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国术史实 九脉合真
(2006-11-07 13:51:58)
下一个
国术内涵浅释
国术是中华土地上一种特殊文化现象和文化行为,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华。共核心内容为修真与武学,包括丹道、修真、显密武学、器仪、数术、易、医、艺、军事等学术领域,与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几乎都有紧密的联系。贯穿传统文化各领域的主导当为易、老与三教哲理及修真文化,这些当为民族之魂。
国术的的修真与武学,实为一体之两用。武学源于远古的角斗争杀,是为戮杀而习修,表现为技艺,后演化为外功的击技。而修真则为内功的修持。“修持真元以养太和”,是以精气神而全形体。二者收放开合,只是事物表现的尺度不同。古人曾将修真与武学内外参融,统为一体,体现出内外兼修、击舞双并,内以养生,外以却恶,内外同证,体用如一。默默之中,道与术合,“道可演武”,“武可入道”,渐而圆融为一脉之体。其后,在长期的历史沿革中,又有分合聚散,一如太极之阴阳,互为生化,相感而执,各成体系,各居次第,只是其表现层次和表现之阶段不同而已。
国术中武学二字,世人较为易懂,而对修真一词,尚需一番思索。国术修真的概念是唐代以来随着历史条件而形成的。修真的本意出于道家,即修炼成真的引伸(见《庄子》)。修真也可说是维修真正的自我,形成完整的人,也是净化人身,统一自我的实践。具体而言,“修”指修持、维修,“真”即真我,古人又喻为真元之气。修真是修持自身形神,以生发周身之真气。古人曾以阳气升腾化喻自我身中的气化状态,指出“修真乃登顶行圣步霄之举”。真元之气实乃人体生命推动力,真气的充振是人体生命的活跃现象,真元之气充壮,则三华饱满,外邪不侵。修真就是通过各种办法调解自身,使之达到生理和心理上的最佳状态。
修真与修持的含意略有不同。传统的修持原有是泛指锻炼身体的活动,包括社会上的武术以及医学中某些益寿延年的方法。其后,修持一词的含意逐渐明确,到唐代以后形成了确定的概念。修持的本身在于修持的恭行,以及修炼的内容具体化、系统化。具体的修持,在传统观念中是指“修真”而言的。修真是指出修持的方向和内容。而只有在修真过程中的力居恭行,方可喻为修持,以至后来修持一词在宗教界里广为应用。
修真之法,古来又喻为内功。其修持乃是运化自身中气血,以使真气养育身心,以证修真之用。在修真过程中,丹源充而元气固,精气日积,使身心受益,使脏腑皮肉肢骸毛发皆受真气温养,先贤喻之为“元气润大千,周野全四极”。修真者,善行气血运化于自身,即以内功之法,开通气脉往来之内景隧道,以达祛病延年,开先天真慧。
先贤在国术上的学识成就
国术之学起于远古。它是一门关于人自然的学问,是华夏先人观察自身征服自然的一种学术。自从人类产生,人类就一直以探索为岁月,千百年来,从不曾停止过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和对人类自身的认识。人类认识自己的过程同人类历史一样久远。先贤遗留的丰富文化,其最主要最宝贵者,就是几千年来古人对自然和自身的认识,它是来源于实践的知识。
人类最先认识的学问是捍卫生命的自然科学。
古人从简单的活动肢体开始,抻筋拔骨,开通穴道,疏通经络,宣和气血,都是以动入手,属于初始的运动。之后在动态中发现气脉可以随之调节,于是开启并导致了后来导引功夫的形成。这些就是今日动功的起始。而后,古人在动的同时又以静态审之,于是又转入并发展为静化的次第,以存神、养元、调真节流为内容,也就是今日静功之起源。动静之中,内外攸分,其中有心智与脏源的运用,有宇宙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类在静极中的体态产生冥想与观照,从中发现人类体格内在的进化与成长,认识到人体内在的隐奥境地,因而得知神秘学只是自然进化论中阶段性的概念。
先贤对天人合一、人天感应法则不断地进行印证。由于对天体的观察和自我感知,进行了人身自我之质与天体的对应。从天体的循环之迹,发现了日月经天与人身自我的本体变化,发现了人体内精气神的运化规律与天体运行的轨迹相同,从而得知人天的关系。
古人遂以宇宙比拟自我,通过对天体流动的观察,引发出了修真中的大小周天等各类周天之说。继之的探索,又发现了人身中有先天真脉,沿着通天彻地的轨迹在体内循行。古人又以自然天体的运动,公转与自转的现象来喻化人身真元气化的生态,如元气沿循着经络潜行内转,以及修真中的“太乙循经”。
古人在冥想观照中发现体内气血如江湖泽流,潮涌泛波,循环不已,从而发现子午流注的十二经络与时间的关系。又从太阳经过头顶的时刻,发现“宇宙真太阳时”,并在修真中加以运用。其后对干支的使用等等,均属古人得出的人我时空概念的范畴。古人又从修真的内观原则出发,曾一度拓创了吞气之说与罡斗之法,这些内容均是内在精神和外形文化两者统一的整体。于是,古人曾经在修持中体现出“内外兼修,击舞双并,道与术合”的特点。如此,人则与自然步入天真的状态,“神仙以元神为主,游八极任逍遥”。诚然,这也是生命的灵性为之振动,是灵性反应在生命的天然表现过程。
由于人类使用火,而使人类生存演衍繁延,人类有了进化。从人类使用火开始,到今天社会文明的发展,都是人类使用火的延续,是属人类体外的发展,也是古代、近代、现代的生活。这或是古人所说的“顺则生人”物象演化吧!
