理解俄罗斯的行动?也就不难明白,在格鲁吉亚战争中,欧盟又为什么要与美国保持距离,从而“公开”分裂北约组织?也就不难明白,“俄欧新关系框架谈判进程”为何会在“格鲁吉亚战争”之后立刻启动?还不难明白,在美国的让步下,先手拿到了“科索沃独立”、后手又拿到了“欧盟简单宪法”的欧盟,为什么却始终不肯提供美国急需的“南亚配合”?同样,我们更不难明白,为什么中国在奥巴马访华期间、再次高调地拒绝“G2”?特别是,我们也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奥巴马访华之后,一回去就宣布增兵阿富汗?并开始着手向俄罗斯交割“乌克兰政权”? 值得强调的是,在北京于奥巴马访华期间拒绝“G2”的背后,是拒绝给美国的“连横”之计以施展的空间,而在奥巴马访华后一回去就宣布增兵阿富汗、并“高价”寻租“俄罗斯通道”的背后,是“想与中国”玩“连横”不成的华盛顿,转身想与欧盟、甚至与俄罗斯去玩 “连横”、破“合纵”! 因此,不论美国在“中欧俄”之间如何“威、逼、利、诱”地寻找“连横伙伴”,其战略目的都在于先以“连横”之术破解“合纵”之局,继而完成“秦灭六国”的全球战略。 ●理解“合纵”与“连横”之妙的,绝不只是个一心想玩“G2”的美国 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其实想说的就是两个结论: 第一个结论: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理解“合纵”与“连横”之妙的,绝不只是个一心想玩“G2”的美国,即便是欧盟与俄罗斯,从它们在第一、二波排列与组合中不断变化的手法来看,也都能洞悉其中的奥妙,更何况“生之于斯、长之于斯、用之于斯”的中国? ●欧盟的第二层担心 再则,前面已经说了,“G2”对欧盟(欧元)是个“不折不扣”的“必杀之招”、而且可以“一击毙命”,其对欧盟的战略损害主要在于“眼前”。 因此,欧盟的第二层担心是:即便美国出具了上述“投名状”,只要欧盟“不可逆转地”向美国南亚战略提供“实质性南亚配合”,从而也导致“伊核之中欧俄战略协调”被瓦解,那么,中国在自己的重中之重(南亚方向)承受最大限度的战略压力的情况下,即便出于策略上的考虑,也是很可能向“G2”模式进行“某种妥协”,从而对“扶弱(欧元)锄强(美元)”之“既定战略”进行“某种调整”,比如,即便不对欧盟(欧元)进行反戈一击,也可能以“中止、或者弱化目前这种 ‘扶弱(欧元)锄强(美元)’”的策略以“警告”欧盟,从而“默认”美国(美元)转身对欧盟(欧元)的重重一击。 当然了,至于人民币是否对欧盟(欧元)进行反戈一击,基于“连横”成功之后“秦灭六国”的历史教训,对中国而言,这就要非常慎重了,具体如何行动,恐怕就要看“科索沃局势”的具体演化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对“南亚局势”而言,也算是一种破局方式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南亚局势”也算是一种破局方式,但因之第一个倒下的,却极可能是“原本”可以将南亚方向当作战略工具、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准备在中美南亚争斗中、准备在“科索沃独立后续发展”中伺机取代美国(美元)的欧盟(欧元)。
●华盛顿已经将打出了一个“连环劫”的“美国当务之急(南亚方向)”,给进一步“走重”了
