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80)
2021 (49)
2022 (69)
南周事件联想词:颟頇、卑鄙、妥协
看南方周末事件全过程,想到下列词汇。
颟頇
习李新政伊始,最忌添乱。大事宜化小,小事宜化无。一件媒体内部争端,开始无人接招,后来强压生乱。闹得纷纷攘攘,天下震动。天朝官员,尽显颟頇。
庹震,记者出身,历任经济日报总编、新华社副社长,广东中宣部部长。一篇短稿,却出现四个低级错误:“2000年前的大禹治水”, “历经半个多世纪共产党人建国的苦难辉煌”, “众志成诚”等。在现在网络检索极其便利的条件下,这些低级错误是不可原谅的。
在例行记者会上被问到南周事件时,外交部女发言人华春莹说她不了解事情的具体情况,但补充说,“中国不存在所谓新闻审查制度。”此补充画蛇添足,欲盖弥彰。以为中外记者为黄口小儿,可欺可哄?朝日新闻记者在微博中说: “我提到问题之后,华春莹一点也没有变脸色地回答了。。。厉害。”皮厚得厉害,颟頇得厉害!
读清末史,印象至深的是清末满族大臣的颟頇无能。一个王朝的垮掉,一个制度的灭亡,关键原因之一就是体制内官员的无能。当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清政府找不到一个信得过的大臣统军去镇压。貌似强大的清朝政权,呼啦啦就垮了。
卑鄙
官方处理此事的手法,可用卑鄙一词来形容。事件发生后,对于舆论质疑,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内无人公开应答,却借海外媒体散布部长庹震当时不在广东的谣言为当事者卸责,并欲挖南周墙角。手段下做,无耻。此卑鄙其一。
强迫《南方周末》官方微博管理人吴蔚交出微博的账号和密码后,在官方微博发布“澄清”该事件的声明,称其新年贺词中错误是编辑失误所致,为中宣部庹震再次卸责,造伪南周自打耳光假象。官员敢做不敢当,却泼人污水。卑鄙其二。
为配合中宣部定调的事件有“境外敌对势力参与”,《环球时报》宣称,“所谓‘改稿’确实不是广东省委宣传部所写”。南周事件的煽动者的“最新支持者是远在美国的陈光诚。”含沙射影,指鹿为马。此其卑鄙之三。
中宣部下令所有报纸必须转载环球时报社论,以造大批判声势,以兄弟报纸包围南周,压不听话的记者就范。此其卑鄙之四。
卑鄙确实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妥协
鸡蛋碰石头,要会妥协。为保鸡蛋不碎,石头不脏,双方都要各退一步。眼前这个结果,从南周记者角度,还是可以接受的结局。南周争取到在中国现状下,一丝自由喘息的空间。
但是妥协要有时,有度。文革后期我曾有过一个经历。因为对学校的政治考试形式化不满,我们四个人罢考,并写公开信表达意见。我们的做法得到了大部分同学的声援和支持。校方动员各种力量对我们展开大批判。一时间压力极大。这时我们内部分裂,有个别人写了检查,得到校方的表彰。但是此人却受到同学的鄙薄。后来区教育局指示,我们再不检查,可以扣反革命帽子。我们顶到了最后,不得已也写了检查。但是是在同学们都撤退了之后。不管是有意无意,当一个人成为一个事件的旗帜或者领袖后,他的撤退一定要在群众撤退之后,要给支持他的群众一个交代。
南周诸公开始时在微博上发公开信,诉诸于舆论、网络,是希望得到公众的支持。公众确实也声援了他们,他们的诉求才有了力量。现在他们妥协了,可以。但不能仅仅相商于密室;也不能仅仅自谋退步。就这么悄莫声地就消失了,而把那些献花的公众闪了,他们欠公众一个公开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