人类在探索中发现人类生态本来的结构,有其统一性。在成长过程中,或可自然地转入还原状态。国术修真中也记叙了古人在人类生态方面的诸种变化,包括人身在动态中演化,在静穆中变态等诸般情况。但是由于人类环境的不断改良,使人类离开了可转入还原状态的历史条件与自然条件。人类的灵性也就此淹没沉浸。意识状态的体现和与自然界相应相感的全息律也产生变化。
古人又以大道论证,以“易”学概念来认识人身内在的天性,发现人本体具有惰性的恶习,也有修真的良知,人在生活中若启发出先天良知的天性,亦即“真如智慧”,再以修持为手段,就可使后天智能开启。
然而,人类生命中的活跃生态,也有似火一样的潜力能量,人类在对自身的观察中发现其中也存在着蜕变改体的现象,这或是古人所说的“逆则升仙”的境地吧!
人类又从对万物灵性的观察中发现蚕的生态。蚕成长后,吐丝作茧,而后多数归于死亡,然而也有的在作茧之后,却能破茧而出,化作蛾子,羽化飞升。死去的蚕永远不能知道蚕还能化蛾飞升。古代认为蚕的羽化是其自身天性努力、统一净化过程的一种生态属性,也是对人类追求长生,探索修真的一种启迪。中国古老的修真就是在寂静的境界里来体现感知飞跃的生态,是古人对于古老的生态灵性的初探。古人在有关精气神的运化问题上,也曾一度指出凡火化食、神火化精、元神之火化形。这些内容是古人提出修真而至羽化的课题。
古人在探索中不断地研究人类本体中的自然生态、人之先天结构、人类身心能自观的结构、人体内的内景隧道、气机循彻的迹象、人身结构之变化、人类能否从后天返先天,进入还原状态,达到灵态的完整性,乃至于人类理想的高超世界,超离生死的境地。前人是从哲学角度来认识自然界与人类本体,从中总结出规律、方法、道理,并构想出通过修真之途达到人类理想中的人生。
由于人类不停地探索宇宙人生的真谛,追求自身素质的完善,身心状态的升华,生命层次的飞跃,进而怀着回归自然的追求,探索通向宇宙深处的神奇力量,遂在长期实践中久经酝酿,形成了层次、规模、格局,产生了成熟完整的学术体系,古人把不断取得的所有成就,进行总结升华,从而创造出人类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方法,这就是古远而来的修真大道。它有着完整的理论和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内景内求法),也有自己的研究范畴和明确的目的。它是一门探讨人体结构和飞跃生命之奥秘的科学。
修真的理论和实践,在文字成熟以后就有极其成熟深邃的表达,在而后的岁月中发展演化成了不同的风格。从草昧时代的图腾概念、汉唐三教学说的共演以及脱胎于三教的贤侠剑道之风的形成,到宋元时代以武林风姿展现的修真局面,其中最有成就的“武当、峨嵋、少林、昆仑、崆峒、天山、雪山、千山、华山”九大派系,在明代进行了修真武学学术上一次最伟大的交流与融合,史称之为“九脉合真”。九脉合真而后的国术修真的理论和实践,更加完善成熟。至此,我们无法计算国术修真思想从其产生萌芽到明末九脉合真时的圆融成熟,其间经历了多少岁月,也无法计算在国术修真的实践中,融入了我们祖辈的多少智慧辛劳乃至生命。国术是人类在顺应自然状态中伴随文化则而形成的独特面貌。国术是我神州文明的有生命脉系。它起源于人类生命之本体,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国术修真,几经岁月,历尽沧桑千百年,为人体科学的研究作出了光辉的业绩。留下多少古今概说,供现代体科学去论证,又留下多少新课题,待今人去继续探索。
国术修真在演进的过程中,曾几度往返江湖,流落江湖,隐迹于江湖,在江湖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有无数风云人物来兹间造化,或诗人、词客,或仙道、隐真,或将军、帝王,或兵马、山人,或乞丐,或贤侠剑道。诸种风姿、诸种人生、诸种神态,或者流落风尘,或者隐迹藏真。江湖上曾隐藏或淹没了多少绝技。这些绝学是国术中的流光,从传统的宗风来说,则具有惊天之势。其中除去修真的内隐而外,则要推崇武学中的诸种风格了。花耍、技艺、服饰、器械、药饵、诀谱、佩物、内外功夫,真是应有尽有,传统风貌的隐真无不尽数。在无边的岁月中,多少人物浪迹天涯,流下千载云烟。正是一泻千里成绝唱,尽都是神州风采。国术江天里陶冶了不尽的年华,构成了光耀古今的绝世不朽。国术也是来源于整个社会的各个阶层,包罗了精湛的文化。国术历尽千百个春秋,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中,展转相袭,形成了诸种风姿。因此国术应做为一项伟大的事业去努力,国术中包涵了中华魂。