第二个结论,对美国而言,最为要命的是,由于科索沃问题是事关“欧盟与美国”整体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事关美元与欧元地位问题)、俄罗斯的当务之急、中国的战略工具;格鲁吉亚(乌克兰)问题是俄罗斯整体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欧盟的当务之急,中国与美国的战略工具,而南亚稳定问题(巴基斯坦局势)是中国整体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美国的当务之急,俄罗斯与欧盟的战略工具,因此,随着“格鲁吉亚战争”、“希腊危机”的博弈告一段落,特别是,随着美国“减兵伊拉克”、却“增兵阿富汗”,华盛顿已经将打出了一个“连环劫”的“美国当务之急(南亚方向)”,给进一步“走重”了,至于“走重”到了何种层次?在我们看来,这个开了“连环劫”的“美国当务之急”,已经“重”至为“美国既定全球战略”的“棋筋”了。
而随着以“天安舰事件”与“以色列袭击土耳其救援船队”之“两起悲剧”的“处理进程”为标志的“第三波排列与组合”的进一步深化,随着“中美直接交手”的进一步白热化,中国已经通过“公开为以色列核问题立项”、公开支持土耳其充当“地方王”、公开支持与以色列有主权之争的叙利亚,公开对黎巴嫩表示出浓厚的“军事兴趣”,特别是向“往科索沃方向”的一系列国家公开推销“欧亚(非)高铁”等,一系列政治、经济、甚至军事手段,强行介入中东、并剑指科索沃,从而“第一次”将“大国战略利益交换的主要平台”由“南亚方向”推至“往科索沃方向”的“中东和平进程”这个“中间节点”上。
●计划中的“战略浮亏”与“计划之外”的“战略实亏”
显然,一旦“大国间战略利益交换的主要平台”在中国等“合纵势力”的努力下、最终固化在“中欧俄”都能够接受的“中东和平进程”上(因为远离自己的重中之重),甚至在对欧盟有利的前提下、被提前移至“欧美”共同的重中之重--“科索沃问题”上,那么,“美国南亚战略”的主要战略设想(迫使中国做出美国 “眼下真正需要的战略妥协”)不仅失去了操作空间,由于已经南亚已经“走重”(美国为之支付了高昂的战略代价,比如为了讨好俄罗斯,交割了乌克兰;再比如,为了讨好印度、而进一步失信于巴基斯坦),因此,一旦该“棋筋”因“大国间战略利益主要交换平台的转移”而被废,美国围绕南亚破局所展开的一系列、原本出于“牵引”并“主导”这一波“排列与组合”向着有利于自己方向演绎的目的、而“暂时预支”准备“日后加倍收回”的所有战略代价,都将由计划中的“战略浮亏”沦为“计划之外”的“战略实亏”。
如此一来,即便“美国既定全球战略”的战略目的(先以“连横”之术破解“合纵”之局,继而完成“秦灭六国”)也将因“累积亏损”巨大、而更加困难、甚至没有了可能。
●一个“重大变量”与一个“冲击性变量”
如果我们在这个层面上去观察11月20日在里斯本召开的“北约-俄罗斯峰会”,去观察此次峰会的几个焦点问题,比如:“俄罗斯通道”向“北约非军事物资”、或者“北约军事物资”提供进出阿富汗的“双程车票”的问题;北约是否接受、或者俄罗斯是否参与北约反导系统的问题等等,我们也就不难看出:
第一,“俄罗斯通道”向“北约非军事物资”、或者“北约军事物资”提供进出阿富汗的“双程车票”的问题,是一个“重大变量”性的问题,原因前面已经说了;
而“北约是否接受、或者俄罗斯是否参与北约反导系统的问题”则是一个“冲击性变量”的问题。
●一旦北约接受、或者俄罗斯决定参与北约反导系统,那么.......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一旦北约接受、或者俄罗斯决定参与北约反导系统,在表面上,这是北约(其实是美国)为建立“美俄战略互信”、摆出“决心实质性启用俄罗斯通道”,企图循“上述九条”以解开上述“连环劫”、而不得不再次对俄罗斯做出的巨大战略让步;
在深层里,这则是“俄欧新关系”在欧洲安全框架里,实质性挤压、并置换“北约”之支柱角色的开始。大家知道,于格鲁吉亚战争之后启动的“俄欧新关系”,一开始就被设计、定位为:与欧盟、北约这两大国际组织一道,并列为“新欧洲安全框架”的三大支柱之一。
因此,在我们看来,将来,一旦“俄欧战略互信”没有了大的问题,在欧盟军事整合完成之前,“俄欧新关系”就可能被用作一种军事支撑体系、用以支撑与美国 “大中东计划”针锋相对的欧盟“地中海计划”,从而将“北约”在“欧安组织框架”内的“支柱角色”进一步边缘化,并将“北约”的军事作用局限在“欧盟与俄罗斯”的范围之外,比如南亚方向,用于遏制中国的方向。如果美国人仍然愿意继续呆在这样的一个、“已经吸收了主要敌人”的北约组织的话。
