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July 26
(2007-01-26 14:12:36)
下一个
中方强烈谴责以军轰炸联合国驻黎维和部队观察站
【北京消息】 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就以色列空袭黎巴嫩造成中国维和人员遇难事发表谈话 ,称“中方对此深感震惊,并予以强烈谴责”。
据报道,7月26日凌晨,以色列轰炸了联合国驻黎巴嫩维和部队位于黎南部的一处观察站,造成包括一名中国维和人员在内的多名人员不幸遇难。中方对此深感震惊,并予以强烈谴责。我们对遇难人员表示深切哀悼,对他们的家属表示诚挚慰问。
中方要求冲突各方,特别是以色列采取切实措施,保障联合国维和人员安全。我们敦促冲突当事方立即停火,尽快回到谈判和政治解决的轨道上来。中国将与国际社会一道,继续加大外交努力,推动中东地区局势早日恢复和平与稳定。
26日上午,外交部部长助理翟隽紧急约见以色列驻华大使海逸达,向以方提出严正交涉。翟隽表示,中国领导人对中方维和人员不幸遇难感到极为震惊和悲痛。中方对以袭击联合国维和部队观察站的做法表示强烈谴责,要求以方进行全面调查,向中方和遇难者家属道歉,协助中方处理善后事宜。海表示以政府对这一不幸事件深表歉意,将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尽快查明真相。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大使26日晨紧急打电话给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布朗,要求联合国立即敦促以方采取一切措施,确保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维和人员安全,并对此次事件进行调查。
李肇星:鲜血不能白流
外交部长李肇星26日在吉隆坡表示,对来自中国、奥地利、加拿大和芬兰的4名联合国驻黎巴嫩观察员25日在以色列空袭中不幸遇难深感震惊和悲痛,对这一轰炸行径表示强烈谴责。
他说,中国遇难人员杜兆宇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杜兆宇和他的三名维和同事的鲜血不能白流。中东人民的鲜血不应再流。
他表示,国际社会和联合国应该敦促冲突当事方立即实现停火,尽快回到谈判和政治解决的轨道上来。中国将与国际社会一道,继续推动中东地区局势早日恢复和平与稳定。
当天出席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午餐会的全体外长对联合国驻黎观察员不幸遇难默哀以示悼念。
【时事点评】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对这起联合国观察员被炸事件,我们想强调两点:
●以色列辩解的“误炸”恐怕只有小孩才会相信
首先,事件发生在观察员的“派出单位”--联合国公开呼吁以色列停止攻击黎巴嫩的情况下,因此,不论故意与否,就结果而言,这都是一起“性质非常恶劣”的事件。
其次,事件发生的过程中,以方的袭击是由火炮与空袭交替配合完成的,得过且过是10多次炮火袭击、最后是空投炸弹直接命中位于希亚姆镇的、建立多时、且有明显联合国维和部队标志的观察员哨所大楼和掩体。
不难看出,在这些无可辩驳的事实上,以色列辩解的“误炸”、恐怕只有小孩才会相信。如此一来,整个事件的“性质”也就更显严重。
正因如此,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第一时间就通过一则声明、直接对轰炸事件进行了“定性”,认为这是在“蓄意攻击”。
安南:这是以色列国防军对联合国目标的“蓄意攻击”
【罗马消息】 据报道,在获悉袭击事件后,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要求以色列方面立即展开调查。安南认为这一事件显然是以色列国防军对联合国目标的“蓄意攻击”。
“对于以色列国防军明显针对联合国观察员的蓄意行为,我非常震惊,并深感悲伤,”安南在一份声明中说,“我要求以色列对这一非常事件展开全面调查,并要求以军停止任何针对联合国处所和人员的袭击。”
安南指出,以色列总理埃胡德•奥尔默特曾私下向他保证,以军的军事行动将不会殃及联合国目标,但炮弹和空袭还是发生在了“已经建立很长时间、有清晰联合国标志的哨所”。
正在罗马的美国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说,联合国目标遭到袭击是一起“可怕的悲剧”,但她援引以色列方面的解释称,这一事件属于“事故”。
以色列外交部发言人马克•雷格夫说,以色列对事件表示“遗憾”,并表示将对事件展开“彻底调查”,但雷格夫称以色列“并非蓄意袭击联合国目标”。
【时事点评】 请大家注意这一段文字,原文是:“对于以色列国防军明显针对联合国观察员的蓄意行为,我非常震惊,并深感悲伤,”安南在一份声明中说,“我要求以色列对这一非常事件展开全面调查,并要求以军停止任何针对联合国处所和人员的袭击。”
●令我们感到意外的不明攻击行为本身,而是安南的“直接定性”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安南在讲话中称其是“蓄意攻击”,显然已经对整个事件进行了“明确定性”。事实上,根据我们对以色列军事行动的跟踪观察,发生以色列攻击联合国观察员的行为,并没有在时事评论员中产生“意外”的效应,反到是安南在第一时间里、就对轰炸事件进行“直接定性”,并称其为“蓄意”、这的确令我们感到了一丝意外。