但在漫长的岁月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迁,王朝之兴衷,沧桑之变幻,以及明清以来出现的国术史上的断代现象,使得许多历史的真实面目为尘沙所掩盖,以致国术修真这颗中华魂宝久隐山野,遁迹江湖,难为世人所辨识。虽然历史上曾经留下很多宝贵文献,其中也记载了有关国术修真的史理与其延革的渊源,但由于正宗沉迹不现,支脉旁系又所持不全,故使后人难知国术修真之精华与真貌。为了继承先人宝贵的文化遗产,为使人体科学之探索,能健康地走上继往开来的坦途,故需先追溯国术修真的历史,以正本清源,使国术修真这棵宝树重现异彩,造福人民。
追溯历史,正本清源
贤侠剑道的生成。国术之学,延绵即久,远溯黄汤。在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时期,就有不少侠风剑士、神仙志怪以神话面目流传下来。远古一些得道有术之士,也曾给后世流下不少长寿、神变、化形、飞身等等可属贤侠剑道而颇具神仙韵味的掌故和传说。如传说神农时的赤松子“服冰玉散,以教神农,能入火不烧。至昆仑山,常入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又如黄帝于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等等,均给后世留下无限遐想。
中华民族古人类文化遗址中,“最主要的是距今一百八十万年以前的西侯度文化遗址”。“在西候度出土文物中,有数十件人工打制的刮削器、砍斫器、三棱大尖状器等粗石器工具。更为重要的是发现了一些烧骨和带有切割痕迹的鹿角化石,……而西候度遗址的烧骨,则把人类的用火史,向前追溯了一百二十万年。截至目前,在全世界还没有发现比这更早的例证。再从带有切割和刮削痕迹的鹿角来看,用角和骨制造工具在这时已经开始。因而这一发现,使我们对远古人类的生活内容有了新的认识”(《河东史话》)。史学的发现,证实古人在悠久的岁月里即为生活而创造,或可以说,这些刮削器则是后来“贤侠剑道”的启示吧。
三皇时代,部落战争已具大的规模。而远古战争描述的武学,多是各种术数与武法并用,如传说的黄帝战蚩尤。当时“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黄帝)习用于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为暴,莫能伐”。“传说蚩尤姜姓,牛首人身,铜头铁额,四目六手,不食五谷,以铁石充饥。他好兵喜乱,制兵杖刀戟,能飞空走险,喷云吐雾”。“黄帝以仁义不能禁止蚩尤……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河东史话》),遂杀蚩尤。事情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黄帝战蚩尤的丰功伟绩,则是最为古老而原始的“贤侠剑道”之风了。
追踪史迹,浑浑噩噩之草昧时代最为悠久遥远。氏族的图腾时代则是史前牧猎时代。“孔子论史,断自尧舜,今人考证甲骨,继自商殷。而史学之研究示尧舜商殷以前为史前史……今人多主神农上溯为牧猎时代,神农以降,始进入农业时代,而自周初上溯则全为氏族部落林立的社会”(《中国人名的研究》)。
前人曾经认为有文字的时候才有了历史,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字统一,是从秦始。公元前三世纪,横征暴敛的秦始皇,以破竹之势侵吞六国而统一天下。当时的文字是由商殷甲骨铭文古籀出现的,书法上称之为大篆金文。秦臣李斯统一文字而创秦篆,书家称之为小篆。同时又统一了度量衡。秦是史初空前的统一者。秦代曾经留下“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当属史学上较为共知的剑侠之风