显然,站在欧盟的角度考虑问题,边缘化“北约”不是目的,为了在将来的某一天、彻底把“北约(实际上就是美国)”踢出“科索沃问题”、甚至整个“地中海国家圈”打好基础,这才是目的。
●在最实质的层面,这则意味着一系列的开始
而在最实质的层面,这则是“俄欧战略互信”之“建设进程”的开始,也是“欧美”之间“战略互信”瓦解的继续,还是美国对“北约”的“主导地位”全面崩溃的开始,如果“中俄”之间处理不好,也可能是“上合”瓦解的开始,还可能是“美国东北亚政策”考虑“重新做人”的开始。
●“通用变量”与“共用参数”
因此,所有这些也都不过是第三波“排列与组合”中的、一个个可以为“方方面面”、时而单独使用;时而两方、或者三方共同使用;时而“中欧俄美”都能交替使用、甚至通用的筹码:
至于如何理解这种说法,我们认为:
它们既是北约(欧美)抛出的“通用变量”,也可以是上合(中俄)因应而注入的“共用参数”;
它们既是北约之欧盟、或者北约之美国基于各自利益分别抛出的“私用变量”,也是俄罗斯基于自己利益而注入的“私用参数”、还可能视排列与组合的形势发展,最终转化为中国间接注入的“私用参数”;
不仅如此,也是最关键的,它还可能是俄罗斯、或者欧盟基于“俄欧”均有意进一步协调的“俄欧新关系进程”而抛出的“通用变量”,也可以是美国、或者中国基于美国仍未死心的“G2模式”而抛出的“通用参数”。
因此,在“中欧俄美”等大国看来,这些个筹码,只要能顺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那么,它们既可能成为“欧美”通过北约这个战略平台去拆解另一个战略平台--上合的“楔子”,也可能成为“中俄”通过上合这个战略平台彻底瓦解另一个战略平台--北约的“机会”,最值得强调的是,它还可能成为“中俄欧”在 “楔子”与“机会”之外,在各个战略方向(比如中东和平进程)、在各个战略方向(比如国际金融秩序)上,对美国形成“全面挤出效应”的“药引”子,不仅如此,只要中国应对得当,它还可能是“美国东北亚政策”放言“准备重新做人”的“催化剂”。
显然,基于前面的讨论,对美国全球战略而言,如果需要,放风让“美国东北亚政策”考虑“重新做人”,最起码也会是一个足以冲击格局、尽量引导这一波“排列与组合”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演化的“冲击性变量”。
●不排除俄罗斯“最后松口”可能性,也不排除中国最后“不反对”俄罗斯“松口”可能性
因此,我们认为,在“上述两个焦点问题”上,只要北约拿给俄罗斯的条件足够优厚,只要上合内部(俄罗斯与中国之间)有“足够的沟通”,基于所有这些都不过是继续深化“排列与组合”所需要的“变量”与“参数”,不排除俄罗斯“最后松口”可能性,也不排除中国最后“不反对”俄罗斯“松口”可能性。
为了更好地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再来阅读两则消息。
莫斯科交易所12月份将启动人民币对卢布交易
【莫斯科消息】据俄罗斯媒体报道,11月18日,莫斯科银行间外汇交易所副总裁谢尔盖·萨维茨基在货币市场会议上表示,该交易所将从12月份中旬开始进行人民对卢布的交易。
萨维茨基说:“目前正在讨论何时启动这种交易。希望从12月中旬开始。”他补充说,启动人民对卢布的交易是向增加外汇市场工具方面迈出的第一步。
他说,交易额暂时还不会太大。
萨维茨基指出,与中国比邻地区的银行、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企业及联邦级银行对人民对卢布的交易感兴趣。
目前莫斯科银行间外汇交易所用卢布与美元、欧元、乌克兰格里夫纳、哈萨克斯坦坚戈和白俄罗斯卢布进行交易。此外,市场参与者还在同一交易期会进行美元和与欧元交易。
