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琦的生活

喜欢文学城里的很多人:男的博学,女的优雅,很是羡慕。想自己既博学又优雅。
正文

我的母校(一)

(2006-11-05 18:54:12) 下一个
    有感而发。上个星期欠下的作业,现在补上。之所以想起这个题目,是因为最近常去母校的网页,看到学校举办的一些活动照片,让我想起了我那时的生活。

    “我的母校”,说的是我的高中。我生长在东北的边陲小城,朝鲜族的聚居地,母校是地区唯一的一所汉族重点高中。几乎所有的家长和适龄学生,都把母校认为是上大学的保险箱。曾经有一种说法“进了母校读高中,就是一脚跨入了大学门”,所以母校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进入母校读高中也成了我小学和初中的最大愿望。中考发挥的很正常,我也如愿以偿进入了这所重点高中,有机会感受她的氛围。

    她古朴,沉静,内敛而又底蕴丰厚。

    还记得,那时的教学楼只有一座,是那种刚盖好的时候不觉得新,十几年、几十年之后也不觉得旧的灰色。我喜欢这种灰色:她不张扬,不喧嚣,纵是你在外面怎样的“疯”、怎样的玩,进入校园,见了她,你的心都会沉静下来,安安静静的,花园里泥土芳香的味道你感受的到,树叶清新的绿色你感受的到。以至于后来学校维修和扩建,将教学楼的外墙贴上一层淡黄的马赛克,我认为是最大的败笔。即便修再多的花园凉亭、石碑,营造出来的宁静氛围也不及原来古朴的灰色,我一直这样固执的认为。

    那时学校每个年级六个班,每班四十到五十人不等,全校学生加老师,一共不足千人。哪里像现在,一个年级就千人有余,十几个教学班。

    高中的生活和教学极有规律。每天正常的上课自不必说,让我感叹的是从高一一入学到高考结束,每天下午五点到六点的测验雷打不动。周一到周五,分别是高考的五个科目,周六是休息的。老师说目的是锻炼我们的心里素质:平时的测验就像高考,高考就像平时的测验。

    还有每天下午三点半到四点(好像是这个时间,具体的记不清了)的体育活动。学校为了保证高考的升学率,是没有音乐、美术这些现在看来是提高学生修养,素质教育的课程的。可是不但保留了体育课,还安排了每天半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到时间班主任是会来教师里撵人的,刚开始的时候不知有多少同学被撵过,特别是女生。到后来,班主任就要去操场上撵人了。很多同学喜爱上了体育运动,长跑、排球、篮球、足球,都有各自不少的拥笃者。学校也会配合的在春季,五一节之前举办班级之间的球类比赛。我们班的一群男同学还曾经蝉联了三年的篮球冠军,教练就是我们班主任。我也在那时喜欢上了篮球,体育活动时间打不够,晚饭后的一点空余时间也要打。当时觉得不但没有影响学习,身体好了,学习效率反而高了。而且因为打篮球跟很多同学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到现在我们还以师父、徒弟相称。当许久不见,再次见面的时候听到这些称呼,觉得特别的亲切,大家之间的距离一下子就不见了。

    高中有快乐的经历,也有痛苦的。但不管怎样的,若干年后能回忆起来的却都是这些深刻的记忆。

    记得论坛上看到过一个MM问,有没有大家听见就想哭的歌。我想之所以想哭,更多的应该是“触景伤情”吧。对我来说就有这样的一首歌,郑钧的“回到拉萨”。不管歌曲的创作者想表达的是怎样的感情,我一听到这首歌,脑海中浮现的就是寒冬腊月,天还没亮,我两眼惺忪的走在宿舍楼到教学楼的路上的情景。小路的两旁是白杨树,冬天已经没有树叶,北风一吹,树干哗哗响。升入高中的第一个冬天,压力极大。初中到高中课程的转变,每天有父母照顾到一个人住校,生活的转变。还有就是高中聚集了整个地区的优秀学生,初中时期我的优势已经不再。以中考第一名成绩升入高中的我急需证明自己。所有的这些,让我每天起床都有想哭的感觉,“回到拉萨”里歌者沙哑的嗓音正寄托了我的这种感觉。

    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也走过了这段低谷。我的生活又重新充满了阳光,充满了欢笑。但是这首歌,却怎样也抹去不了那段记忆,是痛苦的,也是坚强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