。
明代许仲琳著《封神演义》,以小说笔法勾划商汤纣王灭亡的故事。在描述武王伐纣的过程中,小说以神奇的志怪演示武学。小说虽不能引以为证,但却能反映出明代人的武学泛波,也可能是许氏对商周时代情景的追叙。
战国时《庄子》和《列子》等均记叙了飞行、幻术、神通等现象,还有诸如剑术(如“含光”、“承影”、“宵练”)射术等涉及武法的内容。《战国策》中记叙:“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士为秦前之剑士侠风。当时侠风剑客流行上下,以一种特殊面目出现于社会。他们或为隐者,如越女猿公精于击剑,但多为门客。如《汉书·张良传》记述:张良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唐代大诗人李白遂有“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之诗句。
兵器的冶制日增,应用日益广泛。考古学家对商周以来的兵器(斧钺、戈矛、剑戟、甲胄、战车等)佐证良多。有文字记载的如《河图》云:“流州多积石,名琨(王吾)石。炼之成铁,以作剑,光明如水精。”又如《山海经》云:“昆吾之山,多赤铜”,“此山出名铜,色如火,以之作刃,切玉如割泥也。”
器械的演练,丰富了武学的内容。在此以剑为例,剑为时事之器械兵刃。剑客,旧指精于剑术的人。按剑习之演真概括而言,剑法分为上中下三乘。上乘乃偃月神术;中乘乃匕首飞术;下乘乃长剑舞术。三乘总括为神飞舞三字。如《战国策》中之专诸刺王僚、聂政刺韩傀、要离刺庆忌,可以中乘之剑论之。篇中三士之怒,刺击以应自然之兆,亦体现当时古人天人感应之观念:“怀怒未发,休降于天。”而上乘“偃月神术”,能“以丹力入剑”,“吞而吐之”,高超绝伦,然则绝少见于世上。当今社会上司空见惯之剑术,乃属下乘,即下乘“长舞”之法。由此观之,可知剑学非常。
先秦时期,剑士侠风渐盛,神仙学说日盛,遂有秦始皇派数千人去海外仙山寻求长生不死药之举。而百年之后,汉武帝又步后尘,登泰山封禅,祈福于神仙,均为神仙学说影响之结果。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当时曾以养生、神仙学说为基础,具有道家学识思想之人,为了与佛教分庭抗礼而创立道教,以道教为国教,推老子李耳为祖。其后,老子启玄风,午尼畅释教,夫子宣儒教。从那时起,中华国土上就形成了儒释道三教并举,三教共演的局面。而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中形成思想体系的就属儒释道这三大流宗,三教思想学术交汇共冶,宗承各异,枝脉纷呈。也可以说,三教思想渲染了文化的潮水,五千年来留有深刻的影响,也波及国术的思想。
汉唐之际,随着社会文化与思想的并兴,当时,有学识有品德之贤者,随着正义感的浸染熏陶,以剑求道,剑道合一,从而发展塑造了具有侠肝义胆,同时伴有修真行持的人物。他们渐与道合一,从方法、观点、理想、思想、学识等方面,形成体系。也就是说社会上的三教思潮、神仙学说,在武学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专一的独立体系,发展为脱胎于三教,以修真武学为生涯的学术之风――“贤侠剑道”之宗风。他们专门从事国术的研究,包括益寿、养生、治病、服食、炼丹、武功、数术等等,孕育了国术的基础力量。
反而观之,贤侠剑道虽然超越脱胎于三教,发展成自己独立的体系。但在成长过程中,依然受训于三教的思想,是建立在三教思想基础上的同一体。贤侠剑道后来以武林风姿的面貌出现,才形成超离三教、教外别传的体系。
贤侠剑道的生成,实质是国术潮水之巅峰,也可说是在汉唐时期,随时代而兴者。回顾历史,由最初的三教思想,发展到汉唐之贤侠剑道之风,无疑是国术发展史上一重大发展。但这个时期、这个阶段的国术,仍属婴幼时期,贤侠剑道则可比作他的性格和面貌。或可认为,真正的国术研究,是从这里诞生的。