普京:俄罗斯必须制定高铁发展计划
【上佩什马消息】据俄罗斯媒体报道,在俄罗斯上佩什马(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俄罗斯总理弗拉基米尔·普京11月18日 表示,俄罗斯必须制定高铁发展计划。
普京今天在视察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乌拉尔火车头”厂时表示:“我们要与俄罗斯铁路公司,与俄罗斯各地区和俄罗斯政府一道将俄罗斯高铁计划列入正常的经济轨道。”
普京指出,计划应当与路基铺设、足够的铁轨和车皮生产联系起来。
普京说:“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宏伟的计划,我指的是俄罗斯铁路线长度。”
普京对西门子公司总裁罗旭德说,预计与德国同行进行长期的大规模的合作。
普京说:“当然,我们希望在俄罗斯生产。”他所言是指利用外国技术。
【时事点评】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不论是“莫斯科银行间外汇交易所:12月开始人民币对卢布的交易”,还是“普京:俄罗斯必须制定高铁发展计划”,都是值得中国欢迎的。
我们还认为,不论“人民币与卢布之间的最初交易额如何”、也不论“俄罗斯的高铁计划最终将与谁合作”,只要俄罗斯正式走出这两步,其“后续发展”就都有利于中俄彼此间进一步强化在“上合”这个战略平台上的战略合作。
●“欧亚高铁”是“宣言书”、是“工作队”、是“播种机”
在之前的点评中,对中国大力推动的“欧亚(甚至非洲)高铁”的重大意义,我们已经用大量篇幅进行了讨论,在此不再重复,只强调三点,那就是:
第一,在某种意义上说,站在“非美势力”的角度看问题,“方方面面”坐在一起“谈高铁”、远比在“中东和平问题、科索沃问题、朝核问题、特别是伊核问题”开一轮又一轮的“茶话会”,要实际得多,对“尊王(土耳其、伊朗、埃及、沙特阿拉伯等)攘夷(主要是美国)”策略的“执行力度”要强得多,配合“中段反导”的战略性成果,对美国实际影响力的打击要“有力得多”,特别是,它对“美元本位制”将产生的“长远攻击效率”,可谓是到了令对方“痛彻心肺”的层面。
第二,站在中国的角度看问题,如果“有什么办法”让俄罗斯现在就同意“走俄罗斯高加索方向”那最好,即便一时达不成这一最好结果,那么,以“暂不走中亚核心节点”、并着手建设“东北亚版本欧亚高铁”为条件,以换取俄罗斯“不反对”欧亚高铁“走南亚核心节点”,就成了金正日“年内二次访华”以来这段“东亚、中亚、南亚、中东、东欧、科索沃方向”之“排列与组合”的“实物线索”。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欧亚高铁”肯定“不会是一天就能建成的”,但是,这丝毫不妨碍“欧亚高铁”在“欧亚(非)大陆”上发挥“宣言书”、“工作队”与“播种机”的战略功用。
我们注意到,伊朗已经宣布准备在中国的帮助下建设用以连接土耳其与巴基斯坦的高速铁路。
不难想像,今天在伊朗扔下一段铁轨,明天就会在相邻的地段与国度“长出”更多的铁轨,而伴随着铁轨的不断延伸,伴随着“欧洲高铁技术、中国高铁技术、甚至准备发展的俄罗斯高铁技术”在欧亚大陆不断交会,欧元也好、人民币、甚至卢布也罢,就会随着高铁上的物流与人流一起飞奔,至于新的世界货币是谁,我们暂不作推测,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只能是欧亚大陆上的一种货币、或者“货币蓝子”,同样可以肯定的是,绝对不会是美元就是了。
●俄罗斯在北约-俄罗斯峰会之前,向“方方面面”刻意强调“与中国保持着良好的战略沟通”
显然,在“莫斯科银行间外汇交易所:12月开始人民币对卢布的交易”与“普京:俄罗斯必须制定高铁发展计划”的背后,是俄罗斯在北约-俄罗斯峰会之前,向“方方面面”刻意强调“与中国保持着良好的战略沟通”。
