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东北抗日义勇军的余部、反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的基础上产生和建立的。九一八事变后,1931年9月19日,中共满洲省委发表了《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和国民党投降帝国主义的罪恶,指出日本要变东北为其殖民地,号召东北人民奋起抵抗,赶走日本侵略者。193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斥责国民党政府卖国不抵抗的政策,号召全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1931年9月21日,流亡到北平的东北籍学生3000余人成立“东北学生抗日会”,组织“敢死队”,决心“与倭贼拼争”;1931年9月22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要求“在满洲更应该加紧地组织群众的反帝运动,发动群众斗争,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组织“兵变与游击战争,直接给日本帝国主义以严重的打击”;1931年9月23日,中共满洲省委作出《关于士兵工作紧急决议》,发出党要组织领导东北人民进行游击战争的号召;1931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向中共满洲省委发出《关于满洲士兵工作的指示》,指出要“抓住有利时机,建立游击队和开辟游击区。同月,《红旗周报》第20期发表了周恩来的文章《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满洲与我们党当前任务》,指出,现在组织“救国义勇军的组织已成为工农劳苦群众的普遍要求,我们要领导工农及一切被压迫民众自己组织武装的救国义勇军”。随即,中共满洲省委作出在各地创建反日游击队和开展游击战争的决定。
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部布告。
东北抗日联军战士在伏击敌人。 从1933年9月到1936年2月,反日游击队相继改编成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同盟军和东北反日联合军共6个军,即:(1)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前身是磐石南满游击队在1933年9月18日建立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独立师的基础上,于1934年11月改编而成立的。杨靖宇任军长兼政委,宋铁岩为政治部主任。下辖2个师,全军约800余人;
杨靖宇将军画像。
杨靖宇烈士的早期照片。
杨靖宇烈士在开封求学时与同学徐子荣、张化宇合影。
杨靖宇烈士于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省濛江县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旁边站的是侵华日军。为纪念他,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濛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警卫旅部分指战员摄于1939年夏。
东北抗日联军第第一路军女战士。左三为金贞淑。
抗联女战士金贞淑(右二)、黄顺姬(右一)、金哲镐(左一)、李英淑(左二)合影。 (2)东北人民革命军第2军:前身是东满各县游击队在1934年3月组建成立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2军第1独立师的基础上,于1935年5月改编成立的。王德泰任军长,东满特委书记魏拯民兼政委,李学忠任政治部主任。下辖3个师,全军约1200人;
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部秘书金润浩(左,即崔基哲)与第五军第三师第九团第二连指导员傅友山(右,即傅玺忱)1941年摄于双城子。
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第六师第七团团长、第一路军第二方面军第八团团长孙长祥(左)与第二军第六师连指导员吴竹顺(右)1942年摄于双城子。 (3)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前身是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原珠河反日游击队),在此基础上,于1935年1月成立的。赵尚志任军长兼第1师师长,冯仲云任政治部主任。下辖3个团。1935年9月至1936年春,扩编为6个团,相继扩编成6个师,全军约700余人;
蔡近葵,曾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五师政治部主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五师政治部主任、第一师师长。
抗联第三军成立二周年宣言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改编为抗日联军第三军通告。
赵尚志烈士全家福。上左启:赵尚朴、赵尚武烈士、赵尚英。下左启:赵尚志烈士(电脑复原像)、母亲张效乾、父亲赵子馥、赵尚文。在抗日战争年代里,赵尚志在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赵尚朴在晋绥抗日根据地,赵尚武在晋察冀根据地,与日寇英勇作战,赵尚志和四弟赵尚武为国壮烈捐躯。
圈中为时任巴彦抗日游击队政治委员的20多岁的赵尚志烈士(照片由梁宗仁先生提供)。
赵尚志军长用的手枪。
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二团政治委员赵一曼烈士。
治伤时的赵一曼烈士。
赵一曼烈士生前在上海党中央机关工作时与儿子的合影。
赵一曼烈士留给儿子的遗书。“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
(4)东北抗日同盟军第4军:前身是密山人民反日革命军和密山游击队,在此基础上,于1934年10月成立。李延禄任军长兼第1师师长,何忠国任政治部主任。下辖4个师。1935年又改称东北反日联合军第4军,全军约230余人;
1935年8月,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在方正县成立地方人民自卫队并召开纪念大会,李延禄(前中)和部分与会者合影。蔡近葵(前左一)与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五师第一团第二、三连指战员的合影。
1935年8月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在方正县成立地方人民自卫队纪念大会,前排中为李延禄军长。
抗日同盟军第四军总司令部行管办事处,左第二人为李延禄军长。
李延禄(左二)等于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司令部。 (5)东北反日联合军第5军:前身是绥宁反日同盟军,在此基础上,于1935年2月成立。周保中任军长,胡仁任政治部主任。下辖2个师,全军约900余人;
退入苏联境内的东北抗日将领,在苏联红军中国旅时的合影。前左二为李兆麟,左四为周保中。
周保中(左四)、张寿篯(右三)与苏联远东军军官的合影。
周保中亲手绘制的《“八•一五”东北光复时期前东北抗日联军人员分布概况》。
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旅长周保中(左)、政委张寿篯(右)、无线电连政治指导员王一知(中,周保中的妻子)1942年夏摄于伯力。
1946年初,周保中的3位副官王福、李绍刚、季喜林摄于永吉县岔路河。 (6)东北人民革命军第6军:前身是汤原反日游击队总队,在此基础上,于1936年1月成立。夏云杰任军长,张寿篯(李兆麟)代理政治部主任,冯治纲任参谋长。下辖6个团,全军约1000余人。
夏云杰烈士。
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之一的李兆麟烈士。
1939年秋,魏拯民(左二)与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指战员在一起。
金日成(前左四)与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第二方面军指挥部指战员摄于1939年。金日成于1932年春到安图创建游击队。先后担任汪清反日游击大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第三团政委、第二军第三团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第三师(后改为第六师)师长、第一路军第二方面军指挥。
柴世荣(右)与金日成(左)合影。
1942年7月,柴世荣(前右四,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第四营营长)率领东北抗日联军小部队返回东北,与前来送行的苏军官兵摄于中苏边境。
在南野营整训的部分东北抗日联军指战员摄于1941年。前右金日成一排右李英淑(第七军战士)、右三金贞淑(第二军战士)、右四黄顺姬(第二军战士)、右五金哲镐(第二军战士)。二排右沈凤山(第一路军警卫旅一团团部警卫员)三排右一沈凤山(第一路军警卫旅一团团部警卫员)三排右一柴世荣、右二季青。
曹国安(左)与宋铁岩(右)合影。
柴世荣(前左二)、季青(前右二)、沈凤山(前右一)等抗联指战员合影。
东北人民自卫军骑兵大队指战员整装待发。
进驻蛟河的原东北抗日联军人员合影。左起:宋海增、卜长青、黄生发、刘元山、何财。