九派的形成。数千年来的帝制,唐代与明代均呈昌盛之势。唐之昌盛,由贞观到开元,文化与经济都为国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贤侠剑道的风格开始分化。当时推佛道两家之九大名山为宗,逐渐形成武当、少林、峨嵋、崆峒、天山、雪山、千山、华山、昆仑九大派系。九派的出现,是长期以来儒释道三家以及武学等在修真学术上的融汇、分化,各成体系,各居次第而呈现的局面,反映了国术发展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这个阶段是修真隐于武途的真实写照。九派的形成是我国传统修持史上的高峰,是脱胎于三教而以贤侠剑道之风范展现的崭新风格,是以武林风姿出现的修真次第。这个时期的九派已形成自身的独特风格。它们各具特点,各有所长,是千百年来驰骋我神州大地的几大宗流,也是上溯成汤玄帝,开往并驰,总结实践所孕育出的精华,是国术史上的“内承修真,外习金锋”的鼎盛时期。其风格、内容、特点,尽天下之奇绝。好多在修真、武学方面达到登峰造极的人物,都是武林中的隐士。这些修真之士以贤侠剑道面目聚于武林、隐于武林。从事于修真。或许这就是各类神仙诸真出现于武林的因由吧。唐宋以后的一些传记文学、演义故事,曾勾划和记载了不少武林行藏人物后期归山修隐成真的故事。唐代崇尚习武任侠,修真风习甚炽。丹道禅机,在唐诗中亦屡见不鲜。
九脉燕阵。唐代文化的繁荣,促成了宋元时期的九脉燕阵,那也是国术的贤侠剑道以武林风姿出现的成熟时期。宋元之际,在修真方面最有成就的九大派系,开始从事对国术精益求精的共同探讨。九派之中都立有盟主,他们相互之间也需有一个研究学术的组织和场所,于是又共同推举出“龙虎堂”为九派的盟主,主持研讨国术的发展方向,研究国术能否有完整的思想内容,高超的技艺,能否达到顶峰。在那时,曾经指出了“正宗演大道,傍门重小术”的学术发展方向,辨证地指出“道可演武”,“武可入道”的规范,从而使学术能健康地发展。在这个时期,国术已经臻于完美,为后来的成熟完整、国术史上的极峰“九脉合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后,龙虎堂一直以“九派至尊”的身份(相当于武林盟主)从事这项研究工作,并掌握和记录历代江湖流派的增减变化。由于武当派向以内功特色享誉武林,故历代龙虎堂中约近半数是由武当派担任主持。虽有一些九派之外,远超群学、鲜为人知的高层次派别也曾入主龙虎堂,但从未公开其隐秘身份。
九脉合真 明代是封建帝制最完整的一个朝代,文化昌盛,吸收了以往千百年的精华。道家的《道藏》和佛家的《大藏经》、《明·永乐大典》、李时珍·《本草纲目》均完成于明代。在这一背景下,国术修真与武学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走向了“圆融三教、九脉合真、万法归宗”臻于完善的时期。当时九大派系以龙虎堂为主持,举行了武林中一次规模盛大的秘密集会。九派之外还有不少技艺高超的小流桑?绾I掀咝恰⒑?馐?????膊渭恿苏庖皇⒒帷;嵘辖?辛诵拚嫖溲а?跎弦淮未蟮谋淞骱腿诤希?饩隽耸?倌昀次溲в胄拚嫔系姆制纾?芙崃丝梢跃?萃局比脶鄱サ男拚嫦低场9湃瞬⒉槐J兀?笔备髋擅酥靼驯九傻木???磕贸隼唇?醒刑帧=涣骷韧??鞣比≌妫?詈螅?抛诤衔?宦觯?粝隆拔淇庖耪妗焙汀熬抛诨阍?绷讲烤?於?氐闹?鳎?瓿闪颂埔岳吹脑踩谥?疲?勾蟮酪煌常?嫒缫蛔穑?钩闪恕耙宦稣孚汀保?佣?雇蚍ü樽冢?虺巳缫弧U庠谖淞质飞鲜腔?贝?拇淳伲??笫懒粝律羁痰挠跋臁U舛问肥党浦??熬怕龊险妗薄>怕龊险婢褪蔷抛诤衔?宦觯?粝碌囊宦龀浦??耙宦稣孚汀保?嗝?叭?缧拚娣ǎ?虺送吃?Α薄>怕龊险婧螅?粝铝搜琅迫?Я?倜妫?锹剂诵矶嘈拚嬷械哪谌荨!拔淇庖耪妗钡仁橛闷孜牡刃问郊窃亓说笔本怕龊险娴氖⒕佟!渡癖?淇狻仿技浅隼???潮?魍计祝?捣?6科,总汇三千余种,勾描出武姿神韵。丹道的饰物中又以环佩弹印剑壶……寓藏其隐。国术修真历经数百年而达致九脉一统,由此可看出其源流深广,内容丰富,系统完整,自具一代宗风之神韵。也是文化、美学、艺术、哲识、社会、生活、道德、人生、灵态聚集交融孕育而出的明珠,是中华民族之魂的隐真举态。
一脉真谕 一代正宗,多少年为何隐于山野鲜为人知?这是历史上出现的断代现象所造成的。当时历史背景下,明朝急转直下,被清朝所取代,时局急剧更迭,武林的正宗来不及把九脉合真的科研成果公诸于天下,只好把“一脉真谕”手本刊刻封藏石壁。明末清初,武林中不知有多少爱国志士卷入反清复明的运动。武林争杀,遗于碧野,多少豪杰尽染红尘。特别是雍正年间“刺王杀驾”后发生了血洗武林的浩劫,不少武林门派隐于江湖。而当时,“一脉真谕”之宗风早已转入地下,迹隐山野,遁迹流沙,在清代的武学中,一直沉迹而不现,只在宗脉嫡系中口口相传,密授承袭,延传于今世。