●一旦“欧美”、特别是美国最终接受以上述方式呆在阿富汗,那么,就有一个最大的可能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只要“中俄”之间做好“战略沟通(这可是要有实实在在的行动的,比如:莫斯科银行间外汇交易所将于12月开始人民币对卢布的交易,再比如,普京称俄罗斯必须制定高铁发展计划等)”,即便局势演变成这样一种结果,那么,它也就意味着“中俄”默认了“欧美”的中亚、南亚利益,与此对应的是,也意味着“受制于人”的“欧美”也得默认“中俄”在靠近对方核心区域的地方保持一份存在,至于是中东存在?还是科索沃存在?就最终而言,我们更加倾向于是“科索沃存在”,但就目前而言,我们认为应该是“中东存在”。
显然,一旦“欧美”、特别是美国最终接受以上述方式呆在阿富汗,那么,就有一个最大的可能,那就是准备利用“其中亚存在”,调节各自与中国与俄罗斯的战略关系,去彻底解决科索沃问题。
我们想强调的是:一个粮草都在别人手中的“北约部队(欧美双方都是)”,在中亚、或者南亚,恐怕只能“保持一种存在”,而且是在“共同游戏规则约束之下”的存在,也是一种竞争状态下的存在、或者是旨在进行“排列与组
●欧盟可用承认“中俄”的“中东存在”、去换取“中俄”对“科索沃独立后续发展”之“和平处理进程”的支持
因此,首席评论员就明确指出,在北约已经开始实质性瓦解的今天,不论是俄罗斯通道、还是巴基斯坦通道,就目前而言,对北约而言,都是“由别人有效控制的通道”,不然,阿富汗战争早就结束了,再不然,伊核问题也早就结束,因此,即便是“开始瓦解的北约”在“非军事物资”、甚至“军事物资”进出阿富汗的问题上,获取了俄罗斯通道的“双程车票”,更进一步,既便是北约在“战略层面”上获取了进出阿富汗的巴基斯坦通道与俄罗斯通道的“双程车票”,但由于“连环劫”的“事实存在”,“俄美战略互信缺失”的“事实存在”,这种“双程车票”其实都有利于“中俄”分头控制“北约”的粮草,只要中俄在战略上保持良好的沟通,注意到对方的核心利益,那么,这种 “双程车票”在“连环劫”的作用下,不仅可以继续维持上合的团结,而且还可以以“合纵”之力,尽早地将“大国间战略交易的主要平台”由南亚方向移至“往科索沃方向”的“中间节点”--中东和平进程问题上、并固化下来,对中国而言,这样的好处是,可以间接废掉“美国全球战略”位于南亚方向的这根“棋筋”,对俄罗斯而言,这样的利益在于,可以间接将美国的“战略浮亏(比如乌克兰问题)”直接固化为“战略实亏”、从而坐实“乌克兰交割”,并在此基础上,去与欧盟谈判“俄欧新关系框架”。
对欧盟而言,这样的好处是,“边缘化北约”既可以取信于俄罗斯、也可取信于中国,更可以为日后将北约(美国)踢出“科索沃问题”创造前提条件。
在此基础上,欧盟就可以用承认“中俄”的“中东存在”、去换取“中俄”对“已经悄然启动”的“科索沃独立后续发展”之“和平处理进程”的支持。
显然,这些东西,既是胡锦涛主席明年访美的重要话题,也是决定胡锦涛主席明年访美具体行程的“重大变量”。
因此,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很大程度上,这些“重大变量”或者“冲击性变量”,都是围绕胡锦涛主席访美而“定向抛出”的。
●一个“外交笑话”:许多亚洲国家“被领导”了
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其实不难感觉到,在分别与俄罗斯、欧盟、中国进行“直接交手”之后,随着“第三波排列与组合”的进一步深化,“美国既定全球战略” 的日子一点儿也“没有比过去来得好过”,也就是说,至少在目前为止,我们看不出胡锦涛主席在准备访美行程与重大话题的问题上,需要做出什么重大更改。
至于奥巴马自己声称“亚洲之行取得成功,亚洲国家普遍希望美国重新领导亚洲”,这不过是个“外交笑话”。
显然,从许多亚洲国家的公开反应来看,它们是“被领导”了。
在这个问题上,以奥巴马刚刚访问了的、且与奥巴马有些渊源的印尼为例,奥巴马前脚刚走,印尼就传出“准备与中国进行联合军事演习”的风声。由此可见一斑!