显然,“误炸”和“蓄意”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也正因如此,随着安南给出这份“直接定性”的同时、各方的“幕后角力”也就到了一种白热化的程度。
●北京非常冷静地将问题“放在联合国的层面”
然而,尽管可以确认是“蓄意攻击”,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到,身为联合国五常之一的中国,不论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还是中国驻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更或是外交部长李肇星、中国国家领导人,在不同场合纷纷做出理所当然的强烈反应时,非常一致地“套用着”下述文字:对中方维和人员不幸遇难感到极为震惊和悲痛;对以袭击联合国维和部队观察站的做法表示强烈谴责;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北京做出这种正式反应的背后,是非常冷静地将问题“放在了联合国的层面”。
●北京“如此行事”显然是出于三层考虑
对此,首席评论员就指出,北京“如此行事”显然是出于三层考虑:
第一,尽管有一名中国籍观察员在轰炸中遇难,但是,我们也必须明白,这位中国军人在殉职时所担任的职务是联合国派驻黎巴嫩的维和观察员。因此,严格地讲、以色列军队攻击的是“联合国目标”、而不是“中国目标”。
第二,尽管这位中国军人在殉职时所担任的职务是联合国派驻黎巴嫩的维和观察员,但是,我们也必须强调,这是一位中国籍观察员在轰炸中遇难。因此,不可回避的是,尽管以色列攻击的不是纯粹的中国目标(比如大使馆、中国资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以色列攻击的就是“中国目标”,而不是其他。
●被美国“大中东计划”驱使着的以色列也有“非常现实”的一面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针对此次攻击行动,观察以色列的手法,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其实与以色列之前“只用”“伊朗制造的C802”影射中国,而不用“中国的C802”、从而避免造成一种美国人最希望看到的“以色列与中国公开为敌”的手法、是如出一辙。
显然,被美国“大中东计划”驱使着的以色列、出于自己的利益,也有着非常现实的一面,这表面在它一方面在对黎巴嫩真主党大打出手,并意欲配合美国、努力地将“中法俄”共同参与决策的联合国维和部队换成华盛顿领导的北约军事力量、从而确保自己的北部安全;但另一方面、以色列也在“非常现实地”避免与美国较劲的中国、俄罗斯公开撕破脸皮、从而造成一种正在大打出手的以色列、不惜与“中俄”这两个大国进行公开较量的态势。
●以色列还没有自大到自认为可与“中俄”这两个大国进行公开较量的本钱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不论是在中东、还是在其它地方,作为一个只有几百万人口的中东小国,因与美国绑得太紧而随着美国在国际上的孤立也日益孤立的以色列,还是精明的,这种精明首先就表现在在欧盟的态度并不利于“美以”的情况下,它还没有自大到自认为可与“已经借伊核问题进入、或重返中东,并正在向巴以问题进行渗透、或强化自己影响”的中国、俄罗斯展开公开较量的本钱。
●一个聪明的代理人,是不会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从而将自己往绝路上送的
不过,东方评论员认为,以色列人还是精明的,这种精明就表现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它已经在考虑自己的后路了。显然,“中欧俄美”之间、在现阶段,不论发生了什么、都很难发展成彼此间面对面的军事冲突,因此,象以色列、伊朗这些个出于自己的国家安全、必须选择一方加以依靠的国家,实际上也就相当于“主动认领”了一份“代理人”的身份证。大国间的较量,一旦上升到军事层面,大都会间接出手、但“较量的后果”却绝对要落在代理人的身上,并决定代理人的命运,因此,一个聪明的代理人,是不会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从而将自己往绝路上送的。
●不论是以色列、还是伊朗,本质上都属于这种“聪明的代理人”
在我们看来,不论是以色列、还是伊朗,本质上都属于这种“聪明的代理人”。在这一点上,体现得最集中的地方、就是在美国已经开始对伊朗进行核讹诧、伊核危机处于最严重的关头、且华盛顿最需要以色列出面说一声“就算是美国不参加、以色列也准备军事打击伊朗核设施”、从而令美国可以掀“中欧俄”底牌的关健时候,一边是以色列坚持“以色列绝对不会自己单独攻击伊朗”,而另一边是伊朗立刻调转枪口、通过大规模军事演习,将枪口直接对准华盛顿,暂时不再提毁灭以色列的茬儿。
●伊核危机的主要当事人--伊朗、竟然也在享受“不公开上台比武”的“乐趣”