星野时期 由于正宗不现,正宗之风难承,致使分枝并起,野脉并发,九脉之散流遂兴于世上。于是,太极拳、八卦掌、形意、心意、鹰爪、黑虎……犹如繁星野草般出现,这就是清代武学上的“星野时期”。今天世人所熟悉的传统功法,均为当年“星野时期”遗留下来的产物。
正宗与散流 国术修真的学识,按传统划分有六或七个层次,即正宗、大家、名家、正源、旁流、散流、未入流。这种对比是出于学术上的严谨态度,避免了鱼目混珠,即学术上的混淆,形成了衡量的尺度。太古时期,人类的自然生活驱使秦汉神仙学说的发展,东汉时期“大道一脉,分演三教”而演示出三教并举。汉唐时代又有脱胎于三教隐于武林修真,以武林风姿出现的九派之形成。它们各有自身独具之风格,是神州大地的几大宗流。
在传统的修真领域,任何时期都有正宗与散流,象乱石铺街一样盘踞其上。正宗的流传,有其承习之脉络,有一定的规程。散流则分布在正宗脉系而外的学识。正宗的流传,是各有师承,自成体系。散流则是没有得到正宗的嫡传,是在学术上尚未达到正宗的完整的阶段,与正宗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可以肯定地说,宗传在师承的谱系上有严格的血缘关系(当然是建立在坚定求实的学识基础上的),宗传保持了一定规律的风格,而散流虽然没有继承宗传的完整性,而在某种学识上也同正宗一样,曾经达到了一定的层次。由此看来,正宗与散流,交织成了经络纵横的罗带。这就是当时的传统修持隐于武林的风姿。
正宗与散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本质的区别。正宗的启始,是按武林的演化而来。历代九大流派行踪,则是后来的正宗脉系。此茫茫九派流宗,曾经在延革过程中几度泛波沉沙,流有枝脉,化为散流虽有师承,但亦是各成面目。但按当时修持之风,无论正宗与散流,皆列君子之林。司马迁《史记》曰:“仆闻之,修身者,智之符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与者,义之表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三托于世,而列于君子之林矣。”
宋元而明,历经数百年,多少代师宗尊祖。以道言宗,以法尽道,终有九脉合真之盛举,留下“一脉真谕”之宗风。当时之正宗,即“一脉真谕”之风,余者皆为散流。清代而后,正宗沉隐未兴,分枝、散流竞出,(即“星野时期”)。由于正宗真谕不现,时人难辩正宗与散流,久而久之,甚至将散流视为正宗之脉。概而言之,正宗与散流之分别,当以所居层次区别,以所涵学识而置。仅闻其梗概,不能宰之。《文心雕龙》有“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之言似可借喻。天下宗风久持,正宗风姿乃先辈千百年实践之智慧结晶,更非时人以已之为,一意之思,未经时间考验,即开宗列法,推之于世而交由世人验证者。世人多是未闻宗风,不识真谛,宗风浩然,世人不觉,虽宗风染目,亦索小术而不图宗流。或是身在散流之中,自持其身,以为自娱,而不识尚有精深,又怎能功入百尺,进为宗风。复有小人投机,使宗风靡然。更有以小术者误已误人,流有弊端。时人难辨真伪,常有认猫为虎之嫌,复使大道茫然。
自然之中任何事物尽尚如此,都有宗风散流之势,犹以国术最真。然一代宗风乃千古所形成,与散流之间各生绝异,面貌不同。与时人应运而创之者,更相去千里。但未入其境之人,因未涉其境,对似是而非之事质,亦不易分辩。故欲承习宗风,尚需要一定的神思心力乃成。
今人恒精未致,治学荒芜,宗风已难延续,致使宗系嫡脉缕迹如丝。倘能承宗风,行传统之为,得一家之三昧,深执妙悟,已经很为不易。当今之务,世人应认真继承前人在漫长岁月中实践探索形成的“规矩、衡准、不易”之科学体系,重视传统,学习真传,弘扬学术,推崇正宗,以使中华千古文化之精华绝学不致湮灭。
