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十大不知所云之 — 以毒攻毒
(2010-08-04 08:21:41)
下一个
中医历来有“以毒攻毒”之说,是指某些毒性较大的药物有着显著的治疗作用。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可用适量的有毒药物来治疗恶疮肿毒、疥癣、瘰疬瘿瘤、 癌肿症瘕等病情较重、顽固难愈的疾病。 以抗肿瘤中药为例,抗肿瘤中药中有一类药性峻猛、毒性剧烈,用以治疗肿瘤邪毒壅盛的药物。邪毒瘀结病体是肿瘤病的共同病理特征。历代医家及民间流传治疗癌 症的方药大多属于这一类。毒陷邪深,非攻不克,以药物治之,可直达病所,起到攻坚蚀疮、破瘀散结、消肿除块之效。故称 “以毒攻毒”。
在在我国伟大的传统医学中,以毒攻毒的经验的方法用蝎子、蜈蚣、蟾蜍等治疗癌症。 我国最古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提到,治病要用“毒药”,药没有“毒”性就治不了病。然而,有趣的是,最早把这种免疫思想付诸于实践,并最早从事免疫学研究的先驱,竟是醉心于炼丹的道教大仙儿葛洪。
唐代另一位官吏张鷟,在他的《朝野佥载》中已记有用毒蛇治病的故事:“陕西商县有人患麻风病,被家人所逼,搬到山里筑茅屋而离群独居。有乌蛇坠酒罂中,病人不知,饮酒渐瘥,罂底见蛇骨,方知其由也。”(以上文字版权不明)
中医的一大狭隘之处就是把一个单独的特例放大成为真理。比如那个麻风病人的故事可信度几乎为零。如果是500个麻风病人都是因为喝了乌蛇泡酒就治好了麻风病那我可以有个说法但是仅仅一例就成为经典流传千年未免有点让人难以信服。而中医很多例子不能够服众的原因就是过分地放大了个案。
中医中药认为的以毒攻毒很多来自于想象缺乏实践的统计数据和案例收藏。中医的零散性、分散性,家族性和门派性注定了千百年来各自徘徊固步自封前进缓慢的特性。
中药中有毒的东西数不胜数有道是:是药三分毒。谁是以毒攻毒的老祖宗现在是众说纷纭也没有一个定论不过如果这个以毒攻毒的老祖宗或者是老祖宗们不是被毒死的那说明他的研究还不到家但是如果他被毒死了他的研究还是不到家!以毒攻毒就是一个谬论,一个对疾病无可奈何束手无策的借口。
连砒霜水银这些非常有毒的东西都入了药可见中医药之大胆。在现实生活中,我曾经认识一个实实在在的中医得了中耳炎,他自己给自己开了很多药方都没有治好自己的中耳炎。最后他以毒攻毒往自己的耳朵里滴敌敌畏结果真是治好了自己的中耳炎但是换来的代价却是双耳从再也听不到别人骂他的声音了真是幽默!
不知道你敢不敢吃医生给你开的砒霜、细辛、水银、马钱子,番木鳖、鹤顶红什么的。反正我是不敢用敌敌畏滴在耳朵里治疗中耳炎。
《版权毒药所有,翻印攻毒不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