现在的形势是:美国在中东同时遭遇“昔日的盟友(欧洲)、过去的仇敌(俄罗斯)、日后的对手(中国)”的同时挤兑;美国人拿以色列做代理人、欲在中东强行炸出一个“新中东”而进行孤注一掷;除了欧盟在拼命斡旋,而“中俄”却迟迟没有出手,只是在远离以色列的地方,一边做着伊核问题准备让进一步升级的准备工作,一边的瞄着阿富汗的美军、对华盛顿进行袭扰,一边还伺机介入巴以进程、从而准备对华盛顿的“大中东计划”进行致命一击;
不仅如此,聪明的伊朗人、一边充当为“中欧俄”争夺中东话语权的代理人,一边也在寻找、并已经找到了“下线”、找到了自己的代理人--黎巴嫩真主党,如此一来,我们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副情形:一边是“中欧俄美”都不愿意公开出手,而另一边是伊核危机的当事人--伊朗、竟然也在享受“不公开上台比武”的“乐趣”、苦的自然是身体力行的以色列了。
●有一点以色列人在心中还是有数的
东方评论员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肯定的是,已经让华盛顿的日子难过许多的北京,只要在以色列的“周围”稍稍使点儿劲,以色列的日子就比现在难过得多。在这一点上,以色列人在心中还是有数的。
●这一事件让人立刻会联想到科索沃战争期间中国大使馆被“蓄意攻击”的情形
另外,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如果从大国角力的角度去观察此事,那么,我们也就不难看出,不论是对支持以色列的美国人、还是公开谴责以色列的欧洲人、更或者是坐在一旁看帆船的中俄,“最敏感的”就是四名遇难的联合国观察员中,有一个中国人。
因此,这一事件让人立刻会联想到科索沃战争期间中国大使馆被“蓄意攻击”的情形。作为一种对比,东方评论员认为,当时的中国很难美国的“蓄意攻击”做出反应,因此,华盛顿通过“蓄意攻击”中国大使馆所做的“测试”、更多地是在测试这么一点,既:中国在自己的核心利益受到打击的时候,能否做出与美国公开对立、也直接攻击美国核心利益的战略决心。
●华盛顿通过“蓄意攻击”中国大使馆曾经拿到的“测试结果”
显然,当时华盛顿通过“蓄意攻击”中国大使馆所做的“测试”、拿到的测试结果就是:不论是政治上、还是军事上、经济上,中国并不具有攻击美国核心利益进行报复的决心,或者说,当时的中国认为自己很难从攻击美国核心利益的报复行动中“在战略上获利”。因此,我们也就看到,北京对中国大使馆被“蓄意攻击”所做的反应,只限于在国内发起了一轮反美示威而已。
●华盛顿通过“公开论证”“中国威胁论”拿到的“测试结果”
然而,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今天的情况与当时是如此大的不同,起码在一个核心问题上、不仅有了本质上的变化,而且已经得到了事实的证明:那就是在去年年中、在华盛顿先面向东亚方向抛出“中国军事威胁论”、后又面向欧洲、美洲抛出“中国经济威胁论”、企图通过“全方向、公开论证”“中国威胁论”的方式,从而再次对北京的战略决心和反应能力做“全面测试”的时候,就立刻遭到了北京的战略反击。
结果是,中国决策层直接瞄着美国在东亚、中东、中亚的核心利益,分别用朝核问题、伊核问题、中亚美军军事存在的问题,一一动手,对华盛顿的朝核政策、伊核政策、特别是中亚政策造成了重大冲击、并成功地打掉了华盛顿手中的“台湾牌”、从而令今天的华盛顿只能靠玩“罢扁”这种伎俩、“变相”地去打极其危险的“台独牌”。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朝鲜几枚导弹就打出了“美日军事同盟”的原形,美国的中东战略被一波波升高的伊核危机催得“全无章法”,特别是美国借911之机、好不容易挤进中亚、用以包抄伊朗的军事基地,几乎被拔得一干二净;而占领阿富汗、用于分割中俄与伊朗、与中东之间战略联系、并包围伊朗的驻阿富汗美军,更象是一枚陷入上海合作组织势力范围的“孤子”,事实就是,这些巨大变化,在本质上,可以说全都是“那场较量”打下的基础、是中国出击美国核心国家利益所致!
●华盛顿的这次测试仍然没有拿到它所期待的结果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北京是否有决心、是否有能力攻击美国的核心利益,是一个已经用事实证明了问题,因此,我们认为,华盛顿在黎巴嫩“逼”以色列弄出的这起“误炸”、已经不是在测试北京的战略决心与反击手段了,而主要是在测试中国的“耐心”、意图让北京在测试中做出错误的“时机选择”。
然而,从中国冷静地将问题放大联合国的层面进行处理、并顺势要求联合国全面介入中东冲突的事实来看,华盛顿的这次测试仍然没有拿到它所期待的结果、却反测试出了美以之间也有异心。显然,在华盛顿逼以色列挑衅北京的同时,以色列也在逼华盛顿在叙利亚那边动手,而不要光说不炼。
因此,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仍然继续着自己的核计划的伊朗已经介入的情况下,在阿拉伯国家没有形成一致意见之前,特别是欧美之间仍然处于激烈争吵状态的时候,不论是北京、还虽莫斯科,最应该做的,仍然是等待时机。我们认为,种种迹象显示,有“中俄”支持的伊朗已经越来越多地介入“中东冲突”之后,8月22日越来越象是个“时间窗口”。对于局势的发展,我们应该记住李肇星的一句话,“鲜血不会白流”!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