抢救未立文字的国术遗真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非常丰富,无论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方面均早于海外,高超于海外。从世界文化来看,有好多内容都源于神州古国。英国李约瑟博士在其著作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列举了诸多史实,即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神州的古老文明,不仅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并且对全人类的进步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中国文化早已为世界人民所瞩目,且被接受应用与发展,如历法和针刺等。有的则是在近代或现代被重视和应用的。如莱不尼兹于康熙年间由“八卦图”中发现了二进位,为今天的电子计算机奠定了基础。国外目前接受并应用,或正在继续研究的中国文化中,还有中医学、武术、易经等。如英国的《泰晤士报》曾以“在医术的尖端”为题,作为有关针灸疗法在英国推行的报道。
文化的沿革与流传,分为有文字记载和无文字记载两种形式。人类的文化就是由这两种形式组成的。
有文字的记载,是在书籍上的体现,它们容易被理解,便于流传,利于普及和继承。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文化在历史的沧桑中虽多有遗失,但流传至今的“经史子集”仍非常丰富而完整。秦始皇焚书是文化史上第一次浩劫,但所幸的是,后经汉刘歆等人的搜集整理,终使“十三经”及诸子百家的著作基本保存了下来。其后,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相继出现了各种“类书”,以及众多系统完整的“丛书”。其中,明《永乐大典》和清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廿四史》,均完整地记载了中国文化与历史。在中国文字记载的,当属历史与医学较为完整。至于国术方面,道家有《道藏》、《道枢》,佛家有《大藏经》较为完整,但其内容混有宗教成分。有的记亦不详,有的却以隐语出之。在武术方面亦是如此。
但人类的文化中亦有相当多的内容是不立文字于经传的。其中有的曾经有实物佐证,如秦始皇时代的兵马俑出土,马王堆的竹简帛画,都为后人揭示了当时的风采,是历史文化的宝贵珍品。又如甲骨文的发现,标明了中国文字是由象形记事开始的。甲骨作为实物,则是证实文字发展的主要依据。相对地讲,没有这些实物作为科学依据。人们是无法想像当时的面貌和真实情景的。
除实物佐证外,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流传,只是形成不同而已。如民间流传的口头说书,以及戏剧人物之塑造等等,在没有今天的音像设备条件下,当是无法记录现场精彩场面的。也都是难以文字说清楚的事情。
在没有文字记载的范畴中,由于难以表达或限于当时历史条件不能公开表达等各种原因,致使文化中相当层次的内容不能形成文字。这在国术修真与武学上更是如此。由唐宋开始,至明“九脉合真”后的各先贤们虽纷为立说,但多以传法,而少传火候。或传功夫内密时多以“口传”,而不立文字。如此,给后学者造成很多困难,或易被误解,其宗脉承袭更难考证。武术亦然。
修真与武学中用文字难以表达之处是很多的。先举个浅显的一般的例子。比如人们在夏天挑选西瓜,能凭借拍瓜时得到的声响感觉断定西瓜的生熟,但究竟如何在用手拍一拍的瞬间就能得到准确的判断,这不仅是文字难以叙说,就是语言也难说明白的。由此可以说,人体的感觉也是文化次第中的某种体现。国术中的修真与武学,多是人们在感受和体会中进行的。因此,好多内容难以用文字形容,有的是思维和灵性的反应,有的是感受和神态上的变化,尤其是高层次的修持,更不是用文字能说清楚的。就武术而论,虽然有视敌之变,窥敌之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等诸种讲法,但若细究其详,则又很难施之于笔墨。至于武功中的“懂劲”,推手、散手、器械、心法之劲路神意方面的内涵,只能靠体会,而体会用语言文字是难以比拟的。至于修真者“虽幻变真”、“真反化幻”的转换,“内景”与“幻景”的分别,“内景”与“火候”等等,则更是不能以文字交待的。这些内涵都是实践中经师传的一种切身实践的体会。