另外,印度对奥巴马声称旨在为“建立双方间真正战略伙伴的访印行程”之最后评价是:与其说是来送钱的、还不如说是来要钱的!
●警惕的是:美国决策层有可能狗急跳墙、甚至“提前”狗急跳墙
不仅如此,随着“北约(欧盟)准备接受俄罗斯参加北约反导系统”,美国原本依赖去南亚破局的美国全球安全框架两大支柱之一的北约组织,其实已经名存实亡了,再加上“美国二次宽松”的货币政策受到“天下围攻”,对“美元本位制”长远打击甚为沉重的“欧亚高铁”受到欧亚国家的普遍重视,因此,在“美国既定全球战略”基本上已经无路可走的情况下,一旦将中国逼进“率先不可逆转地进入加息周期”之努力无望成功,我们要警惕的是:有可能等不及胡锦涛主席明年访美、等不及双方进行最后的交底,美国决策层就有可能“提前”狗急跳墙,因为“提前行动”本身就可以产生许多“意想不到”、却极具价值的、影响胡锦涛主席访美行程与话题的“重大、甚至冲击性变量与参数”。
在我们看来,即便如此,我们也不会意外,因为,这也是“排列与组合”的一部分。
但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作为“狗急跳墙”的“具体套路”,不外乎三种:
第一,由于“北约”已经不敷使用,以“北约”的全面支持、去挑唆印度制造南亚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已经很小,因此,为了达成同一目的,先经济、甚至金融攻击印度,再利用印度在资本、粮食、宗教、种姓问题上的问题,将印度拖入内乱,继而引爆克什米尔战争,将中国也拖入其中、以实现南亚破局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第二,用“二次宽松”、甚至“N次宽松”所产生的流动性,进行垂死挣扎,通过“淹没”广大“南方经济体”,特别是“中国周边国家与地区(包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通过在这些国家制造类似98亚洲金融风暴的金融、甚至经济危机的局面,全面打乱中国的政治、军事、特别是经济的“对外与对内节奏”;通过给 “欧盟、日本”与美国一道去“趁乱掠夺”南方经济之“战略机会”的方式,一边弱化“三边撕裂”,同时激化“南北撕裂”,在此基础上,一边伺机经济、特别是金融攻击中国,一边伺机战略翻盘。
第三,就是不惜与世界公开为敌,在亚丁湾、阿拉伯海、印度洋、甚至中国南海发展海盗、甚至客串海盗,截断、或者有效干扰中国与欧盟、阿拉伯国家、非洲国家的海上生命线,以试探“非美势力”或“合纵势力”的“实际应手”、观察中国能否组织起“联合护航”?与谁联合护航?在哪个区域联合护航?等等,再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进行“第一”与“第二”。
对此,所有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力量,要做好充分准备、并保持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