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与《陋室铭》
(2010-04-10 19:38:18)
下一个
《蜗居》一夜走红,满城尽谈,是因为其故事包含了当今中国百姓关心的词汇:房子,动迁,贪官,二奶。故事的前半部写买房与姐妹情深,后半部写贪官与二奶清深,结果是,贪官成了一些当今女性的梦中情人,“蜗居”成了百姓的口头词汇。
于是反思,发现这其中有几个误区。
第一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标准在降低。知识分子是一个社会的良知与良心。海萍与苏淳这样的名牌大学毕业生,不是大知,也该算小资了,毕业后营营苟苟,除了住房,没见有什么头脑。海萍即没有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德,又没有知识女性的内涵,典型一市井俗女。泼辣的让人惨不忍睹。即使在苏淳入狱,海藻失去了孩子以后,还说教的方式大讲她每天的城市生活成本,对生活没有半点反思,竖子不可教矣。
再说苏淳。苏淳是一个良心未泯的无能知识分子形象。 缺少对生活的判断和改变生活的能力。除了是一个好丈夫和窝囊丈夫的形象外,不可能有其他评判。一个受过大学教育的男人,不能齐家,还能在社会上有自己的地位和声音吗?而受不了河东狮吼时,还要给河东狮找出吼的理由,最后堕落到没有河东狮吼就没法过日子,是不是也是一绝?
另一个知识分子是宋思明,出身贫苦,爬上高层,他有自己的生存哲学和人生价值,在某些层面上,他有知性的一面,比如,“钱能解决的就不是问题”。他最大的问题是是非题答错了,所以人生的结果是“零分”。较之海萍苏淳,宋思明的知识分子良心是喂狗了,所以尤其可恶可恨可怕。
如此知识分子,不是骨头软了,就是酥了,怎可提“风骨”二字。
第二个误区,是中国女性对自身形象的诠释和择偶的标准出了大毛病。中国女性择偶,历来是一个社会的风向标,古代郎才女貌,如今郎财女貌。一字之差,世风日下。 “六十年代军人,七十年代 工人,八十年代大学生,九十年代大款”,如今女性择偶的标准大概是大款和贪官了。贪官有知识,懂得运作资本市场,贪官有风情,懂得惜香怜玉,贪官有权能捞人,能稳坐钓鱼台而有人送上大房子钥匙,贪官还有情有义,对二奶关怀有加,二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从海萍买房到苏淳出狱,以至海萍后来的学校,吃水不忘挖井人的说,宋思明也是当之无愧的奠基人,即使死后也还有能力把海藻送到多少贫苦孩子梦寐以求的美国。用后脚跟想想,宋肯定也给马克一笔钱或一个商机,同时也给海藻在美国留下了日后生活的一切------如此一个有情有意,有责任有担当的男人,有了他就有了一切,这样的“极品”不是 如今择偶的标准是什么?
然而,太好的东西都是不真实的。剖开表象,错也在这里,一个拿着人民给予的权力滥用无度的人,给你的都是从百姓碗里偷来的,这样的人,风流倜傥,温文尔雅,都是表面,因为他的根错了,结出的花再美,也是有毒的。
面对《蜗居》,让我想起刘禹锡的《陋室铭》,古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并没有把京城撑得满满的,也能流芳百世,没计算过一天的成本费,思想照样闲云野鹤。如今的宋思明海萍们,争着把让雄鹰飞不起来的金链子挂在脖子上,还津津乐道,引为自豪。
让我九斤老太的再说一遍,世风日下啊。
于是想起古代中国,想起那“采菊东篱下”的单纯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风骨——
让我们重温刘禹锡的《陋室铭》,面对这字字珠玑,我们会不会汗透脊背,颜面尽无?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 吾德馨。
苔痕影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曰,何陋之有?
没有人可以代表中国人民 。
如果小学没毕业的话,请查字典。
又有知识女性的内涵,
充分具备对生活的判断和改变生活的能力,
是个道德高尚的人;
至于其他人。大概是:
营营苟苟(创新词汇),女的是除了住房,没见有什么头脑,典型一市井俗人。
男的是窝囊,不然就是没“风骨”了。
反正,中国人民在你眼中,只能都是些废物。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影阶绿,草色入帘青,
你就认定那是"蜗居"?
台阶上长了绿苔,门口上也长绿毛了.
这地方象是刘部长每天住的地方吗?二套房还有可能啊!
惟吾德馨
并不是刘部长喜欢住这里;那是因为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这不是vacation home是什么!?
堕落的是文坛。同样的素材,你可以鞭打多堕落,也可以同情堕落。托尔斯泰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揭露聂赫留朵夫的虚伪和荒唐而不是歌颂他,同情他。难道他就没有值得同情的地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