这些内容若不经师传,仅以文字来进行函授,极容易发生问题,因为书籍虽然是无私的老师,但它是片段的,带有阶段性的。书籍在某种层次上来说,是通过回味而有反思的过程。书籍又是备忘灵,是历史的缩影与留真。书籍可以帮助人们学到超越实践的内容,但它与感性是有区别的。
记得儿时父母尊长常告诫不要用手去抚摸烫手的水壶、烟头、火炭等等。实际上只有被烫过之后才有体会。
因之,修真武学中的某些方面,在口传身教的过程中所得到的启迪,是难以立于文字的。不立文字的原因,除难以表达外,还有限于当时条件而不能公开表达者。有的是鉴于某些内容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不宜在社会上流传。如道教曾受到历代权贵的非难,更不能公开流传。有的是因有些内容暂时不被人们接受,更不易广传。所以均不可能立于文字。
在国术修真武学中,着重的是宗传,而不是让一些学术、专业知识漫无边际的滥传。所以在选弟子时立有某些条件和原则上的要求。“十读四拜朝太上,授者曰师受者盟”。武学宗系,其所习之技密,或在流传过程中属于技法密示的学识,多以口语隐真,绝少以文字出现。也有的以图画来喻会,“此中大有逍遥处,难说于君画于君”。这就要靠智力的反应,条件的反射,都关系到意识和境界的联想,灵性的启迪。又武学宗系之排列,尽用宗名代真,经少以俗姓名列为承袭,给后来考证也留下很多不解的疑团。
宗传主要是由师承心传口授,其内容多以意境出现,留以形迹的是某些系列的传统风格,难怪经典上有“饶君聪明过颜闵,不遇真师莫强猜”、“入门引路须口授”的“无师不成道”之格言了。可见师承之重要。如《抱朴子》云:“此法乃真人口口相传,本不书也。虽然服名药,而复不知此要,亦不得长生也”。又如宋薛道光《丹髓歌之三》云:“昔日遇师亲口诀,只要凝神入气穴,以精化气气养神,炼化黄芽与白雪”。所以在承传中,凡是致密事皆尽口传为要。丹家以火候口诀为行持之要,武学以功中密谱而尽斯学之真。故明代九脉合真后的“九宗汇元”,明确指出“三传之法”与“三密真参法”。
“三传”是练功的捷径,是按形迹、心迹、境迹,分为初传、宗传、神传三种法境。“初传惟见形迹出,宗传始悟心法传,神授复如演道妙,会将神髓谱中观”。形传不立文字,即指传统旧说之初传,初传多为入门之持,犹如大人教孩子,一招一势就范,初传最慢。宗传亦即心传,叫作口传心授,也就是心领神会,是由师承亲传所授,言传身教,随师资造化,或以语言出之,或以文字出之,视承学者而有所不同。至于神传之法,系指谱文中境界所期之处,以及文字之外信息相感之境,多以文辞而持境,藏有隐真,但没有形传、心传之法作为基础,意境则更难明悟。要得神传,需背诵功谱,心领神会,通权达变,使灵性在声韵、境寓中唤醒。
“三密真参法”为“以形鉴真”、“以音弘法”、“以文观意”。其中惟“以文观意”为立于文字者,其它二者皆属师授的范围。三密指身、口、意三密。修真或传统功法必须有指印、口诀与功谱,三者缺一不可。“以形鉴真”,传统的功夫必须有形体的造型,特别有手印(指印)。据《万印衡真》记载,传统指印有13056种。“以音弘法”是念动口诀、真言。“以文观意”是指功谱或特殊观想。
国术的流传也分为文字记载和无文字记载两种形式。国术见于文字者,是人所共知的内容,也是司空见惯的。而对于大量的不落于文字的内容,则颇费审思与心解,因不见于文字之处,是另有一番境地的。
对国术之继承,应从有文字处和无文字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研讨,方可对国术作全面探索,观察其完整性、系统性,复可管窥全貌。
当今的要务,更应着重于继承不立文字方面的学识,追溯往来,审视是否在其他领域中有辐射之地域。而不立于文字的内容,的确是今天研究学习国术的一条不可忽视的要径。在对不立文字的内容补充以文字时,最重要的工作是将有关宗传口授的主要内容,形成文字,这也是国术修真中的精华所在,总而言之,能不以立于文字处而立于文字记载,留给后学参真之用,实乃有意义有价值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